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麻花坪钨铍矿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来自流体包裹体与H-O-He-Ar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昱 李文昌 +5 位作者 孔志岗 闫阔 安鹏 张必宏 牟明海 余博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88-2105,共18页
云南麻花坪钨铍矿床是“三江”地区唯一一个钨和铍均达大型的矿床。该矿床的Be-W矿体产于浅变质岩中,其大面积矿化及成矿分带表现出独特的成矿特征,然而因矿区及周边均未揭露到中酸性岩浆岩体,矿床成因不明,制约了其成矿机制的深入研究... 云南麻花坪钨铍矿床是“三江”地区唯一一个钨和铍均达大型的矿床。该矿床的Be-W矿体产于浅变质岩中,其大面积矿化及成矿分带表现出独特的成矿特征,然而因矿区及周边均未揭露到中酸性岩浆岩体,矿床成因不明,制约了其成矿机制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的找矿勘查。本文选择该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白钨矿、绿柱石、石英、萤石、方解石,通过系统的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及H-O-He-Ar同位素分析,示踪其流体来源和演化过程,探讨其矿床成因。包裹体岩相学及测温结果显示,包裹体以含CO_(2)包裹体及气液两相包裹体最为常见,从阶段Ⅰ到阶段Ⅳ温度为338.64~170.32℃,盐度为5.04%~2.88%NaCleqv,密度为0.70~0.92g/cm^(3),为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H 2O-CO_(2)-NaCl体系,且流体温度和盐度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计算得出成矿流体的成矿压力为51.25~91.07MPa,成矿深度为3.71~5.84km。H-O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Ⅰ阶段δ^(18)D_(V-SMOW)和δ^(18)O_(H_(2)O)变化范围分别为-73.9‰~-89.8‰和4.42‰~5.63‰,落于岩浆水附近;Ⅱ、Ⅲ、Ⅳ阶段δ^(18)D_(V-SMOW)和δ^(18)O_(H_(2)O)均逐渐减小,明显向大气降水漂移,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成矿流体中有越来越多的大气降水加入。Ⅰ、Ⅱ、Ⅲ阶段中包裹体^(3)He/^(4)He值为0.11~0.29Ra,位于地幔氦和地壳氦之间(幔源He值为1.64%~4.62%),且地壳流体占主导地位。^(40)Ar/^(36)Ar值为315.5~687.0,经计算的成矿流体中大气^(40)Ar贡献介于6.33%~56.99%,显示出成矿流体富含大气Ar来源,与大气平衡的饱和大气水参与了成矿。因此,麻花坪钨铍矿的成矿流体是富含地壳放射成因氦的饱和大气降水与富含幔源氦的深源流体两端元混合的结果,同时,深部(3500m标高)样品的He同位素明显高于浅部,暗示隐伏岩体位于深部,成矿流体由深部向浅部运移。综合分析认为,麻花坪钨铍矿床为远端岩浆热液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铍矿床 H-O-He-Ar同位素 成矿流体 远端岩浆热液型矿床 云南麻花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都匀市耕地土壤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建才 陈恒术 +1 位作者 杨新 刘兴金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9期102-105,共4页
本文以贵州省都匀市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为基础,通过统计测试分析的4595件耕地表层土壤样品,对都匀市表层土壤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都匀市耕地土壤硒含量范围为0.07~6.15mg·kg^(-1),平均值为0.5... 本文以贵州省都匀市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为基础,通过统计测试分析的4595件耕地表层土壤样品,对都匀市表层土壤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都匀市耕地土壤硒含量范围为0.07~6.15mg·kg^(-1),平均值为0.5mg·kg^(-1),高于区域背景值0.45mg·kg^(-1)。硒元素高异常整体呈南北向、北东向呈条带状展布。系统地分析了硒元素与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发现成土母质、土地利用方式、土壤pH以及有机质含量是影响都匀市土壤硒含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元素 耕地土壤 地球化学特征 影响因素 都匀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芳 李开鹏 卫海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08-111,共4页
