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焦水土保持科技引领性示范与全域性推广 贵州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推广中心推介
1
作者 廖章志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8期I0017-I0022,共6页
一、基本情况贵州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推广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系贵州省水利厅直属正县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经中共贵州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由贵州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管理处(成立于2003年7月,为全国唯一一家为推动水... 一、基本情况贵州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推广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系贵州省水利厅直属正县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经中共贵州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由贵州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管理处(成立于2003年7月,为全国唯一一家为推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及运行管理成立的事业单位)与贵州省水土保持技术咨询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2月,具备水土保持、林业、工程咨询等丰富从业经验)整合组建而成。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0余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58人,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28人(含省级以上专家库26人),涉及水土保持、林业、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地质、环境科学、生态学、岩土工程、化学、农业水利工程、建筑工程设计、地理科学、行政管理、会计、计算机、法学等相关专业;持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水平评价5星级证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水平评价4星级证书、工程咨询单位资信证书等行业资格证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高级工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江口县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成效与经验
2
作者 孙泉忠 陈菊艳 +2 位作者 杨勇 潘紫叶 罗松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9期12-14,共3页
江口县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地带,属湘资沅上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多年来,江口县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党政主导、全民参与”的工作思路,全面防治水土流失,2023年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为... 江口县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地带,属湘资沅上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多年来,江口县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党政主导、全民参与”的工作思路,全面防治水土流失,2023年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为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区域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总结了江口县在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水土流失治理成效,以及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布局、推进专项治理、强化部门联动、强化监督执法、加大投资力度、重视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水土保持建设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成效 经验 江口县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的贵州实践——以西南地区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为例
3
作者 孟天友 宁茂岐 +2 位作者 江河 罗忠志 彭强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3期9-11,I0005,共4页
2024年10月31日,作为西南地区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项目,贵州省织金县花红河小流域和白水河小流域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在贵州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成功签约,国能织金发电有限公司交易水土保持碳汇量3.4万t,交易金额119万元,为持续丰富水土... 2024年10月31日,作为西南地区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项目,贵州省织金县花红河小流域和白水河小流域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在贵州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成功签约,国能织金发电有限公司交易水土保持碳汇量3.4万t,交易金额119万元,为持续丰富水土流失治理方式,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打造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提供了“贵州经验”。总结了织金县花红河小流域和白水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碳汇交易项目的主要做法:探索制定了《贵州省水土保持项目碳汇方法学(试行)》,核证了水土保持碳汇减排量为17.42万t;省市县上下协同联动,精准锁定有购买碳汇需求的企业,从购买水土保持碳汇的“4+1”作用(履行社会责任、“超前投资”、抵押融资、“以碳代赔”和首单宣传效应),回答好“为什么花钱买碳汇”问题。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水土保持碳汇还未被纳入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碳票交易“地方粮票”只能在区域内交易、企业购买存在顾虑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水土保持碳汇与CCER接轨、规范碳汇交易机制和完善配套办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碳汇交易 核算 首单 织金县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及对策
4
作者 蒋应洪 王露伟 +1 位作者 鲍斌 罗鼎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6期18-21,共4页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基于贵州省1987—2023年调查统计数据,对贵州省水土流失状况和综合治理成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将近40 a的治理,贵州省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面积和强度呈“...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基于贵州省1987—2023年调查统计数据,对贵州省水土流失状况和综合治理成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将近40 a的治理,贵州省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面积和强度呈“双下降”的良好态势,面积由1987年的76670.12 km^(2)减少到45059.13 km^(2),其中中度、强烈侵蚀面积减少较多,治理成效显著。但随着时间的推进,贵州省水土流失正向演替速度逐渐变缓,而全省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治理任务依然艰巨。贵州省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加强统筹规划,整合部门资源,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成效 对策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碳汇能力评估及增汇途径分析
5
作者 宁茂岐 丁禹 +4 位作者 鲍斌 孟天友 罗忠志 江河 姜杰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34-38,共5页
