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白及土壤与植株间硒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鑫伟 张家春 +3 位作者 孙超 杨加文 王永 熊鹏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为白及富硒资源的合理开发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贵州省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种植年限白及生长土壤中全硒的含量、白及不同采收时期和不同部位植株中硒元素含量进行检测,探讨白及块茎中硒元素随采收时间的动态特征,分析... 【目的】为白及富硒资源的合理开发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贵州省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种植年限白及生长土壤中全硒的含量、白及不同采收时期和不同部位植株中硒元素含量进行检测,探讨白及块茎中硒元素随采收时间的动态特征,分析白及块茎的富集特征,讨论白及生长土壤与植株间硒的相关关系。【结果】野生白及生长的土壤硒元素含量高于人工栽培的白及土壤硒含量,且野生白及土壤硒含量约是人工栽培的3倍;不同种植年限下白及土壤硒含量为3年>2年>1年,而不同种植年限下白及块茎硒含量为1年>3年>2年;白及叶中硒含量高于须根和白及块茎,白及块茎硒随种植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须根和叶中硒含量随种植时间延长先降低后增加。【结论】白及叶中硒元素与土壤中硒元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白及须根中硒元素与土壤中硒元素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白及 块茎 硒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环与喹啉及其衍生物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杜莹 薛赛凤 +3 位作者 牟兰 祝黔江 陶朱 张建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81-1285,共5页
利用荧光光谱分析方法考察六、七及八元瓜环与喹啉、异喹啉、7-甲基喹啉相互作用的结构特征以及光学特性。与核磁共振技术比较,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具有高灵敏性的特点,不仅可观察到喹啉及其衍生物与七元瓜环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荧光性质变化... 利用荧光光谱分析方法考察六、七及八元瓜环与喹啉、异喹啉、7-甲基喹啉相互作用的结构特征以及光学特性。与核磁共振技术比较,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具有高灵敏性的特点,不仅可观察到喹啉及其衍生物与七元瓜环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荧光性质变化;还能观察到它们与六元瓜环或八元瓜环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变化,这是通常的NMR方法所不能实现的。实验表明喹啉、异喹啉、7-甲基喹啉与六、七及八元瓜环有包结作用,形成多种不同包结比的稳定包结配合物。实验也证实,瓜环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受到3种效应的协同影响:(1)疏水性的笼体效应(瓜环以其特殊的疏水性笼状结构,可与多种有机物发生疏水性的笼体作用);(2)亲水性的端口效应(瓜环端口环绕的羰基氧通过离子-偶极相互作用来键合金属离子或有机分子的带电部分);(3)相互作用的客体分子或瓜环笼体空间大小,即尺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环 喹啉及其衍生物 荧光光谱分析 ^1H核磁共振 包结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环与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相互作用模式的测试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秋丽 薛赛凤 +3 位作者 牟兰 祝黔江 陶朱 张建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9-504,共6页
以合成的三种的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为客体,以瓜环(cucurbit[n]uril n=6~8)为主体,利用^1H NMR技术,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测试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形式、形成包结物的结构特征及其光学性质,三种方法得到的结... 以合成的三种的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为客体,以瓜环(cucurbit[n]uril n=6~8)为主体,利用^1H NMR技术,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测试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形式、形成包结物的结构特征及其光学性质,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同。研究表明,六元瓜环(Q[6])仅能与2-(4-甲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W1)盐酸盐相互作用(包结比为1:1);七元瓜环(Q[7])与三种客体2-(4-甲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2-(2-甲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W2)以及2-(3-甲氧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W3)的盐酸盐均以1:1的物质的量比发生相互作用;而八元瓜环(Q[8])除与W1形成的是1:2的包结物外,与另外两种客体W2,W3也是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环 咪唑[4 5 f]-1 10-菲咯啉衍生物 ^1H NMR技术 荧光光谱法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包结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木瓜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补体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文平 郭祀远 +2 位作者 李琳 孙黔云 唐维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0-124,共5页