城镇体系是评价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指标,城镇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极核,决定着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和空间布局。运用计量地理学方法对贵州省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和计算了贵州省城镇体系的中心区位、离散... 城镇体系是评价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指标,城镇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极核,决定着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和空间布局。运用计量地理学方法对贵州省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和计算了贵州省城镇体系的中心区位、离散程度和均匀性,获得了研究区的理论中心区位。找出贵州省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对加快贵州城镇发展和推动贵州城市化进程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地理学 城镇体系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福泉高洞铝土矿床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0
4
作者 金中国 郑明泓 +3 位作者 刘玲 骆军 董光贵 陈兴龙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2-534,共13页
贵州福泉高洞铝土矿床是近年在贵州新的铝土矿成矿区探明的中型矿床之一,其含矿岩系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铝土矿呈层状、似层状产于上泥盆统高坡场组碳酸盐岩古侵蚀面之上,与上覆中二叠统梁山组和下伏上泥盆统高坡场组均呈假整合接触,矿... 贵州福泉高洞铝土矿床是近年在贵州新的铝土矿成矿区探明的中型矿床之一,其含矿岩系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铝土矿呈层状、似层状产于上泥盆统高坡场组碳酸盐岩古侵蚀面之上,与上覆中二叠统梁山组和下伏上泥盆统高坡场组均呈假整合接触,矿床成因类型为古风化壳沉积型。通过对含矿岩系中敏感元素Ga、Ba、Sr、Th含量及B/Ga、Rb/K、V/Zr比值特征分析,认为铝土矿主要形成于陆相沉积环境;δCe、Ni/Co、Th/U、Sr/Cu、V/Cr特征揭示铝土矿成岩成矿过程主要为氧化环境。含矿岩系中Al与Zr、Hf、Nb、Ta、Th、U等呈正相关性反映出铝土矿成矿过程中具同迁移、显著富集特征;含矿岩系中微量元素含量与下伏高坡场组碳酸盐岩相比,总体成强烈富集态势。与黎彤值对比,含矿岩系中高温成矿元素(W、Sn、Mo、Bi)、高场强元素(Nb、Ta、Th、U、Hf、Zr)、粘土矿物易吸附元素(Li、V)及细碎屑岩中高地球化学背景元素(Sb)富集强度高。LREE与HREE分馏作用明显,推测为次生风化淋滤过程中离子半径较小的HREE向下渗滤迁移的速率大于离子半径较大的LREE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环境 高洞 贵州 福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格里拉地区麻花坪铍钨矿床绿柱石的成分特征及指示意义
5
作者 闫阔 王昱 +4 位作者 安鹏 孔志岗 李文昌 张必宏 侯可军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06-2125,共20页
铍(Be)的赋存形式决定了其晶体化学特征和地球化学性质,铍矿物的成分特征可以指示成矿环境和矿床成因。麻花坪铍钨矿床是云南“三江”地区典型的超大型铍钨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和矿床成因尚不明确。本文以该矿床两种不同矿化... 铍(Be)的赋存形式决定了其晶体化学特征和地球化学性质,铍矿物的成分特征可以指示成矿环境和矿床成因。麻花坪铍钨矿床是云南“三江”地区典型的超大型铍钨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和矿床成因尚不明确。本文以该矿床两种不同矿化围岩中的绿柱石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EPMA)、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以及多晶X射线衍射(XRD)进行绿柱石主微量成分测试,探讨两种围岩中绿柱石的化学成分和替代机制及对成矿环境的指示。