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4种苔藓植物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意义
被引量:
24
1
作者
刘润
申家琛
张朝晖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148,共8页
为探求苔藓植物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意义,筛选出4种石漠化地区常见的苔藓,即美灰藓(Eurohypnum leptothallum)、小青藓(Brachythecium perminusculum)、双色真藓(Bryum dichotomum)和多疣细羽藓(Cyrto-hypnum pygmaeum),测定其生物...
为探求苔藓植物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意义,筛选出4种石漠化地区常见的苔藓,即美灰藓(Eurohypnum leptothallum)、小青藓(Brachythecium perminusculum)、双色真藓(Bryum dichotomum)和多疣细羽藓(Cyrto-hypnum pygmaeum),测定其生物量、饱和吸水率、根系密度、蒸腾速率和抗冲刷能力,并初次将该4种苔藓应用于石漠化修复的实践中,对其土壤酶活性进行了1年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1)4种苔藓持水保水能力差异显著,其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美灰藓>双色真藓>小青藓>多疣细羽藓;饱和吸水率最低的是多疣细羽藓(660.78±3.46)%,最高的是美灰藓(1 627.82±4.68)%。(2)双色真藓的蒸发速率最高可达6.63g/(kg·h),其水分更容易丧失;美灰藓蒸发速率为0.93g/(kg·h),水分较其他苔藓不易丧失。(3)4种苔藓的抗冲刷能力与其假根的根长密度、根重密度、生物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美灰藓在各组冲刷试验中表现出较强的抗冲刷性,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流失。(4)4种苔藓均可有效提高被培养土壤的酶活性。苔藓层生物量、抗冲刷强化值、假根根系密度与土壤脱氢酶、脲酶呈正相关关系。4种苔藓均具有较高的水土保持效益,其中美灰藓的表现更为显著,建议利用物种演替规律将苔藓应用于石漠化修复的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苔藓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串红光合日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德燕
姜鑫
+3 位作者
高旭琴
李芳
李青
罗家政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7-139,共3页
为掌握一串红光合日变化特性,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一串红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一串红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呈单峰型变化,没有光合"午休"现象发生,胞间CO2浓度(Ci)、...
为掌握一串红光合日变化特性,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一串红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一串红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呈单峰型变化,没有光合"午休"现象发生,胞间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呈"W""M"、倒"N"趋势变化,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气孔导度(Gs)对Pn的影响较大,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串红
生理指标
光合参数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矿废水对煤矸石及周围农田土壤中Cu形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江江
龙健
+4 位作者
李娟
吴迪
刘方
廖洪凯
韩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8-91,95,共5页
为探索高硫煤矿煤矸石-土壤体系中Cu的迁移转化规律,用酸性煤矿废水连续浸泡贵阳花溪麦坪煤矿煤矸石及周围农田土壤15d,分析了浸滤液中Cu2+浓度、pH及浸泡前后煤矸石及周围农田土壤中Cu的赋存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煤矸石中硫化物矿物分...
为探索高硫煤矿煤矸石-土壤体系中Cu的迁移转化规律,用酸性煤矿废水连续浸泡贵阳花溪麦坪煤矿煤矸石及周围农田土壤15d,分析了浸滤液中Cu2+浓度、pH及浸泡前后煤矸石及周围农田土壤中Cu的赋存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煤矸石中硫化物矿物分解释放出Cu和H+,是酸性煤矿废水中Cu2+的来源;煤矸石中有机质和铁的胶体对释放出的Cu有部分吸收作用,在pH降低的条件下,吸附的Cu会解吸于煤矿废水中。土壤对酸性煤矿废水中Cu2+有吸附作用,主要结合于酸溶态和可氧化态中;pH是影响吸附量的最重要因素。土壤对酸性煤矿废水中H+的缓冲作用使土壤中Cu含量随煤矸石堆距离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受煤矸石降尘的影响,周围旱地土中可能会出现Cu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煤矿废水
煤矸石
农田土壤
铜
赋存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黔滇石漠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水土保持作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代玉
张天汉
+1 位作者
王智慧
张朝晖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2-337,共6页
研究了贵州省泥凼石林、万峰林和云南省乃古石林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并对研究区苔藓植物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做了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3个石漠区中,苔藓植物的物种丰富度:S泥凼石林(0.203 5)>S乃古石林(0.048 1)>S万峰林(...
