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提高松桃扁型名优绿茶品质的技术探讨
1
作者
龙金亮
杨胜和
《中国茶叶》
2011年第10期26-26,共1页
松桃翠芽是贵州松桃扁型名优绿茶的代表,其外形扁平,色泽翠绿,汤色清澈,嫩香持久,滋味浓爽,叶底肥嫩,品质优良,属龙井型名茶。品质特点为色、香、味、形俱佳。曾在1994年首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近年来,松桃扁...
松桃翠芽是贵州松桃扁型名优绿茶的代表,其外形扁平,色泽翠绿,汤色清澈,嫩香持久,滋味浓爽,叶底肥嫩,品质优良,属龙井型名茶。品质特点为色、香、味、形俱佳。曾在1994年首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近年来,松桃扁型名优绿茶发展势头迅猛,产量得到大幅提高,鲜叶由原来的限采到放开采,加工由全手工到全机械。随着加工工艺的改变和市场对“色绿”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生产者在加工扁形茶时偏重色泽而忽视了香、味、形,使松桃翠芽面目全非,名茶不名,出现了人们常说的“名优茶不如大宗茶”的怪现象。笔者现将该县扁型茶出现品质下滑原因及改进方法作一浅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品质
桃
松
技术
加工工艺
名优绿茶
品质优良
品质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控制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几点经验
2
作者
龙金亮
杨胜和
龙晓雪
《中国茶叶》
2012年第4期23-23,共1页
控制茶叶中农药残留是茶叶生产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对本县近十年来的茶叶农药残留调查时发现,松桃正大尖坡芬香茶场从2003至2011年,不论是送检还是抽检都从未出现过农残超标的现象。通过调研发现该场在茶园田间管理工作中有几点做法...
控制茶叶中农药残留是茶叶生产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对本县近十年来的茶叶农药残留调查时发现,松桃正大尖坡芬香茶场从2003至2011年,不论是送检还是抽检都从未出现过农残超标的现象。通过调研发现该场在茶园田间管理工作中有几点做法值得借鉴。 一、适当放宽病虫防治指标 该场在茶园大田管理工作中摈弃了上世纪90年代以前“治早、治了”的病虫防治理念,本着生物多样性、“包容”性的原则,不是一见病虫就治,而是做到不超经济阀值不治,甚至还根据虫情适当放宽了病虫防治指标。在防治病虫时不力图歼灭某一有害生物物种,不一味追求使用防效最高的方法或农药,而是注重对病虫的综合防治以及对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维持茶园病虫与天敌的生物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茶叶
控制
防治病虫
生物多样性
管理工作
防治指标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松桃扁型名优绿茶品质的技术探讨
1
作者
龙金亮
杨胜和
机构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农牧科技局茶叶生产发展办公室
出处
《中国茶叶》
2011年第10期26-26,共1页
文摘
松桃翠芽是贵州松桃扁型名优绿茶的代表,其外形扁平,色泽翠绿,汤色清澈,嫩香持久,滋味浓爽,叶底肥嫩,品质优良,属龙井型名茶。品质特点为色、香、味、形俱佳。曾在1994年首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近年来,松桃扁型名优绿茶发展势头迅猛,产量得到大幅提高,鲜叶由原来的限采到放开采,加工由全手工到全机械。随着加工工艺的改变和市场对“色绿”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生产者在加工扁形茶时偏重色泽而忽视了香、味、形,使松桃翠芽面目全非,名茶不名,出现了人们常说的“名优茶不如大宗茶”的怪现象。笔者现将该县扁型茶出现品质下滑原因及改进方法作一浅析。
关键词
绿茶品质
桃
松
技术
加工工艺
名优绿茶
品质优良
品质特点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控制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几点经验
2
作者
龙金亮
杨胜和
龙晓雪
机构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农牧科技局茶叶生产发展办公室
出处
《中国茶叶》
2012年第4期23-23,共1页
文摘
控制茶叶中农药残留是茶叶生产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对本县近十年来的茶叶农药残留调查时发现,松桃正大尖坡芬香茶场从2003至2011年,不论是送检还是抽检都从未出现过农残超标的现象。通过调研发现该场在茶园田间管理工作中有几点做法值得借鉴。 一、适当放宽病虫防治指标 该场在茶园大田管理工作中摈弃了上世纪90年代以前“治早、治了”的病虫防治理念,本着生物多样性、“包容”性的原则,不是一见病虫就治,而是做到不超经济阀值不治,甚至还根据虫情适当放宽了病虫防治指标。在防治病虫时不力图歼灭某一有害生物物种,不一味追求使用防效最高的方法或农药,而是注重对病虫的综合防治以及对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维持茶园病虫与天敌的生物平衡。
关键词
农药残留
茶叶
控制
防治病虫
生物多样性
管理工作
防治指标
综合治理
分类号
S481.8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提高松桃扁型名优绿茶品质的技术探讨
龙金亮
杨胜和
《中国茶叶》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控制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几点经验
龙金亮
杨胜和
龙晓雪
《中国茶叶》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