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优质稻产业提质增效对策研究
1
作者 唐会会 周维佳 +11 位作者 朱速松 裴晓红 吴圣 李敏 靳颖 曾涛 江学海 李祖军 龙武华 彭强 邓茹月 李佳丽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48-54,共7页
为推动贵州省优质稻产业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对贵州省内优质稻基地、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等进行深入调研,从优质稻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优势和突出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针对性提出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贵州优质稻生产具有生... 为推动贵州省优质稻产业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对贵州省内优质稻基地、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等进行深入调研,从优质稻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优势和突出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针对性提出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贵州优质稻生产具有生态环境与种质资源优势,优质稻种植面积大、单产高,2022年优质稻种植面积45.3万hm^(2),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73.8%;单产7.03 t/hm^(2);总产318.6万t,占贵州省水稻总产的80.7%。建议充分利用贵州省自然资源和稻种资源优势,加强优质稻产业规划布局和政策支持,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提升优质稻加工和储藏水平以及强化稻米品牌建设,进一步推进贵州省优质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贵州稻米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产业 提质增效 种质资源 对策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自育高产杂交籼稻新品种产量与品质差异研究
2
作者 徐海峰 唐会会 +8 位作者 李祖军 宫彦龙 邓茹月 雷月 闫志强 张习春 龙武华 蒋大勇 朱速松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7-15,共9页
【目的】探明贵州省自育高产杂交籼稻新品种产量与品质差异,为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近年审定的高产杂交籼稻新品种广8优35和泰丰优79为试验材料,以黔优35为对照,研究相同种植条件下杂交籼稻的产量、灌浆特性、维管束... 【目的】探明贵州省自育高产杂交籼稻新品种产量与品质差异,为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近年审定的高产杂交籼稻新品种广8优35和泰丰优79为试验材料,以黔优35为对照,研究相同种植条件下杂交籼稻的产量、灌浆特性、维管束数量和面积及稻米品质差异。【结果】泰丰优79和广8优35产量均显著高于黔优35,分别较黔优35高12.4%和6.8%;分蘖数、成穗率和抽穗期干物质积累均显著高于黔优35。泰丰优79大小维管束数量与面积、韧皮部面积、木质部面积显著高于黔优35。泰丰优79和广8优35终极生长量、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最大灌浆速率低于黔优35,泰丰优79灌浆活跃期及灌浆线性增长持续期长于黔优35。泰丰优79和广8优35垩白粒率、垩白度显著低于黔优35,蛋白质含量、胶稠度、崩减值、糊化温度显著高于黔优35,热浆黏度、最终黏度、消减值显著低于黔优35。【结论】泰丰优79干物质积累多,维管束面积大,灌浆活跃期较长,产量高,品质优;广8优35分蘖能力强,直链淀粉含量低、胶稠度高、蒸煮品质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丰优79 广8优35 黔优35 杂交籼稻 产量 稻米品质 灌浆特性 维管束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稻新品种(组合)产量和稻米品质差异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罗丹秋 李立江 +4 位作者 蒋明金 姬广梅 张佳凤 田晋钰 李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目的】探明贵州新选育水稻品种(组合)产量和稻米品质差异,为选育与栽培优质丰产水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G优325、贵丰优998、泰丰优118、兴香优1101、粒粒优118、千乡优100、两优127、泰丰优111、荃优118、露优330、原香优... 【目的】探明贵州新选育水稻品种(组合)产量和稻米品质差异,为选育与栽培优质丰产水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G优325、贵丰优998、泰丰优118、兴香优1101、粒粒优118、千乡优100、两优127、泰丰优111、荃优118、露优330、原香优113、两优819和两优金竹香13个水稻新品种(组合)为材料,通过大田比较试验,分析不同水稻新品种(组合)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稻米淀粉RVA谱特性的差异。【结果】13个水稻新品种(组合)产量为8.34~12.25 t/hm^(2),其中,G优325、贵丰优998、两优127、荃优118和露优330产量相对较高,主要表现为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协同较好。稻米食味品质以G优325、兴香优1101、千乡优100、两优127和露优330相对较优,但G优325、千乡优100和露优330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相对较高。稻米综合品质以兴香优1101和两优127相对更优。【结论】结合产量和稻米品质看,G优325、两优127和露优330为高产优良食味品质品种(组合),且两优127的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较好,可在贵州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组合 产量 品质 G优325 两优127 露优3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52份水稻核心种质穗部性状差异及其主成分综合函数模型评价
