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PP2A激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于敏 姜君财 +3 位作者 骆妍蓓 张倩 丁菁 陆德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29-1735,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中蛋白磷酸酶2A(PP2A)被激活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采用皮下埋置微量渗透泵持续灌注AngⅡ(500 ng·kg^-1·min^-1,14 d)的方法复制高血压...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中蛋白磷酸酶2A(PP2A)被激活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采用皮下埋置微量渗透泵持续灌注AngⅡ(500 ng·kg^-1·min^-1,14 d)的方法复制高血压模型。4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control)组(n=10)、AngⅡ组(n=10)、坎地沙坦(CAN;AngⅡ1型受体阻滞剂)+AngⅡ组(n=10)和CAN组(n=10)。CAN+AngⅡ组和CAN组均于埋置微量渗透泵后第1天开始予以坎地沙坦酯(10 mg·kg^-1·d^-1)灌胃。术后第15天处死大鼠,留取血清和肠系膜动脉。用无创大鼠血压测量仪检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AngⅡ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肠系膜动脉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eNOS Ser1177磷酸化水平、PP2A催化亚基(PP2Ac)蛋白表达、PP2Ac Tyr307磷酸化水平及PP2A内源性抑制蛋白I PP2A 2表达水平,采用PP2A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肠系膜动脉PP2A活性变化。结果:(1)与control组相比,AngⅡ组大鼠收缩压显著升高(P<0.05);与AngⅡ组相比,CAN+AngⅡ组和CAN组收缩压显著降低(P<0.05)。(2)与control组相比,AngⅡ组和CAN+AngⅡ组大鼠血清AngⅡ含量显著升高(P<0.05)。(3)与control组相比,AngⅡ组肠系膜动脉eNOS Ser1177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PP2A活性显著增高(P<0.05),且二者变化呈负相关(r=-0.842,P<0.05);与AngⅡ组相比,CAN+AngⅡ组eNOS Ser1177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0.05),PP2A活性显著降低(P<0.05)。(4)与control组相比,AngⅡ组PP2Ac Tyr307磷酸化水平和I PP2A 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AngⅡ组相比,CAN+AngⅡ组PP2Ac Tyr307磷酸化水平和I PP2A 2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5)CAN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eNOS及PP2Ac蛋白表达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AngⅡ诱导的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中,AngⅡ通过其1型受体介导,降低PP2Ac Tyr307磷酸化水平和I PP2A 2蛋白表达,激活PP2A,进而引起eNOS S1177磷酸化水平下调,最终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高血压 蛋白磷酸酶2A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肠系膜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0a-3p通过抑制肝细胞自噬促进脂质沉积而加剧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
作者 陈雕 陈永鑫 +4 位作者 王贵婷 袁必容 胡龙堃 张甜 郭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3-964,共12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30a-3p(miR-30a-3p)是否通过调控自噬影响肝细胞脂质沉积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过程。方法:选取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饮食(HFD)组。HFD组小鼠给予60%的高脂饲料饲养10周,诱导小鼠... 目的:探讨微小RNA-30a-3p(miR-30a-3p)是否通过调控自噬影响肝细胞脂质沉积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过程。方法:选取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饮食(HFD)组。HFD组小鼠给予60%的高脂饲料饲养10周,诱导小鼠出现NAFLD表型,之后各组小鼠分别尾静脉注射过表达miR-30a-3p的腺相关病毒,后以高脂饲料继续饲养4周。检测小鼠的糖耐量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情况;检测小鼠肝脏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苏木素-伊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形态以及脂质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自噬相关蛋白5(ATG5)、beclin-1和p62表达水平。在体外实验中采用棕榈酸和油酸(PO)联合诱导AML12细胞建立体外NAFLD模型。RTqPCR检测miR-30a-3p shRNA转染后肝细胞中miR-30a-3p的表达量,试剂盒检测miR-30a-3p敲减后的TG和TC含量;尼罗红染色观察脂滴聚集情况;双荧光重组腺病毒Ad-mCherry-GFP-LC3B转染AML12细胞观察自噬流。结果:HFD组小鼠出现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与糖耐受降低,肝脏组织出现明显的脂质沉积,小鼠肝脏ALT、AST、TG、TC含量升高。LC3-II、beclin-1和ATG5的表达降低,p62的表达增加(P<0.01)。在过表达miR-30a-3p后,HFD组小鼠的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明显增加,肝脏组织脂滴沉积进一步加重,肝脏TG、TC、AST和ALT浓度明显增加。LC3-II、beclin-1和ATG5的表达进一步降低,p62的表达也明显增加(P<0.01)。在体外细胞实验中,PO诱导的AML12细胞中TG和TC含量显著增加;细胞中出现明显的红染脂滴,且LC3-II、beclin-1和ATG5的水平下降,p62的水平增加(P<0.01)。在AML12细胞敲减miR-30a-3p后,TG含量明显下降,脂滴聚积得到明显改善;LC3-II、beclin-1和ATG5的表达增加,p62的表达显著下降,自噬流通畅(P<0.01)。结论:miR-30a-3p加剧NAFLD小鼠的肝脏脂质沉积,导致肝脏发生严重的肝脂肪变性和肝损伤,从而促进NAFLD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自噬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微小RNA-30a-3p 自噬 脂质沉积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酸通过抑制炎症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减轻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1
3
作者 莫逊 余姗姗 +12 位作者 贾静 陈钰婷 彭玉琳 王方芳 余雄 陈荣誉 谭万林 许晓晓 梁露群 阮媛媛 石明隽 王圆圆 郭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5-1005,共11页
