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北部铝土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机制问题 被引量:14
1
作者 梁同荣 廖士范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7-67,共11页
本文讨论了黔中古陆北部及黔北古陆下石炭统铝土矿床,即所谓的息熄式铝土矿床.本类型铝土矿床系古陆经过长期红土化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古风化壳原地残积和原地堆积的.下伏基岩为碳酸盐岩的为原地堆积侣土矿床;下伏基岩为页岩、粉砂岩及细... 本文讨论了黔中古陆北部及黔北古陆下石炭统铝土矿床,即所谓的息熄式铝土矿床.本类型铝土矿床系古陆经过长期红土化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古风化壳原地残积和原地堆积的.下伏基岩为碳酸盐岩的为原地堆积侣土矿床;下伏基岩为页岩、粉砂岩及细碎屑岩有连续过渡的现象的为原地残积铝土矿床,均属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床.其共同特点是:矿体中均含红土化风化壳物质;无水体中沉积结构、构造;无动物化石及其碎屑.碎屑、豆鲕红土化形成时的特征明显,如豆鲕外壳有较多的氧化铁包壳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圹床 成矿 矿床地质 原地堆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素在银成矿中的作用——以额仁套勒盖大型银矿床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铁庚 叶霖 +1 位作者 李乙雨 曾明果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6-81,共6页
通过对额仁套勒盖银矿床卤素和Ag的研究,发现卤素在银矿床中具有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带现象,地表和近地表矿石相对富Cl和I,深部矿石相对富F;矿体中相对富Cl和I,近矿围岩中相对富F。卤素与Ag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矿石类型不同,卤素与Ag的关... 通过对额仁套勒盖银矿床卤素和Ag的研究,发现卤素在银矿床中具有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带现象,地表和近地表矿石相对富Cl和I,深部矿石相对富F;矿体中相对富Cl和I,近矿围岩中相对富F。卤素与Ag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矿石类型不同,卤素与Ag的关系也不同,F与Ag多为负相关,Cl与Ag,I与Ag多为正相关。表明卤素在银的活化、溶解、长距离迁移和沉淀富集过程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矿床 卤族元素 相关关系 成矿作用 活化 区域地质构造 迁移 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上扬子区石炭纪古构造沉积盆地类型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文一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0-14,共5页
中、上扬子区石炭纪继承了加里东运动后的构造格局,滇中前寒武纪基底隆起区——康滇古陆(Ⅰ<sub>1</sub><sup>1</sup>)不断向东扩大,与滇东早奥陶世后隆起区(Ⅰ<sub>1</sub><sup>2</su... 中、上扬子区石炭纪继承了加里东运动后的构造格局,滇中前寒武纪基底隆起区——康滇古陆(Ⅰ<sub>1</sub><sup>1</sup>)不断向东扩大,与滇东早奥陶世后隆起区(Ⅰ<sub>1</sub><sup>2</sup>)归拼。由于川中早志留后隆起区(Ⅰ<sub>1</sub><sup>8</sup>)徐徐上升,它把川东鄂西泥盆世后隆起区(Ⅰ<sub>1</sub><sup>11</sup>)、以及武当、大洪山(Ⅰ<sub>1</sub><sup>4</sup>)、湘西武陵山(Ⅱ<sub>1</sub><sup>5</sup>)、雪峰山(Ⅱ<sub>1</sub><sup>6</sup>)前寒武基底隆起区基本连在一起,从而使中、上扬子地块上的“中、上扬子古陆”雏形大致形成。晚泥盆世扬子古陆北缘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等与石炭纪早期基本相仿。湘、桂交界处,以龙胜-永福断裂为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类型 上扬子 古构造 被动大陆边缘 构造格局 晚泥盆世 前寒武纪 加里东运动 早奥陶世 克拉通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造型地貌
4
作者 毕坤 沈志达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3期73-77,共5页
艺术造型地貌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受不同的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形成不同类型、不同规模,若人、若神、若物、似花、似鸟、似兽,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有观赏价值和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地貌实体。它属于自然地质历史遗迹,是旅游... 艺术造型地貌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受不同的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形成不同类型、不同规模,若人、若神、若物、似花、似鸟、似兽,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有观赏价值和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地貌实体。它属于自然地质历史遗迹,是旅游地质资源的主体和旅游业的重要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造型地貌 旅游地质资源 旅游地学 风景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