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循环”背景下我国种业贸易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研究
1
作者 陈卫洪 王莹 +1 位作者 刘娜 安龙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6,共14页
当前我国种子贸易常年处于逆差状态,严重威胁了种子安全、粮食安全。在国家提出的“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提高我国种子自主能力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对中国种业“内外循环”演进的梳... 当前我国种子贸易常年处于逆差状态,严重威胁了种子安全、粮食安全。在国家提出的“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提高我国种子自主能力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对中国种业“内外循环”演进的梳理及内外循环系统对种子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利用CMS模型分析2011—2019年影响我国农作物种子进出口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农作物种子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世界市场的需求变动。2011—2019年我国种子出口的竞争力效应均为负,农作物种子竞争力缺乏是阻碍我国种子出口的主要因素。我国农作物种子出口产品结构和竞争力变动与世界需求变化未趋同,对农作物种子需求增长较快的市场反应不够灵敏,不能及时扩大市场份额。在进口方面,农作物种子进口持续增加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大豆种子、蔬菜种子以及草种等种子品质和国外差距大,与我国市场的种子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同时也反映出国际市场农作物种子的竞争力优势强于我国。面对新的经济发展格局,应加强利用国家种质资源,充分发挥国家种质资源在种业创新中的作用;培育种企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国产种子竞争力;完成国内种业市场的并购重组,优化种子市场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从而保障我国种子安全和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贸易逆差 CMS模型 种子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