目的:探讨茯苓酸(pachymic acid,P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e,AKI)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数据库筛选PA可能作用与AKI疾病相关的基因,相关基因交集后应用Cytoscap... 目的:探讨茯苓酸(pachymic acid,P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e,AKI)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数据库筛选PA可能作用与AKI疾病相关的基因,相关基因交集后应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出核心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并对主要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和活性检测。(2)将10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模型(LPS)组、溶剂对照(LPS+DMSO)组、LPS+PA-10治疗组和LPS+PA-20治疗组,每组各20只。模型组腹腔注射18 mg/kg LPS建立LPSAKI模型,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10 mg/kg PA和20 mg/kg PA,注射相同剂量的DMSO作为溶剂对照组,24 h后处死小鼠。收集小鼠血清进行生化分析,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肾损伤分子(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活化的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蛋白表达量;RT-q PCR检测炎症因子m RNA水平;分子对接模拟PA与caspase-3最佳结合位点;酶活性检测PA对caspase蛋白活性的影响;通过HE染色观察肾脏病变情况;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31个PA抗AKI的潜在作用靶点,GO和KEGG富集分析提示主要富集在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细胞凋亡和生存、血管生成和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并从中筛选出CASP3(caspase-3的基因)、PTGS2、BCL2、CCL2、CYP219这5个核心基因。(2)PA治疗可改善肾功能和减轻肾小管上皮损伤,显著降低NGAL、KIM-1、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并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MCP-1 m RNA及蛋白表达,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合酶活性检测和分子对接结果发现PA是通过与caspase-3直接结合,进而抑制caspase-8对其剪切活化,发挥抗凋亡效应。结论:PA对LPS-AKI具有较好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合成和释放,同时抑制caspase-8对caspase-3的剪切活化进而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酸 脂多糖 急性肾损伤 炎症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干预砷致肝星状细胞活化中细胞自噬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子华 张景允 +8 位作者 杨柳 田甜 汤雷 郑璐 蔡爽 韩冰 谢汝佳 杨婷 杨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62-1667,共6页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干预砷致肝星状细胞(HSC)活化过程中细胞自噬的变化。方法:本实验使用100 μmol/L亚砷酸钠作用于人胎肝细胞株LO2 24 h,收取培养上清。将染砷LO2细胞培养上清与正常培养液按照1 ∶ 4比例混合,用于培养人肝星状细胞株...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干预砷致肝星状细胞(HSC)活化过程中细胞自噬的变化。方法:本实验使用100 μmol/L亚砷酸钠作用于人胎肝细胞株LO2 24 h,收取培养上清。将染砷LO2细胞培养上清与正常培养液按照1 ∶ 4比例混合,用于培养人肝星状细胞株LX-2,24 h后采用低(0.25 g/L)和高(1 g/L)剂量氧化苦参碱干预培养24 h;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染砷LO2细胞培养上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ELISA检测染砷LO2细胞培养上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MTT法检测LX-2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自噬相关基因12(Atg12)、自噬相关基因5(Atg5)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油红O染色光镜下观察LX-2细胞中脂滴。结果:(1)染砷LO2细胞培养上清AST和ALT水平显著增加( P <0.05),此上清加入LX-2细胞培养基中可明显增强LX-2细胞活力( P <0.05),与染砷LO2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的LX-2细胞内脂滴数量显著减少,且LX-2活化标志蛋白α-SM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 P <0.05);(2)与染砷LO2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可上调LX-2细胞Atg12、Atg5和LC3Ⅱ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3)低、高剂量氧化苦参碱干预可抑制与染砷LO2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的LX-2细胞的活力( P <0.05),且使LX-2细胞α-SMA、Atg12、Atg5和LC3-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 P <0.05),高剂量氧化苦参碱干预的LX-2细胞自噬标志蛋白LC3-Ⅱ表达水平降低较低剂量氧化苦参碱干预更为显著( P <0.05);(4)低、高剂量氧化苦参碱干预后LX-2细胞内脂滴数量较染砷LO2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的LX-2细胞均显著增多。结论:砷致肝纤维化过程中间接活化HSC与砷损伤肝细胞有关,细胞自噬参与这一过程,且HSC可能通过促进其内脂滴降解而促进自身的活化。氧化苦参碱可通过抑制细胞自噬,减少HSC活化实现其减轻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氧化苦参碱 自噬 细胞活力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酰胺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炎症和4型胶原蛋白的产生及其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彭灿 蒋小涵 +7 位作者 肖瑛 袁质平 毛彦稳 王圆圆 张莹莹 张帆 汤磊 郭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7-622,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中Notch2、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的表达情况及α硫辛酰胺(ALM)对Notch2、Toll样受体4(TLR4)、NLRP3和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ALM抗糖尿病肾组织炎症和肾纤维化的可能保护机制。方...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中Notch2、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的表达情况及α硫辛酰胺(ALM)对Notch2、Toll样受体4(TLR4)、NLRP3和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ALM抗糖尿病肾组织炎症和肾纤维化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复制DM大鼠模型,分为DM组和ALM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NC组),每组8只。