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处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合理用药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杨青秋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2期18-19,共2页
目的:研究处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以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门诊处方为例,建立处方点评工作组和专家组,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对计算机抽取的样本进行点评分析,然后对不合格情况进... 目的:研究处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以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门诊处方为例,建立处方点评工作组和专家组,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对计算机抽取的样本进行点评分析,然后对不合格情况进行干预,统计分析干预效果。结果:通过处方点评和对不合格处方的干预,门诊处方不合格率明显降低。结论:处方点评工作可以促进门诊处方规范化和合理化,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点评 门诊处方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期增强CT对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宇 王鹤翔 +3 位作者 刘松 李杰 陈宝锦 郝大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5期842-845,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患者的三期增强CT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IVL患者的三期增强CT表现。观察病灶的形态、延伸路径、病变与血管壁关系、病变的增强程度和模式。结果15例病灶均侵犯下腔静...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患者的三期增强CT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IVL患者的三期增强CT表现。观察病灶的形态、延伸路径、病变与血管壁关系、病变的增强程度和模式。结果15例病灶均侵犯下腔静脉,13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增大,不均匀强化。14个病灶通过髂静脉伸入下腔静脉,1个病灶通过双侧髂静脉伸入下腔静脉。6例病灶累及右心。增强CT发现全部IVL均表现为不均匀增强病灶,与静脉系统的强化血液相比密度相对较低,病变与血管壁间有清晰间隙。冠状位和矢状位图像中病变是连续的,呈“丝瓜瓤”样改变。当右心受累时,病变显示出特征性的“拐杖头”或“蛇头”样改变。病变在轴位增强CT图像呈“筛孔”样改变。结论三期增强CT在显示IVL“丝瓜瓤”和“筛孔”样外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进行准确的术前诊断。三期增强CT能显示病灶全方位的延伸路径,在手术计划制定和肿瘤随访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下腔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使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对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周晓娜 陈佳 +3 位作者 苏佩 方华 张伟晶 张竞超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5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为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使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对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l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某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者术中切皮前及术后第l~第3 d,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为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使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对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l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某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者术中切皮前及术后第l~第3 d,为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乌司他丁,为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等量的生理盐水.手术结束3 d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血清S100β蛋白的含量.结果:术前1 d和手术结束3 d后观察组患者MMSE的评分相比,P>0.05.手术结束3 d后对照组患者MMSE的评分低于术前1 d,也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手术结束3 d后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含量均高于术前1 d,但观察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为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在术中及术后使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抑制其血清S100β蛋白的过度表达,预防其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髋关节置换术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锐器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4
作者 汪亮 郭生琼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8期144-144,146,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锐器伤的现状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某市二甲医院58名护理人员进行有关锐器伤流行现状及其应对处理的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93.10%的护理人员在意外的情况下有锐器刺伤史。结论护理人员锐器伤较为普遍,必要的...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锐器伤的现状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某市二甲医院58名护理人员进行有关锐器伤流行现状及其应对处理的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93.10%的护理人员在意外的情况下有锐器刺伤史。结论护理人员锐器伤较为普遍,必要的预防及伤后恰当的应对措施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锐器伤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肝胆外科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原因及对感染的防治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唐虎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0期228-229,229,共2页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原因,及对其感染进行防治的方法。方法:对2009年~2011年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52例肝胆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652例患者均在我院进行了肝胆外科手术治疗。对这652例患者,在手术...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原因,及对其感染进行防治的方法。方法:对2009年~2011年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52例肝胆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652例患者均在我院进行了肝胆外科手术治疗。对这652例患者,在手术前的一般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和并对其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对其进行手术的时间、失血量、是否使用碘伏冲洗切口等情况进行对比。术后,对他们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经研究发现,在这652例患者中,发生术后院内感染的患者有85例。导致这些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主要有:1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手术时间超过240分钟的患者感染率较高。2患者在术中失血量较大,失血量大于700毫升的患者感染率较高。3未使用碘伏冲洗切口的患者,其感染率明显高于使用碘伏冲洗切口的患者。结论:导致肝胆外科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的手术时间过长、手术中失血量过多、术后切口未使用碘伏冲洗、未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等。针对这些原因,医护人员应在手术前调整患者的身体状态,在手术过程中尽量缩短施术的时间,减少患者的失血量,并使用碘伏代替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在术后,应针对患者的致病菌和基础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地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此防治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原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41周两种促宫颈成熟药物疗效的评价
6
作者 顾世锦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6期185-186,共2页
目的为妊娠≥41周的孕妇寻找有效的促宫颈成熟的药物。方法 60例妊娠≥41周的孕妇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甲组和乙组,各30例。甲组使用催产素,乙组使用米索前列醇。对比两组患者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引产效果。结果乙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96.67%... 目的为妊娠≥41周的孕妇寻找有效的促宫颈成熟的药物。方法 60例妊娠≥41周的孕妇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甲组和乙组,各30例。甲组使用催产素,乙组使用米索前列醇。对比两组患者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引产效果。结果乙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96.67%高于甲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引产总有效率96.67%高于甲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41周的孕妇使用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效果更好,且引产成功率高,值得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41周 促宫颈成熟 催产素 米索前列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铂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对比
7
作者 李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6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洛铂联合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洛铂联合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用洛铂联合卡培他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疾病的控制率(DC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洛铂联合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相当,但用洛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该病引起的不良反应更少,用药的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铂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晚期结直肠癌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