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东南部浊积岩中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因 被引量:33
1
作者 卢焕章 王中刚 +3 位作者 陈文一 吴学益 朱笑青 胡瑞忠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9-387,共19页
文章首次明确提出黔东南天柱县、锦屏县、黎平县以及相邻的湖南省靖县、会同县、洪江县存在浊积岩型金矿。研究发现,这些金矿均产在加里东皱褶带中,它们产于背斜的轴部,向两翼延伸,形成平行于地层的石英脉;另一种石英脉则充填于褶皱和... 文章首次明确提出黔东南天柱县、锦屏县、黎平县以及相邻的湖南省靖县、会同县、洪江县存在浊积岩型金矿。研究发现,这些金矿均产在加里东皱褶带中,它们产于背斜的轴部,向两翼延伸,形成平行于地层的石英脉;另一种石英脉则充填于褶皱和剪切作用形成的剪切带或断裂带中。这些褶皱和断裂均呈北东方向。黔东南地区的浊积岩型金矿,均赋存于前震旦系下江群浊积岩中,产在板岩、凝灰岩或者在板岩和砂岩交界处。石英脉中金的富集与黄铁矿、毒砂、闪锌矿、方铅矿等密切相关。细脉比宽脉更富集金,断裂交叉处更富含金。石英脉两侧(尤其是顺层石英脉)的蚀变很弱,主要为硅化和绿泥石化。应用RB_SR方法测得石英脉的年龄为370~450Ma,成矿时代应在加里东期或期后。黔东南浊积岩金矿在品位(多数可见明金)、储量和产量方面均很有前景,研究它们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浊积岩型金矿 平行于地层的脉 加里东皱褶带 黔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铜仁卜口场铅锌矿床Rb-Sr与Sm-Nd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8
2
作者 杨红梅 刘重芃 +6 位作者 段瑞春 顾晓敏 卢山松 谭娟娟 蔡应雄 张利国 邱啸飞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5-865,共11页
因铅锌矿床的定年一直比较困难,关于黔东铅锌矿带的时代和成因认识较为混乱。本文对位于该成矿带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藻灰岩中的贵州铜仁卜口场铅锌矿床开展了闪锌矿Rb-Sr与方解石Sm-Nd同位素定年。矿石光薄片显示方解石和不透明矿... 因铅锌矿床的定年一直比较困难,关于黔东铅锌矿带的时代和成因认识较为混乱。本文对位于该成矿带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藻灰岩中的贵州铜仁卜口场铅锌矿床开展了闪锌矿Rb-Sr与方解石Sm-Nd同位素定年。矿石光薄片显示方解石和不透明矿物沿网状裂隙充填交代。用于定年的方解石,部分与方铅矿沿着同一闪锌矿细脉充填,部分沿方铅矿细脉充填,表明方解石晚于闪锌矿形成,可能属于成矿期后期产物。获得闪锌矿矿物 Rb-Sr 等时线年龄466±13 Ma (MSWD=2.0)和闪锌矿矿物+弱酸提取相+硫化物相Rb-Sr等时线年龄483±9 Ma(MSWD=8.0),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应代表了该铅锌矿床的主成矿期。获得方解石Sm-Nd等时线年龄422±48 Ma(MSWD=0.71),可能代表了同一成矿作用的后期阶段。即卜口场铅锌矿床后期改造成矿作用可能存在早奥陶世(483~466 Ma)和早志留世(~422 Ma)两个阶段。闪锌矿和闪锌矿分相Rb-Sr等时线对应的初始87Sr/86Sr比值分别为0.70920和0.70908,方解石Sm-Nd等时线对应的初始143Nd/144Nd比值为0.511520(εNd(t)为–11.2),指示其流体来源具有Sr、Nd富集特征,为成矿流体主要是地层封存水与区域热液流体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同位素 SM-ND同位素 闪锌矿 方解石 卜口场铅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质背景与茶叶品质关系初探 被引量:28
3
作者 韩晓彤 毕坤 杨瑞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76,79,共6页
从农业地质背景出发,论述了农业地质背景的作用机制及农业地质背景中元素的来源及元素的营养作用,并进一步以茶树为例,探讨了茶叶中微量元素与地质背景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概述了贵州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其与优质茶叶的关系。认为地质环境... 从农业地质背景出发,论述了农业地质背景的作用机制及农业地质背景中元素的来源及元素的营养作用,并进一步以茶树为例,探讨了茶叶中微量元素与地质背景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概述了贵州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其与优质茶叶的关系。