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含铝岩系锂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策 郭敏 +1 位作者 汪玉会 凌坤跃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2-544,共13页
锂是我国的战略性关键矿产。我国的含铝岩系中常见锂的富集,尤其是在贵州地区,目前已发现多处锂资源找矿靶区,显示出较大的资源潜力。尽管科研人员对锂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尚未进行系统总结。本文总结了贵州省含铝岩... 锂是我国的战略性关键矿产。我国的含铝岩系中常见锂的富集,尤其是在贵州地区,目前已发现多处锂资源找矿靶区,显示出较大的资源潜力。尽管科研人员对锂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尚未进行系统总结。本文总结了贵州省含铝岩系中锂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研究进展,为该类型资源的研究、评价、预测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贵州(富锂)含铝岩系中,锂主要富集在黏土矿物中,其中高锂样品以锂绿泥石为主,而中低锂样品中,高岭石和伊利石等黏土矿物也可能有一定贡献。沉积环境指标显示(富锂)含铝岩系形成于封闭-半封闭的滨海岩溶盆地,受海陆交互作用影响。锂的富集与气候和沉积环境密切相关。湿润-干热交替的气候使水体离子强度适中且锂离子浓度较高,利于锂与黏土矿物结合。中碱性水体条件促进Al和Li共同富集,而氧化还原波动则增强水-岩反应,导致硅、铁等元素流失并促进铝的相对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金属锂 含铝岩系 赋存状态 富集机制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白马洞矿床热液隐爆系统的识别及对铀多金属找矿的启示 被引量:4
2
作者 宋昊 张成江 +3 位作者 徐争启 宋世伟 钟康惠 黄凯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37-238,共2页
黔中白马洞铀、汞、钼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之'黔中隆起'南部,是构成我国西南贵州铀-金成矿带的主要矿床之一(涂光炽,2010)。该矿床是我国发现和开采最早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之一。前人对该矿床的成矿... 黔中白马洞铀、汞、钼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之'黔中隆起'南部,是构成我国西南贵州铀-金成矿带的主要矿床之一(涂光炽,2010)。该矿床是我国发现和开采最早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之一。前人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因已有较深入的研究(陈露明,1990;张成江等,2009;余中美等,2009;宋昊等,2011;倪师军等,2012),认为控矿构造研究是该区下一步找矿突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硅泥岩型铀矿 黔中隆起 金成矿带 成矿地质背景 控矿构造 角砾岩带 台隆 露明 铀矿体 石冷水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白马洞铀矿构造应力场演化与铀成矿
3
作者 田超 金旭 +2 位作者 杨正坤 郑明泓 杜蔺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455,共11页
白马洞铀矿床是贵州境内发现的唯一具有工业价值并系统开采过的铀矿床,曾为我国核工业事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自上世纪80年代闭坑以来,为扩大铀矿资源量,对其深部和边部开展过多次勘查及研究工作,但找矿效果并不理想。根据已有研究... 白马洞铀矿床是贵州境内发现的唯一具有工业价值并系统开采过的铀矿床,曾为我国核工业事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自上世纪80年代闭坑以来,为扩大铀矿资源量,对其深部和边部开展过多次勘查及研究工作,但找矿效果并不理想。根据已有研究,矿区和矿床构造对白马洞的铀成矿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次研究以白马洞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节理裂隙统计测量工作,重建和恢复矿区成矿构造应力场,分析构造演化与铀成矿关系,探讨铀矿化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的迁移、聚散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铀成矿控矿有关的区域性构造应力场可分为3期,第Ⅰ期构造应力场产生于加里东期都匀运动南北水平向挤压作用,形成近东西向及北东东向构造形迹,控制区内铀异常矿化分布;第Ⅱ期构造应力场为区内最强烈的构造应力场,形成洋水背斜的主压面及犀牛洞断裂,特别是其力偶作用下派生的2期局部低级序构造应力场,使北西向褶皱和北东向褶皱横跨复合,构成良好的储矿空间;第Ⅲ期构造应力场使研究区产生EW向右旋挤压,对先期构造有一定程度的改造和加强。此外,喜马拉雅运动在继承第Ⅲ期构造格局的基础上,促使黔中东西向构造带再次活动,深部含矿流体沿白马洞断裂破碎带上升,在有利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现今似层状、透镜状铀矿体。白马洞铀矿是多期次构造活动的产物,今后在黔中地区开展铀矿找矿工作,需要重点寻找北东向断裂与近东西区域性大断裂反接复合部位,特别注意在各期次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隐伏北东向褶皱与北西向褶皱叠加复合部位,复合部位的剥离构造和层间挤压破碎带是有利的铀矿找矿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洞铀矿床 共轭节理 构造演化 构造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白马洞铀多金属矿床碱交代成矿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龙汉生 程国繁 +1 位作者 袁来 于宁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18-319,共2页