采用水提醇沉工艺获得了水溶性野木瓜粗多糖(CCP),经过Sevag法脱蛋白,大孔树脂脱色及透析,得到野木瓜精多糖,再经DEAE-纤维素和Sepharose Cl-6B柱层析,从野木瓜中分离得到多糖组分CCP1,经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鉴定为均一组分,测... 采用水提醇沉工艺获得了水溶性野木瓜粗多糖(CCP),经过Sevag法脱蛋白,大孔树脂脱色及透析,得到野木瓜精多糖,再经DEAE-纤维素和Sepharose Cl-6B柱层析,从野木瓜中分离得到多糖组分CCP1,经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鉴定为均一组分,测定其相对分子量(MW)为2.879×106D。高效液相法测定CCP1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其摩尔比为0.034:0.228:0.045:0.055:0.638。补体结合实验表明,多糖CCP1在体外具有一定抗补体活性,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木瓜 多糖 分离 纯化 抗补体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取代罗丹明-硫杂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对Fe^(3+)离子的荧光探针性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玲菲 郑相勇 +4 位作者 曾晞 牟兰 薛赛凤 陶朱 张建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83-1188,共6页
以1,3-交替-二羧基甲氧基硫杂杯[4]芳烃为原料,通过与罗丹明乙二胺衍生物的酰化反应得到罗丹明基团单取代的硫杂杯[4]芳烃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NMR,MS及元素分析等技术表征。荧光及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表明化合物对Fe3+具有探针性... 以1,3-交替-二羧基甲氧基硫杂杯[4]芳烃为原料,通过与罗丹明乙二胺衍生物的酰化反应得到罗丹明基团单取代的硫杂杯[4]芳烃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NMR,MS及元素分析等技术表征。荧光及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表明化合物对Fe3+具有探针性质,在乙醇-水(1/1,V/V)Tris-HCl(pH=6.0)缓冲溶液中,对Fe3+呈现光关-开响应,并观察到显著的荧光增强和颜色变红现象。测定了Fe3+-配合物的组成、稳定常数及荧光量子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 芳烃衍生物 荧光-比色探针 Fe3+-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化二(N-甲基-N'-苄基-乙二胺)(二水)合镍的合成及其与瓜环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丛航 杨帆 +1 位作者 陶朱 张建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9-356,共8页
以氯化镍与N-甲基-N'-苄基-乙二胺(NMEA)反应合成了配合物二氯化二(N-甲基-N'-苄基-乙二胺)二水合镍([Ni(NMEA)2·(H2O)2]·Cl2)。利用元素分析、IR光谱、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1HNMR和UV-Vis光谱研究了该配合物... 以氯化镍与N-甲基-N'-苄基-乙二胺(NMEA)反应合成了配合物二氯化二(N-甲基-N'-苄基-乙二胺)二水合镍([Ni(NMEA)2·(H2O)2]·Cl2)。利用元素分析、IR光谱、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1HNMR和UV-Vis光谱研究了该配合物与六、七、八元瓜环的相互作用,并且考察了其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六、七元瓜环与配合物能形成物质的量比为2∶1的超分子结构,而八元环与配合物的作用则具有不同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环 配合物 苄基 物质的量比 光谱研究 相互作用 ^1HNMR 甲基 乙二胺 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与1-丁基-4,4'-联吡啶的超分子自组装 被引量:5
7
作者 肖昕 涂仕春 +4 位作者 薛赛凤 祝黔江 陶朱 张建新 卫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4-358,共5页
设计合成了客体分子1-丁基-4,4'-联吡啶溴化物(BV+),利用核磁共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热重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其与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TMeQ[6])的超分子自组装及形成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溶液中及固体... 设计合成了客体分子1-丁基-4,4'-联吡啶溴化物(BV+),利用核磁共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热重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其与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TMeQ[6])的超分子自组装及形成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溶液中及固体状态下,TMeQ[6]均包结BV+的烷基链部分形成1∶1包结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 1-丁基-4 4'-联吡啶溴化物 超分子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三嗪衍生物的合成及探针性质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义 张艳 +5 位作者 曾晞 牟兰 李俊 孙强 张建新 卫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98-1605,共8页