研究了贵州省泥凼石林、万峰林和云南省乃古石林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并对研究区苔藓植物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做了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3个石漠区中,苔藓植物的物种丰富度:S泥凼石林(0.203 5)>S乃古石林(0.048 1)>S万峰林(-0.252 0);苔藓植物的生活型:万峰林(7种)>泥凼石林(6种)>乃古石林(5种),其中3个石漠区的共有生活型是:矮丛集型、高丛集型、交织型和平铺型;对3个石漠区2种优势苔藓植物的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影响苔藓植物水土保持的因素是:"饱和吸水量、成土量">"苔藓种类">"石漠区">"苔藓种类"与"饱和吸水量、成土量"的交互作用>"石漠区"与"苔藓种类"的交互作用;灰白青藓的水土保持作用均明显高于小牛舌藓,且2种苔藓的水土保持作用在各石漠区也是依次降低的:万峰林>泥凼石林>乃古石林;万峰林苔藓植物5项指标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其他2个石漠区。说明苔藓植物对黔滇石漠区治理和水土保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
物种丰富度
相似性系数
方差分析
石漠区
黔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相色谱法测定四氯化硅的纯度
被引量:
3
5
作者
方志青
张明时
+1 位作者
林野
秦樊鑫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8-529,522,共3页
提出了气相色谱法测定四氯化硅的纯度。采用LD-SE-54(0.53 mm×30 m,1.2μm)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热导检测器检测,面积归一化法定量。方法用于分析四氯化硅标准样品,测定值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为0.18%,相对标准偏差(n=5)为0.12%。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热导检测器
四氯化硅
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种苔藓植物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意义
被引量:
24
1
作者
刘润
申家琛
张朝晖
机构
贵州
师范大学
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试验室
贵州省
喀斯特
山地
生态环境
国家
重点
试验室
培育基地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14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043
31760050)
文摘
为探求苔藓植物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意义,筛选出4种石漠化地区常见的苔藓,即美灰藓(Eurohypnum leptothallum)、小青藓(Brachythecium perminusculum)、双色真藓(Bryum dichotomum)和多疣细羽藓(Cyrto-hypnum pygmaeum),测定其生物量、饱和吸水率、根系密度、蒸腾速率和抗冲刷能力,并初次将该4种苔藓应用于石漠化修复的实践中,对其土壤酶活性进行了1年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1)4种苔藓持水保水能力差异显著,其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美灰藓>双色真藓>小青藓>多疣细羽藓;饱和吸水率最低的是多疣细羽藓(660.78±3.46)%,最高的是美灰藓(1 627.82±4.68)%。(2)双色真藓的蒸发速率最高可达6.63g/(kg·h),其水分更容易丧失;美灰藓蒸发速率为0.93g/(kg·h),水分较其他苔藓不易丧失。(3)4种苔藓的抗冲刷能力与其假根的根长密度、根重密度、生物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美灰藓在各组冲刷试验中表现出较强的抗冲刷性,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流失。(4)4种苔藓均可有效提高被培养土壤的酶活性。苔藓层生物量、抗冲刷强化值、假根根系密度与土壤脱氢酶、脲酶呈正相关关系。4种苔藓均具有较高的水土保持效益,其中美灰藓的表现更为显著,建议利用物种演替规律将苔藓应用于石漠化修复的实践中。
关键词
石漠化
苔藓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Keywords
rocky desertification
bryophyte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分类号
Q948.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串红光合日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德燕
姜鑫
高旭琴
李芳
李青
罗家政
机构
安顺学院农学系
贵州
大学林学院
贵州
师范大学
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试验室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7-139,共3页
文摘
为掌握一串红光合日变化特性,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一串红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一串红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呈单峰型变化,没有光合"午休"现象发生,胞间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呈"W""M"、倒"N"趋势变化,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气孔导度(Gs)对Pn的影响较大,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一串红
生理指标
光合参数
日变化
分类号
S681.40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矿废水对煤矸石及周围农田土壤中Cu形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江江
龙健
李娟
吴迪
刘方