贵州白马洞铀多金属矿床是贵州省境内目前探明的唯一中型铀多金属矿床,它位于洋水背斜南东翼倾伏端的白马洞断裂与犀牛洞断裂夹持部位(图1)。矿床内褶皱断裂发育,蚀变作用强烈,矿(化)体赋存在清虚洞组与石冷水组的黑色蚀变硅化岩石中(... 贵州白马洞铀多金属矿床是贵州省境内目前探明的唯一中型铀多金属矿床,它位于洋水背斜南东翼倾伏端的白马洞断裂与犀牛洞断裂夹持部位(图1)。矿床内褶皱断裂发育,蚀变作用强烈,矿(化)体赋存在清虚洞组与石冷水组的黑色蚀变硅化岩石中(该蚀变体与围岩呈波状接触,厚度变化大,蚀变体顶底似为构造滑脱面)。蚀变主要有硅化、黑化(因含有大量金属硫化物如胶状黄铁矿、硫钼矿、黄铁矿、有机炭、固体沥青等黑色物质,使岩石变黑现象)、重晶石化、红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蚀变作用 犀牛洞 黑色物质 固体沥青 石冷水组 清虚洞组 背斜 黔中 铀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灰家堡金矿田成矿与蚀变元素迁移
5
作者 赵廷严 董树义 +6 位作者 程文斌 李葆华 公凡影 刘鹏 李永玲 王洋 刘琳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4-505,共12页
选择贵州省灰家堡金矿田内最为典型的水银洞矿床和太平洞矿床,研究卡林型金矿床围岩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与方式,探讨围岩蚀变与金矿化的内在联系。典型矿床围岩→矿化围岩→矿石的岩相学特征及与其对应的Grant质量平衡方程计算结果表... 选择贵州省灰家堡金矿田内最为典型的水银洞矿床和太平洞矿床,研究卡林型金矿床围岩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与方式,探讨围岩蚀变与金矿化的内在联系。典型矿床围岩→矿化围岩→矿石的岩相学特征及与其对应的Grant质量平衡方程计算结果表明,卡林型金矿各成矿阶段所对应的围岩蚀变类型与通过计算所反映的元素迁移规律相一致;地球化学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Au主要以AuHS0络合物的形式在成矿溶液中迁移。元素迁移研究的结果证明不同成矿阶段发生的围岩蚀变促进卡林型金矿主要成矿物质发生迁移,进而沉淀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元素迁移 金的迁移形式 围岩蚀变 灰家堡金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唐格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A型花岗岩的识别及其对成岩成矿的指示 被引量:5
6
作者 赵亚云 刘晓峰 +5 位作者 杨春四 张小强 刘远超 郑常云 龚福志 华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6-517,共22页
【研究目的】唐格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区位于南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西段,矿区内铜多金属成矿与石英斑岩体成岩作用关系密切,但对矿区内发育的石英斑岩体研究较少,对于进一步理解矿床成因与指导找矿勘查有一定制约。【研究方法】本文首... 【研究目的】唐格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区位于南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西段,矿区内铜多金属成矿与石英斑岩体成岩作用关系密切,但对矿区内发育的石英斑岩体研究较少,对于进一步理解矿床成因与指导找矿勘查有一定制约。【研究方法】本文首次报道了矿区内石英斑岩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结果。【研究结果】石英斑岩表现出富硅(SiO_(2)=73.97%~76.85%)、富铝(Al_(2)O_(3)=13.03%~14.06%)、高钾(K_(2)O=2.2%~4.68%),高FeO^(T)(0.97%~1.80%)、FeO^(T)/MgO(3.57~8.22)、A/CNK(1.14~4.24)特征;稀土元素总量高(∑REE=478.59×10^(-6)~532.71×10^(-6))、稀土配分曲线呈明显的右倾型或“海鸥型”;富集Rb、Th、U、K、Pb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P及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等元素;Rb含量低(69.64×10^(-6)~249×10^(-6),小于270×10^(-6)),10000Ga/Al=2.54~2.71,显示出后碰撞铝质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78.0±0.9)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石英斑岩中锆石的εHf(t)均为正值(1.5~5.3,均值3.6),显示了较均一的Hf同位素组成;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_(2DM)=1052~806 Ma,均值912 Ma(<1.0 Ga),指示岩浆主要来源于新生长英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结论】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唐格铝质A型花岗岩是形成于印度大陆向北俯冲于欧亚大陆引起的碰撞后伸展构造环境。唐格石英斑岩中Cu、Pb、Zn、Au背景含量较高,说明铝质A型花岗岩为唐格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提供了一定的成矿物质。