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毕节市烟草黑胫病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10
1
作者 葛永怡 陈雪 +2 位作者 李祝 刘勋军 张传萍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8-110,共3页
为有效地预防烟草黑胫病在毕节市的流行与发生,在2010-2012年对毕节市烟草黑胫病在不同品种和海拔高度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应用形态学方法、分子试验和回接实验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海拔烤烟种植区烟草黑胫病的发... 为有效地预防烟草黑胫病在毕节市的流行与发生,在2010-2012年对毕节市烟草黑胫病在不同品种和海拔高度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应用形态学方法、分子试验和回接实验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海拔烤烟种植区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情况差异较大,以毕节市东部地区的黑胫病发生较为普遍,而海拔较高的西部地区发病较少;不同烟草栽培品种对黑胫病的抗性差异较大,感病程度为云烟87>毕纳1号>云烟97;此外,已分离的病原菌鉴定结果为烟草疫霉烟草变种(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r. nicotian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发病情况 病原菌鉴定 毕节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市不同海拔对烤烟新品系毕纳1号叶片化学成分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振智 沈宏 +4 位作者 刘丽娟 赵应伟 胡君 董安玮 张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50,共4页
为了探索毕节市不同海拔对烤烟新品系毕纳1号生产优质烟叶的影响,进一步为毕节市特色烤烟品种在不同海拔生态区域质量的形成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对毕纳1号移栽后50~95d的叶片内在化学成分的代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 为了探索毕节市不同海拔对烤烟新品系毕纳1号生产优质烟叶的影响,进一步为毕节市特色烤烟品种在不同海拔生态区域质量的形成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对毕纳1号移栽后50~95d的叶片内在化学成分的代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毕纳1号在移栽后50~95d时,不同海拔下叶片的淀粉、氨基酸含量变化完全相同,淀粉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氨基酸含量呈线性下降趋势;叶片的其他化学成分代谢规律不完全相同。海拔高度对毕纳1号烤烟叶片色素、还原糖含量影响较明显,中海拔生态环境有利于生产出优质的毕纳1号烟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毕纳1号 海拔 色素 烟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烟草耕层土壤碳氮组分含量及其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双剑 吕强 +3 位作者 熊瑛 郑华 许灵杰 杜相革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624-2628,共5页
为探讨贵州省烟叶主产区植烟土壤碳氮变化规律及其培肥途径,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有机和常规栽培(以不施肥作对照)模式下烟草耕层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氮、总有机碳氮及其比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氮及... 为探讨贵州省烟叶主产区植烟土壤碳氮变化规律及其培肥途径,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有机和常规栽培(以不施肥作对照)模式下烟草耕层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氮、总有机碳氮及其比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氮及总有机碳氮的影响规律明显不同,CG模式土壤中的DOC、DON、TOC、TON含量均随生育期的推进呈降低趋势;而YJ模式土壤中的DOC、TOC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以旺长期含量最高)趋势,DON、TON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以旺长期含量最低)。2YJ模式显著提高了烟草生长各期土壤中TOC含量及生长中后期(旺长期和采收期)土壤中DOC含量,在团棵期和旺长期CG模式土壤中的DON、TON含量显著高于YJ模式和对照,在采收期,CG、YJ两种模式土壤中的DOC、DON、TOC、TON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3CG模式土壤中DOC/DON、TOC/TON的比值随生育期的推进呈逐渐增加趋势,而YJ模式和对照则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旺长期碳氮比达最大值)。在团棵期、旺长期和采收期,土壤中DOC/DON、TOC/TON的比值均表现为YJ>CK>CG。本试验结果揭示,有机栽培模式显著提高了烟株生长中后期土壤中活性碳氮、总有机碳氮含量和土壤的碳氮比,有助于烟株生长中后期营养的均衡持续供应和培肥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栽培 C/N比 可溶性有机碳氮 总有机碳氮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黑胫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传萍 董安玮 +1 位作者 葛永怡 李祝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60-62,共3页
