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盟终身教育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吴陈兵 朱红林 王小雨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70-76,共7页
当今世界正处于数字经济的围裹中,数字技能和数字人才的培育成为教育领域的焦点。欧盟作为国际组织的典型代表,为应对数字技术变革带来的教育挑战,努力推进终身教育数字化转型,其终身教育数字化转型受“外部推力”和“内部拉力”的双重... 当今世界正处于数字经济的围裹中,数字技能和数字人才的培育成为教育领域的焦点。欧盟作为国际组织的典型代表,为应对数字技术变革带来的教育挑战,努力推进终身教育数字化转型,其终身教育数字化转型受“外部推力”和“内部拉力”的双重驱动。依据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欧盟从优化终身教育环境系统、完善终身教育资源系统、强化终身教育主体系统三个方面推动终身教育数字化转型。基于此,结合我国终身教育实际,借鉴欧盟终身教育数字化转型经验,以期为我国终身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有效建议,以加快推进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终身教育 数字化转型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基于政策要素与政策工具的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毅 田平芬 安红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9,共9页
信息技术作为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本研究选择29份省级“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作为样本,基于政策要素与政策工具的分析框架对其中关于“信息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描述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 信息技术作为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本研究选择29份省级“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作为样本,基于政策要素与政策工具的分析框架对其中关于“信息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描述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各省级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均清晰呈现信息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内容,但存在政策工具内部组合失衡、政策要素指标分布不均、政策要素与政策工具配置存在差异等问题。信息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协调政策工具比例,完善政策工具组合,精准政策要素定位,强化政策内容供给,优化政策要素与政策工具配置并增强二者协同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育规划 高质量发展 政策要素 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在机理及推进路径 被引量:15
3
作者 任胜洪 孙延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38-46,共9页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新时期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借鉴三螺旋理论,既廓清“职业院校—企业—政府”的内在关系,又明晰三者的不同功能,从而促进“职业院校—企业—政府”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然而,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新时期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借鉴三螺旋理论,既廓清“职业院校—企业—政府”的内在关系,又明晰三者的不同功能,从而促进“职业院校—企业—政府”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然而,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还存在政府在“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之间的杠杆功能不明晰、职校在“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之间的载体作用待提升、企业在“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之间的抓手作用未凸显的现实困境。因此,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需要健全职教制度,明晰政府在政、校、企之间的杠杆功能;优化办学要素,凸显职校在政、校、企之间的载体作用;深化产教融合,增强企业在政、校、企之间的抓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职业教育适应性 内在机理 三螺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制度赋能:内容、特征及问题反思 被引量:7
4
作者 邵梦园 杨兰花 任胜洪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45-51,共7页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数字技术发展下职业教育的全面创新变革,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需要通过制度赋能保障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规范性与合法性,规避转型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制度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在内容上应...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数字技术发展下职业教育的全面创新变革,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需要通过制度赋能保障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规范性与合法性,规避转型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制度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在内容上应施力于共建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拓展数字化教育应用场景、提高职业教育数字化服务能力、完善职业教育数字化治理体系四个关键议题,彰显出制度主体赋能的协同性、制度内容赋能的创新性、制度方式赋能的变通性等赋能特征。针对当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制度赋能需实现:一是要提升政策主体数字素养,培育主体数字化参与能力;二是要平衡政策工具供给,形成职教数字资源供给多元化渠道;三是要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职教数字化转型制度推进提供物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制度赋能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空间正义及其实践进路 被引量:9
5
作者 邵琪 张义民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67-72,共6页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扎根乡村大地提供高质量职业教育,释放职业教育的正义能量,满足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乡村迈向共同富裕。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内蕴着一种空间关系,涉及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扎根乡村大地提供高质量职业教育,释放职业教育的正义能量,满足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乡村迈向共同富裕。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内蕴着一种空间关系,涉及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朝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空间正义性须正视需求、供给与场域,即乡村振兴需求的现实性问题、职业教育供给的适应性问题以及职教服务场域的公共性问题。基于此,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增强高质量职业教育供给,融入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才能建构以乡村振兴为纽带的协同发展共生体,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空间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空间正义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