冈底斯带自东向西在69~89 Ma至少存在一次与晚白垩世岩浆作用有关的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其唐格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是冈底斯带中段南部在燕山晚期造山后岩浆活动的成矿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床 矽卡岩 铝质A型花岗岩 锆石U–Pb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矿产勘查工程 唐格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在黔西北大坪子铅锌矿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杜蔺 田超 +5 位作者 郑明泓 衮民汕 苏永虎 曾凡祥 杨正坤 蔡京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2-926,共15页
黔西北矿集区是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贵州省主要的铅锌资源产地。目前,地表和浅埋藏的铅锌矿体已几乎开采殆尽,找矿目标已转入被厚层基岩所覆盖的深部隐伏矿,常规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难以获取深部隐伏矿信息,找矿... 黔西北矿集区是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贵州省主要的铅锌资源产地。目前,地表和浅埋藏的铅锌矿体已几乎开采殆尽,找矿目标已转入被厚层基岩所覆盖的深部隐伏矿,常规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难以获取深部隐伏矿信息,找矿效果不理想。本文利用在黔西北大坪子铅锌矿区开展土壤有机烃结合金属活动态的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试验,对烃类组分和金属元素活动态产生的异常进行研究,评价该技术方法的应用前景。结果显示,大坪子铅锌矿区土壤中烃类组份发育对偶双峰式和多峰式异常,金属活动态在矿体上方和断裂构造地表出露位置有清晰的异常显示,土壤有机烃和金属活动态可以有效地指示断裂构造,并很好地反映深部隐伏铅锌矿体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在大坪子铅锌矿区12号剖面和16号剖面上共预测2个异常靶区,经钻探工程验证,发现1个铅锌矿体,矿体厚1.33m,Zn品位为2.24%,Pb品位为0.44%,推测为Ⅱ-11矿体往深部的延伸。应用实例表明,土壤有机烃结合金属活动态的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可用于黔西北地区铅锌矿的深部找矿预测,对隐伏铅锌矿的找矿勘查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 找矿应用 铅锌矿 大坪子 黔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务-正-道地区瓦厂坪铝土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谷静 黄智龙 +5 位作者 金中国 向贤礼 周家喜 丁伟 张嘉玮 孙海瑞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98-199,共2页
黔北务-正-道铝土矿是黔中-渝南铝土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属于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床。含矿岩系位于中二叠统栖霞组(P2q)灰岩和志留系中下统韩家店组(S1-2hj)泥页岩之间,赋存于中二叠统梁山组(P2l)地层中。研究区矿石中的铝矿物主要... 黔北务-正-道铝土矿是黔中-渝南铝土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属于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床。含矿岩系位于中二叠统栖霞组(P2q)灰岩和志留系中下统韩家店组(S1-2hj)泥页岩之间,赋存于中二叠统梁山组(P2l)地层中。研究区矿石中的铝矿物主要为硬水铝石和一水软铝石(勃姆石),占矿物总量的49.76%~96.9%,另外还有少量的胶铝石和三水铝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稀土元素 铝土矿层 粘土矿物 铝土矿床 中二叠统 重要组成部分 志留系 硬水铝石 泥页岩 栖霞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岩浆-热液过程:来自电气石化学组成演化的证据 被引量:17
9
作者 伍守荣 赵景宇 +1 位作者 张新 张辉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9-308,共10页
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脉不同结构带及其蚀变围岩中电气石化学组成电子探针(EMPA)分析结果显示,蚀变围岩、外接触带和内接触带中电气石为是富钙-铁的镁电气石,电气石化伟晶岩中电气石为富镁-铁的锂电气石,伟晶岩早期结构带(Ⅰ-Ⅳ带)中... 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脉不同结构带及其蚀变围岩中电气石化学组成电子探针(EMPA)分析结果显示,蚀变围岩、外接触带和内接触带中电气石为是富钙-铁的镁电气石,电气石化伟晶岩中电气石为富镁-铁的锂电气石,伟晶岩早期结构带(Ⅰ-Ⅳ带)中电气石为黑电气石-锂电气石系列,而伟晶岩晚期结构带(Ⅴ-Ⅶ带)中电气石为锂电气石。蚀变围岩、外接触带和内接触带中电气石以Y位中低Al,高Mg、Ca以及显著低的Al/(Al+Fe)、Fe/(Fe+Mg)比值为特征,主要存在R3++O2-=R2++OH-的置换;伟晶岩内部结构带(Ⅰ-Ⅶ带)中电气石以Y位上极低Mg、Ca,高Fe、Al、Li以及显著高的Al/(Al+Fe)、Fe/(Fe+Mg)比值为特征,主要存在+Al3+=Na++Fe(Mg)2+和Li++Al3+=Fe(Mn)2++Mg2+的置换。