从毕节8个县市种植烟草的田地采集土壤样品122份,共分离到细菌菌株630株,经平板对峙培养初筛到31株对烟草疫霉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再次筛选表明5株细菌菌株在室内有较强的拮抗作用。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及16SrDNA序列分析... 从毕节8个县市种植烟草的田地采集土壤样品122份,共分离到细菌菌株630株,经平板对峙培养初筛到31株对烟草疫霉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再次筛选表明5株细菌菌株在室内有较强的拮抗作用。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拮抗细菌1107为芽孢杆菌属短小芽孢杆菌,7403、1205、1601、5801为芽孢杆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拮抗菌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植烟土壤养分状况与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海伟 孙光军 +8 位作者 李想 李光雷 王定斌 杨静 沈子霞 邹光进 张龙 石屹 王程栋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93-99,共7页
采集贵州烟区耕层土壤样品与剖面土壤样品,对土壤大量和微量养分元素含量的状况及其空间与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碳、氮、磷、钾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植烟土壤养分存在表层聚集的现象,耕层土壤氮、磷含... 采集贵州烟区耕层土壤样品与剖面土壤样品,对土壤大量和微量养分元素含量的状况及其空间与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碳、氮、磷、钾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植烟土壤养分存在表层聚集的现象,耕层土壤氮、磷含量较高;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程度大于大量元素;部分土壤需要补充钾、钙、镁;耕层土壤的C∶N较高,C∶P和N∶P较低,且氮是土壤的主要限制因子。因此,贵州烟区在施肥时应重点关注氮、钾和中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烤烟 土壤 耕层 养分 剖面 生态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烟草叶片组织结构和质体色素特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志晓 李雨 +7 位作者 王志红 赵二卫 刘红峰 杨乘 殷强 王轶 任学良 王仁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3-136,共4页
以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烟叶的组织结构和质体色素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叶片在达到长度20 cm前,高、低海拔烟叶的组织学厚度和栅栏细胞密度差异均不明显;但在达到叶长20 cm后,高海拔烟叶的组织厚度较... 以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烟叶的组织结构和质体色素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叶片在达到长度20 cm前,高、低海拔烟叶的组织学厚度和栅栏细胞密度差异均不明显;但在达到叶长20 cm后,高海拔烟叶的组织厚度较薄,而栅栏细胞较密。高海拔烟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在叶长50 cm前均较低,但烟叶在高海拔条件下具有较高含量的类胡萝卜素,且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比值也较大。研究表明,高、低海拔高度条件下烟叶的组织结构和质体色素含量明显不同,造成细胞结构和光合作用差异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烟叶的内在质量风格出现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叶片 海拔高度 组织结构 质体色素 烟叶质量 风格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两种典型生态烟区有机肥配施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谢志勇 陈雪 +6 位作者 刘昌 喻奇伟 夏忠文 熊晶 班国军 吴浪 黄莺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第3期62-68,共7页
为了充分发挥烟叶生产上施用有机肥的优势,减小有机肥氮素效应后置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负效应,选择贵州烟区的两种典型生态代表区,设置5种有机肥配施比例,通过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及烟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 为了充分发挥烟叶生产上施用有机肥的优势,减小有机肥氮素效应后置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负效应,选择贵州烟区的两种典型生态代表区,设置5种有机肥配施比例,通过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及烟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探讨不同生态区域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的最佳比例。结果显示:两个试验区域间配施有机肥的效应有差异,土壤有机质的变化与该区域相应时段的温度是否适于土壤微生物活动相一致,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转化;配施25%有机肥的供氮模式与优质烟叶生产的需氮规律相吻合,有利于前期产量形成和后期成熟落黄;威宁配施50%有机肥、黔西配施75%有机肥对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有利;威宁配施25%~50%的有机肥、黔西配施50%~75%的有机肥最有利于提高烟叶经济性状;威宁配施25%有机肥、黔西配施75%有机肥最有利于提高中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效应因施用区域的生态条件而异,高海拔代表烟区威宁配施25%~50%有机肥、中海拔代表烟区黔西配施50%~75%有机肥最能实现施用有机肥的趋利避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配施比例 土壤养分 经济性状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烟草耕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仕海 郑登峰 +3 位作者 杨双剑 熊瑛 马敏伦 吕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9期14-14,17,共2页