认为地质环境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密切,是控制茶叶品质的先决条件之一。从农业生态地质的角度,不仅要研究第四系形成的最年轻的土层,而且必须研究成土母岩的地质环境,只有把地质背景与农业生态环境相结合,才能深入地研究地质环境与茶叶品质的关系,为茶叶规模化种植和优质茶叶种植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地质背景 地球化学 茶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任明强 张家德 +3 位作者 卢正艳 罗明学 毕坤 陈蓉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97-401,共5页
为寻求喀斯特地区农产品低劣的根源,通过调查和采样测试对比研究了贵州碳酸盐岩和非碳酸盐岩地质环境和农作物产品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非碳酸盐岩的微量元素含量为10.894 2×1-0 3,而碳酸岩的为35.322 7×1-0 4;非碳酸盐... 为寻求喀斯特地区农产品低劣的根源,通过调查和采样测试对比研究了贵州碳酸盐岩和非碳酸盐岩地质环境和农作物产品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非碳酸盐岩的微量元素含量为10.894 2×1-0 3,而碳酸岩的为35.322 7×1-0 4;非碳酸盐岩地区耕作土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为3.260 5×1-0 4,碳酸盐岩分布区的耕作土仅为1.014×1-0 4,彼此相差3倍;(2)优质农作物多产于非碳酸盐岩地区,随机调查贵州省内38个优质水稻产地,有33个位于非碳酸盐岩地区,仅有5个在碳酸盐岩区。茶叶、马铃薯、西瓜等也有此类规律。由此认为,喀斯特环境缺乏多种矿物营养元素,是形成其农作物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也是贵州喀斯特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农业生态地质 矿物营养元素 喀斯特地区 非喀斯特地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北部铝土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机制问题 被引量:14
5
作者 梁同荣 廖士范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7-67,共11页
本文讨论了黔中古陆北部及黔北古陆下石炭统铝土矿床,即所谓的息熄式铝土矿床.本类型铝土矿床系古陆经过长期红土化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古风化壳原地残积和原地堆积的.下伏基岩为碳酸盐岩的为原地堆积侣土矿床;下伏基岩为页岩、粉砂岩及细... 本文讨论了黔中古陆北部及黔北古陆下石炭统铝土矿床,即所谓的息熄式铝土矿床.本类型铝土矿床系古陆经过长期红土化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古风化壳原地残积和原地堆积的.下伏基岩为碳酸盐岩的为原地堆积侣土矿床;下伏基岩为页岩、粉砂岩及细碎屑岩有连续过渡的现象的为原地残积铝土矿床,均属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床.其共同特点是:矿体中均含红土化风化壳物质;无水体中沉积结构、构造;无动物化石及其碎屑.碎屑、豆鲕红土化形成时的特征明显,如豆鲕外壳有较多的氧化铁包壳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圹床 成矿 矿床地质 原地堆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南部地区中三叠统青岩阶底界附近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姚建新 纪占胜 +2 位作者 王立亭 王彦斌 武桂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7-585,i001-i002,共11页
下—中三叠统界线的划分一直是国际地层学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国西南地区从台地相到盆地相不同类型下—中三叠统地层均较发育 ,为奥仑尼克阶—安尼阶界线层型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和贵州省贵阳市青岩剖... 下—中三叠统界线的划分一直是国际地层学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国西南地区从台地相到盆地相不同类型下—中三叠统地层均较发育 ,为奥仑尼克阶—安尼阶界线层型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和贵州省贵阳市青岩剖面牙形石的研究 ,可识别出 6个可与国内外进行对比的牙形石带 ,自下而上分别为 :1N eospathdus cristagalli间隔带 ,2 N eospathodus pakistanensis间隔带 ,3N eospathodus waageni间隔带 ,4 N eospathodus homeri— N . triangularis组合带 ,5 Chiosella timorensis间隔带 ,6 N eogongdolellaregale延限带。