DM造模成功2周后,ALM组用ALM[150 mg/(kg·d)]进行灌胃,治疗6周后处死大鼠。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组织中Notch2、TLR4、NLRP3的表达和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Notch2、TLR4、NLRP3和4型胶原蛋白(Col4)的蛋白水平,ELISA检测肾组织匀浆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Notch2与TLR4、NLRP3蛋白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M组的血糖、24 h尿蛋白量、肾脏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显著高于NC组;与DM组相比,ALM组肾脏指数、24 h尿蛋白量明显降低,而血糖无明显改变。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肾组织中Notch2、TLR4、NLRP3和Col4的蛋白水平增加,ALM组大鼠肾组织中的上述蛋白水平明显低于DM组; ALM组大鼠肾组织匀浆IL-6和TNF-α的水平较DM组明显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在DM组以及ALM组中Notch2与TLR4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Notch2与NLRP3的表达也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ALM抑制DM大鼠肾组织的炎症和Col4的产生,与Notch2抑制TLR4和NLRP3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α硫辛酰胺(ALM) 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 NOTCH2 Toll样受体4(TL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F1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对小鼠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邹琴 李清璇 +5 位作者 屈玲玲 安小敏 黄靖惠 王金艳 龙天华 石明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46-1055,共10页
目的:探讨E2F转录因子1(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E2F1)是否可以通过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RTECs)自噬而影响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肾纤维化进程,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2只C57B... 目的:探讨E2F转录因子1(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E2F1)是否可以通过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RTECs)自噬而影响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肾纤维化进程,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和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组,每组各6只,用链脲佐菌素(55 m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5 d)复制小鼠1型DM模型。16周时处死小鼠后检测血糖和24 h尿总蛋白;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组织E2F1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肾组织E2F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自噬及纤维化相关指标表达的变化。高糖培养RTECs并分别转染敲减或过表达E2F1的质粒,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指标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小鼠血糖和24 h尿总蛋白均显著增高(P<0.05)。HE和Masson染色观察到DM组小鼠肾小管管腔塌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且肾间质有大量胶原纤维沉积。RT-qPCR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DM组小鼠E2F1、III型胶原(collagen type III,Col III)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mRNA表达上调(P<0.05),上皮钙黏素(E-cadherin)的mRNA表达下调(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DM组小鼠肾组织及高糖培养的RTECs中E2F1、mTOR、自噬降解底物蛋白P62、Col III和α-SMA的蛋白表达上调(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II,LC3-II)/LC3-I比值降低(P<0.05)。与空载体组相比,在高糖状态下转染敲减E2F1表达的质粒后,RTECs中mTOR、P62、Col III和α-SMA蛋白表达下调(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和LC3-II/LC3-I比值升高(P<0.05);而过表达E2F1后,mTOR、P62、Col III和α-SMA的蛋白表达增加(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和LC3-II/LC3-I比值降低(P<0.05)。结论:E2F1/mTOR可通过抑制RTECs自噬水平而促进小鼠DN肾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F转录因子1 自噬 肾间质纤维化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造模方式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肾组织中脂质异位沉积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露 扈腊英 +5 位作者 王贵芳 常雪冰 黄亚莉 宋铃榆 周宇霞 郭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6-286,共11页
目的:观察比较高脂饮食(high-fat diet, HFD)、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 STZ)联合HFD(HFD/STZ)、单侧肾脏切除术(unilateral nephrectomy, UNx)+HFD/STZ和db/db小鼠4种糖尿病模型小鼠肝肾组织中脂质异位沉积情况。方法:选取8周龄C57BL/... 目的:观察比较高脂饮食(high-fat diet, HFD)、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 STZ)联合HFD(HFD/STZ)、单侧肾脏切除术(unilateral nephrectomy, UNx)+HFD/STZ和db/db小鼠4种糖尿病模型小鼠肝肾组织中脂质异位沉积情况。方法:选取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normal chow diet, NCD)组(n=10)、HFD组(n=10)、HFD/STZ组(n=10)和UNx+HFD/STZ组(n=12)。NCD组给予NCD饲养;HFD组、HFD/STZ组和UNx+HFD/STZ组给予HFD饲养,诱导小鼠出现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且HFD/STZ组和UNx+HFD/STZ组给予55 mg/kg STZ腹腔注射,后以HFD饲养至40周龄。选取10周龄db/db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各8只,NCD饲养至40周龄。记录分析小鼠血糖和体重变化;收集血液样本测定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含量;肝肾组织样本石蜡包埋后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脂滴包被蛋白2的表达;油红O染色和尼罗红染色观察脂滴沉积情况。