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循环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干预性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涛 向道康 +3 位作者 张大国 刘秀伦 舒义竹 刘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10期778-780,共3页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参附注射液在CPB过程中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66例行心内畸形矫治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3)与对照组(n=33),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对症...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参附注射液在CPB过程中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66例行心内畸形矫治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3)与对照组(n=33),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对症支持处理;实验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参附注射液2ml/kg,而对照组预充液中不用参附注射液,其他处理与实验组相同。分别于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30min,开放升主动脉5min、15min,停机2h,共5个时点抽取桡动脉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栓调节蛋白(sTM)、P选择素(sP-selectin)的表达值。结果两组患者TNF-"、sTM、sP-selectin水平在CPB后均显著升高,与麻醉诱导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或P<0.01)。结论CPB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损伤作用,参附注射液对CPB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术 内皮 肿瘤坏死因子 血栓调节蛋白 P选择素 参附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差异性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玲 杨天和 +2 位作者 李莉 沈权平 唐峰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2期1060-1061,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性别 危险因素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特点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彪 郑亚西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4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血压晨峰现象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特点。方法 13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高血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检查结果分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观察组)74例... 目的观察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血压晨峰现象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特点。方法 13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高血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检查结果分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观察组)74例,单纯高血压病组(对照组)65例,均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所得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两组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均以非勺型为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非勺型占百分比(86.48%)高于单纯高血压组(76.46%),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收缩压晨峰值高于单纯高血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有以下特点:1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明显,白昼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异性大。2血压晨峰现象在夜间收缩压水平高及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明显的患者中可能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动态血压监测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术中静脉鞘内输液法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罗丽 王咏梅 郑亚西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24期2283-2284,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中将静脉输液通道改为静脉鞘附属连接管输液运用的优缺点及患者的护理。方法 50例接受心律失常介入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经静脉鞘输液,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建立的静脉鞘输入液体,同时解决并免除了患者术前需外周...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中将静脉输液通道改为静脉鞘附属连接管输液运用的优缺点及患者的护理。方法 50例接受心律失常介入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经静脉鞘输液,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建立的静脉鞘输入液体,同时解决并免除了患者术前需外周静脉建立通道,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便于护理。结论所有病例均顺利,经静脉鞘内输液无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静脉鞘输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介入诊疗后股动脉穿刺点序列观察体会 被引量:5
5
作者 郑亚西 邱红梅 +2 位作者 汪贵元 吕美霖 入野宏昭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35-1036,共2页
关键词 心脏介入诊疗 股动脉穿刺点 观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儿童心脏形态及功能改变 被引量:2
6
作者 梁勤 王予川 +1 位作者 蔡运昌 王成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58-59,共2页
对19例轻度肥胖、19例中度肥胖、16例重度肥胖及30例正常体质量儿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重度肥胖组除SV外,各心功能指标与其他三组均有显著差异,中度肥胖组与轻度肥胖组及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均<0.05);所有参数均与BM I... 对19例轻度肥胖、19例中度肥胖、16例重度肥胖及30例正常体质量儿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重度肥胖组除SV外,各心功能指标与其他三组均有显著差异,中度肥胖组与轻度肥胖组及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均<0.05);所有参数均与BM I呈显著相关(P(0.01)。表明中、重度单纯性肥胖儿童已有亚临床心脏形态及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改变,且随肥胖程度增加,这种改变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单纯肥胖 心脏功能 心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地塞米松短期干预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桥 韩玉泽 +1 位作者 刘兴德 杨天和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7期564-56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干预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10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立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干预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10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立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对照组仅按常规支架植入术治疗。实验组与对照组再依据临床类型分别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个亚组;分别于冠状动脉支架术前、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留取外周血,检测血清hsCRP值。结果①对照组PCI后12小时始各点hsCRP值与术前比较均升高,且48小时达到高峰(17.16±18.93)mg/L(P<0.05);72小时开始下降(13.39±14.36)mg/L(P<0.05);②实验组PCI后12小时始hsCRP值与术前比较均升高,且12小时即达到高峰(7.21±11.01)mg/L(P<0.01),24小时开始下降(5.62±10.37)mg/L(P<0.01);③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各相应时点比较,实验组术后hsCRP水平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依据不同临床类型分组,实验各亚组术后hsCRP水平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各亚组(P<0.05)。结论支架术后即刻给予小剂量地塞米松干预可有效抑制hsCRP浓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质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韦方 邓云坤 +4 位作者 张大国 李红 杨素萍 杨静 刘漫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讨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48例择期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2h、24h及48h等时点取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目的 探讨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48例择期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2h、24h及48h等时点取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浓度变化,同时记录心电图(ECG)、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术前所有患者血浆CRP、CK-MB、Tn-T、Tn-I均在正常范围,术后即刻上述指标明显升高(P<0.05 or 0.01),其中38例于术后12h达高峰,术后48h降至正常水平,9例患者CRP、CK-MB、Tn-T、Tn-I于术后即刻开始持续升高(P<0.01),术后48h仍显著高于正常,其中2例死亡,7例发生术后低心排和/或严重心律失常;相关分析显示术后死亡及不良事件发生与血清Tn-T、Tn-I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和0.68,P<0.001)。结论 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后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明显升高,并于术后12h达峰值,其持续升高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 手术期 心肌损伤 肌钙蛋白T T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