结果显示,麻花坪铍钨矿床两种围岩中的绿柱石均属于Na-Li绿柱石,产于大理岩中的绿柱石元素替代机制包括(Na,Cs)Fe^(2+)□_(-1) Al_(-1)和(Na,Cs)Mg^(2+)□_(-1) Al_(-1)通道-八面体取代,产于浅变质碎屑岩中的绿柱石元素替代机制包括(Na,Cs)Li□_(-1) Be_(-1)通道-四面体取代和(Na,Cs)Fe^(2+)□_(-1) Al_(-1)、(Na,Cs)Mg^(2+)□_(-1) Al_(-1)通道-八面体取代。结合XRD分析结果,大理岩中的绿柱石属于“八面体”替代为主的“八面体”绿柱石,浅变质碎屑岩中的绿柱石属于“四面体”和“八面体”替代均发生的“正常”绿柱石。Fe以类质同象占据[AlO_(6)]八面体的位置是麻花坪铍钨矿床绿柱石的主要致色机理,导致其呈浅蓝色-蓝色。两种围岩中绿柱石的Cs/Na值及Mg/Fe值指示麻花坪铍钨矿床绿柱石与热液活动相关,Rb-Cs含量指示麻花坪铍钨矿床绿柱石属于岩浆热液型绿柱石。本文认为,麻花坪铍钨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含矿热液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萃取出围岩的Fe、Mg等元素,致使不同围岩中绿柱石成分发生变化。水-岩作用是麻花坪铍钨矿床绿柱石沉淀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花坪铍钨矿床 绿柱石 矿物化学成分 元素替代机制 成矿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个旧卡房白花草花岗岩成矿潜力判别:锆石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证据
6
作者 余博 孔志岗 +5 位作者 牟明海 王昱 徐发进 范柱国 柴维 安鹏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3-2042,共20页
花岗岩岩株一直是个旧地区重要的找矿标志。卡房铜锡多金属矿床与新山花岗岩体密切相关,然而新山岩体在仙人硐断裂附近深插地下,仙人硐断裂往南因未探测到花岗岩岩株而找矿方向不明。近年来,深部探矿工程在仙人硐断裂南侧揭露了隐伏的... 花岗岩岩株一直是个旧地区重要的找矿标志。卡房铜锡多金属矿床与新山花岗岩体密切相关,然而新山岩体在仙人硐断裂附近深插地下,仙人硐断裂往南因未探测到花岗岩岩株而找矿方向不明。近年来,深部探矿工程在仙人硐断裂南侧揭露了隐伏的白花草花岗岩体,白花草岩体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是破解该区找矿瓶颈的关键。本文以白花草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以及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对比分析白花草岩体与该区成矿岩体和不成矿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为该区找矿预测提供依据。白花草岩体锆石U-Pb年龄为83.1±0.5 Ma,SiO_(2)含量为74.50%~76.81%,K_(2)O/Na_(2)O比值为1.35~1.64,1-6~238.64×10^(-6),具有强烈Eu负异常(δEu为0.03~0.09),这些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岩体新山岩体相同,而明显区别于西区不成矿的龙岔河岩体。全岩(^(87)Sr/^(86)Sr)i为0.726236~0.778916,εNd(t)为9~8.1,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Nd)为1.54~1.62 Ga;ε_(Hf)(t)为9.15~4.9,t_(DM2)(Hf)为1.46~1.72 Ga,与新山岩体表现出相同特征,指示白花草岩体与个旧地区成矿岩体来源于同一岩浆房,可能为晚中生代华南西部岩石圈伸展背景下中元古界部分熔融形成的母岩浆经高分异演化的产物,指示仙人硐断裂和龙树脚断裂之间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SR-ND-HF同位素 白花草花岗岩 找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S-PML在探地雷达FDTD法模拟中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石明 冯德山 吴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9-567,共9页
