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XLNET模型的开阳磷矿成矿条件相关地质实体识别与应用
1
作者 彭彬 田宜平 +2 位作者 曾斌 吴雪超 吴文明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4-234,共11页
随着磷矿找矿难度越来越大,地质勘探成果报告也愈来愈多,通过人工识别海量文档中与磷矿成矿相关地质信息耗时低效,无法满足知识共享传播和地质报告智能管理的需求。为快速获得磷矿地质文档报告中隐藏的成矿地质知识,基于XLNET模型建立... 随着磷矿找矿难度越来越大,地质勘探成果报告也愈来愈多,通过人工识别海量文档中与磷矿成矿相关地质信息耗时低效,无法满足知识共享传播和地质报告智能管理的需求。为快速获得磷矿地质文档报告中隐藏的成矿地质知识,基于XLNET模型建立了磷矿成矿地质实体自动识别的方法。首先对实体进行BIO标注建立地质实体字典,利用XLNET作为底层预处理模型学习句子双向语义;然后使用BILSTM-Attention-CRF模型实现文本多标签的智能分类;最后通过定位磷矿实体在报告中的分布位置大致推测该处磷矿成矿条件和成矿模式。将该模型与其余3种模型比较得出结果,该模型识别的准确率(P)、召回率(R)及F1值都接近了90%,较前3种模型分别调高了2%,5%,6%。该研究为开阳磷矿地质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地质实体自动识别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实体识别 XLNET-BILSTM-Attention-CRF 磷矿成矿模式 预训练模型 序列标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六枝特区耕地土壤养分的地球化学等级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任维 万大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5期123-130,共8页
【目的】探明贵州省六枝特区耕地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六枝特区农业生产布局与区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容量法和森林土壤系列测定方法测定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和有机质等养分的含量,... 【目的】探明贵州省六枝特区耕地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六枝特区农业生产布局与区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容量法和森林土壤系列测定方法测定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和有机质等养分的含量,并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养分地球化学分级标准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对土壤各养分指标含量进行地球化学单指标及综合养分评价。【结果】六枝特区耕地土壤肥力总体为中等偏丰富,综合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和有机质等养分的含量状况,其土壤综合肥力一等(丰富)土壤面积为64.77k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8.39%,主要分布在牛场、新场、梭戛、新华、龙河、大用、中寨和郎岱等乡镇,另在塔山街道至九龙街道一带也有分布;二等(较丰富)土壤面积为519.13k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67.27%,除新场乡、关寨镇、新窑镇、月亮河乡、中寨镇和牂牁镇外,其余乡镇均大面积分布;三等(适中)土壤面积为24.11k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0.84%,主要分布于月亮河乡、牂牁镇、关寨镇和新场乡南部;四等(较缺乏)土壤面积为3.88k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3.35%,主要分布在新场乡、关寨镇、牂牁镇和月亮河乡,其余区域零星分布;五等(缺乏)土壤面积为0.17k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0.15%,主要分布于新场乡、关寨镇、牂牁镇和月亮河乡。【结论】六枝特区耕地土壤肥力总体较好,但部分乡镇个别营养缺乏,其中牛场乡、新华镇、龙河镇、岩脚镇西面、牂牁镇和中寨镇等乡镇应加强对磷肥的补充,在关寨镇、牂牁镇和郎岱镇应加强对钾肥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壤养分 地球化学等级 土壤肥力 六枝特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厚度对岩溶洞穴滴水水文类型划分和水化学特征的作用
3
作者 黄正周 胡运迪 +7 位作者 周忠发 胡德勇 赵敏 张宇超 范宏岱 王登超 尚运 张晴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179-7190,共12页
岩溶地区的复杂性加大了洞穴滴水研究的难度,土壤厚度状况对洞穴滴水水文类型和水化学特征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对遵义市清江洞内6个滴水点开展了一个水文年监测,采用Smart-Friendrich分类系统进行滴水分类,探讨土壤厚度对水文、水化学特... 岩溶地区的复杂性加大了洞穴滴水研究的难度,土壤厚度状况对洞穴滴水水文类型和水化学特征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对遵义市清江洞内6个滴水点开展了一个水文年监测,采用Smart-Friendrich分类系统进行滴水分类,探讨土壤厚度对水文、水化学特征及先期方解石沉淀(PCP)的影响。结果表明:(1)清江洞滴水点可分为渗流、包气带流和季节流三种滴水类型,滴速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呈现出雨季大旱季小的变化特征,上覆土壤较薄的渗流类滴水点滴速全年稳定性较好,不易断流;(2)滴水水化学季节变化明显,其中二氧化碳分压(pCO_(2))、电导率(EC)、Ca^(2+)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渗流类滴水点因上覆土壤较薄而数值最小,另外两类滴水点因上覆土壤较厚,水化学数值和变幅较大;(3)滴水点稳定碳同位素(δ^(13)C_(DIC))与水化学特征变化类似,渗流类滴水点因上覆土壤较薄,其δ^(13)C_(DIC)更偏正,包气带流和季节流类滴水点δ^(13)C_(DIC)则相反;(4)土壤厚度影响滴水点的干湿状况和水化学特征,进而也对PCP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发现证明了土壤厚度是影响滴水水文、水化学和δ^(13)C_(DIC)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厚度 滴水 水文类型 水化学 元素/Ca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方解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徐碧良 谭亲平 +3 位作者 夏勇 赵亦猛 陈明 王泽鹏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5-694,共10页
