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南澜沧江带老毛村小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代与构造环境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彩华 刘继顺 +1 位作者 刘德利 杨松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7-324,共8页
南澜沧江带老毛村小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二长花岗斑岩。ω(SiO2)为77%,ω(Al2O3)为12.08%~14.33%,A/CNK(分子比)〉1.1(平均1.68),K2O/Na2O平均为4.54,里特曼指数(σ)为0.75~1.34(平均1.14),分异指数... 南澜沧江带老毛村小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二长花岗斑岩。ω(SiO2)为77%,ω(Al2O3)为12.08%~14.33%,A/CNK(分子比)〉1.1(平均1.68),K2O/Na2O平均为4.54,里特曼指数(σ)为0.75~1.34(平均1.14),分异指数(DI)为90.2~92.2,∑REE在2O4.27×10^-6~274.17×10^-6之间,∑LREE/∑HREE在3.43~5.44之间,δEu为0.47~0.60之间,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显示出Sr、P、Ti、Eu负异常和K、Rb、Ba、Th、U正异常,具明显的分异结晶作用特征。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其围岩之一的中三叠统忙怀组碰撞型酸性火山岩非常相似,属于高硅、富钾、过铝、钙碱性花岗岩,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征。岩体的Rb-Sr同位素年龄为(169±5)Ma。经多种相关图解判别.老毛村岩体为后诰山花岗岩娄(POG).形成干后造山的构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澜沧江带 花岗岩 构造环境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