在控制反应温度的条件下,用罗丹明B酰肼(或罗丹明B乙二胺)选择性分步取代三聚氯氰环上的活性氯,合成了系列罗丹明-三嗪衍生物.考察了不同取代获得的衍生物的探针识别性能,发现所制备的衍生物能高灵敏、高选择性地识别Al3+,Cr3+或Cu2+离... 在控制反应温度的条件下,用罗丹明B酰肼(或罗丹明B乙二胺)选择性分步取代三聚氯氰环上的活性氯,合成了系列罗丹明-三嗪衍生物.考察了不同取代获得的衍生物的探针识别性能,发现所制备的衍生物能高灵敏、高选择性地识别Al3+,Cr3+或Cu2+离子,是一类性能良好的金属离子荧光和比色增强型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衍生物 三聚氯氰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响应Cu^(2+)、Ag^+及阴离子的菲咯啉-水杨醛荧光探针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俊 赵远会 +3 位作者 牟兰 曾晞 张建新 卫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55-1862,共8页
在乙酸酐中用2,9-二甲基-1,10-菲咯啉与水杨醛缩合反应得到2,2′-(1E,1′E)-2,2′-(1,10-菲咯啉-2,9-二基)双(乙烯-2,1-二基)双(2,1-亚苯基)二乙酸酯(探针1);再将其进一步水解得到2,2′-(1E,1′E)-2,2′-(1,10-菲咯啉-2,9-二基)双(乙烯-... 在乙酸酐中用2,9-二甲基-1,10-菲咯啉与水杨醛缩合反应得到2,2′-(1E,1′E)-2,2′-(1,10-菲咯啉-2,9-二基)双(乙烯-2,1-二基)双(2,1-亚苯基)二乙酸酯(探针1);再将其进一步水解得到2,2′-(1E,1′E)-2,2′-(1,10-菲咯啉-2,9-二基)双(乙烯-2,1-二基)二苯酚(探针2)。经1H NMR、13C NMR、IR、MS表征,探针化合物为大共轭结构,发光性能良好。两种探针分别表现出对Cu2+、Ag+不同的荧光猝灭作用,探针2还能识别阴离子F-和AcO-,具有双功能离子检测性能。光谱滴定、等温滴定量热及质谱等测定了配合物组成、作用常数及热力学参数,探针与金属离子的配合为放热反应,作用比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9-二甲基-1 10-菲咯啉 水杨醛 荧光探针 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千里光的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道平 危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53-955,958,共4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和鉴定千里光挥发油成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分离出93个组分,鉴定出71种化学物,其含量占总挥发油组分峰面积的96.39%。主要挥发成分及其含量为十四烯(11.55%)、4乙烯基苯酚(10.99%)、δ-榄...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和鉴定千里光挥发油成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分离出93个组分,鉴定出71种化学物,其含量占总挥发油组分峰面积的96.39%。主要挥发成分及其含量为十四烯(11.55%)、4乙烯基苯酚(10.99%)、δ-榄香烯(10.25%)、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9.75%)、莰烯(8.7%)、(E,E)-α-金合欢烯(7.1%)和三环烯(4.6%)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千里光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不同种植年限下土壤-植株系统重金属含量及富集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戚燕强 张家春 +3 位作者 孙超 周颖 王永 熊鹏飞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72,共8页
为了解白及种植土壤及其块茎中重金属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变化规律,以为白及生产种植过程中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白及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及其块茎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检测,探究土壤-植株系统重金属及其与种植年限间的... 为了解白及种植土壤及其块茎中重金属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变化规律,以为白及生产种植过程中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白及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及其块茎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检测,探究土壤-植株系统重金属及其与种植年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重金属Cr,Cd、Pb、As及Cu含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种植3年的土壤中;As和Cu以种植1年的块茎中含量最高,2年的块茎中Cd含量最高,Cr和Pb随年限的增加逐渐增加。