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碳储量空间分布异质性
被引量:
17
1
作者
张珍明
周运超
+1 位作者
黄先飞
田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4-190,214,共8页
为阐明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及有机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采用野外布点采样、实验室测定和地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2 755个详细调查的剖面样地和23 536个土壤样品,定量研究了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碳储量的空...
为阐明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及有机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采用野外布点采样、实验室测定和地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2 755个详细调查的剖面样地和23 536个土壤样品,定量研究了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碳储量的空间异质性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后寨河小流域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的平均值为分别为25.07g/kg和5.23kg/m^2,剖面土壤(0—10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分别为20.71g/kg和10.21kg/m^2,两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10cm土层深度有机碳储量为1.48×10~8 kg,20cm土层深度有机碳储量为2.65×10~8 kg,30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储量3.43×10~8 kg,100cm土层深度有机碳储量5.39×10~8 kg。各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块金值C_0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0—100cm的块金值C_0最大。4种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储量呈现为中部低,四周高,南部最低的趋势。海拔、坡度、岩石裸露率和石砾含量是影响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空间异质性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有机碳储量
有机碳密度
空间异质性
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喀斯特石漠化皆伐迹地不同微地形和小生境下的土壤侵蚀差异
被引量:
6
2
作者
殷清慧
谢世友
蔡先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47,53,共5页
[目的]探讨喀斯特山区皆伐迹地不同微地形、小生境下土壤侵蚀的差异,为喀斯特皆伐迹地生态修复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区采用铁栏围成封闭区域,用测钎法以1m×1m的距离布设测钎,对山地不同微地形、小生境的土壤侵蚀进行原位年监...
[目的]探讨喀斯特山区皆伐迹地不同微地形、小生境下土壤侵蚀的差异,为喀斯特皆伐迹地生态修复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区采用铁栏围成封闭区域,用测钎法以1m×1m的距离布设测钎,对山地不同微地形、小生境的土壤侵蚀进行原位年监测,用箱图比较其土壤侵蚀深度差异,并作显著性分析。[结果]研究区不同微地形、不同小生境在土壤侵蚀程度上差异明显,微地形土壤侵蚀深度总体呈现为:凸形>平直形>凹形,微地形与土壤侵蚀呈显著相关。小生境土壤侵蚀平均深度表现为:石沟>石土面>石侧>土面>石缝,组间小生境与土壤侵蚀无明显相关,但石沟与土面呈现显著相关。[结论]岩溶区山地皆伐迹地应据微地形、小生境不同,实施差异化生态修复及防治工作,凸形微地形和石沟、石土面小生境是防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皆伐迹地
微地形
小生境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碳储量空间分布异质性
被引量:
17
1
作者
张珍明
周运超
黄先飞
田潇
机构
贵州
大学
贵州省
森林资源与环境
研究
中心
贵州
大学林学院
贵州省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4-190,214,共8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CB956702)
"百"层次人才计划[黔科合人才(2015)4022号]
贵州省基础研究项目(QKH-JZ-2014-200203)
文摘
为阐明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及有机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采用野外布点采样、实验室测定和地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2 755个详细调查的剖面样地和23 536个土壤样品,定量研究了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碳储量的空间异质性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后寨河小流域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的平均值为分别为25.07g/kg和5.23kg/m^2,剖面土壤(0—10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分别为20.71g/kg和10.21kg/m^2,两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10cm土层深度有机碳储量为1.48×10~8 kg,20cm土层深度有机碳储量为2.65×10~8 kg,30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储量3.43×10~8 kg,100cm土层深度有机碳储量5.39×10~8 kg。各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块金值C_0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0—100cm的块金值C_0最大。4种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储量呈现为中部低,四周高,南部最低的趋势。海拔、坡度、岩石裸露率和石砾含量是影响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空间异质性的主导因子。
关键词
喀斯特
有机碳储量
有机碳密度
空间异质性
小流域
Keywords
Karst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
spatial heterogeneity
small watershed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喀斯特石漠化皆伐迹地不同微地形和小生境下的土壤侵蚀差异
被引量:
6
2
作者
殷清慧
谢世友
蔡先立
机构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安顺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
生态
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47,53,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庆北碚中梁山喀斯特槽谷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2011BAC09B01),“重庆地区喀斯特山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开发”(2006BAC01A16)
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13)13号)
文摘
[目的]探讨喀斯特山区皆伐迹地不同微地形、小生境下土壤侵蚀的差异,为喀斯特皆伐迹地生态修复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区采用铁栏围成封闭区域,用测钎法以1m×1m的距离布设测钎,对山地不同微地形、小生境的土壤侵蚀进行原位年监测,用箱图比较其土壤侵蚀深度差异,并作显著性分析。[结果]研究区不同微地形、不同小生境在土壤侵蚀程度上差异明显,微地形土壤侵蚀深度总体呈现为:凸形>平直形>凹形,微地形与土壤侵蚀呈显著相关。小生境土壤侵蚀平均深度表现为:石沟>石土面>石侧>土面>石缝,组间小生境与土壤侵蚀无明显相关,但石沟与土面呈现显著相关。[结论]岩溶区山地皆伐迹地应据微地形、小生境不同,实施差异化生态修复及防治工作,凸形微地形和石沟、石土面小生境是防治的关键。
关键词
石漠化
皆伐迹地
微地形
小生境
土壤侵蚀
Keywords
rocky desertification
clear-cutting site
micro-topography
microhabitat
soil erosion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X15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碳储量空间分布异质性
张珍明
周运超
黄先飞
田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喀斯特石漠化皆伐迹地不同微地形和小生境下的土壤侵蚀差异
殷清慧
谢世友
蔡先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