为评价贵州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碳汇能力,提出增汇途径。结合花红河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通过布设监测样地17个,对地上生物、地下生物、枯落物、土壤4个碳库及水土保持林、坡改梯、封禁治理、保土耕作7个碳层,进行碳汇能力分析。结... 为评价贵州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碳汇能力,提出增汇途径。结合花红河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通过布设监测样地17个,对地上生物、地下生物、枯落物、土壤4个碳库及水土保持林、坡改梯、封禁治理、保土耕作7个碳层,进行碳汇能力分析。结果表明:①小流域水土保持率由33.9%提高到45.69%,治理效果显著;②各项措施总碳储量75525.39 t,土壤有机质碳储能力最强,占82.56%;③各项措施碳增汇量19036.73 t,水保林效果最好,占79.55%,坡改梯次之。增汇途径建议:第一,对于侵蚀退化土地,采取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体系,能够实现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水土保持碳汇增量;第二,坡改梯能明显降低水土流失强度,增加土壤碳汇,是贵州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必须长期坚持;第三,林草措施具有成本低、生态附加值高、固碳量大等优势,结合贵州省森林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的特点,应加强抚育保护;第四,以封禁为代表的自然修复在贵州生态脆弱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封禁治理措施将成为碳汇新的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碳中和 碳汇 能力评估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土保持科普宣传和文化建设实践及思考建议
6
作者 孙泉忠 陈菊艳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3期12-14,I0005,共4页
作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水土保持科普宣传和文化建设对推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总结贵州水土保持科普宣传及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水土保持科普在宣传方式、宣传设施、文化建设、重视程度... 作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水土保持科普宣传和文化建设对推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总结贵州水土保持科普宣传及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水土保持科普在宣传方式、宣传设施、文化建设、重视程度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转换思维模式、提升宣传效能,推进示范创建、完善宣传设施,厚植水保文化、营造精神氛围,推出文创产品、丰富宣传载体,强化科普宣传活动、促进互动交流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科普宣传 文化建设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土保持示范创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7
作者 蔡敏 罗松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9期19-21,共3页
贵州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示范创建工作,截至2023年,贵州省共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3个、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3个、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1个;共创建省级水土保持示范项目18个,包括省级示范县1个、省级科技示范园5个、省级示范工程12个... 贵州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示范创建工作,截至2023年,贵州省共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3个、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3个、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1个;共创建省级水土保持示范项目18个,包括省级示范县1个、省级科技示范园5个、省级示范工程12个。通过梳理贵州省水土保持示范创建工作成效,分析贵州省水土保持示范创建中存在的专项资金有待保障、创建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优化完善体制机制、激发民间资本参与积极性、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融合发展等示范创建建议,可为同类型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示范创建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示范创建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威宁县切沟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8
作者 赵娟 蔡雄飞 +2 位作者 孙泉忠 顾智文 代克志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3期67-70,77,共5页
贵州省西北部发育有与其他区域侵蚀状况不同的切沟,其中以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威宁县”)表现最为显著。有效防控切沟侵蚀产沙是贵州省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工作之一。为摸清威宁县... 贵州省西北部发育有与其他区域侵蚀状况不同的切沟,其中以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威宁县”)表现最为显著。有效防控切沟侵蚀产沙是贵州省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工作之一。为摸清威宁县切沟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基于ArcGIS软件进行高清遥感影像解译,辅以野外调查验证,开展了威宁县切沟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了切沟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威宁县切沟数量多、分布广,共提取切沟12168条,总长度1875.40 km,平均切沟密度为0.30 km/km ^(2),最大为8.43 km/km ^(2);②切沟分布的空间差异性较强,切沟密度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③土壤类型、高程、地层岩性、降雨和土地利用方式是切沟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土壤类型、高程2个因子的解释力最强,均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沟 空间分布 影响因子 地理探测器 威宁县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桃苗族自治县202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措施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露伟 罗鼎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18-19,共2页
松桃苗族自治县202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包括平头和桃花坡两个工程,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 km^(2),投资400万元,2024年2月完工。工程的实施旨在扩大茶树种植规模,改造低效林,更好地发展地方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助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 松桃苗族自治县202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包括平头和桃花坡两个工程,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 km^(2),投资400万元,2024年2月完工。工程的实施旨在扩大茶树种植规模,改造低效林,更好地发展地方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助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设计水土保持措施,即修建小型蓄排引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碑,营造经果林,在低质低效林地及覆盖度较低的灌木林地采取封禁治理措施,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点等。工程实施后,项目区内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81.51%,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85.79%,土壤侵蚀模数下降到831 t/(km^(2)·a)。工程涉及农业人口2869人,治理3 a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将增加1458元,达到1115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措施设计 工程效益 2023年 松桃苗族自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土保持固碳增汇路径探索与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宁茂岐 任杰 +1 位作者 丁禹 罗松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6期71-74,共4页