4
作者 杨春苗 易崇粉 +6 位作者 姜敬伟 郝留根 王珍珍 张宏伟 甘雨 郭慧 杨占烈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16-26,共11页
【目的】探明贵州不同水稻种质穗部性状差异,为水稻遗传改良和开发利用水稻核心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贵州52份水稻核心种质为研究对象,考察穗部13个性状,包括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穗节点数、总穗节距、穗节间数、平... 【目的】探明贵州不同水稻种质穗部性状差异,为水稻遗传改良和开发利用水稻核心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贵州52份水稻核心种质为研究对象,考察穗部13个性状,包括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穗节点数、总穗节距、穗节间数、平均穗节距、粒长、粒宽、小穗数、实粒数、结实率和着粒密度,并基于综合函数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贵州52份水稻核心种质穗部性状的13个指标变异系数为4.45%~29.86%,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塘满黄壳糯在穗长(31.73 cm)、总穗节距(29.00 cm)、平均穗节距(4.34 cm)、实粒数(337.33粒)和小穗数(360.33个)等关键性状上表现最优;毛梨屯桂朝在小穗数(342.00个)和着粒密度(13.27粒/cm)上表现突出;糯谷-1结实率最高(99.19%);白水河圆粒水稻在穗长、粒宽、结实率等多个性状上表现较差。52份水稻核心种质13个穗部性状提取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5.89%,获得综合评价函数模型F_(综)=0.026X1+0.168X2+0.225X3+0.133X4+0.115X5+0.151X6-0.126X7+0.048X8+0.225X9-0.086X10+0.134X11+0.095X12+0.136X13。基于F_(综)将贵州52份水稻核心种质划分为3类:Ⅰ类,1≤F_(综)排名≤17,小穗数、实粒数、二次枝梗数、着粒密度等性状指标表现较好;Ⅱ类,18≤F_(综)排名≤41,总体表现一般,但某一穗部性状上表现较好;Ⅲ类,F综排名>41,穗部性状13个指标均无突出表现。【结论】参试的贵州52份水稻核心种质中,毛梨屯桂朝和塘满黄壳糯在穗长、总穗节距、平均穗节距、实粒数、小穗数和着粒密度等关键穗部性状上表现出明显优势,具有较高研究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毛梨屯桂朝 塘满黄壳糯 核心种质资源 穗部性状 综合函数模型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抗纹枯病水稻种质资源筛选 被引量:1
5
作者 易崇粉 王珍珍 +7 位作者 张宏伟 郝留根 甘雨 郭慧 向关伦 杨占烈 杨春苗 姜敬伟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1-14,46,共5页
水稻纹枯病是危害贵州省乃至全国水稻安全生产的主要真菌性病害,明确贵州省水稻种质资源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等级对贵州省水稻抗纹枯病育种和材料创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明恢63和Lemont为对照,在水稻分蘖期对贵州省758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 水稻纹枯病是危害贵州省乃至全国水稻安全生产的主要真菌性病害,明确贵州省水稻种质资源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等级对贵州省水稻抗纹枯病育种和材料创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明恢63和Lemont为对照,在水稻分蘖期对贵州省758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离体叶片接种鉴定,并对其中17份材料进行苗期接种鉴定和成株期牙签嵌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在离体叶片接种鉴定中,表现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材料分别为17、55、108、117和461份;在苗期接种鉴定中,6号、7号和9号3份材料表现为中抗,有7份材料表现为感病,其余7份材料表现为高感;在成株期牙签嵌入接种鉴定中,6号和7号表现中抗,8份材料表现感病,7份材料表现高感;758份贵州水稻种质资源无免疫或高抗材料,极少部分为中抗材料,大部分为高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纹枯病 筛选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稻品种适宜施氮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敏 姬广梅 +4 位作者 罗德强 江学海 周维佳 王学鸿 李树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8-91,共4页
为明确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及适宜施氮量,以贵州省生产上广泛使用以及具有高产潜力的35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设置5个施氮水平(0,10,12.5,15,17.5kg/667m^2),研究各水稻品种(组合)在不同施氮条件下的平均产量、最高产量及适宜施... 为明确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及适宜施氮量,以贵州省生产上广泛使用以及具有高产潜力的35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设置5个施氮水平(0,10,12.5,15,17.5kg/667m^2),研究各水稻品种(组合)在不同施氮条件下的平均产量、最高产量及适宜施氮量,并进行类型划分。结果表明,1)35个参试品种施氮区平均产量变幅为523.6-833.4kg/667m^2,参试品种的最高产量变幅为562.4-856.9kg/667m^2。2)适宜施氮量为10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2个,占5.7%;适宜施氮量为12.5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9个,占25.7%,适宜施氮量为15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20个,占57.1%;适宜施氮量为17.5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4个,占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组合) 适宜施氮量 产量 基因型差异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胚水稻W025在贵州省的适应性及其品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玉珊 朱速松 +4 位作者 张时龙 余本勋 江学海 张大双 徐如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共4页