在贵阳青岩剖面和望谟甘河桥剖面 ,早—中三叠世存在一个 N eospathodus— Chiosella—N eogongdolella的牙形石演化系列。在这个演化序列中 ,在 N eospathodus homeri— N . triangularis带上部出现N eospathodus homeri和 Chiosella timorensis之间的过渡类型 N eospathodus qingyanensis,表明在下—中三叠统附近牙形石存在较好的演化关系。在贵阳青岩剖面 ,下—中三叠统界线位于紫云组顶面之下 1.5 m处 Chiosellatimorensis带首现的位置 ,在望谟甘河桥剖面 ,下—中三叠统界线位于紫云组顶面之下 0 .5 m处 Chiosella timorensis带首现的位置。依据上述情况 ,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三叠统 界线 剖面 层型 早中三叠世 牙形石 台地 生物地层学 间隔 演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簸箕田金矿单矿物稀土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9
7
作者 张瑜 夏勇 +3 位作者 王泽鹏 闫宝文 付芝康 陈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5-395,共11页
簸箕田金矿位于灰家堡背斜东头倾覆端,是灰家堡卡林型金矿田重要的组成部分。金矿床具有低温成矿特征,出现硅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等围岩蚀变和特征的Au-As-Hg元素组合。成矿期方解石具有MREE富集和正Eu异常特点,显示矿热液是一种MRE... 簸箕田金矿位于灰家堡背斜东头倾覆端,是灰家堡卡林型金矿田重要的组成部分。金矿床具有低温成矿特征,出现硅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等围岩蚀变和特征的Au-As-Hg元素组合。成矿期方解石具有MREE富集和正Eu异常特点,显示矿热液是一种MREE相对富集以及具有正Eu异常的还原性流体,来源于深部或至少经历过对富含斜长石源区的水-岩反应。成矿期方解石的δ^(13)C为-6‰~-0.1‰,成矿期后方解石的δ^(13)C为0.2‰~3.2‰,显示成矿期碳来源于地幔碳和地层碳的混合,成矿期后碳主要来自于地层。矿床硫同位素变化于0.73‰~5.86‰,组成均一化较高,具有接近幔源硫的特征,反映了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于深源岩浆。总之我们推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在燕山期区域构造作用下沿深大断裂上涌,当成矿流体运移至背斜核部时,由于成矿条件的聚变,金被快速富集沉淀,形成簸箕田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同位素 卡林型金矿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织金含稀土磷矿石选别工艺的选择 被引量:41
8
作者 张覃 张杰 +1 位作者 陈肖虎 韩俊尧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5,共3页
在分析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石的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的基础上 ,依次进行了原矿的磨矿性能、重选和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重选试验难以达到分离富集有用矿物的目的 ,而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的反浮选开路流程 ,则可使预富集稀土精... 在分析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石的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的基础上 ,依次进行了原矿的磨矿性能、重选和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重选试验难以达到分离富集有用矿物的目的 ,而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的反浮选开路流程 ,则可使预富集稀土精矿中的磷富集约 1倍 ,其稀土 (REO)品位也由原矿的 0 0 70 %提高到 0 13 5 % ,且稀土的回收率为 83 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选别工艺 磷矿 稀土矿 反浮选工艺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都匀牛角塘铅锌矿床成矿模式 被引量:12