为了探讨贵州省烟叶主产区植烟土壤微生态变化规律及其生态培肥途径,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有机栽培模式、常规栽培模式及对照不施肥模式对烟草耕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提高了旺长期和圆顶期土壤蔗糖酶... 为了探讨贵州省烟叶主产区植烟土壤微生态变化规律及其生态培肥途径,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有机栽培模式、常规栽培模式及对照不施肥模式对烟草耕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提高了旺长期和圆顶期土壤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表明有机生产模式可以提高土壤中碳、氮、磷的代谢水平,有利于烟田微生态的改善及烟田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有机栽培 常规栽培 耕层土壤 微生物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虫签防治烟田蚜虫效果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方晓 李章海 +6 位作者 丁伟 李继新 刁朝强 顾怀胜 商胜华 王成录 任广伟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2年第2期34-36,共3页
灭虫签防治烟蚜是一种新型防治烟草蚜虫的方法。经过安徽、贵州、山东青州等地试验,结果表明,灭虫签防治大田烟草蚜虫效果理想,防效高达100%,有效期长达30d以上。
关键词 防治 灭虫签 烟草 蚜虫 防效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蒙烟区清香型特色烤烟品种的适宜施氮量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科 席奇亮 +5 位作者 邢雪霞 孙志浩 杨志晓 喻奇伟 徐世晓 杨铁钊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70-74,共5页
为乌蒙烟区清香型特色烤烟生产提供参考,以云烟99、云烟105和云烟203烤烟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N量对3个清香型烤烟品种产量、农艺性状、化学成分、致香物质、经济性状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60~105kg/hm^2... 为乌蒙烟区清香型特色烤烟生产提供参考,以云烟99、云烟105和云烟203烤烟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N量对3个清香型烤烟品种产量、农艺性状、化学成分、致香物质、经济性状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60~105kg/hm^2时,云烟99、云烟105和云烟203清香型烤烟品种的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株高、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有效叶片数等农艺性状也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致香物质总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施氮量为82.5kg/hm^2时,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感官质量较优。3个清香型烤烟品种的适宜施氮量均为82.5kg/hm^2,且以云烟105烤烟品种的综合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烤烟品种 乌蒙烟区 清香型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区烤烟黄酮类物质代谢途径关键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贾宏昉 张洪映 +3 位作者 张松涛 杨永霞 黄化刚 崔红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55,共4页
为探明不同生态环境对浓香型烤烟成熟期黄酮类物质合成代谢的影响机制,采集广东、安徽和河南3个浓香型烤烟生产区对照品种(K326)和本地品种(广东NX232、安徽H240和河南Y10)成熟期中部烟叶,对黄酮类代谢途径关键基因(PAL、C4H、4CL、CHS... 为探明不同生态环境对浓香型烤烟成熟期黄酮类物质合成代谢的影响机制,采集广东、安徽和河南3个浓香型烤烟生产区对照品种(K326)和本地品种(广东NX232、安徽H240和河南Y10)成熟期中部烟叶,对黄酮类代谢途径关键基因(PAL、C4H、4CL、CHS、CHI)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生态区本地品种与对照品种之间及3个生态区对照品种之间关键基因PAL、CHS和CHI表达强度和表达趋势差异较大。其中,PAL基因表达量在广东生态区最高,在河南生态区最低;CHS基因表达量在安徽和河南生态区相对较高,在广东生态区最低;CHI基因表达量在安徽生态区最高,在广州生态区最低。C4H和4CL的表达强度和表达趋势在3个生态区本地品种与对照品种之间及3个生态区对照品种之间差异相对较小。整体来看PAL、CHS和CHI 3个基因,尤其是CHI基因在3个生态区浓香型烤烟黄酮类物质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生态区 黄酮类物质代谢途径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生物制剂对有机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永春 伍顺波 +7 位作者 史俊 杨林 雷辉权 胡如忠 代昌明 陈雪 潘文杰 骆海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372-5375,共4页
为探明中药植物营养胶、刀锋I号、晟绿丰、毒消这4种生物制剂对有机烟叶产质量及抗病性的影响,采用田间比较鉴定、室内检测分析等方法分别对处理烟株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及初烤烟叶外观和内在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明中药植物营养胶、刀锋I号、晟绿丰、毒消这4种生物制剂对有机烟叶产质量及抗病性的影响,采用田间比较鉴定、室内检测分析等方法分别对处理烟株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及初烤烟叶外观和内在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生物制剂品种中,中药植物营养胶120倍稀释液能够促进烟株正常生长,增加烟株叶片的开张程度,提高烟叶的产量、均价和上中等烟率,增加烟叶的产值,明显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对初烤烟叶的感官质量没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剂 有机烟叶 产质量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光合作用对光和CO_2的响应研究