探地雷达(GPR)数值模拟中,为了使截断边界处不产生人为的反射波,需要加载边界条件.目前常用的完全匹配层(PML)边界对隐失波、低频波、掠角波等不能很好地吸收.为此,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中引入复频移卷积完全匹配层(CFS-PML).从二维T... 探地雷达(GPR)数值模拟中,为了使截断边界处不产生人为的反射波,需要加载边界条件.目前常用的完全匹配层(PML)边界对隐失波、低频波、掠角波等不能很好地吸收.为此,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中引入复频移卷积完全匹配层(CFS-PML).从二维TM波的Maxwell方程组出发,阐述了CFS-PML边界条件的原理,推导了CFS-PML边界加载的离散差分公式,给出了CFS-PML边界条件的参数选取原则.应用均匀介质中GPR波场快照,对比了截断处没有加载边界条件、加载3种不同边界条件的边界处反射波的强弱,实例说明单轴各向异性完全匹配层(UPML)、CFS-PML边界条件具有较好的吸收效果.为了进一步对比UPML与CFS-PML的吸收效果,设置了双层介质狭长模型,通过波场快照与全局反射误差证明了CFS-PML对隐失波、低频波、掠角波的吸收较UPML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频移卷积完全匹配层 单轴各向异性完全匹配层 时域有限差分法 探地雷达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西北缘大通沟南山北闪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军 息朝庄 +3 位作者 黄波 杨涛 夏浩东 邓会娟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3-105,共13页
大通沟南山北闪长岩岩体位于柴达木地块西北缘,岩石类型为石英闪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具有高硅、富碱、富铝、贫钛特征。A/CNK值为1.52~1.57,均大于1.10,为强过铝质花岗岩;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负Eu异常,标准化曲线呈明显的右... 大通沟南山北闪长岩岩体位于柴达木地块西北缘,岩石类型为石英闪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具有高硅、富碱、富铝、贫钛特征。A/CNK值为1.52~1.57,均大于1.10,为强过铝质花岗岩;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负Eu异常,标准化曲线呈明显的右倾型;富集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Nb、Ti、Y、Yb等高场强元素,Sr、P、Ti元素呈“V”型谷,具有明显亏损。通过对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浆来源于以砂屑岩为主的壳幔混合源,岩体成因类型属Ⅰ-型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270±3)Ma(MSWD=0.076),系早—中二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俯冲环境下的岛弧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沟南山北 闪长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柴达木西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独山半坡锑矿CSAMT法深部找矿预测 被引量:11
9
作者 刁理品 黎树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88,共8页
贵州独山半坡锑矿处于扬子地块东南缘与华南褶皱带的复合部位,为华南锑矿带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锑矿床之一。该矿经过30多年开采,工业储量已消耗殆尽,为缓解资源危机,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 贵州独山半坡锑矿处于扬子地块东南缘与华南褶皱带的复合部位,为华南锑矿带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锑矿床之一。该矿经过30多年开采,工业储量已消耗殆尽,为缓解资源危机,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method,CSAMT)对该矿区进行深部找矿预测研究。结合相关地质工作成果,在分析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首先在半坡锑矿已知矿体上方选择试验坡面进行了CSAMT探测。试验表明,与锑矿化有关的硅化蚀变体与解译异常套合较好,可见采用该法寻找深部蚀变地质体实现间接寻找深部隐伏锑矿床具有可行性。然后在半坡锑矿边深部系统开展了CSAMT法探测工作,对探测数据采用曲线平移法进行静校正后进行了二维地形反演,并结合矿区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解译。研究表明:1矿区L112~L122线深部存在一向上隐伏隆起构造,半坡断层与半坡隆起构造顶部交切和隆起顶部的剥离空间为有利的成矿区域;2CSAMT解译的高阻体附近相对低阻区为重点找矿区域,成矿断层+CSAMT解译的封闭高阻体为该区重要的找矿标志;3L118线117.2#点位深部存在隐伏锑矿体的可能性较大。