水银洞是滇黔桂地区最大的、隐伏的、层控型卡林型金矿床。本文以水银洞金矿床为例,采集矿体裂隙、无矿围岩、断层破碎带、中上二叠统之间构造蚀变体和远离水银洞金矿床无矿区域地表裂隙等5种空间部位中的方解石,分析其稀土(REE)和As、S... 水银洞是滇黔桂地区最大的、隐伏的、层控型卡林型金矿床。本文以水银洞金矿床为例,采集矿体裂隙、无矿围岩、断层破碎带、中上二叠统之间构造蚀变体和远离水银洞金矿床无矿区域地表裂隙等5种空间部位中的方解石,分析其稀土(REE)和As、Sb、Tl、Y等微量元素组成,以期能揭示成矿流体地球化学信息,并挖掘方解石用于滇黔桂地区隐伏矿找矿的地球化学指标。矿体裂隙中充填的与成矿作用相关的方解石具有中稀土(MREE)富集的配分模式和正Eu异常(δEu=1.01~1.51)的显著特征,显示了成矿流体是一种MREE相对富集,超常富Eu的还原性流体。其它空间部位方解石的REE配分模式和Eu异常特征(δEu=0.60~1.58)复杂多样,显示了这些方解石的多来源性、多期性和复杂性。不同空间部位方解石的As、Sb、Tl含量没有明显的区别,无法根据成矿相关元素(如As、Sb、Tl等)含量的高低,识别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在?MREE-δEu和Y/Ho-La/Ho图解中,矿体裂隙中的方解石可与其它空间部位的方解石区分,可大致判断方解石与成矿作用的相关性。成矿流体在经历Au沉淀成矿作用后,可能沿着各种断裂和微裂隙继续运移,甚至直达地表。方解石REE组成,为滇黔桂地区金矿隐伏矿找矿提供了一种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银洞 卡林型金矿 方解石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泥堡特大型金矿床的新发现及其控矿因素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俊海 刘建中 +4 位作者 张双菊 何彦南 杨天才 张应国 张丞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4-149,共6页
为了在黔西南泥堡金矿区获得找矿突破,进一步厘清矿床控矿因素,近年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五地质大队根据其积累的黔西南地区金矿找矿经验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结合该区地表已知金矿体赋存特征,通过对以往大量地质资料再研究,... 为了在黔西南泥堡金矿区获得找矿突破,进一步厘清矿床控矿因素,近年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五地质大队根据其积累的黔西南地区金矿找矿经验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结合该区地表已知金矿体赋存特征,通过对以往大量地质资料再研究,并通过大量深部钻探工程验证,获得了一些新发现:二龙抢宝背斜是一次级褶皱,为隐伏的F1断层上盘的牵引褶皱;新发现了F1断层破碎蚀变带中的厚大金矿体,单矿体达大型矿床规模,从而使泥堡金矿达特大型矿床规模,并新发现了深部泥堡背斜核部的层控型矿体;在黔西南地区,首次在泥堡金矿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中的断层破碎带内发现了金矿体。进一步研究得出泥堡金矿床的控矿因素是:1地层,泥堡金矿体主要产于中二叠统茅口组,上二叠统龙潭组一段、二段和三段;2构造,泥堡金矿体产于泥堡背斜南翼,主要受F1逆断层控制,其次受二龙抢宝背斜核部附近的构造蚀变体控制;3岩性,当岩石为角砾岩或砾屑砂岩、沉凝灰岩、不纯碳酸盐岩时有利于成矿,特别是岩层厚度较薄,成分复杂,孔隙多,其顶、底板为透水性差的黏土岩、粉砂质黏土岩时易富集形成金矿(化)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现 控矿因素 地质特征 泥堡金矿床 特大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银洞超大型金矿赋存于Sbt中的金矿石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建中 陈景河 +4 位作者 陈发恩 陈松 付芝康 邓一明 陈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水银洞 矿石特征 黄铁矿 超大型金矿 赋存 综合利用 硫化物 分配率 毒砂 五角十二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表类型的山地海绵城市生态建设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潘建平 付占宝 +4 位作者 程卫华 陆世安 李鑫 孙博文 黄桂萍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88,共5页
建设海绵城市是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举措。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仍在发展探索阶段,并未建立全面的评估体系。目前,山地城市建设未充分利用地表类型信息及评估标准较少结合地形因素。针对此问题,本文基于城市地表覆被类型和地形因素,建立山... 建设海绵城市是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举措。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仍在发展探索阶段,并未建立全面的评估体系。目前,山地城市建设未充分利用地表类型信息及评估标准较少结合地形因素。针对此问题,本文基于城市地表覆被类型和地形因素,建立山地海绵城市的生态评估指标。首先获取研究区域两时相地类信息;然后计算地类变化检测结果,并结合高程和坡度评估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最后经评估可知,在两时相间,绿地率增加了0.22%,不透水面率增加了0.46%,建设用地向中地势区间发展,同时获悉其余地类间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该区域绿地率增加,天然水体保护较好,透水面占比大于不透水面,生态建设与建设用地发展符合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山地城市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地表覆盖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水银洞超大型金矿龙潭组赋矿层岩相特征及对金成矿的控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成富 刘建中 +5 位作者 顾雪祥 王泽鹏 陈发恩 王大福 徐良易 李松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21-1232,共12页