为了解功能性水稻巨胚稻W025的加工品质、食味品质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而为加快功能性水稻在贵州省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材料和理论依据,从南京农业大学引进巨胚水稻W025在贵州省6个不同地区种植,并首次对其加工品质和食味品质进行分析,... 为了解功能性水稻巨胚稻W025的加工品质、食味品质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而为加快功能性水稻在贵州省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材料和理论依据,从南京农业大学引进巨胚水稻W025在贵州省6个不同地区种植,并首次对其加工品质和食味品质进行分析,测定其糙米中微量元素铁、锌和硒的含量。结果表明:W025在贵州最适合的种植区域是贵阳地区,产量可达493.06 kg/666.7m2,中感稻瘟病。W025糙米率达79.71%,适宜作巨胚稻米的加工原料,精米食味品质好,但糙米口感粗糙。W025胚的重量占糙米的9.87%,是普通稻米的2~4倍,糙米微量元素铁、锌含量分别为29.53 mg/kg和23.33 mg/kg,高于普通稻米糙米的铁、锌含量。说明,W025是优良的功能性水稻种质资源,贵州省应培育生育期相对短、千粒重大的巨胚品种,以适应贵州省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型水稻 适应性 巨胚稻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水稻区试稳产性与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树杏 涂敏 +3 位作者 黄贵民 金邦文 郭慧 甘雨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85,共3页
采用DPS处理系统对贵州省2010年水稻区试迟熟组D组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优华占(V 1)和成丰A/R 894(V 7)产量较高,同时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宜在贵州各个地区种植,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丰优185(V 2)、中浙优1号(V 4)、两优T ... 采用DPS处理系统对贵州省2010年水稻区试迟熟组D组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优华占(V 1)和成丰A/R 894(V 7)产量较高,同时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宜在贵州各个地区种植,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丰优185(V 2)、中浙优1号(V 4)、两优T 16(V 11)和宜香优20(V 12)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以及适应性,适宜在贵州省部分地区推广,其他品种不具备大面积推广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稳定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杂交水稻区试品种品质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涂敏 甘雨 +1 位作者 李敏 金帮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5-37,共3页
通过对近5年来参加贵州省区试的103个杂交籼稻组合主要品质性状的统计分析表明:贵州近年在水稻优质育种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出糙率、直链淀粉、胶稠度、垩白度等指标,约90%参试品种达标;长宽比指标,68%参试品种达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 通过对近5年来参加贵州省区试的103个杂交籼稻组合主要品质性状的统计分析表明:贵州近年在水稻优质育种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出糙率、直链淀粉、胶稠度、垩白度等指标,约90%参试品种达标;长宽比指标,68%参试品种达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等指标,约50%参试品种达标。表明,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难度较大。因此,进一步抓好贵州水稻优质育种,重点是提高杂交水稻新组合整精米率和降低垩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品种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水稻区试20年的回顾与小结 被引量:8
10
作者 涂敏 黄贵民 李敏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6,共3页
总结回顾了贵州省水稻区试20年来的发展与成效,分析了水稻区试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抓好区试工作的设想与建议。
关键词 水稻 区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环境基于水稻籽粒周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11
作者 彭强 吴健强 +3 位作者 李佳丽 姜雪 张大双 朱速松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50,共9页