结合上述分析,在L118线117.2#点位附近布设了WZK118-1钻孔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695.39~697.33 m深部见到新隐伏富锑矿体,其赋存位置与CSAMT断面解译的可能存在隐伏锑矿(化)体的位置基本吻合,可见采用CSAMT法在该矿区进行锑矿深部找矿具有一定的成效,可供类似矿山深部找矿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矿 CSAMT法 深部找矿 硅化蚀变体 曲线平移法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瓮福地区磷尾矿中钙、镁、磷的赋存状态测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绍祥 杨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0-593,共4页
应用化学组分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法等多种方法对贵州省瓮福地区磷尾矿中钙、镁及磷的赋存状态作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①选自该矿区的磷尾矿为高镁(wMgO17.26%~17.65%),高钙(wCaO34.11%~34.56%),低磷(w... 应用化学组分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法等多种方法对贵州省瓮福地区磷尾矿中钙、镁及磷的赋存状态作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①选自该矿区的磷尾矿为高镁(wMgO17.26%~17.65%),高钙(wCaO34.11%~34.56%),低磷(wP2O55.30%~5.69%)的固体矿物;②尾矿中镁主要以白云石形式存在,并有少量以磷酸盐和硅酸盐形式存在;钙主要也以白云石形式存在,加上少量以方解石和磷酸盐形式存在;磷主要以磷灰石形式存在,有少量存在于铁氧化物及独居石、磷钇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磷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独山锑矿田半巴断裂带锑找矿信息集成与成矿预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宪国 陈兴龙 +3 位作者 郑明泓 刘松 李小东 薛洪富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8-486,共9页
贵州独山锑矿田位于扬子古陆西南缘与雪峰山隆起的嵌接部、黔南坳陷东部独山箱状背斜中,是贵州省锑资源基地,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锑找矿潜力巨大。NE向的半巴断裂带控制了区内锑矿床(点)的分布,是本区主要控矿构造。本文以该断裂带为... 贵州独山锑矿田位于扬子古陆西南缘与雪峰山隆起的嵌接部、黔南坳陷东部独山箱状背斜中,是贵州省锑资源基地,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锑找矿潜力巨大。NE向的半巴断裂带控制了区内锑矿床(点)的分布,是本区主要控矿构造。本文以该断裂带为研究对象,总结区域地质特征,通过地物化遥找矿方法研究,集成了该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等找矿信息,提出该区找矿标志包括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围岩蚀变、矿化体(或矿体)的风化露头、地球物理和遥感等。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找矿模式,并提出本区找矿靶区优选的准则,优选出半坡、巴年、贝达3个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山锑矿田 半巴断裂带 典型矿床特征 找矿标志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缓反倾红层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史文兵 李洪建 +2 位作者 曾臻 梁风 王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1-888,共8页
以赤水市旺隆边坡为工程实例,依据野外调查和地质分析成果建立平缓反倾红层边坡概念模型,并结合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贵州平缓反倾红层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结果表明:旺隆边坡是砂泥岩不等厚互层的典型平缓反倾红层边坡,差异风化和降雨是... 以赤水市旺隆边坡为工程实例,依据野外调查和地质分析成果建立平缓反倾红层边坡概念模型,并结合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贵州平缓反倾红层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结果表明:旺隆边坡是砂泥岩不等厚互层的典型平缓反倾红层边坡,差异风化和降雨是主要的诱发因素。