9
作者 金灿海 张玙 +3 位作者 张达 赵征 黄林 谭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99-700,共2页
牛角塘铅锌矿位于贵州省都匀县境内,是一个以锌矿化为主的中型层控铅锌矿床。近年来,一些学者对矿床成因、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陈国勇等,1992;叶霖等,2000;2005),但对成矿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弱。本文在调查研究... 牛角塘铅锌矿位于贵州省都匀县境内,是一个以锌矿化为主的中型层控铅锌矿床。近年来,一些学者对矿床成因、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陈国勇等,1992;叶霖等,2000;2005),但对成矿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弱。本文在调查研究及总结该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成矿模式,其成果对深化矿床成因认识,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指导区域找矿等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清虚洞组 泥质 页岩 有色金属矿床 碎屑岩 成矿模式 下寒武统 碳酸盐岩 白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重建贵州梵净山一万年以来的植被与气候 被引量:18
10
作者 乔玉楼 陈佩英 +3 位作者 沈才明 孙彦敏 周启永 姜漫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45-457,共13页
在孢粉分析和(14)C测定年龄资料的基础上,以现代梵净山植被带及其气候状况为类比系统,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重建贵州梵净山1万年以来的古植被和古气候演化历史,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1-7.8kaB.P.,7.8-2.... 在孢粉分析和(14)C测定年龄资料的基础上,以现代梵净山植被带及其气候状况为类比系统,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重建贵州梵净山1万年以来的古植被和古气候演化历史,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1-7.8kaB.P.,7.8-2.7kaB.P.和2.7kaB.P.到现在,依次为升温期、高温期和降温期,其中高温期年平均温度比现代年平均温度高出1.6-3.3℃。1万年以来的年降水量比较稳定,使本地区一直处于较湿润状态。由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植被垂直带的移动幅度为100-4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被 古气候 全新世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青岩剖面青岩阶上部牙形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武桂春 姚建新 +1 位作者 纪占胜 王立亭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54,I0001,I0002,共12页
在贵州青岩剖面的青岩组之上,原被认为是拉丁期的垄头组下部的层段中发现了牙形石动物群,除少量的分枝分子外,都归属于Neogondolella属,可鉴定为4个种,即Neogondolella bifurcata,N.constricta,N.mombergensis和N.navicula。建立了2个... 在贵州青岩剖面的青岩组之上,原被认为是拉丁期的垄头组下部的层段中发现了牙形石动物群,除少量的分枝分子外,都归属于Neogondolella属,可鉴定为4个种,即Neogondolella bifurcata,N.constricta,N.mombergensis和N.navicula。建立了2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是Neogondolell abifurcata带和N.constricta带。牙形石面貌证明这段地层在时代上非常接近但尚未进入拉丁阶,属于安尼期中晚期,进一步的牙形石工作将很有可能在目前发现的牙形石层段的上部寻找到安尼阶和拉丁阶之间的界限,从而为青岩阶顶界的限定提供可靠的牙形石证据。此外,牙形石的发现还初步实现了青岩阶2大主导门类化石——牙形石和菊石在同一剖面的直接对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青岩剖面 垄头组下部 牙形石 青岩阶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北地区寒武系清虚洞组钙质风暴岩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12
