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折耳根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以贵州省黔南州为例
1
作者 王亚萍 杨世佳 《农家科技》 2022年第1期26-27,共2页
折耳根中文学名为蕺菜,又名鱼腥草、侧耳根、猪鼻拱、狗贴耳和臭草等,各地叫法不一,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潮湿环境,较耐寒,忌干旱,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折耳根可药食两用,利用价值较高,易种植,投入成本低,产值高,深受人们喜爱。... 折耳根中文学名为蕺菜,又名鱼腥草、侧耳根、猪鼻拱、狗贴耳和臭草等,各地叫法不一,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潮湿环境,较耐寒,忌干旱,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折耳根可药食两用,利用价值较高,易种植,投入成本低,产值高,深受人们喜爱。黔南州现有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均较适合折耳根繁殖生长,在土层深耕且土壤湿润、肥沃的地方生长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多年生草本植物 折耳根 鱼腥草 潮湿环境 蕺菜 药食两用 黔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林密度对马尾松生长和木材干物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健 《绿色科技》 2024年第3期153-156,160,共5页
为研究不同造林密度对马尾松生长及其木材干物质的影响,于2008年3月9日采用5个种植密度开展马尾松种植试验,种植密度分别选取:2000、3000、4000、5000、6000株/hm^(2)。每个种植密度设处理A组、处理B组、处理C组、处理D组、处理E组、处... 为研究不同造林密度对马尾松生长及其木材干物质的影响,于2008年3月9日采用5个种植密度开展马尾松种植试验,种植密度分别选取:2000、3000、4000、5000、6000株/hm^(2)。每个种植密度设处理A组、处理B组、处理C组、处理D组、处理E组、处理F组,每个处理小组设3个重复。试验于2023年12月结束,之后对马尾松的生长、木材干物质和木材化学组成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处理C组的胸径和冠幅显著低于处理A组和处理B组(P<0.05),但是处理C组的树高、枝下高和单株材积和处理A组、处理B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处理D组的胸径、枝下高、冠幅和单株材积均显著低于处理A组和处理B组(P<0.05);处理E组除了胸径极显著低于处理A组和处理B组(P<0.01),其他如枝下高、冠幅和单株材积均显著低于处理A组和处理B组(P<0.05);处理F组的胸径、树高、冠幅和单株材积均极显著低于处理A组和处理B组(P<0.01);各个造林密度下马尾松的单株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差异不显著(P> 0.05);立木保存量以处理F组的最高,和处理E组、处理D组和处理C组的立木保存量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但是木材干物质产量以处理F组最高;不同造林密度对于马尾松木材的木质素、纤维素、戊聚糖、苯醇抽出物和1%的NaOH抽出物成分影响差异不显著(P> 0.05);说明造林密度对马尾松的胸径、枝下高、单株材积及冠幅影响显著;培育大径级别的马尾松,可以选择造林密度低的进行造林;用来作为纤维刨花板的原料或者纸浆的,可以选择造林密度高的进行造林;造林密度对马尾松的木材化学组成成分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密度 马尾松 生长 木材干物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玉米土壤温度、杂草发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杨世佳 陈瑾 +4 位作者 张毅 潘中涛 刘文艺 赵少波 汪朝明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2期92-92,93-96,共5页
以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为农作措施,设计白色地膜覆盖(WF)、黑色地膜覆盖(BF)和不覆盖(CK)3个处理,研究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玉米土壤温度、杂草发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F、BF处理的产量均显著高于CK,分别高出15.28%、18.77%,WF处理... 以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为农作措施,设计白色地膜覆盖(WF)、黑色地膜覆盖(BF)和不覆盖(CK)3个处理,研究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玉米土壤温度、杂草发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F、BF处理的产量均显著高于CK,分别高出15.28%、18.77%,WF处理的产量小于BF处理。WF、BF处理株高、茎粗均显著大于CK。WF、BF处理穗长、行粒数和百粒质量均显著大于CK,秃尖长度相反。WF处理在玉米生育期中前期,会抑制杂草发生,在玉米生育期后期,适合杂草的发生;BF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中均抑制杂草发生。WF和BF处理均能够增加玉米土壤温度,且增温效果表现为WF处理>BF处理;覆膜处理的最大增温的天气类型是晴天,其次是阴天、阴转晴和雨转阴,再次是多云,最小的是阴转雨。综合考虑,黑色地膜覆盖的农作措施较适宜在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但在雨季充沛或者雨水较多的区域地膜覆盖的增温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膜覆盖 土壤温度 杂草发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