依托V20B/CPSLO17遗传背景衍生的重组自交家系和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采用IciMapping 4.0软件在3种环境(2021年贵阳、2022年贵阳和2022年三亚)对水稻籽粒周长性状进行QTL扫描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3种环境下共检测到6个籽粒周长QTL,... 依托V20B/CPSLO17遗传背景衍生的重组自交家系和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采用IciMapping 4.0软件在3种环境(2021年贵阳、2022年贵阳和2022年三亚)对水稻籽粒周长性状进行QTL扫描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3种环境下共检测到6个籽粒周长QTL,它们的LOD值在2.738~5.320之间,表型贡献率变幅为6.578%~13.364%。2个QTL(qGC3-1和qGC3-2)是遗传稳定的籽粒周长主效QTL,它们的表型贡献率均大于10%,且qGC3-1被4次重复检测,qGC3-2被2次重复检测。4个QTL的增效等位基因源自亲本CPSLO17;2个QTL的增效等位基因源自亲本V20B。籽粒周长性状呈现出受多基因调控的数量性状遗传特性。QTL qGC3-2的定位区间仅有1个基因位点,qGC4-1含有2个基因位点。在胚和胚乳中高量表达的基因Os03g0406900是糙米粒QTL qGC3-2的候选基因,在颖壳和内稃中高量表达的基因Os04g0367400是谷粒QTL qGC4-1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周长 基因位点 连锁图谱 定位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稻籽粒面积和直径性状的QTL定位及分析
12
作者 彭强 李佳丽 +4 位作者 张大双 徐海峰 吴娴 吴朝昕 朱速松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6,共8页
为挖掘籽粒面积和直径性状QTL,依托V20B/CPSLO17遗传背景衍生的重组自交家系和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连续2年对籽粒面积和直径性状进行QTL检测及其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2年共检测到9个籽粒面积QTL和9个籽粒直径QTL。9个籽粒面积的LOD值... 为挖掘籽粒面积和直径性状QTL,依托V20B/CPSLO17遗传背景衍生的重组自交家系和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连续2年对籽粒面积和直径性状进行QTL检测及其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2年共检测到9个籽粒面积QTL和9个籽粒直径QTL。9个籽粒面积的LOD值在2.56~6.25之间,表型贡献率变幅为5.8614%~16.0778%;9个籽粒直径的LOD值在2.62~6.39之间,表型贡献率变幅为6.0127%~15.9858%。9个籽粒面积QTL的定位区间与9个籽粒直径QTL的定位区间完全一致。4个QTL(qGA5-1/qGD5-1、qGA5-2/qGD5-2、qGA8-3/qGD8-3和qGA8-2/qGD8-2)的表型贡献率超过10%;2个QTL(qGA5-2/qGD5-2和qGA2-1/qGD2-1)被3次重复检测。qGA5-1/qGD5-1位点仅有6个候选基因,qGA8-1/qGD8-1位点仅有2个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籽粒大小 基因 QTL 连锁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杂交水稻骨干恢复系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游俊梅 陈能刚 +2 位作者 陈惠查 阮仁超 焦爱霞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82,共3页
对贵州省引进和新育成的30份三系杂交水稻新恢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考察与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50%的恢复系来源于明恢63;恢复系的有效穗和穗粒数的变异系数较大;贵州省内自育恢复系的有效穗和结实率均值低于引进的恢复系,但... 对贵州省引进和新育成的30份三系杂交水稻新恢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考察与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50%的恢复系来源于明恢63;恢复系的有效穗和穗粒数的变异系数较大;贵州省内自育恢复系的有效穗和结实率均值低于引进的恢复系,但变异系数大于引进恢复系,说明贵州省内自育恢复系的有效穗和结实率有着较大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系 农艺性状 分析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0K液相芯片分析贵州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
14
作者 吴娴 王倩 +5 位作者 吴朝昕 阙涛 吴钱蓉 龙武华 彭强 朱速松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分析贵州香稻资源的群体结构与遗传多样性,促进贵州香稻在育种中的应用。【方法】利用50K液相基因芯片对78份香稻材料、2份不香的贵州培育品种、粳稻对照日本晴、籼稻对照9311共82份进行全基因组基因型检测,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 【目的】分析贵州香稻资源的群体结构与遗传多样性,促进贵州香稻在育种中的应用。【方法】利用50K液相基因芯片对78份香稻材料、2份不香的贵州培育品种、粳稻对照日本晴、籼稻对照9311共82份进行全基因组基因型检测,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经过严格过滤,获得35344个高质量SNP位点,期望杂合度平均为0.3282;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216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3282,标记缺失率平均为0.0040;Shonnon指数平均为0.5060;PIC值平均为0.2714,大于0.2500的SNPs位点占比达78.59%,说明获得的SNPs标记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和可信度。群体结构分析表明,有66份资源遗传背景相对比较单一,但材料的少数遗传成分具有多源性;82份水稻资源可被划分为6个亚群,贵州香禾材料共分为3类,说明遗传背景存在差异;而贵州培育香稻与9311聚为一类,多为籼稻材料。【结论】遗传参数结果说明贵州香稻品种间的位点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贵州香禾是一类特殊的香稻,且组间有很好的区分度,遗传背景存在差异;贵州培育香稻多为籼稻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稻 遗传多样性 液相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两优819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15