结果:HFD组小鼠体重显著升高(P<0.05),血糖水平和血清TG含量升高不显著(P>0.05);HFD/STZ组、Unx+HFD/STZ组及db/db组血糖水平和血清TG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肝肾组织中存在大量脂质异位沉积,均能诱导小鼠发生糖尿病肝肾脏损伤,其中Unx+HFD/STZ组最严重;HFD组肾脏未见明显脂质沉积,肝脏存在大量脂质沉积。结论:Unx+HFD/STZ组小鼠的肝肾脂质沉积最严重,但存在死亡率较高、小鼠状态差等缺点。单纯HFD饮食的小鼠是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适的模型。HFD/STZ和db/db模型小鼠出现糖尿病肾脏脂毒性且呈现糖尿病肾病的肾脏病理改变,类似于2型糖尿病患者,适用于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脂质沉积 脂毒性 链脲佐菌素 单侧肾脏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H3K36me3与缺血再灌注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卫卫 伍聪聪 +5 位作者 王笑笑 简久莹 杨又璇 张妮 郭兵 刘丽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5-531,共7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H3K36三甲基化(H3K36me3)在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肾组织中N-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MYD2及肾损伤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IR-AKI提供新的靶点。方法:3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IR组(n=15... 目的:研究组蛋白H3K36三甲基化(H3K36me3)在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肾组织中N-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MYD2及肾损伤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IR-AKI提供新的靶点。方法:3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IR组(n=15)和假手术组(sham组,n=15),应用微动脉夹夹闭双侧肾蒂45 min构建IR模型,于造模后24 h收取小鼠血清和肾组织标本。生化法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肾组织中NGAL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NGAL、SMYD2、H3K36me3、p-P53、P53、cleaved caspase-3、Bax、Bcl-2、STAT3、p-STAT3、JNK和p-JNK1/2/3蛋白的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H3K36me3与肾组织SMYD2及NGAL的相关性。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BUN和SCr水平显著升高(P<0.05);HE染色显示,I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脱落、坏死,刷状缘脱落,管腔内大量细胞碎屑残留;IHC染色显示,I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NGAL和cleaved caspase-3明显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R组NGAL、SMYD2、H3K36me3、p-P53、cleaved caspase-3、Bax、STAT3、p-STAT3、JNK及p-JNK1/2/3蛋白的水平明显上调(P<0.05),Bcl-2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0.05);肾组织H3K36me3同SMYD2和NGAL的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H3K36me3与IR-AKI小鼠肾损伤程度及肾组织SMYD2均密切相关,H3K36me3表达上调可能与STAT3和JNK信号通路活化共同参与调控IR-AKI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K36me3 缺血再灌注 急性肾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子碱硫氰酸盐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腾祥 王婧雅 +5 位作者 曾智锐 雷珊 薛燕 孙远梅 杨宇石 兰金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31-1737,共7页
目的探究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0、25、50和100μmol·L^-1)的芥子碱硫氰酸盐对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 目的探究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0、25、50和100μmol·L^-1)的芥子碱硫氰酸盐对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挖掘蛋白靶点并验证芥子碱硫氰酸盐与蛋白靶点PTGS1和PTGS2的结合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芥子碱硫氰酸盐对SMMC-7721细胞中PTGS1、PTGS2、Bcl-2、Bax、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芥子碱硫氰酸盐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能力(P<0.05);芥子碱硫氰酸盐有27个蛋白靶点,蛋白靶点富集在氮代谢等4个通路上;其中,PTGS1和PTGS2富集在多个信号通路中,且其活性口袋能与芥子碱硫氰酸盐稳定结合;芥子碱硫氰酸盐明显减少肝癌细胞SMMC-7721中PTGS1、PTGS2、Bcl-2、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P<0.05),增加Bax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芥子碱硫氰酸盐靶向PTGS1和PTGS2,从而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芥子碱硫氰酸盐 增殖 迁移 PTGS1 PTG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子碱硫氰酸盐对皮肤鳞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10
作者 苏羽屾 曾智锐 +5 位作者 荣冬芸 王叶 李丹 袁乡石 唐姗姗 曹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2-860,共9页
目的探讨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ST)对皮肤鳞癌A431和Colo-16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20μmol·L-1的ST与紫杉醇处理皮肤成纤维细胞,CCK-8比较两者细胞毒性;以0、5、10和20μmol·L-1的ST处理A431... 目的探讨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ST)对皮肤鳞癌A431和Colo-16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20μmol·L-1的ST与紫杉醇处理皮肤成纤维细胞,CCK-8比较两者细胞毒性;以0、5、10和20μmol·L-1的ST处理A431和Colo-16细胞,CCK-8、克隆平板、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应用分子对接技术明确ST与AKT蛋白的结合;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AKT、p-AKT(S473)、β-catenin、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和PCNA的表达;以DMSO、ST以及ST联合AKT激动剂SC79处理A431和Colo-16细胞,采用CCK-8、克隆平板、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结果同浓度的ST毒性比紫杉醇小;ST抑制A431和Colo-16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ST可与AKT稳定结合;ST减少A431和Colo-16细胞中p-AKT(S473)、β-catenin、N-cadherin、Vimentin和PCNA的表达以及增加E-cadherin的表达;SC79可减轻ST的抑制作用。