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危险源识别的山区地质灾害风险定量评价——以贵州省茅台镇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徐庆方 何开寿 +2 位作者 胡励耘 谢配红 张辉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165,共14页
我国西南山区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特别是贵州省西北部近四川盆地的盆山过渡带,滑坡和崩塌对居民生产和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为合理预测山区地质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以贵州省茅台镇为研究区,开展了山区乡镇尺度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 我国西南山区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特别是贵州省西北部近四川盆地的盆山过渡带,滑坡和崩塌对居民生产和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为合理预测山区地质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以贵州省茅台镇为研究区,开展了山区乡镇尺度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探索性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以水文斜坡单元为基础评价单元,对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进行了量化,并通过划分地质灾害易发性临界阈值识别地质灾害相关危险源,分析其运动特征和影响范围,建立了一套适合山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源识别及run-out定量分析方法,并据此对斜坡单元的风险评价结果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斜坡坡度、工程地质岩组和斜坡变形是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区地质灾害空间预测准确率为92%,ROC曲线的AUC值为0.97;结合危险源影响范围预测和风险分析,确定研究区赤水河两岸及北部山区人口伤亡风险和建筑物财产损失风险较高,而茅台镇北部罗村及柏杨村一带的丘陵地区人口伤亡风险和建筑物财产损失风险较低。本研究提出的危险源分析手段和地质灾害定量风险评价方法适用于盆山地带乡镇尺度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可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地质灾害应急决策提供必要的资料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地质灾害 风险评价 危险源识别 run-ou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务川汞矿带木油厂矿田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9
2
作者 朱永红 徐石辉 +1 位作者 王祁仑 朱成林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8,共11页
截至2007年1月,经核实贵州务川木油厂汞矿实际保有汞金属资源储量为1.2912万吨,居全国之冠。文章在介绍矿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多种测试成果及现代矿床学的成矿理论综合研究,认为汞源来自上地幔,辰砂中的硫来源于地层中的石膏。矿床... 截至2007年1月,经核实贵州务川木油厂汞矿实际保有汞金属资源储量为1.2912万吨,居全国之冠。文章在介绍矿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多种测试成果及现代矿床学的成矿理论综合研究,认为汞源来自上地幔,辰砂中的硫来源于地层中的石膏。矿床的形成与地下低温热卤水的活动关系密切,当含矿热液流经含石膏岩层之后,遇硫源在Eh值下降、pH值中偏碱性、温度下降、压力减小的条件下,发生一系列的蚀变反应,从而形成了以"大而贫"为其特征的木油厂矿田。其成矿方式以交代为主,充填次之;成矿时代归属燕山期。拟建的成矿模式(图)对今后在务川汞矿带外围寻找隐伏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矿田 地质特征 成因 成矿模式木油厂 务川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大厂锑矿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污染来源分析
3
作者 张斌 康鸿源 +1 位作者 周伟青 谢配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189,共10页
掌握锑矿开采活动影响下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厘清污染特征及污染来源,对矿山开采活动背景下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贵州大厂锑矿水环境状况,在地表水和地下水野外取样的基础上,利用水化学分析和同位素测试手段,分析... 掌握锑矿开采活动影响下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厘清污染特征及污染来源,对矿山开采活动背景下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贵州大厂锑矿水环境状况,在地表水和地下水野外取样的基础上,利用水化学分析和同位素测试手段,分析了矿区水化学特征及类型,并研究了矿山酸性水硫酸盐、硫氧稳定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分析了污染来源及其污染路径。