边坡的变形演化过程经历4个阶段:卸荷回弹、浅表生改造-局部变形、裂隙扩展延伸、裂隙贯通深部蠕滑。变形破坏机制根据不同变形阶段划分为3种不同形式:压缩-拉裂-倾倒、风化剥落-坠落、蠕滑-压致拉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缓反倾 红层边坡 变形破坏机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陡起伏地形GPR偏移的波场延拓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石明 戴前伟 +2 位作者 冯德山 张彬 尹小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48-2455,共8页
基于高陡起伏地形对探地雷达波场的成像精度产生影响,将传统的单微分算子改进为交叉微分算子(CDO);基于交叉微分算子的差分逆时偏移改变传统差分偏移算法的波场延拓方向,给出无近似的波场延拓差分公式、上行波边界条件和实现过程,得到... 基于高陡起伏地形对探地雷达波场的成像精度产生影响,将传统的单微分算子改进为交叉微分算子(CDO);基于交叉微分算子的差分逆时偏移改变传统差分偏移算法的波场延拓方向,给出无近似的波场延拓差分公式、上行波边界条件和实现过程,得到能适应于高陡起伏地形的探地雷达偏移算法,然后以横向速度差异较大的高陡起伏反射模型为例,从波场延拓精度与解析结果、振幅保真加权值、高陡界面能量归位能力、成像剖面4方面分析交叉微分算子偏移法与传统方法的成像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交叉微分算子的探地雷达偏移算法能够实现高陡界面的正确归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偏移成像 高陡起伏地形 交叉微分算子 波场延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C^(3D)位移判据的低渗堆积层滑坡临界降雨阈值反演 被引量:7
14
作者 左双英 蒲泉 +3 位作者 史文兵 王勇 吴道勇 王安礼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0-170,共11页
贵州省罗甸县纳缝堆积体滑坡体具有吸水性强、低渗透性、易饱和的特点,目前处于蠕滑变形阶段。通过堆积体颗粒级配试验及室内大剪试验结果,运用PFC^(3D)离散元数值软件建立反映颗粒相对大小的三维数值试验模型,反演对应于滑坡土体材料... 贵州省罗甸县纳缝堆积体滑坡体具有吸水性强、低渗透性、易饱和的特点,目前处于蠕滑变形阶段。通过堆积体颗粒级配试验及室内大剪试验结果,运用PFC^(3D)离散元数值软件建立反映颗粒相对大小的三维数值试验模型,反演对应于滑坡土体材料宏观力学特征的细观参数。通过现场无人机勘测摄像(UAV)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建立纳缝滑坡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该滑坡在自重及不同地下水位静水压力作用下的变形和运动过程,监测模拟过程中颗粒的位移,将位移突增点(计算不收敛)对应的地下水位作为临界过渡参数。基于Pradel&Raad提出的降雨入渗土坡深度的算法,反演临界降雨强度、降雨时长及降雨量;结合该滑坡体的位移监测数据、年降雨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斜坡所处的稳定状况,验证降雨预警阈值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纳缝滑坡地下水静水压力的大小与坡体的稳定性关系紧密,其破坏的临界静水位高度在1.70-1.75 m之间,反演得到的降雨预警参数阈值为降雨强度5.73×10^(-5)cm/s,降雨量439.13 mm。其工作思路和方法可为类似滑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滑坡 PFC^(3D)模型 降雨阈值 地下水静水压力 反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介质GPR非结构化网格有限元正演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明 冯德山 +1 位作者 王洪华 戴前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60-1667,共8页
为了更准确地认识电磁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特征,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推导电磁场在单斜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波动方程。采用Delaunay非结构化网格有限元法进行空间域离散,采用中心差分公式进行时间域离散,导出单斜各向异性介质中GPR... 为了更准确地认识电磁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特征,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推导电磁场在单斜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波动方程。