结论ST通过AKT/β-catenin通路抑制皮肤鳞癌A431和Colo-16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癌 芥子碱硫氰酸盐 增殖 迁移 侵袭 AKT/β-cateni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7通过下调Ajuba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纤维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昭卫 代云莉 +7 位作者 梁丹 李志阳 王一凡 吕厚星 陈佳佳 陈圣杰 郭兵 肖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肾病(DKD)大鼠模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是否通过下调Ajuba水平,降低Yes相关蛋白1(YAP1)的表达,进而减轻细胞外基质(ECM)沉积从而减轻DKD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程度。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肾病(DKD)大鼠模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是否通过下调Ajuba水平,降低Yes相关蛋白1(YAP1)的表达,进而减轻细胞外基质(ECM)沉积从而减轻DKD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程度。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和DM+过表达BMP7腺相关病毒组(DM+rAAVBMP7组),每组6只。采用尾静脉注射55 mg/kg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M大鼠模型。NRK-52E细胞分为正常糖组、高糖(HG)组和HG+rhBMP7组。HE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大鼠肾皮质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皮质Ajuba、YAP1的表达部位;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皮质及NRK-52E细胞中BMP7、Ajuba和YAP1、Ⅲ型胶原(Col-Ⅲ)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检测大鼠肾皮质Ajuba和YA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生化指标检测显示DM组大鼠血糖、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24 h尿蛋白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P<0.05),尿肌酐较NC组显著降低(P<0.05);与DM组相比,DM+rAAV-BMP7组大鼠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显著降低(P<0.05),尿肌酐显著升高(P<0.05);病理染色显示DM组肾间质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及胶原纤维沉积,肾小管萎缩且排列紊乱,DM+rAAV-BMP7组的病理变化较DM组显著改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肾皮质中Ajuba和YAP1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且在DM组高表达,但DM+rAAV-BMP7组其表达则显著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M组或HG组中FN、Col-Ⅲ、Ajuba和YAP1的蛋白水平上调(P<0.05),但在DM+rAAV-BMP7组中上述蛋白表达水平又显著降低(P<0.05);RT-qPCR结果显示DM组Ajuba、YAP1的mRNA水平较NC组显著上升(P<0.05),DM+rAAV-BMP7组Ajuba、YAP1的mRNA水平较DM组又显著降低(P<0.05)。结论:过表达BMP7可减轻DKD大鼠的肾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Ajuba,减少YAP1的表达,从而抑制了ECM的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骨形态发生蛋白7 Ajuba Yes相关蛋白1 肾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HNF4A和MUCDHL下调促进肾纤维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静 梁露群 +10 位作者 谭万林 许晓晓 阮媛媛 李霜 陈荣誉 余雄 王方芳 陈钰婷 彭玉琳 郭兵 王圆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5-1096,共12页
目的:探索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A)和μ-原钙黏蛋白(MUCDHL)在糖尿病小鼠肾脏中的作用和联系。方法:(1)选取12周龄的db/m小鼠和db/db小鼠各6只,正常饮食喂养至16周,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Ⅲ型胶原(Col-Ⅲ)、上皮钙黏... 目的:探索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A)和μ-原钙黏蛋白(MUCDHL)在糖尿病小鼠肾脏中的作用和联系。方法:(1)选取12周龄的db/m小鼠和db/db小鼠各6只,正常饮食喂养至16周,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Ⅲ型胶原(Col-Ⅲ)、上皮钙黏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HNF4A、Snail和MUCDHL的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FN、HNF4A和MUCDHL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2)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RTEC),分为正常糖(NG)组、高糖(HG)组、过表达对照组(NG+vector组和HG+vector组)、过表达组(NG+OE-MUCDHL组、HG+OE-MUCDHL组、NG+OE-HNF4A组和HG+OE-HNF4A组)、敲减对照组(NG+control组和HG+control组)和敲减组(NG+si-MUCDHL组、HG+si-MUCDHL组、NG+si-HNF4A组和HG+si-HNF4A组),Western blot检测相关指标的蛋白水平。结果:(1)与db/m组相比,db/db组体重、血糖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提示db/db小鼠有明显肾损伤;与db/m组相比,db/db组FN、Col-Ⅲ、α-SMA和Snail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HNF4A和MUCDHL蛋白表达降低(P<0.05);MUCDHL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顶端膜,FN主要表达在肾小管间质,HNF4A主要表达在肾小管细胞浆和细胞核。(2)与NG组相比,HG组FN、Col-Ⅲ、α-SMA和Snail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HNF4A和MUCDHL蛋白表达降低(P<0.05);过表达MUCDHL后FN、Col-Ⅲ、α-SMA和Snail蛋白表达降低,E-cadherin和MUCDHL蛋白表达升高(P<0.05),HNF4A表达不变;敲减MUCDHL后相关指标表达与上述效应相反(P<0.05),HNF4A表达不变;过表达HNF4A可使MUCDHL表达增加,其余指标的表达变化与过表达MUCDHL一致;敲减HNF4A表达可使上述效应反转(P<0.05);MUCDHL可能是HNF4A的下游靶基因。结论:HNF4A和MUCDHL在糖尿病小鼠肾小管中表达降低。HNF4A可能通过上调MUCDHL的表达延缓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纤维化 μ-原钙黏蛋白 肝细胞核因子4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豆酮酸A可减轻db/db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损伤