参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种植3年的土壤中Cd含量超标;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地积累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种植3年的土壤受Cd污染;综合污染指数表明,种植3年的土壤属于警戒线或轻度污染;参照《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影响块茎品质的为Cd;种植2年的块茎对Cd、种植2年和3年的块茎对Cr及种植1年的块茎对As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相关性分析表明,贵州土壤-白及系统主要受重金属Cd影响,种植年限与Cd呈正相关但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种植年限 土壤 重金属 富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amp)_(2)Cl_(2)]_(2)[ZnCl_(4)]体系中两对称异构体的2D NMR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建新 郭辉瑞 +2 位作者 陶朱 祝黔江 罗绪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15-920,共6页
The two symmetrical isomers in [Co(amp)2Cl2]2 (amp=2 (Aminomethyl)pyridine) system were synthesized by general oxidation method and were separated by chromatography and recrystallization method. Their configurations w... The two symmetrical isomers in [Co(amp)2Cl2]2 (amp=2 (Aminomethyl)pyridine) system were synthesized by general oxidation method and were separated by chromatography and recrystallization method. Their configurations were assigned by using 2D NMR techniques, particularly the NOESY NMR spectra. Solvent used was Me2SO d6 with the central peak of the CD3 septet as the reference (13C,δ 39.37;1H,δ 2.49 relative to SiMe4). Cation exchange media used was Dowex 50Wx 2(H+ form, 200~400mesh; Bio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Ⅲ)配合物 对称异构体 二维核磁共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元和七元瓜环与两类端邻苯二甲酰亚胺基紫精轮烷的组装及性质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仕焰 崔晓伟 +3 位作者 王传增 倪新龙 马培华 张建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19-1923,共5页
设计合成了2种不同碳链长度的客体分子1,1'-二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基-4,4'-联吡啶溴化物(G1)和1,1'-二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基-4,4'-联吡啶溴化物(G2).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等温滴定量热等方法研究了客... 设计合成了2种不同碳链长度的客体分子1,1'-二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基-4,4'-联吡啶溴化物(G1)和1,1'-二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基-4,4'-联吡啶溴化物(G2).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等温滴定量热等方法研究了客体分子G1和G2与六元(Q[6])和七元瓜环(Q[7])的超分子自组装方式.结果表明,在加热回流情况下G1与Q[6]利用滑移法能与紫精基团包结形成[2]轮烷结构,而Q[7]在常温下就能滑过封端基团邻苯二甲酰亚胺与紫精基团包结形成[2]准轮烷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环 轮烷 紫精 邻苯二甲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元瓜环对2'-羟基查尔酮溶解性、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梦杰 练小卫 +5 位作者 许志玲 邢旭阳 张建新 李瑞 陶朱 张前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2-447,共6页
利用~1H NMR、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考察了七元瓜环(Q[7])对2'-羟基查尔酮(CET)的包结作用.结果表明,Q[7]与CET形成了摩尔比为1∶1的包结配合物,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测得的结合稳定常数分别为1.0248×10~6和1.253... 利用~1H NMR、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考察了七元瓜环(Q[7])对2'-羟基查尔酮(CET)的包结作用.结果表明,Q[7]与CET形成了摩尔比为1∶1的包结配合物,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测得的结合稳定常数分别为1.0248×10~6和1.253×10~6.相溶解度法研究结果表明,当Q[7]的浓度为1×10^(-3)mol/L时,可使CET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52倍.