13
作者 李炜 符云鹏 +4 位作者 翟欣 陈雪 黄化刚 喻奇伟 法鹏飞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4-618,636,共6页
为揭示不同基因型烤烟的光合特性,通过大田试验,利用LI-6400XT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毕节烟区4种主栽品种上部叶片的光、CO2的响应曲线,分别利用Farquhar模型和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光、CO2曲线,阐述了4个品种光响应和CO2响应特征及其主要参... 为揭示不同基因型烤烟的光合特性,通过大田试验,利用LI-6400XT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毕节烟区4种主栽品种上部叶片的光、CO2的响应曲线,分别利用Farquhar模型和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光、CO2曲线,阐述了4个品种光响应和CO2响应特征及其主要参数.结果表明,4个品种响应曲线规律基本一致,响应特征参数差异明显.云烟97对高光照的适应能力相对最强、碳同化能力也表现较好;K326则表现出对弱光和低摩尔分数CO2的利用效率,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毕纳1号饱和CO2速率明显高于其余品种,具有一定的高产潜力;红花大金元的优势体现在自身碳同化过程中的羧化效率.高海拔区域,选择种植云烟97能发挥其适应高光照的优势;中低海拔区域,K326和毕纳1号适应性较好,且能更好地发挥其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品种 响应曲线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肥配施油枯对植烟土壤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喻会平 夏海乾 +1 位作者 张恒 石俊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2-124,共3页
对植烟地块施用烤烟专用复合肥、复合肥+未腐熟菜籽饼、复合肥+腐熟菜籽饼、金圣方生物有机肥,于移栽两周后、团棵期、旺长期、打顶期、中部叶成熟期、下部叶成熟期分别取烟株根际土壤,分析根际微生物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微生... 对植烟地块施用烤烟专用复合肥、复合肥+未腐熟菜籽饼、复合肥+腐熟菜籽饼、金圣方生物有机肥,于移栽两周后、团棵期、旺长期、打顶期、中部叶成熟期、下部叶成熟期分别取烟株根际土壤,分析根际微生物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未施肥的处理。金圣方生物有机肥与烤烟专用复合肥对烤烟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差异不明显。复合肥配施油枯能明显提高根际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数量,但配施的油枯类型不同,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有所差异。旺长期前,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表现为配施发酵油枯高于未发酵油枯的,旺长期后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枯 根际微生物 烤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施有机肥对烤烟镁肥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贵丽 陈雪 +3 位作者 喻奇伟 夏忠文 班国军 黄莺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1年第1期28-35,共8页
为探究配施有机肥对烤烟镁肥施用效应的影响,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进行有机肥、镁肥两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试验,有机肥的三个施用水平分别为0、71、142 kg/667m^(2),镁肥的三个施用水平分别为6.58、13.16、19.72 kg/667m^(2)。对不同处理烤... 为探究配施有机肥对烤烟镁肥施用效应的影响,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进行有机肥、镁肥两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试验,有机肥的三个施用水平分别为0、71、142 kg/667m^(2),镁肥的三个施用水平分别为6.58、13.16、19.72 kg/667m^(2)。对不同处理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进行剖析,结果表明:相同施镁条件下,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呈下降趋势,不同有机肥配施条件下,施镁能起到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改善烤烟农艺性状、提高烟叶经济效益的效果,且有机肥施用量为142 kg/667m^(2)的水平下烟叶经济性状与施镁量呈正相关,该水平下镁肥肥效最高;镁肥能起到加强有机肥配施对烟叶品质的提升作用;有机肥施用量为142 kg/667m^(2)并配施19.72 kg/667m^(2)硫酸镁最有利于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改善烟株农艺性状,提高烟叶产、质量,协调烟叶内在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农艺性状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素菌肥在烤烟上应用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王玉平 郑少清 +6 位作者 朱克义 冯光群 张志 徐大彬 朱恒昌 姜超英 李建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S1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均价 产值 复合肥 酵素菌肥 气候斑点病 上等烟 烟叶产量 叶肥 赤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黄期时间对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腾江 张荣春 +4 位作者 杨乘 刘琼 马建光 熊晶 陈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3-78,共6页