采用Delaunay非结构化网格有限元法进行空间域离散,采用中心差分公式进行时间域离散,导出单斜各向异性介质中GPR时空域有限元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向异性介质GPR非结构化网格有限元正演算法。利用以上算法编制的程序对均匀各向异性介质模型进行正演计算,并与解析解对比,验证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均匀各向异性介质模型和圆形异常体模型进行计算,并与背景介质为各向同性介质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FDTD计算结果对比,非结构化网格有限元法的拟合误差更小,精度更高;电磁波传播受介质各向异性的影响,波前面呈椭圆状向外扩散传播,其能量衰减较慢;与各向同性介质中圆形异常体反射波相比,各向异性介质的圆形异常体反射波的曲率、能量和双程走时,受不同方向上电磁波速度影响会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介质 非结构化网格有限单元法 探地雷达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电磁三维矢量有限元正演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石明 冯德山 +1 位作者 李开鹏 王珣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9-125,共7页
从Maxwell方程出发,开展了三维大地电磁场所满足的边值问题研究,利用加权余量法导出了三维大地电磁有限元方程.介绍了三维矢量有限元六面体网格剖分方式、插值基函数选取,推导了三维大地电磁矢量有限元正演的单元刚度系数矩阵及离散格式... 从Maxwell方程出发,开展了三维大地电磁场所满足的边值问题研究,利用加权余量法导出了三维大地电磁有限元方程.介绍了三维矢量有限元六面体网格剖分方式、插值基函数选取,推导了三维大地电磁矢量有限元正演的单元刚度系数矩阵及离散格式.编制了三维矢量有限元大地电磁正演的Matlab程序.三维COMMEMI 3D-1模型的视电阻率曲线与国际通用的标准测试数据能很好地拟合,验证了作者编写的矢量有限元正演程序的正确性.通过对高、低阻异常体的阻抗张量形态分析,说明张量阻抗等值线图能用以大致判断异常体特性,丰富了大地电磁响应特征的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矢量有限元 大地电磁 正演模拟 张量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镁磷尾矿中钙、镁、磷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金绍祥 杨涛 杨正良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2年第1期37-42,50,共7页
选择了贵州省重要磷矿生产基地—瓮福磷矿浮选尾矿为代表,对其中钙、镁、磷的矿物学重要特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获得了一些重要结论,从而为高镁磷尾矿的综合利用、白云石与胶磷矿的分离等提供理论依据,对实现磷尾矿资源的二次利用、... 选择了贵州省重要磷矿生产基地—瓮福磷矿浮选尾矿为代表,对其中钙、镁、磷的矿物学重要特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获得了一些重要结论,从而为高镁磷尾矿的综合利用、白云石与胶磷矿的分离等提供理论依据,对实现磷尾矿资源的二次利用、指导开发者设计科学合理的矿石选冶工艺流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元素赋存形态分析的方法,选用了化学成分、化学物相、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方法等多种手段系统、全面地测定了磷尾矿结构、形貌的重要特征,获得了钙、镁、磷赋存状态的重要结论,发现了尾矿及其原矿的异同性:磷尾矿中含量最高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是:氧化钙34.11%,氧化镁17.65%,五氧化二磷5.30%;镁主要以白云石的形式赋存,并有少量以磷酸盐、硅酸盐形式存在,其在各相占的比例分别为99.80%、0.10%、0.10%;磷主要以磷灰石的形式赋存(占97.08%),并有少量以铁氧化物(1.04%)、独居石(0.19%)、磷钇矿(1.83%)形式存在;钙主要以白云石的形式赋存(占96.95%),并有少量以方解石(1.11%)、磷酸盐(1.94%)形式存在。贵州瓮福地区高镁磷尾矿中的镁、磷、钙主要赋存形式分别为白云石、磷灰石、白云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尾矿 赋存状态 瓮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剑川盆地剑川组火山事件的定年和古环境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覃琼 徐亚东 +5 位作者 张克信 吴旌 郑国栋 曹凯 王国灿 戴婕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96-2105,共10页