紫外吸收光谱随时间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Q[7]使CET的稳定性增加3.5倍.采用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ABTS法)考察了Q[7]对CET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发现CET@Q[7]包结配合物以及游离CET均对ABTS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IC50值分别为3.4×10^(-5)和2.4×10^(-5)mol/L,表明Q[7]不仅能增加CET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同时对CET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酮 ) 包结配合物 抗氧化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呋咱阴离子探针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傅玉 曾晞 +5 位作者 牟兰 江学凯 邓敏 张云黔 张建新 卫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35-1642,共8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AcO-和F-的阴离子比色/荧光探针4-氯-7-硝基-2,1,3-苯并呋咱(NBD-Cl)衍生物。探针结构经X-ray单晶衍射测定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研究了其识别性能。探针的乙腈溶液加入AcO-,F-后,在较短... 设计合成了一种AcO-和F-的阴离子比色/荧光探针4-氯-7-硝基-2,1,3-苯并呋咱(NBD-Cl)衍生物。探针结构经X-ray单晶衍射测定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研究了其识别性能。探针的乙腈溶液加入AcO-,F-后,在较短时间内裸眼能观察到颜色由橘黄色变为红色,同时有显著的荧光增强。核磁滴定及质子溶剂实验证明识别过程为探针与阴离子之间形成的氢键作用力,伴随着质子化过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咱衍生物 晶体结构 比色/荧光探针 阴离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元瓜环与吲哚乙酸及甲基紫精的超分子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桂先 唐青 +5 位作者 黄英 张建新 陶朱 薛赛凤 祝黔江 卫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34-3139,共6页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温量热滴定法、氢核磁共振技术等研究了八元瓜环(Q[8])与富电子客体吲哚乙酸(IAA)及缺电子客体甲基紫精(MV2+)在水溶液中的超分子相互作用,探讨了主客体作用体系的作用机制,作用位点,作用模式及热力...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温量热滴定法、氢核磁共振技术等研究了八元瓜环(Q[8])与富电子客体吲哚乙酸(IAA)及缺电子客体甲基紫精(MV2+)在水溶液中的超分子相互作用,探讨了主客体作用体系的作用机制,作用位点,作用模式及热力学等性质。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Q[8]与IAA及Q[8]与MV2+在水溶液中均形成了包结计量比为1∶1的主客体配合物,等温量热滴定法研究结果显示Q[8]/IAA及Q[8]/MV2+体系的ΔH<0,ΔG<0,表明上述超分子体系是发进行且是放热反应。当在Q[8]/IAA二元体系中加入MV2+时,MV2+能与Q[8]/IAA体系在水溶液中形成1∶1∶1型三元主客体配合物,IAA的吲哚环及亚甲基部位受到了瓜环的屏蔽作用进入了Q[8]的空腔,MV2+吡啶环部位也进入Q[8]的空腔,也即IAA及MV2+均相互协同进入Q[8]空腔而与Q[8]形成了主客体配合物,原因可能是由于富电子客体IAA与缺电子客体MV2+之间的电荷相互转移诱导作用引起的。上述研究结果为瓜环在富电子客体及缺电子客体超分子自组装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元瓜环 吲哚乙酸 甲基紫精 超分子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子发酵前后挥发性成分及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美 王瑜 +4 位作者 李春燕 张明 李青 魏福晓 王道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0-217,共8页
为探究李子发酵为李子酵素前后挥发性成分及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MPE-GC-MS)和氨基酸分析仪分析了其中的挥发性成分和游离氨基酸。将新鲜的李子样品去核、匀浆、熟化后,加入白砂糖和发酵剂发酵... 为探究李子发酵为李子酵素前后挥发性成分及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MPE-GC-MS)和氨基酸分析仪分析了其中的挥发性成分和游离氨基酸。将新鲜的李子样品去核、匀浆、熟化后,加入白砂糖和发酵剂发酵3个月制备李子酵素。发酵前后的样品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仪提取挥发性成分,然后通过HP-5MS色谱柱在程序升温条件下分离,用带有电子轰击(EI)离子源的质谱仪测定;通过质谱碎片信息、保留指数、保留时间等进行定性分析。选择LCAK07/Li型标准分析阳离子型交换树脂为固定相,用pH分别为2.90,4.20,8.00的柠檬酸-柠檬酸锂缓冲溶液和0.5mol·L^(-1)的氢氧化锂再生液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别在440nm(脯氨酸)和570nm(其他30种氨基酸)检测波长处测定发酵前后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定量方法为单点外标法。结果显示:李子酵素中的挥发性成分增加了20种,这是其香气浓郁,风味和口感得到显著改善的主要原因;李子酵素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降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总含量增加,且新增了牛磺酸、胱氨酸、蛋氨酸、3-甲基组氨酸、1-甲基组氨酸等共5种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氨基酸分析法 挥发性成分 游离氨基酸 李子 李子酵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白芨块茎微量元素含量、富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鹏飞 周颖 +5 位作者 孙超 张家春 王永 郑听 周鑫伟 韩见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65-169,共5页