以云烟97为材料,研究了变黄期不同变黄时间对上部烟叶相关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产值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上部叶正常烘烤过程中变黄期时长56 h相比,延长变黄时间8和16 h有利于提高总糖、还原糖、钾、总酚、游离氨... 以云烟97为材料,研究了变黄期不同变黄时间对上部烟叶相关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产值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上部叶正常烘烤过程中变黄期时长56 h相比,延长变黄时间8和16 h有利于提高总糖、还原糖、钾、总酚、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烟碱、总氮、蛋白质、淀粉、氯含量,各种化学成分更加协调,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增加,外观质量提高,亩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提高,但产量略有降低,且延长16 h对上部叶可用性的促进效应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变黄期 变黄时间 上部叶 可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植烟土壤细菌组成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昌 黄莺 +4 位作者 陈雪 喻奇伟 夏忠文 熊晶 谢志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58,共7页
在贵州黔西县采用定点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有机氮取代无机氮比例分别为0%、25%、50%、75%、100%)下植烟土壤细菌组成的变化及烤烟产质量的差异,以期为贵州烟区施用有机肥替代部分无机肥、实现减肥增效提供... 在贵州黔西县采用定点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有机氮取代无机氮比例分别为0%、25%、50%、75%、100%)下植烟土壤细菌组成的变化及烤烟产质量的差异,以期为贵州烟区施用有机肥替代部分无机肥、实现减肥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单施无机肥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可以提高土壤细菌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Sobs指数、Shannon指数、Ace指数和Chao指数提高;可以改变土壤细菌科、属水平的结构组成,施有机肥处理间的土壤细菌各菌属丰度更为相似,且提高了有益微生物如鞘脂单细胞菌属、亚硝化单胞菌科、厌氧绳菌科、小单孢菌科等的丰度,从而改善土壤细菌的组成;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烤烟的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增加烤烟的经济效益。综合比较,以有机氮取代无机氮比例为50%时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无机肥 配施比例 植烟土壤 细菌组成 烤烟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县适宜烤烟品种筛选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莫泽君 夏忠文 +6 位作者 班国军 喻奇伟 陈雪 赵婷婷 颜梁 吴浪 刘仁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2期13-19,共7页
为筛选适宜在黔西县种植的烤烟品种,促进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选用近年育成的贵烟201等10个品种,测定其植物学、农艺、经济和品质等性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贵烟201、贵烟202、PVH1452、毕纳1号的株高、节距、... 为筛选适宜在黔西县种植的烤烟品种,促进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选用近年育成的贵烟201等10个品种,测定其植物学、农艺、经济和品质等性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贵烟201、贵烟202、PVH1452、毕纳1号的株高、节距、茎围适宜,顶叶开片好;贵烟201的经济性状最好,产值达55169.34元/hm^2,其次是贵烟202、毕纳1号和贵烟4号,均显著优于对照品种K326;金海1号、贵烟202、贵烟201的化学成分含量和协调性略优于对照;云烟110、云烟87、金海1号的感官质量优于对照品种。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贵烟201(0.8835)、KRK26(0.8835)和贵烟202(0.8524)的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对照品种K326(0.7891)和云烟87(0.7621);贵烟4号(0.8068)和毕纳1号(0.8032)的综合表现略优于对照。可见,贵烟201、KRK26、贵烟202适宜在黔西县示范推广,贵烟4号、毕纳1号宜进一步进行较大面积的示范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县 烤烟 品种筛选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叶插签装烟方式对烤烟烘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德仑 韦克苏 +5 位作者 翟欣 陈雪 代昌明 曹阳 张革 谢已书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21-323,共3页
为了提高密集烤房的装烟容量,推广散叶烘烤,达到省工降本的目的,研究散叶插签和常规挂杆2种装烟方式对烘烤成本及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散叶插签装烟方式装烟量大,烘烤烟叶干烟成本较低,上、中、下部位成本均比对照降低41.1... 为了提高密集烤房的装烟容量,推广散叶烘烤,达到省工降本的目的,研究散叶插签和常规挂杆2种装烟方式对烘烤成本及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散叶插签装烟方式装烟量大,烘烤烟叶干烟成本较低,上、中、下部位成本均比对照降低41.1%、35.9%、39.8%,而且上、中、下部位均价和产值均比对照高,其中上、中、下部位产值分别比对照高77.6%、57.7%、86.7%,且改善了上部烟的化学成分协调性,也使下部叶的内在质量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散叶插签装烟 烘烤成本 内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