13
作者 王一凡 吕厚星 +6 位作者 李志阳 代云莉 冯昭卫 陈佳佳 陈圣杰 王建塔 肖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82,共10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肝中储存过多的脂肪,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肝纤维化是NAFLD进一步发展为肝细胞癌(hepatoce...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肝中储存过多的脂肪,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肝纤维化是NAFLD进一步发展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关键过程,减少肝内的脂肪积累,从而延缓或阻止NAFLD向纤维化的进展是治疗的关键。树豆酮酸A(cajanonic acid A,CAA)在2型糖尿病中能够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发挥降糖减脂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CAA对NAFLD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采用db/db自发性NAFLD小鼠模型,将db/db小鼠分为NAFLD组和CAA给药组,CAA组予50 mg/(kg·d)灌胃给药,同期C57BL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每组6只。小鼠生化指标检测和组织病理染色发现,CAA干预可有效缓解db/db小鼠的糖脂代谢紊乱、肝功能损伤(P<0.05)及肝脂肪变性和减少脂质沉积(P<0.05)。ELISA法结果显示,经过CAA治疗后肝组织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cukin-1β,IL-1β)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提示CAA具有明显抗炎作用,并且CAA干预显著减轻小鼠肝的纤维化程度,天狼星红染色发现,CAA组胶原沉积显著减少(P<0.05),进一步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CAA组纤维化相关基因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蛋白质水平表达降低,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E-ca)的表达升高(P<0.05)。E2F转录因子1(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E2F1)被证实在肝中是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的主要因子,在肥胖小鼠中表达增加,并且可通过PPARγ的转录调节参与脂肪组织代谢,我们猜测,E2F1是CAA改善NAFLD肝脂质沉积和纤维化的中间作用靶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E2F1和其同家族拮抗转录因子E2F转录因子7(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7,E2F7)在小鼠经CAA处理后在肝组织核质中均表达,通过Western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进一步检测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发现,在CAA组中E2F1较NAFLD组基因表达降低(P<0.05),E2F7基因表达增加(P<0.05),并且spearman秩相关分析提示,E2F1和E2F7呈显著负相关(P<0.05)。以上结果表明,树豆酮酸A可有效减轻db/db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损伤,改善糖脂代谢紊乱,抑制脂质过度沉积,减轻肝纤维化以缓解NAFLD进一步发展,同时E2F1和E2F7可能参与了CAA改善脂质代谢和纤维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E2F转录因子1 E2F转录因子7 树豆酮酸A 肝纤维化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DR1对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
14
作者 王贵芳 常雪冰 +5 位作者 扈腊英 刘露 黄亚莉 宋铃榆 周宇霞 郭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5-1212,共8页
目的:检测室管膜素相关蛋白1(EPDR1)在野生型C57BL/6小鼠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观察2型糖尿病状态下,小鼠各组织中EPDR1的表达;探讨EPDR1对AML12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57BL/6小鼠心、肝、脾、肺、肾、腓肠肌... 目的:检测室管膜素相关蛋白1(EPDR1)在野生型C57BL/6小鼠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观察2型糖尿病状态下,小鼠各组织中EPDR1的表达;探讨EPDR1对AML12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57BL/6小鼠心、肝、脾、肺、肾、腓肠肌、棕色脂肪以及脑组织中EPDR1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比较db/db小鼠与C57BL/6小鼠肝、腓肠肌、心和肾组织中EPDR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油酸和棕榈酸联合诱导AML12细胞建立脂质沉积模型,且经腺病毒过表达EPDR1和给予外源重组蛋白EPDR1(rEPDR1)干预,ELISA测定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油红O染色评估EPDR1对AML1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和IHC均显示EPDR1广泛表达于野生型小鼠心、肝、脾、肺、肾、腓肠肌、棕色脂肪和脑组织中,且在肝脏中蛋白表达最高;而在糖尿病db/db小鼠肝、腓肠肌、心和肾组织中较野生型小鼠表达下调;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过表达EPDR1或给予rEPDR1均可减少AML12肝细胞中脂质沉积,且TG含量较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EPDR1广泛表达在野生型小鼠各个组织,且在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中表达下调,而上调EPDR1可以缓解肝细胞中的脂质沉积。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EPDR1在糖尿病肝组织脂肪变中的作用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素相关蛋白1 2型糖尿病 肝细胞 脂质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Notch1通过Akt/mTOR通路抑制自噬促进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兴梅 张莹莹 +4 位作者 王圆圆 石明隽 肖瑛 张帆 郭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69-2174,共6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小鼠肾脏组织中Notch1蛋白表达和自噬水平的变化对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探讨糖尿病肾病中Notch1通过抑制自噬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调控机制。方法:取db/m小鼠(正常对照组)和db/db小鼠(糖尿病组),每组各8只。饲养12周后处死... 目的:观察糖尿病小鼠肾脏组织中Notch1蛋白表达和自噬水平的变化对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探讨糖尿病肾病中Notch1通过抑制自噬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调控机制。方法:取db/m小鼠(正常对照组)和db/db小鼠(糖尿病组),每组各8只。