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旱种技术对水稻抽穗前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
作者
叶永印
谭友斌
+1 位作者
范辉
ABU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年第2期95-100,共6页
采用三因子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水稻旱种施肥量、基肥施氮比例、播种密度对抽穗前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及点播密度极显著影响抽穗前群体合成的光合物质量及其在茎、叶之间的分配。因此,适宜...
采用三因子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水稻旱种施肥量、基肥施氮比例、播种密度对抽穗前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及点播密度极显著影响抽穗前群体合成的光合物质量及其在茎、叶之间的分配。因此,适宜的施氮量、合理的肥料运筹及点播密度必将促进抽穗前群体合成适量的干物质,进而促进其由叶流向茎形成壮蘖、大穗并调控叶的生长,形成灌浆期高产群体结构以实现高产。最高产量为10.13kg/9.6m2(10.55 t/hm2)的各因子组合是:施氮量为1.6818(175.23kg/hm2)、基肥施氮比例为1.0000(80.00%)、点播密度为0.0000(25.50万窝.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种技术
水稻
抽穗前
群体
干物质积累
二次回归旋转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旱种技术对水稻抽穗前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
作者
叶永印
谭友斌
范辉
ABU
机构
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
农业
局
贵州省
遵义市
农业
局农推站
尼日利亚卡登纳州Lamda农场
出处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年第2期95-100,共6页
基金
中国-尼日利亚国际南南合作资助项目(Tfng250004070)
文摘
采用三因子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水稻旱种施肥量、基肥施氮比例、播种密度对抽穗前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及点播密度极显著影响抽穗前群体合成的光合物质量及其在茎、叶之间的分配。因此,适宜的施氮量、合理的肥料运筹及点播密度必将促进抽穗前群体合成适量的干物质,进而促进其由叶流向茎形成壮蘖、大穗并调控叶的生长,形成灌浆期高产群体结构以实现高产。最高产量为10.13kg/9.6m2(10.55 t/hm2)的各因子组合是:施氮量为1.6818(175.23kg/hm2)、基肥施氮比例为1.0000(80.00%)、点播密度为0.0000(25.50万窝.hm-2)。
关键词
旱种技术
水稻
抽穗前
群体
干物质积累
二次回归旋转组合
Keywords
cultivation skills on upland
rice
before heading period
populati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curvilinar regression of second degree and rotation combination design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旱种技术对水稻抽穗前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叶永印
谭友斌
范辉
ABU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