作者 周琦 颜佳新 张命桥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28,共4页
在黔东北铜仁—江口地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下部发育一套特征典型、序列特殊的钙质风暴岩。该风暴沉积的底面侵蚀构造清楚,板片状泥晶灰岩砾石呈菊花状排列,发育丘状交错层理、负载构造、递变层理和小波纹层理等沉积构造,为典型的浅海风... 在黔东北铜仁—江口地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下部发育一套特征典型、序列特殊的钙质风暴岩。该风暴沉积的底面侵蚀构造清楚,板片状泥晶灰岩砾石呈菊花状排列,发育丘状交错层理、负载构造、递变层理和小波纹层理等沉积构造,为典型的浅海风暴岩。该风暴沉积序列的最大特点是含有大量钙质鲕粒。另外,不同的、类似于近源和远源的风暴沉积序列出露于同一剖面的相邻层位,可能反映了风暴登陆路径或者风暴流强度的差别。该风暴沉积的发现,对建立与黔中和湘西北同期地层的沉积学对比剖面、探讨风暴沉积模式的空间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系 扬子地台 风暴岩 清虚洞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山带的浊积岩型金矿的基本地质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焕章 王中刚 +3 位作者 吴学益 朱笑青 陈文一 胡瑞忠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39-340,共2页
浊积岩型金矿是一种造山带型金矿,即赋存在浊积岩中的顺层的含金石英脉或蚀变岩,常见于背斜的轴部和与造山运动有关的构造中。在世界上这种类型的金矿与绿岩带金矿、产于铁建造中的金矿同属于造山带中的金矿(图1)。这类金矿的主要分布... 浊积岩型金矿是一种造山带型金矿,即赋存在浊积岩中的顺层的含金石英脉或蚀变岩,常见于背斜的轴部和与造山运动有关的构造中。在世界上这种类型的金矿与绿岩带金矿、产于铁建造中的金矿同属于造山带中的金矿(图1)。这类金矿的主要分布地区为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的Meguma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带 浊积岩 基本地质特征 造山带 含金石英脉 绿岩带 背斜构造 蚀变岩 剪切带 古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农业生产中多种矿物元素液态肥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蓉 毕坤 邹世荣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94-198,共5页
为改变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产品产出率低、品质差的现状,从喀斯特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土壤缺少微量元素等特征入手,利用富含矿物元素的硅酸盐岩,开发生产多元素液态矿物肥料,补偿喀斯特地区农作物生长需要的矿物营养元素。2002年以来经100... 为改变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产品产出率低、品质差的现状,从喀斯特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土壤缺少微量元素等特征入手,利用富含矿物元素的硅酸盐岩,开发生产多元素液态矿物肥料,补偿喀斯特地区农作物生长需要的矿物营养元素。2002年以来经100多个农户及贵州省各地土肥站、农业科研生产部门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十几个县市进行了700多亩种植试验,获得了农作物产量增加和农产品质量提高的效果。施用多元素液态矿物肥种植的水稻、玉米、辣椒、油菜、烤烟、水果及蔬菜等20多个农作物,其90%以上的作物增产超过5%,70%增产超过10%,农产品的蛋白质提高1~2个百分点,稻谷支链淀粉提高2.7%,果实的外观色、香、味、形得到明显改观。实践证明施用多元素液态矿物肥料是提高喀斯特地区农产品产出率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多元素液态肥 使用效果 贵州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凯里—黄平地区梁山组铝土矿含矿岩系沉积时代之商榷
15
作者 刘平 韩忠华 聂坤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81,共15页