廖洪凯
韩爽
机构
贵州
师范大学
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试验室
贵州
师范大学地理与
环境
科学学院
贵州
大学资源与
环境
学院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8-91,95,共5页
基金
国家973前期项目"喀斯特矿山环境演变与生态安全评价及预警方法的基础研究"(2008CB417209)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高硫煤矸石山及其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黔科合LKS字(2009)20]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贵州典型地区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价研究"[黔科合J字(2011)2046]
文摘
为探索高硫煤矿煤矸石-土壤体系中Cu的迁移转化规律,用酸性煤矿废水连续浸泡贵阳花溪麦坪煤矿煤矸石及周围农田土壤15d,分析了浸滤液中Cu2+浓度、pH及浸泡前后煤矸石及周围农田土壤中Cu的赋存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煤矸石中硫化物矿物分解释放出Cu和H+,是酸性煤矿废水中Cu2+的来源;煤矸石中有机质和铁的胶体对释放出的Cu有部分吸收作用,在pH降低的条件下,吸附的Cu会解吸于煤矿废水中。土壤对酸性煤矿废水中Cu2+有吸附作用,主要结合于酸溶态和可氧化态中;pH是影响吸附量的最重要因素。土壤对酸性煤矿废水中H+的缓冲作用使土壤中Cu含量随煤矸石堆距离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受煤矸石降尘的影响,周围旱地土中可能会出现Cu的活化。
关键词
酸性煤矿废水
煤矸石
农田土壤
铜
赋存形态
Keywords
acid waste water from coal mine
coal gangue
farmland soil
Cu
deposition form
分类号
S181.3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黔滇石漠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水土保持作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代玉
张天汉
王智慧
张朝晖
机构
贵州
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试验室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2-33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160042)
文摘
研究了贵州省泥凼石林、万峰林和云南省乃古石林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并对研究区苔藓植物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做了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3个石漠区中,苔藓植物的物种丰富度:S泥凼石林(0.203 5)>S乃古石林(0.048 1)>S万峰林(-0.252 0);苔藓植物的生活型:万峰林(7种)>泥凼石林(6种)>乃古石林(5种),其中3个石漠区的共有生活型是:矮丛集型、高丛集型、交织型和平铺型;对3个石漠区2种优势苔藓植物的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影响苔藓植物水土保持的因素是:"饱和吸水量、成土量">"苔藓种类">"石漠区">"苔藓种类"与"饱和吸水量、成土量"的交互作用>"石漠区"与"苔藓种类"的交互作用;灰白青藓的水土保持作用均明显高于小牛舌藓,且2种苔藓的水土保持作用在各石漠区也是依次降低的:万峰林>泥凼石林>乃古石林;万峰林苔藓植物5项指标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其他2个石漠区。说明苔藓植物对黔滇石漠区治理和水土保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苔藓
物种丰富度
相似性系数
方差分析
石漠区
黔滇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相色谱法测定四氯化硅的纯度
被引量:
3
5
作者
方志青
张明时
林野
秦樊鑫
机构
贵州
民族学院化学与
环境
科学学院
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试验室
出处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8-529,522,共3页
基金
黔科合高字(2006)5014项目与[2007]筑科工合字第1-11号项目联合资助
文摘
提出了气相色谱法测定四氯化硅的纯度。采用LD-SE-54(0.53 mm×30 m,1.2μm)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热导检测器检测,面积归一化法定量。方法用于分析四氯化硅标准样品,测定值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为0.18%,相对标准偏差(n=5)为0.12%。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热导检测器
四氯化硅
纯度
Keywords
GC
Thermo-conductivity detector
Silicon tetrachloride
Purity
分类号
O657.7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4种苔藓植物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意义
刘润
申家琛
张朝晖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串红光合日变化特性研究
李德燕
姜鑫
高旭琴
李芳
李青
罗家政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煤矿废水对煤矸石及周围农田土壤中Cu形态变化的影响
杨江江
龙健
李娟
吴迪
刘方
廖洪凯
韩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黔滇石漠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水土保持作用
代玉
张天汉
王智慧
张朝晖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气相色谱法测定四氯化硅的纯度
方志青
张明时
林野
秦樊鑫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