以不同种植年限白芨块茎及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种植年限白芨块茎微量元素及土壤氮磷钾、微量元素含量特征,探讨其吸收关系。结果表明,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种植白芨土壤氮素营养低,磷素营养适中,钾素营养较高;种植2... 以不同种植年限白芨块茎及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种植年限白芨块茎微量元素及土壤氮磷钾、微量元素含量特征,探讨其吸收关系。结果表明,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种植白芨土壤氮素营养低,磷素营养适中,钾素营养较高;种植2年时白芨块茎各微量元素含量最高,而土壤中各微量元素含量较低;不同种植年限白芨块茎、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均表现为Fe>Mn>Zn>Ni;白芨块茎对土壤微量元素富集能力随种植年限先增强后减弱;白芨块茎微量元素与土壤营养元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年限 白芨 土壤 微量元素 富集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N-乙基)-1-吩噻嗪基]腙的合成及聚集荧光增强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霞 曾晞 +5 位作者 牟兰 陈义 王瑞晓 张云黔 张建新 卫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84-2190,共7页
以氮-氮单键连接2个吩噻嗪环构成共轭结构,合成了2[(N-乙基)-1-吩噻嗪基]腙,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该化合物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呈分散态时无荧光;在四氢呋喃/水混合溶剂中呈现聚集荧光增强.荧光增强是由于聚集态中分子内单键旋转受分子堆... 以氮-氮单键连接2个吩噻嗪环构成共轭结构,合成了2[(N-乙基)-1-吩噻嗪基]腙,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该化合物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呈分散态时无荧光;在四氢呋喃/水混合溶剂中呈现聚集荧光增强.荧光增强是由于聚集态中分子内单键旋转受分子堆积效应的阻碍,氮-氮单键连接的2个吩噻嗪环趋于平面化以及J-聚集体形成的协同作用使非辐射跃迁减少所致.同时,利用这种聚集荧光增强性质考察了该化合物对血红蛋白的探针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N-乙基)-1-吩噻嗪基]腙 聚集荧光增强 分子内旋转受限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砷酸钠抑制人肝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20
作者 孙宝飞 杨和平 +2 位作者 余佳 张爱华 骆衡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28-1539,共12页
砷是于环境中的强毒性重金属,会导致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问题,包括肝的疾病。长期暴露于砷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健康问题,影响着数亿人。虽然砷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已被证实,但其潜在细胞凋亡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亚砷... 砷是于环境中的强毒性重金属,会导致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问题,包括肝的疾病。长期暴露于砷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健康问题,影响着数亿人。虽然砷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已被证实,但其潜在细胞凋亡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亚砷酸钠(sodium arsenite,SA)诱导的肝中毒是否与DNA复制和修复途径的调节有关。MTT法和镜检法结果显示,SA对人肝细胞(L0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而这种作用具有一定的时间及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SA对L02细胞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的SA显著影响了L02细胞周期。此外,RNA测序结果表明,SA处理后的细胞差异表达基因集中在DNA复制过程和修复通路方面。同时,蛋白质印迹及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SA可影响人RecQ DNA解旋酶和修复基因的表达,在我们的研究中,SA被证明在体外能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引起DNA损伤并阻止人肝细胞L02的细胞周期。基于以上结果表明,砷中毒可能与DNA复制和修复途径的调节有关,这为了解砷中毒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细胞 RecQ解旋酶 DNA修复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