蚀变围岩、外接触带和内接触带中电气石化学组成特征指示存在围岩-流体、围岩-熔体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伟晶岩早期结构带(Ⅰ-Ⅳ带)中电气石无明显组成分带,为岩浆成因;晚期结构带(Ⅴ-Ⅶ带)中电气石显示振荡环带,形成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体系。随着伟晶岩由外向里固结,温度逐渐降低,伟晶岩内部结构带中电气石显示Y位上Al、Li、Mn及Fe/(Fe+Mg)比值逐渐增大的演化趋势;内部结构带中电气石几乎不含Mg,指示3号伟晶岩脉岩浆-热液演化是在相对封闭体系中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组成 岩浆-热液演化 电气石 可可托海3号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息烽新萝地热井成因浅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志成 申娴达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5-1159,共5页
贵州息烽县城南新萝地热探采结合井位于洋水背斜西翼南倾伏端,洋水背斜为勘查区主要热储构造,近东西向的区域性白马洞大断层为该区的热源通道。储热单元为寒武系金顶山组(1j)、震旦系灯影组、洋水组(Zbdn+y);盖层为寒武系金顶山(1j)、... 贵州息烽县城南新萝地热探采结合井位于洋水背斜西翼南倾伏端,洋水背斜为勘查区主要热储构造,近东西向的区域性白马洞大断层为该区的热源通道。储热单元为寒武系金顶山组(1j)、震旦系灯影组、洋水组(Zbdn+y);盖层为寒武系金顶山(1j)、明心寺组(1m)、牛蹄塘组(1n)的页岩、砂岩、粘土岩;热储层为震旦系灯影组、洋水组(Zbdn+y)粉-细晶白云岩、块状内碎屑白云岩、藻屑白云岩。地热井开采深度2500余米,最大开采量约1500 m3/d,热矿水井口温度46℃,为低温温热水地热资源。热矿水水化学类型为弱碱性水锶矿泉水,勘查类型热储类型为带状与层状组合热储(Ⅱ-3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低温热矿水 弱碱性水锶矿泉水 Ⅱ-3勘查类型 平均地热增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地区地球物理特征与铅锌矿控矿构造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亮 张嘉玮 +3 位作者 向坤鹏 陈囯勇 胡从亮 张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5-336,共12页
黔西北位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域乌蒙山重力梯级带上,地质构造异常复杂,找矿前景巨大,但研究程度低。近年来,在织金五指山、赫章猪拱塘等地取得了大型、超大型铅锌找矿历史性突破,指示区内具有形成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潜力。根据区域重力、航... 黔西北位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域乌蒙山重力梯级带上,地质构造异常复杂,找矿前景巨大,但研究程度低。近年来,在织金五指山、赫章猪拱塘等地取得了大型、超大型铅锌找矿历史性突破,指示区内具有形成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潜力。根据区域重力、航磁、地质以及1∶5万地面磁测等资料,划定了区内的深、浅部断裂构造。结果显示,铅锌矿床的分布与推测的深部及浅表断裂带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在威宁李子沟一带,北西向断裂F_1与北东向断裂F_2呈"十"字形分布,为两条典型的控矿构造;在以那架—小猫场地区,两条大致平行的北东向断裂(F_(10)、F_(11))联合控矿。结合区域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深部断裂主要为导矿-容矿构造,是形成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有利地段;浅表断裂则主要为容矿构造,推测的主要断裂(F_1—F_(16))分布区有望成为铅锌成矿的重点找矿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场 地面磁测 深部断裂 浅表断裂 铅锌矿床 黔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坝黄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磷块岩沉积环境的制约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凯平 郑懋荣 +1 位作者 孙平明 陈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4-343,共10页
为揭示磷块岩型铀矿床成因,对黔东坝黄铀矿床中九门冲组底部磷块岩开展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磷块岩以富集U、V、REE、Sr、Sb为特征;球粒陨石标准化REE配分模式显示其为LREE富集的右倾模式,以中等-微弱Ce负异常(δCe=0.30-0.81)... 为揭示磷块岩型铀矿床成因,对黔东坝黄铀矿床中九门冲组底部磷块岩开展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磷块岩以富集U、V、REE、Sr、Sb为特征;球粒陨石标准化REE配分模式显示其为LREE富集的右倾模式,以中等-微弱Ce负异常(δCe=0.30-0.81)、中等Eu负异常(δEu=0.61-0.71)为特征。低的Th/U值(0-0.04)、高的δU值(1.97-2.00)指示磷块岩形成于缺氧还原环境。磷块岩中Fe/Ti、(Fe+Mn)/Ti、Al/(Al+Fe+Mn)值分别变化于54.24-121.5、55.35-123.7、0.34-0.47,显示具有正常海水沉积与热水沉积的双重特征。高的U/Th值(25.42-374.5)指示坝黄磷块岩中U的来源与海底喷流热液活动有关。由此,可认为黔东坝黄铀矿床成因与间歇性海底喷流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矿床成因 含铀磷块岩 黔东坝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