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的主要污染指标为Mn、Hg、Sb、SO_(4)^(2-),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指标为Mn、Sb、Al、Hg,水环境受污染情况严峻;根据硫端元分析,水环境主要污染源来自废渣堆淋滤水和平硐排水。研究结果可为矿区锑污染的长期动态监测、矿业开发活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矿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硫同位素 污染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胶凝体系超高性能修复材料韧性及微细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谢文 胡业红 +5 位作者 樊磊 谢靖斌 田峰 邹烽 秦公义 崔圣爱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7,共6页
为探究复合胶凝体系对超高性能修复材料韧性及微细观特征的影响,设计水泥单一胶凝体系、水泥-硅灰二元胶凝体系和水泥-微珠-硅灰三元胶凝体系进行探索.通过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不同胶凝体系对超高性能修复材料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韧... 为探究复合胶凝体系对超高性能修复材料韧性及微细观特征的影响,设计水泥单一胶凝体系、水泥-硅灰二元胶凝体系和水泥-微珠-硅灰三元胶凝体系进行探索.通过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不同胶凝体系对超高性能修复材料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韧性行为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及CT技术从微观角度解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硅灰和微珠均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且微珠可以补偿硅灰对流动性的不利影响.工作性结果、折压比及残余弯曲韧度比表现出的规律一致:C-CS-SF组优于C组优于C-SF组;SEM-EDS结果表明多元胶凝体系生成的水化产物Ca/Si低,C-S-H凝胶更为致密,基体与钢纤维的黏结更为紧密;CT结果表明水泥-微珠-硅灰三元胶凝体系总孔隙率低,密实度最高,钢纤维定向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修复材料 复合胶凝体系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城铅锌矿元素组合和变化规律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光龙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3-310,共8页
为揭示黔西北水城地区铅锌矿元素组合及变化规律,利用水城铅锌矿青山矿床岩石地球化学样品测试元素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水城铅锌矿主要元素(氧化物)簇分为三类:一是以Pb-Zn-Ba为组合代表的成矿元素;二是以CaO-MgO、K2O-Al2O3... 为揭示黔西北水城地区铅锌矿元素组合及变化规律,利用水城铅锌矿青山矿床岩石地球化学样品测试元素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水城铅锌矿主要元素(氧化物)簇分为三类:一是以Pb-Zn-Ba为组合代表的成矿元素;二是以CaO-MgO、K2O-Al2O3、Cu-Ag-Cd为组合的成岩元素;三是成岩元素中受成矿因素影响而发生改造或迁移的元素,即Ag-Cu-Cd组合。由于成矿热卤水的多次活动和断层作用,蚀变围岩中SiO2、As受成矿因子和成岩因子的双重控制,而断层破碎带中则少了受成矿因素影响的元素,代之以Ba、MgO、SiO2为代表的蚀变岩石元素组合,Pb、Zn、Ba的关系更趋于密切。解释认为,它们的组合变化除受淋滤流失、成岩作用等主因子的支配外,还受到成矿热液作用的影响,是构造控矿的直接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元素组合 变化规律 铅锌矿 水城地区 黔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软弱夹层缓倾顺层岩质边坡中抗滑桩-键组合结构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权川 徐庆方 +2 位作者 谢配红 萧诗礼 朱爱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1-140,共10页
含软弱夹层缓倾顺层岩质边坡的失稳破坏往往是沿软弱夹层向下滑移。针对这类边坡的破坏特点,以贵州某含软弱夹层缓倾顺层岩质边坡为例,提出采用抗滑桩-键组合结构对此类边坡进行支挡防护,并基于有限元软件模拟了抗滑桩-键组合结构对边... 含软弱夹层缓倾顺层岩质边坡的失稳破坏往往是沿软弱夹层向下滑移。针对这类边坡的破坏特点,以贵州某含软弱夹层缓倾顺层岩质边坡为例,提出采用抗滑桩-键组合结构对此类边坡进行支挡防护,并基于有限元软件模拟了抗滑桩-键组合结构对边坡的支挡防护机理,讨论了不同排距对边坡稳定性、坡体变形特征以及边坡剩余下滑力分担情况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将抗滑桩与抗滑键组合形成新的抗滑体系,能有效地控制含软弱夹层缓倾顺层岩质边坡的坡体变形,进而提升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抗滑键设置后分担了前排桩部分下滑力,显著改善了前排桩的受力状态,其承担的荷载约为前排桩的75%~90%;抗滑桩-键组合结构承担的边坡剩余下滑力之和略大于单排桩承担的边坡剩余下滑力,且排距对边坡剩余下滑力的分担具有一定影响,随着排距的增大,抗滑桩-键组合结构承担的边坡剩余下滑力之和缓慢增大,当排距为45 m时其达到峰值。研究成果可为此类边坡的支挡防护提供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顺层岩质边坡 软弱夹层 抗滑键 抗滑桩-键组合结构 剩余下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