黔北—渝南大竹园组(C_(2)d)与黔东南凯里—黄平地区梁山组(P_(2)l),都是铝土矿含矿岩系,均产有丰富的孢子花粉。基于孢粉学研究,推测大竹园组孢粉应产于“石炭纪”,结合大竹园组与下伏上石炭统黄龙组(C_(2)h)或下志留统韩家店组(S_(1)h... 黔北—渝南大竹园组(C_(2)d)与黔东南凯里—黄平地区梁山组(P_(2)l),都是铝土矿含矿岩系,均产有丰富的孢子花粉。基于孢粉学研究,推测大竹园组孢粉应产于“石炭纪”,结合大竹园组与下伏上石炭统黄龙组(C_(2)h)或下志留统韩家店组(S_(1)hj),以及上覆中二叠统梁山组(P_(2)l),皆为假整合接触等地质特征,推测大竹园组沉积时代大致为晚石炭世逍遥期,即卡西莫夫期—格舍尔期。黔北—渝南大竹园组上覆梁山组与凯里—黄平地区梁山组孢粉丰度较高,基于孢粉组合,推测其沉积时代皆为中二叠世罗甸期早期,即空谷期早期。依据岩石地层特征和化石组合,笔者等认为《中国矿产地质志·贵州卷·铝土矿》(2019)第六章“凯里式铝土矿”中,中二叠统梁山组(P_(2)l)即为原梁山组上段的碳质页岩、煤层及砂岩等,该地区下二叠统“大竹园组(P_(1)d)”,应为原梁山组中段的铝土矿、铝土岩等及下段的铁质黏土岩、菱铁矿层等,其沉积时代不应为“早二叠世紫松期晚期—隆林期”,即撒克马尔期—亚丁斯克期,而应为中二叠世罗甸期早期,即空谷期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竹园组 梁山组 铝土矿含矿岩系 孢子花粉 黔北—渝南 凯里—黄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务正道铝土矿区域成矿规律及其对整装勘查的意义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沛刚 赵芝 +3 位作者 刘新星 顾文鳌 翁申富 雷志远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2-839,共8页
贵州大竹园是近年来取得重要找矿进展的大型铝土矿之一,黔北务正道地区也已被国家列入首批整装勘查区。为确保进一步找矿取得突破,迫切需要对大竹园铝土矿典型矿床及务正道铝土矿矿集区的成矿条件分析和成矿规律进行总结。本文通过含矿... 贵州大竹园是近年来取得重要找矿进展的大型铝土矿之一,黔北务正道地区也已被国家列入首批整装勘查区。为确保进一步找矿取得突破,迫切需要对大竹园铝土矿典型矿床及务正道铝土矿矿集区的成矿条件分析和成矿规律进行总结。本文通过含矿地层、构造、古气候、地貌和岩相古地理条件的分析,将大竹园组含矿岩系的分布、韩家店群成矿母岩的存在、基底黄龙组灰岩的溶蚀和向斜轴部构造的稳定延伸作为最重要的区域成矿要素,进而梳理出栗园-鹿池、张家院、大塘、新模、道真、桃园、安场和浣溪等向斜构造展布区作为整装勘查的主要目标,并分别建立了成矿模式,明确了重点勘查的找矿方向。通过2010年以来的整装勘查工作,目前已新增铝土矿资源量4.7亿吨,新发现3个超大型、4个大型和3个中型铝土矿,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效果。本文在找矿勘查实践基础上总结的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为整装勘查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今后的找矿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大竹园 黔北务正道 区域成矿 找矿方向 整装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湘桂交界地区南华系划分——基于连续完整的贵州从江县黎家坡南华系剖面 被引量:6
17
作者 卢定彪 肖加飞 +2 位作者 林树基 杨海英 吴开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0-207,共8页
南华系大致对应国际上的成冰系。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未能确定其层型剖面,内部划分更是存在较多分歧。寻找南华系层型候选剖面尤为重要与迫切。为此,通过1∶5万地质调查,在贵州省从江县黎家坡地区找到了一条层序完整、沉积连续、厚度巨大... 南华系大致对应国际上的成冰系。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未能确定其层型剖面,内部划分更是存在较多分歧。寻找南华系层型候选剖面尤为重要与迫切。为此,通过1∶5万地质调查,在贵州省从江县黎家坡地区找到了一条层序完整、沉积连续、厚度巨大、分层标志明显、顶底界线清楚的南华系剖面。基于该剖面初步研究成果,结合对湘黔桂交界区、湘西北、峡东等地区其他南华系剖面的实地考查资料,综合分析近年前人关于南华系的研究成果,以完整的南华大冰期发展演化过程为线索,对南华系内部划分进行了初步尝试。根据黎家坡南华系剖面南华大冰期沉积记录,将其从下向上依次划分为长安冰期、富禄间冰期、南沱冰期。明确提出南华系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统:下统对应长安冰期沉积序列,中统对应富禄间冰期沉积序列,上统对应南沱冰期沉积序列。为中国南华系内部划分提供了一种更合乎逻辑的方案。这一研究成果对成冰系的划分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将丰富成冰系的研究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划分 南华系 连续完整剖面 黎家坡 黔湘桂交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与火山碎屑岩和热液喷发有关的金矿床——贵州泥堡金矿 被引量:45