贵州作为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是全国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点省份之一。长期以来,贵州坚决贯彻执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截至2022年全省水土保持碳汇能力指标统计面积共计98471.87 km^(2)... 贵州作为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是全国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点省份之一。长期以来,贵州坚决贯彻执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截至2022年全省水土保持碳汇能力指标统计面积共计98471.87 km^(2),碳汇能力为4078.58万t(二氧化碳当量),可中和掉全省18.54%的碳排放量,治理成效较为显著。根据贵州省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评估结果,分析影响水土保持碳汇的主要因素,挖掘水土保持增汇潜力,提出全面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加快推进水土流失重点治理、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强化水土保持监测评价、提高水土保持科技支撑等水土保持固碳增汇路径,以推动贵州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快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碳中和 碳排放 碳汇能力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及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应洪 杨世凡 鲍斌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9期6-8,共3页
贵州省坡耕地分布广泛,是水土流失的重要源地,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制约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贵州省10 a来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相继在39个县(市、区、特区)共122个项目区实施了坡耕地综合... 贵州省坡耕地分布广泛,是水土流失的重要源地,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制约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贵州省10 a来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相继在39个县(市、区、特区)共122个项目区实施了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0.93 km^(2),完成总投资15.06亿元;打造了一批示范性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助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改善。针对目前贵州省坡耕地治理中存在的投资渠道单一、工程性缺水、统筹协同机制不完善、措施配置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资金保障、加大宣传力度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镇宁县新苑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
12
作者 王露伟 蒋应洪 +2 位作者 罗鼎 祖文华 卢森林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7期45-46,50,共3页
新苑河小流域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中部,属滇黔桂岩溶石漠化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力侵蚀较严重,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011 t/(km^(2)·a)。2023年,省水利厅明确将新苑河小流域列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之一,项目于... 新苑河小流域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中部,属滇黔桂岩溶石漠化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力侵蚀较严重,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011 t/(km^(2)·a)。2023年,省水利厅明确将新苑河小流域列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之一,项目于2024年6月底完工。新苑河小流域建设是在传统治理模式的基础上,采取将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垃圾处理及人居环境整治等相结合的水源区生态清洁综合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建成后,流域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治理度达72.03%,土壤侵蚀模数下降至699 t/(km^(2)·a);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林草植被覆盖率提高了2.65个百分点;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增强了乡村发展活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助推了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在选点、规划、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治理措施 生态修复 新苑河小流域 镇宁县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土保持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工作成效及实践经验
13
作者 孙泉忠 李勇 +1 位作者 杨胜权 陈菊艳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为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创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和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加快推进水土流失治理,贵州积极开展水土保持以奖代补试点工作。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资金投入及制度建设... 为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创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和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加快推进水土流失治理,贵州积极开展水土保持以奖代补试点工作。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资金投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实现了改革创新,促进了社会资本与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深度互融、良性互促,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本文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对今后开展以奖代补工作进行了思考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以奖代补 成效及实践经验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路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儒学 雷德雨 +2 位作者 孙泉忠 付宇文 罗忠志 《黑龙江粮食》 2023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归纳了贵州省水土保持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结合贵州省情进一步提出:“基于大数据平台构建现代化乡村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构建基于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水土保持长效保护和治理机制、完善乡...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归纳了贵州省水土保持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结合贵州省情进一步提出:“基于大数据平台构建现代化乡村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构建基于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水土保持长效保护和治理机制、完善乡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深入探索乡村水土保持减灾技术与方法、加强乡村数字水土保持建设、基于培植水土保持优势产业的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构建引导社会多元化投入乡村水土保持建设的机制与路径”等针对性建议,以期为贵州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水土保持 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贵州省水土保持工作思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松平 郑志宇 +1 位作者 李勇 杨胜权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9期53-56,I0005,共5页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省份,同时也是长江和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重要省份,贵州省生态状况的好坏关系着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的生态安全,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影响着长江经济带的...