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IKE SHE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降水时间尺度对喀斯特流域径流模拟的影响研究——以红水河系六硐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静 焦树林 +2 位作者 梁虹 向征 向尚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88-394,共7页
径流形成是流域系统对降水水文响应的结果,其实质也是流域对降水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降水作为径流模拟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之一,其时空分布特征是影响径流模拟及一系列其它水文问题的主要控制因素。为了探索喀斯特流域降水时间尺度... 径流形成是流域系统对降水水文响应的结果,其实质也是流域对降水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降水作为径流模拟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之一,其时空分布特征是影响径流模拟及一系列其它水文问题的主要控制因素。为了探索喀斯特流域降水时间尺度对径流的影响规律,本研究利用MIKE SHE模拟技术,结合喀斯特流域独特的地质、地貌、覆被类型及水文特征,对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率定,模拟了5场典型洪水的降水径流过程。并且通过改变降水资料的时间尺度,研究降水时间变异对模拟洪水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流域下垫面和模型条件下,若累计降水时间增加,同样数量的降水产生的径流总量也会增加,最大的流量出现时间也相对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 SHE分布式水文模型 时间尺度 径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空间差异对典型喀斯特泉域化学风化碳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婷 邓飞艳 焦树林 《热带地理》 2017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了研究土地利用等人类活动对岩溶作用碳汇的影响规律,采用野外调查和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获取2个毗邻的典型喀斯特特小流域土地利用数据特征。利用现场实测水体理化参数,采用径流系数法分别计算其碳汇通量和碳汇强度。对比分析两流... 为了研究土地利用等人类活动对岩溶作用碳汇的影响规律,采用野外调查和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获取2个毗邻的典型喀斯特特小流域土地利用数据特征。利用现场实测水体理化参数,采用径流系数法分别计算其碳汇通量和碳汇强度。对比分析两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岩溶碳汇强度的差异,结果显示:1)陈旗和灯盏河2个喀斯特流域的化学风化碳汇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其碳汇强度分别为1.24×106和1.44×106 mol/(km2·a)。2)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及其上、下游配置关系,尤其是水田的上、下游配置差异,是导致岩溶作用碳汇强度差异的重要原因。人类活动是调控岩溶作用碳汇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岩石风化 碳汇 喀斯特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水电站建成前后库区生态承载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邓飞艳 陈栋为 +2 位作者 郭艳娜 焦树林 乔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9-22,共4页
水电工程建设对库区的生态承载力具有重要影响,其影响大小是水电站建设综合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以贵州省光照水电工程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法对水电站建设前后受影响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变化进行全面定量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光照水电站... 水电工程建设对库区的生态承载力具有重要影响,其影响大小是水电站建设综合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以贵州省光照水电工程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法对水电站建设前后受影响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变化进行全面定量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光照水电站的建设使库区耕地、草地和森林的生态承载力由于淹没而降低,但同时,由于水域和建设用地的增加,发电效益、库区渔业生产能力及水库灌溉能力的增强,使研究区承载力也随之增加。总体来看,水电站的修建增加了涉及区域的生态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水库建设 光照水电站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