饲养12周后处死小鼠,测定相应生化指标,免疫组化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Notch1蛋白的表达部位,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肾组织Notch1、PTEN、p-Akt(Thr308)、Akt、p-mTOR(Ser2448)、mTOR、LC3、P62、Ⅰ型胶原(Col-I)和Ⅲ型胶原(Col-III)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与db/m小鼠比较,db/db小鼠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明显增高(P<0.01);HE染色可见db/db小鼠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空泡样变性,间质中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扩张;Masson染色可见db/db小鼠的肾脏组织中有大量胶原纤维样物质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内和肾间质,肾小管结构排列紊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b/db小鼠的肾组织中Notch1、P62、p-mTOR(Ser2448)、p-Akt(Thr308)、Col-I和Col-III的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1),PTEN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LC3-Ⅱ的蛋白表达减少(P<0.05),总的mTOR和Akt蛋白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组织中的Notch1蛋白表达增加,PTEN蛋白表达减少,Akt/mTOR通路活性升高,自噬受到抑制,这些变化促进了肾脏纤维化病变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自噬 NOTCH1蛋白 肾纤维化 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抑制炎症信号TLR4和NLRP3的活化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纤维化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肖瑛 袁质平 +7 位作者 彭灿 张小欢 张莹莹 王圆圆 石明隽 张帆 孙兰 郭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5-340,共6页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Notch2、TLR4、NLRP3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ALA在糖尿病肾病(DN)中抗炎、抗纤维化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 STZ复制DM模型,分为DM组和ALA组,同时设对照组。8周后处死大鼠,测定生化指标和...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Notch2、TLR4、NLRP3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ALA在糖尿病肾病(DN)中抗炎、抗纤维化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 STZ复制DM模型,分为DM组和ALA组,同时设对照组。8周后处死大鼠,测定生化指标和氧化应激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肾皮质Notch2、TLR4、NLRP3的表达部位,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Notch2、TLR4、NLRP3和Col-Ⅳ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肾组织炎性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血糖、24 h尿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T-AOC水平降低,MDA增多;ALA组除了血糖外,其余生化指标均低于DM组,而T-AOC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DM组肾组织Notch2、TLR4、NLRP3、Col-Ⅳ蛋白表达增多,炎性因子增多,ALA组各指标均降低。结论 ALA可下调DM大鼠肾组织TLR4和NLRP3炎症信号,减少炎性因子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减轻DN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病变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otch2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NOTCH2 TOLL样受体4 NLRP3 Α-硫辛酸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自噬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郑璐 韩冰 +7 位作者 汤雷 田甜 蔡爽 余蕾 马子华 杨婷 杨勤 谢汝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2-339,共8页
目的:观察二硫苏糖醇(DTT)诱导人正常肝细胞LO2发生内质网应激的过程中自噬相关指标表达的变化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2.0 mmol/L DTT处理LO2细胞0、6、12和24 h,诱导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葡萄... 目的:观察二硫苏糖醇(DTT)诱导人正常肝细胞LO2发生内质网应激的过程中自噬相关指标表达的变化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2.0 mmol/L DTT处理LO2细胞0、6、12和24 h,诱导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活化转录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自噬相关基因12(Atg12)、自噬相关基因5(Atg5)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 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的产生情况。采用400 nmol/L的雷帕霉素预处理LO2细胞1 h,再给予2.0 mmol/L的DTT处理24 h,观察雷帕霉素预处理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2.0 mmol/L DTT处理LO2细胞6、12和24 h后,细胞中GRP78、PERK、ATF4、CHOP、Atg12、Atg5和LC3的mRNA及蛋白水平较0 h组显著上调(P <0.05);同时LC3Ⅱ/LC3Ⅰ也较0 h组显著增高(P <0.05);透射电镜检测发现,DTT处理6、12和24 h后,细胞中均可见自噬小体的产生;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DTT处理细胞6、12和24 h后,细胞凋亡较0 h组显著增加;而经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预处理后,DTT诱导的细胞凋亡显著下降(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可诱导自噬的发生,而雷帕霉素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内质网应激诱导的LO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自噬 雷帕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通饮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马欢 高楠楠 +2 位作者 陈俞如 肖瑛 潘艳伶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91-795,共5页