通过对剑川组顶部凝灰质砂岩和底部晶屑凝灰质火山角砾岩进行U-Pb锆石测年,结合前人对剑川组内部侵入的花岗岩脉体的数据,本文限定剑川组火山事件发生于36.23±0.88~35.46±0.76Ma,为始新世晚期蔡家冲期。剖面上段发现丰富的... 通过对剑川组顶部凝灰质砂岩和底部晶屑凝灰质火山角砾岩进行U-Pb锆石测年,结合前人对剑川组内部侵入的花岗岩脉体的数据,本文限定剑川组火山事件发生于36.23±0.88~35.46±0.76Ma,为始新世晚期蔡家冲期。剖面上段发现丰富的孢粉化石,反映该时期剑川盆地周缘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结合化石的最近亲缘类型的海拔、年均温和年降水量数据,进行共存分析得出始新世晚期剑川盆地的海拔在1900±100m,年均温在13.3~14.9℃,年降水量在863.3~1344mm。综合对比分析古生物化石、氧同位素、火山事件和构造热年代学数据,反映始新世晚期受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滇西地区具有显著的地势差异,高海拔可达2000~2700m,而低海拔可降到1200m以下,甚至接近海平面,并伴生一系列拉分盆地的形成和强烈的火山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剑川盆地 火山沉积 锆石定年 孢粉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晴隆锑矿床硅化对锑成矿的控制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支太云 蒙信礼 +1 位作者 杜丽娟 陈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5-617,共13页
贵州晴隆锑矿床是右江盆地低温热液矿集区代表性锑矿床,硅化普遍发育。本文通过系统的岩相学研究,认为晴隆锑矿床硅化可分为3期:第1期硅化主要形成于大厂层沉积-成岩自蚀变过程,表现为火山玻屑脱玻化重结晶作用;第2期硅化与锑矿化关系密... 贵州晴隆锑矿床是右江盆地低温热液矿集区代表性锑矿床,硅化普遍发育。本文通过系统的岩相学研究,认为晴隆锑矿床硅化可分为3期:第1期硅化主要形成于大厂层沉积-成岩自蚀变过程,表现为火山玻屑脱玻化重结晶作用;第2期硅化与锑矿化关系密切;而第3期硅化为热液成矿晚阶段产物,与晚期脉状锑-金矿化相关。围岩、硅化围岩和矿石主微量元素分析显示,富Si流体呈酸性使灰岩中大量的CaCO矿物溶解,同时伴生强烈的热液钾化蚀变,Sb、As、Au、S、K等元素由热液带入,Ca和Na为带出。综合分析认为,大厂层不仅为流体运移提供通道,同时为成矿提供了的充足空间和水/岩反应物质基础,如为硫化物沉淀和脉石(方解石和萤石)沉淀提供Fe和Ca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化 大厂层 晴隆锑矿床 黔西南 右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洼地内涝蓄水量与不同级次裂隙对溶质迁移影响的室内实验与模拟 被引量:7
20
作者 季怀松 罗明明 +1 位作者 褚学伟 张雪梅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4-172,共9页
岩溶洼地在西南地区分布广泛,岩溶地下水为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的主要水源,研究岩溶洼地内涝条件下裂隙系统中的溶质迁移及响应规律可为峰丛洼地区岩溶地下水的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相似原理构建了岩溶洼地-裂隙系统物理模型,采用... 岩溶洼地在西南地区分布广泛,岩溶地下水为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的主要水源,研究岩溶洼地内涝条件下裂隙系统中的溶质迁移及响应规律可为峰丛洼地区岩溶地下水的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相似原理构建了岩溶洼地-裂隙系统物理模型,采用对流-弥散模型和脉冲响应模型对溶质迁移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探讨了不同级次裂隙和内涝蓄水量大小对溶质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裂隙作为优先水流通道,对溶质迁移起主要的控制作用;小裂隙对溶质迁移起暂时储存和缓慢释放的调蓄作用,其溶质迁移的叠加过程使总出口溶质迁移的"拖尾"效应更加明显;随着内涝蓄水量的增加,稀释作用增强,导致溶质峰值质量浓度降低、溶质质量浓度回归至本底值的时间延长、延缓释放溶质的质量增加。该物理模型是对复杂岩溶洼地系统内污染物迁移研究的一种新探索,其模拟结果进一步深化了对洼地内涝条件下面源污染物在岩溶水系统中迁移规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洼地 物理模型 岩溶内涝 溶质迁移 穿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