作者 王珍珍 向关伦 +8 位作者 甘雨 郝留根 郭慧 张宏伟 易崇粉 杨春苗 姜敬伟 杨占烈 李双琴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目的】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满足贵州省中、低海拔区域水稻种植需求。【方法】以自育优质籼型常规稻筑香19为父本,以自育优质两系不育系886S为母本,育成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并以F优498为参试对照(CK)品种,明确水稻新... 【目的】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满足贵州省中、低海拔区域水稻种植需求。【方法】以自育优质籼型常规稻筑香19为父本,以自育优质两系不育系886S为母本,育成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并以F优498为参试对照(CK)品种,明确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与栽培、制种技术要点。【结果】筑香19与886S杂交组配育成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两优819,202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230014)。两优819株高112.8 cm,有效穗231.0万穗/hm2,总粒数191.0粒/穗,结实率80.7%,千粒重28.4 g,全生育期145.9 d,较F优498早熟4.0 d。在贵州省2021—2022年迟熟组区域试验中,两优819两年平均产量9869.2 kg/hm2,较F优498减产0.1%。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301.0 kg/hm2,较F优498增产2.8%。两优819出糙率80.4%,精米率70.6%,整精米率63.9%,垩白粒率6.0%,垩白度1.8%,粒长6.9mm,粒型长宽比3.1,胶稠度80 mm,直链淀粉含量15.4%,碱消值6.5,透明度1级,米质达部标2级,优于F优498(米质为普通)。两优819中感稻瘟病,耐冷性较强;F优498中感稻瘟病,耐冷性弱。【结论】两优819优质、稳产、抗逆性好,宜在贵州中、低海拔区域作一季中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优819 品种选育 籼型 两系不育系 杂交水稻 稻瘟病 耐冷性 综合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转录因子OsABF5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6
作者 安畅 龙江辉 +1 位作者 黄培英 徐灵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4期110-115,共6页
利用RT-PCR技术,从自育恢复系水稻材料“R127”中获得OsABF5基因的完整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性分析。OsABF5基因的序列全长为1 023 bp,编码340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的不稳定指数为57.91,亲水性平均值为-0.... 利用RT-PCR技术,从自育恢复系水稻材料“R127”中获得OsABF5基因的完整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性分析。OsABF5基因的序列全长为1 023 bp,编码340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的不稳定指数为57.91,亲水性平均值为-0.611,表明其为不稳定亲水蛋白;具有bZIP46结构域,属于bZIP超家族,且无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与水稻OsABF1亲缘关系较远,与野生二粒小麦TdABF5亲缘关系最近;OsABF5基因在颖壳中表达量最高,在种子、雌蕊、胚乳和茎中的表达量次之,在花药、叶片和根中表达量最低。表达特性分析显示,高温、低温、干旱和盐胁迫均能抑制OsABF5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ABF5 基因克隆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良食味杂交籼稻品种稻谷储藏品质特性研究
17
作者 蒋明金 张芳 +5 位作者 姬广梅 田晋钰 张佳凤 李立江 罗丹秋 李敏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93-101,共9页
【目的】探明储藏后不同杂交籼稻品种类型稻谷品质的变化特征,为耐储藏型杂交籼稻品种选育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普通食味(F优498、冈优725)、高产优良食味(晶两优534、蓉18优2348)和低产优良食味(川优6203、丰优香占)杂... 【目的】探明储藏后不同杂交籼稻品种类型稻谷品质的变化特征,为耐储藏型杂交籼稻品种选育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普通食味(F优498、冈优725)、高产优良食味(晶两优534、蓉18优2348)和低产优良食味(川优6203、丰优香占)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储藏前后不同杂交籼稻品种的稻谷加工品质、稻米外观品质、营养与蒸煮品质和米饭食味品质的差异。【结果】储藏前后稻米品质变化存在基因型差异。F优498、蓉18优2348和丰优香占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有所提高,而冈优725、晶两优534和川优6203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整体表现为降低。