目的观察糖通饮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制备T2DM大鼠模型,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糖通饮低、中、高剂量组(10、20、30 g/kg),每组10只,连续灌胃... 目的观察糖通饮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制备T2DM大鼠模型,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糖通饮低、中、高剂量组(10、20、30 g/kg),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8周。检测大鼠体质量、FBG、FINS、计算HOMA⁃IR指数,检测血清生化指标(TG、TC、FFA、SOD、MD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中JNK1、PDX⁃1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胰腺组织中JNK1、PDX⁃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糖通饮各剂量组大鼠SOD水平升高(P<0.01),FBG、TC、TG、FFA、MDA水平及HOMA⁃IR指数降低(P<0.01),FINS无明显差异(P>0.05),大鼠胰腺PDX⁃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升高(P<0.05),大鼠胰腺JNK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糖通饮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减少脂质合成,降低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从而对T2DM大鼠胰腺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通饮 2型糖尿病 胰腺组织 JNK通路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OP在索拉菲尼联合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诱导人肝癌细胞MHCC97L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蔡爽 韩冰 +7 位作者 郑璐 汤雷 陈雨丝 杨毅 赵金有 杨婷 杨勤 谢汝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2-228,共7页
目的:探讨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在索拉菲尼联合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诱导人肝癌细胞MHCC97L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索拉菲尼联合SAHA对MHCC97L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索拉菲尼联合SAHA对细胞... 目的:探讨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在索拉菲尼联合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诱导人肝癌细胞MHCC97L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索拉菲尼联合SAHA对MHCC97L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索拉菲尼联合SAHA对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索拉菲尼联合SAHA对MHCC97L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p-PERK、活化转录因子4(ATF4)及CHOP蛋白表达的影响。此外,应用CHOP siRNA沉默CHOP后,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索拉菲尼联合SAHA对MHCC97L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索拉菲尼联合SAHA可使MHCC97L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周期结果显示细胞生长被阻滞在G 1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索拉菲尼联合SAHA可显著上调上述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同时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索拉菲尼联合SAHA可显著促进MHCC97L细胞凋亡(P<0.01);CHOP siRNA能显著抑制索拉菲尼联合SAHA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索拉菲尼联合SAHA可显著抑制MHCC97L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机制可能与上调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中CHOP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 索拉菲尼 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小鼠肾脏自噬水平及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赵俊琳 张莹莹 +5 位作者 段玲弟 赵思琪 阮媛媛 彭灿 张帆 郭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3-898,共6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糖尿病(DM)小鼠肾脏自噬水平及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M组和Res组,每组各8只。用链脲佐菌素复制DM小鼠模型。从DM模型复制成功...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糖尿病(DM)小鼠肾脏自噬水平及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M组和Res组,每组各8只。用链脲佐菌素复制DM小鼠模型。从DM模型复制成功8周起,Res组连续给予Res灌胃干预12周后处死各组小鼠测定相应生化指标和肾脏指数(KI)。HE和Masson染色比较各组肾组织的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自噬、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MT)及纤维化相关指标的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检测Ⅳ型胶原(Col Ⅳ)、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上皮钙黏素(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的空腹血糖(FBG)、KI、血清肌酐、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和24 h尿总蛋白均显著增高(P<0.05),HE和Masson染色显示出现肾纤维化改变。DM组小鼠肾组织的E-cadherin、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蛋白水平较NC组显著降低(P<0.05),α-SMA、Col IV和Snail1蛋白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P<0.05)。经Res干预后,除了FBG无显著差异(P>0.05)外,Res组中其余生化指标和KI均显著低于DM组(P<0.05);肾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E-cadherin、beclin-1和LC3-Ⅱ蛋白水平较DM组显著升高(P<0.05),而α-SMA、Col IV和Snail1蛋白水平较DM组显著降低(P<0.05)。与DM组比较,Res组E-cadherin的mRNA表达增高(P<0.05),Col IV和α-SMA的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显著抑制DM小鼠肾组织的EMT,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病变,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肾脏自噬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间质纤维化 上皮-间充质转化 自噬 白藜芦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