黔西南地区水银洞超大型金矿床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金异常富集的高品位层状-似层状矿体受特定的不纯碳酸盐岩和有利岩性组合控制。对龙潭组赋矿层及围岩开展系统岩石学对比分析,总结制约龙潭组沉积作用及岩石类型的控制因素,分析龙潭组... 黔西南地区水银洞超大型金矿床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金异常富集的高品位层状-似层状矿体受特定的不纯碳酸盐岩和有利岩性组合控制。对龙潭组赋矿层及围岩开展系统岩石学对比分析,总结制约龙潭组沉积作用及岩石类型的控制因素,分析龙潭组中高品位金矿体产出特征及其对岩性岩相的选择性规律。结果表明,龙潭组整体为一套浅水三角洲泥炭沼泽与滨岸潮坪泻湖相沉积,以富含有机质为特征,灰岩夹层可能代表不同时期的海侵事件;峨眉山玄武岩浆的喷溢改变吴家坪期沉积古地理格局和龙潭组中陆源碎屑岩的成分,发育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沉积,矿石中铁白云石可能是火山碎屑物质热蚀变产物;富有机质和玄武质火山碎屑的不纯生物碎屑灰岩是金异常富集形成高品位矿体的重要控制因素。在黔西南地区找寻该类型矿床时应重点评价特定的岩石类型及组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控矿 龙潭组 岩相 水银洞金矿 黔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钴镍三元氧化物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环境水样中5种有机磷农药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雨莹 王泽鹏 +2 位作者 任维 王勇 朱霞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0-676,共7页
合成了铁钴镍三元氧化物复合材料(ICNTO),以ICNTO为固相萃取剂,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环境水样中辛硫磷、敌敌畏、甲基对硫磷、毒死蜱、伏杀硫磷5种有机磷农药。优化的固相萃取条件为:2 g ICNTO,萃取速率为8 mL/min,5 mL二氯甲烷为... 合成了铁钴镍三元氧化物复合材料(ICNTO),以ICNTO为固相萃取剂,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环境水样中辛硫磷、敌敌畏、甲基对硫磷、毒死蜱、伏杀硫磷5种有机磷农药。优化的固相萃取条件为:2 g ICNTO,萃取速率为8 mL/min,5 mL二氯甲烷为洗脱剂,洗脱速率为2 mL/min。建立的方法测定5种有机磷农药的质量浓度范围在0.01~20μg/L之间,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相对标准偏差(RSD,n=5)在1.6%~5.6%之间,检出限范围为0.004~0.01μg/L。该方法成功应用于环境水样中5种有机磷农药的测定,各农药加标回收率在71.6%~121.7%之间,RSD(n=5)在1.6%~10.2%之间。基于ICNTO固相萃取建立的分析方法检出限低,准确度高,能够满足环境样品中痕量有机磷农药的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钴镍三元氧化物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有机磷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对不同养分水平下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化感作用的响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辜睿 蒲磊 +2 位作者 李军亚 赵平 雷泞菲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54-1362,共9页
外来入侵植物分泌的化感物质能够影响本地植物的生长生理特性,养分水平对入侵植物的化感潜力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将番茄植株分别与同种番茄、南美蟛蜞菊、蟛蜞菊植株相邻原位种植,以15%、25%、50%、75%的Hoagland培养液模拟不同养分水... 外来入侵植物分泌的化感物质能够影响本地植物的生长生理特性,养分水平对入侵植物的化感潜力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将番茄植株分别与同种番茄、南美蟛蜞菊、蟛蜞菊植株相邻原位种植,以15%、25%、50%、75%的Hoagland培养液模拟不同养分水平开展温室控制实验,探究在不同养分水平下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及其亲缘植物蟛蜞菊的化感作用对本地植物番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番茄在75%养分水平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物量显著优于其余3个养分水平。(2)随着养分水平降低,番茄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 v/F m)、PSⅡ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及植株的总生物量显著减少,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和植株根系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增加。(3)在25%Hoagland培养液处理下,与南美蟛蜞菊混植番茄的F v/F m、Y(Ⅱ)、q p和总生物量显著低于与蟛蜞菊混植番茄,NPQ和根系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显著高于与蟛蜞菊混植番茄。综上结果说明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可能通过根系分泌化感物质抑制番茄的生长发育,且南美蟛蜞菊的化感作用强于蟛蜞菊,而增加栽培基质中的养分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对番茄的化感胁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养分水平 叶绿素荧光参数 总生物量 生物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