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省份,同时也是长江和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重要省份,贵州省生态状况的好坏关系着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的生态安全,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影响着长江经济带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总结贵州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新时代贵州省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要求,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监督管理、推进综合治理、深化监测评价和信息化建设、加强资金和人才保障等促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期推动贵州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水土保持 高质量发展 长江经济带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与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泉忠 李勇 +1 位作者 杨胜权 罗松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1期92-94,共3页
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对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构建自然生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贵州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分析存在的前期调查不充分... 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对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构建自然生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贵州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分析存在的前期调查不充分、设计措施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部门统筹协调力度不够等短板和不足,提出做好技术培训、规划设计、协同治理、运行管理、评价认定等方面完善提升的对策,以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建设实践 对策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家式”服务实践与探讨
17
作者 蒋应洪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4年第3期43-45,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生产建设项目“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在行政审批、监督管理、全过程咨询服务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生产建设项目“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在行政审批、监督管理、全过程咨询服务等方面也持续深化改革。本文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短板入手,以具体工作实践为例总结经验,进一步思考水土保持“管家式”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以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管家式”服务 “放管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开发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探讨
18
作者 蒋应洪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5年第4期36-38,共3页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林开发项目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水土流失尤为突出,且大多数农林开发项目未纳入生产建设项目进行水土保持管理,缺少完整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治体系。通过总结现有...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林开发项目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水土流失尤为突出,且大多数农林开发项目未纳入生产建设项目进行水土保持管理,缺少完整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治体系。通过总结现有农林开发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在客观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以期助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开发项目 水土保持 生态文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水土保持碳汇能力测算
19
作者 丁禹 李勇 罗松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5年第4期23-32,共10页
基于贵州省2011年第1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和2012—2022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等数据,采用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法首次对贵州省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截至2022年,全省水土保持碳汇能力为6368.44万t/a;各项指标中... 基于贵州省2011年第1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和2012—2022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等数据,采用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法首次对贵州省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截至2022年,全省水土保持碳汇能力为6368.44万t/a;各项指标中水土保持乔木林地、封禁治理林地、水土保持措施保土效益碳汇能力比例较大,合计达91.70%;水土保持年新增碳汇能力总体呈正增长趋势;各市(州)水土保持碳汇能力比例从大到小依次是毕节市>铜仁市>黔西南州>遵义市>六盘水市>黔南州>安顺市>黔东南州>贵阳市。这表明,水土保持碳汇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从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水土保持碳汇能力比例大的市(州)也是国家和省、市县治理水土流失投入较多的区域。水土保持碳汇能力强的区域分布在水土保持措施较为集中的区域,具备更早实现碳中和的潜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完善贵州水土保持碳汇核算体系提供参考,对推动水土保持碳汇开发与交易、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碳汇 计量 评估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贵州省水土保持率时空变化分析
20
作者 蒋应洪 杨世凡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3期40-42,46,共4页
水土保持率作为评估水土保持成效的衡量指标,被纳入了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贵州省1987—2023年5期调查统计数据,对贵州省水土保持率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多年来,贵州省水土保持率持续上升,生... 水土保持率作为评估水土保持成效的衡量指标,被纳入了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贵州省1987—2023年5期调查统计数据,对贵州省水土保持率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多年来,贵州省水土保持率持续上升,生态环境质量逐渐向好发展,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的水土保持率相对较高,而西部和北部地区的水土保持率相对较低。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3方面对水土保持率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加快发展水土保持新质生产力,推进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土保持深度融合,加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水土保持人才队伍的建设,构建适应水土保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体系,推动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水土保持率 水土流失 时空变化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