储藏后不同类型杂交籼稻品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3.93%~22.57%和3.55%~10.73%,稻米蛋白质含量提高0.13%~2.30%,直链淀粉含量相对变化率为–2.67%~9.45%,食味值降低0.62%~3.88%,米饭外观、口感和综合评分分别降低3.13%~32.87%、14.08%~34.88%和2.28%~24.92%。【结论】储藏前后高产优良食味类型晶两优534稻谷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以及稻米的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的相对变化率较小,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相对较低,米饭外观、口感和综合评分相对变化率较小,稻谷储藏品质相对稳定,属耐储藏型杂交籼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储藏 加工品质 外观品质 食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鱼鱼鳞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18
作者 魏雨晴 罗丹秋 +1 位作者 赵利 袁美兰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3期12-16,共5页
将淡水鱼鱼鳞清洗、烘干、粉碎后制成生物质吸附剂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色素刚果红。以吸附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初步探讨了鱼鳞吸附剂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鱼鳞吸附剂对刚果红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其... 将淡水鱼鱼鳞清洗、烘干、粉碎后制成生物质吸附剂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色素刚果红。以吸附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初步探讨了鱼鳞吸附剂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鱼鳞吸附剂对刚果红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其吸附作用的最佳条件为:温度为40℃、吸附剂用量为0.25 g、刚果红初始质量浓度为40 mg/L、溶液体系pH 7.0、吸附时间为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鳞 刚果红 吸附条件 吸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氮效率基因型差异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9
作者 李敏 张洪程 +4 位作者 李国业 魏海燕 殷春渊 马群 杨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7-1063,1056,共8页
提高氮效率是当前水稻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水稻基因型间氮效率差异的客观事实,从根系、叶片光合与衰老、库容量、氮代谢、物质生产与分配、产量及其构成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水稻氮效率基因型差异的机理。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 提高氮效率是当前水稻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水稻基因型间氮效率差异的客观事实,从根系、叶片光合与衰老、库容量、氮代谢、物质生产与分配、产量及其构成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水稻氮效率基因型差异的机理。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水稻氮效率与高产的协同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效率 基因型差异 机理 高产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高原山区杂交籼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罗德强 王绍华 +7 位作者 江学海 李刚华 周维佳 李敏 姬广梅 丁艳锋 凌启鸿 刘正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17-1826,共10页
2011—2012年以超级杂交籼稻金优785为试材,研究贵州高原山区6个试验点的中产(9.0~10.5 t hm^(–2))、高产(10.5~12.0 t hm^(–2))、超高产(12.0~14.5 t hm^(–2))群体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有效穗数差异最大,其次是穗... 2011—2012年以超级杂交籼稻金优785为试材,研究贵州高原山区6个试验点的中产(9.0~10.5 t hm^(–2))、高产(10.5~12.0 t hm^(–2))、超高产(12.0~14.5 t hm^(–2))群体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有效穗数差异最大,其次是穗粒数和结实率,千粒重差异最小,有效穗数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0.5822和0.7304,相关系数分别为0.7771和0.8858;(2)抽穗期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差异较小,成熟期超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两年平均为21.9 h hm^(–2),分别比高产和中产群体提高了7.7%和15.9%,差异达显著水平;(3)抽穗期粒叶比以超高产群体最高,与高产和中产群体相比,超高产群体颖花数/叶面积分别提高9.7%和21.5%,实粒数/叶面积分别提高10.9%和17.8%,粒重/叶面积分别提高4.3%和8.4%;(4)超高产和高产群体穗型较大,每穗250粒以上的大穗比例较多,100粒以下的小穗比例较少;(5)顶四叶叶长顺序在不同产量水平群体间也有较大差异,中产群体以顶一叶最长、顶四叶最短,高产和超高产群体以顶二叶或顶三叶最长、顶四叶最短。因此,要实现贵州高原水稻超高产,需增加有效穗数、促大穗形成,确保抽穗期拥有适宜叶面积和较高的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不同产量 群体质量 干物质 粒叶比 穗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