18
作者 刘平 李沛刚 +3 位作者 马荣 韩忠华 杨光龙 叶德书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泥堡金矿位于黔西南峨眉山玄武岩外缘的凝灰岩分布区,属微细浸染型矿床。文章通过对泥堡矿床的地层、岩石、构造、矿体、矿石等实地调查和综合解析,探讨其主要控矿因素和成矿作用,为今后寻找类似矿床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泥堡... 泥堡金矿位于黔西南峨眉山玄武岩外缘的凝灰岩分布区,属微细浸染型矿床。文章通过对泥堡矿床的地层、岩石、构造、矿体、矿石等实地调查和综合解析,探讨其主要控矿因素和成矿作用,为今后寻找类似矿床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泥堡矿床最主要的金矿体产于茅口组与峨眉山玄武岩组之间的沉积间断面附近,是一个集矿源层、流体通道和容矿部位于一体的极具特色的成矿组合。在该区,P2-3β1-1底部富含有机质的凝灰岩,P2-3β1-1与大厂石英岩之间的热液喷发角砾岩,都是最主要的赋矿部位和容矿岩石。各种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显示,黄铁矿中的硫与玄武岩中的硫可能都来自幔源;富含Si O2和K的低盐度、中低温成矿流体是地表水沿断裂深循环形成的;成矿时代属晚侏罗世(142Ma),是黔西南地区最早形成的金矿床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火山碎屑岩 热液喷发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泥堡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石阡地区热矿水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世从 陈履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57-466,共10页
根据石阡地区热矿水分布区的水文地质、构造、岩相资料和热矿水的水化学及同位素的研究成果,可将本区热矿水分成Ⅰ、Ⅱ、Ⅲ三个小区:Ⅰ区位于印江至石阡的袍木寨背斜、石阡断裂带北段上,含水围岩为咸化海相白云岩含膏盐建造,为矿化度高,... 根据石阡地区热矿水分布区的水文地质、构造、岩相资料和热矿水的水化学及同位素的研究成果,可将本区热矿水分成Ⅰ、Ⅱ、Ⅲ三个小区:Ⅰ区位于印江至石阡的袍木寨背斜、石阡断裂带北段上,含水围岩为咸化海相白云岩含膏盐建造,为矿化度高,Sr^(2+)、SO_4^(2-)、δD、δ^(18)O较高的SO_4^(2-)型水。Ⅲ区位于红石走滑断裂束,含水围岩为浅海灰岩建造,为矿化度低,Sr^(2+)、SO_4^(2-)、δD、δ^(18)O较低的HCO_3^-型水。Ⅰ、Ⅲ区热矿水年龄较低。Ⅱ区位于上述两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其热矿水为Ⅰ、Ⅲ区热矿水混合而成。为年龄较高的水化学和同位素组成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SO_4^(2-)·HCO_3^-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矿水 同位素 地球化学 石阡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铝土矿成矿作用的实验研究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履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18-428,共11页
通过对与贵州铝土矿成矿作用有关的水云母粘土岩、铝土岩和铝铁岩等在不同Eh和pH条件下铝、硅、铁溶解作用的实验研究,结合理论分析和野外实际,本文认为,贵州铝土矿之红矿是在水动力条件良好的地表氧化条件下淋滤水云母粘土岩的结果;其... 通过对与贵州铝土矿成矿作用有关的水云母粘土岩、铝土岩和铝铁岩等在不同Eh和pH条件下铝、硅、铁溶解作用的实验研究,结合理论分析和野外实际,本文认为,贵州铝土矿之红矿是在水动力条件良好的地表氧化条件下淋滤水云母粘土岩的结果;其白矿是由红矿在富有机酸的还原体系的沼泽相中经脱铁、脱硅作用而形成的。红矿是贵州铝土矿的物质基础,铝土矿质量的优劣和储量的多少,取决于沼泽化前红矿质量的优劣和堆积聚积的规模与厚度;而沼泽化造成的水体系的物化环境是红矿变白的必要条件。氧化条件下成矿(三水铝石),还原条件下除杂,是白矿形成的必经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成矿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