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多民族脱贫攻坚的文学抒写——以王华《大娄山》为考察中心
1
作者 陈祖君 《安顺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中国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是多民族的,这必然反映在作家的文学抒写中。仡佬族作家王华的长篇小说《大娄山》具有来源于贵州多民族历史与现实的民族性,作品通过地理空间的错置、故事的讲述以及人物的塑造凸显出中国脱贫攻坚的多民族性。这种... 中国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是多民族的,这必然反映在作家的文学抒写中。仡佬族作家王华的长篇小说《大娄山》具有来源于贵州多民族历史与现实的民族性,作品通过地理空间的错置、故事的讲述以及人物的塑造凸显出中国脱贫攻坚的多民族性。这种多民族性的追求也体现为一种对民族性的超越,揭示出《大娄山》里的脱贫攻坚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脱贫攻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 脱贫攻坚 《大娄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军扶贫与贵州新诗的新使命
2
作者 谭琳妃 颜同林 《安顺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45-49,共5页
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用诗歌书写脱贫攻坚主题十分及时而典型。文军扶贫是有组织、有团队、有规模的文艺生产方式,是贵州新诗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新使命。介入火热的现实生活,反映脱贫攻坚的现状、经过和进程,书写脱贫攻坚的典型... 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用诗歌书写脱贫攻坚主题十分及时而典型。文军扶贫是有组织、有团队、有规模的文艺生产方式,是贵州新诗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新使命。介入火热的现实生活,反映脱贫攻坚的现状、经过和进程,书写脱贫攻坚的典型人物与事件,贵州诗人群体在书写新的人民文艺的道路上展示了实力和才情,并在诗歌活动、文旅融合、长诗创作等领域特色鲜明,形成了大扶贫格局下大诗歌的精神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军扶贫 贵州新诗 长诗创作 文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士光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传统
3
作者 朱永富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4期29-33,共5页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主要有三种传统:第一种是启蒙传统,第二种是左翼-延安文学-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第三种是抒情传统。何士光乡土小说创作并不是对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某一传统的单纯延续,而是在同一个小说文本之内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三种...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主要有三种传统:第一种是启蒙传统,第二种是左翼-延安文学-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第三种是抒情传统。何士光乡土小说创作并不是对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某一传统的单纯延续,而是在同一个小说文本之内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三种传统在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方式发生关联。这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都可以看作是何士光对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传统的创造性继承。何士光不仅创造性地继承了这些传统,而且在乡土小说书写领域有重要的创新,给中国当代乡土小说发展增添了存在主义的新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士光 乡土小说 抒情传统 存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美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写作”——以王晓华的《身体美学导论》为中心
4
作者 朱永富 李今珏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第9期9-11,共3页
在《身体美学导论》中,作者王晓华试图解构身心二元论,进而揭露传统统治神话的无根品格。在这个过程中,包括男性/女性、劳心/劳力、文化/自然等二分法被解构。最终,身体的主体性凸显出来。这是一个完整的建构理路。从身体主体性的角度... 在《身体美学导论》中,作者王晓华试图解构身心二元论,进而揭露传统统治神话的无根品格。在这个过程中,包括男性/女性、劳心/劳力、文化/自然等二分法被解构。最终,身体的主体性凸显出来。这是一个完整的建构理路。从身体主体性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写作”,可以看到有少数优秀作品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身体写作”。大多数作家还没有身体——主体意识,更没有在作品中把它当作一个主题来处理。因此,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写作”和王晓华先生所提倡的作为实践学的“身体美学”,都还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美学导论》 身体主体性 身体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乱的世界以及被质询的生命:评冉正万《白毫光》
5
作者 杨波 《西部文艺研究》 2023年第4期30-35,共6页
冉正万小说《白毫光》叙述了来自河北曲阳县的一家人护送母亲灵牌返乡的故事,与之并置讲述的是几十年前贵州龙泉县楚米镇一个僻远村庄里,关家、练家、韩家以及一众百姓的命运沉浮。两条叙事线索以互文方式呈现出的是一个精神返乡的故事... 冉正万小说《白毫光》叙述了来自河北曲阳县的一家人护送母亲灵牌返乡的故事,与之并置讲述的是几十年前贵州龙泉县楚米镇一个僻远村庄里,关家、练家、韩家以及一众百姓的命运沉浮。两条叙事线索以互文方式呈现出的是一个精神返乡的故事,一个与命运和解的故事。但是,看似抵达的归途实则是虚妄的精神违约,命运和解的背后是关于生命的无常及其质询。在叙事层面,互文性叙事不仅是文本的实验,还实现了不同时空世事变幻的叙事整合与摧毁,以及建立在自省、怀疑与谦卑的写作伦理之上的对人物的刻度精准的命运描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毫光》 精神返乡 质询生命 互文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