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玄武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冉启洋 李士彬 +2 位作者 崔荣国 宋生琼 刘胜召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2,共6页
贵州省玄武岩资源丰富,分布比较集中,勘查程度低,目前主要用于低附加值的建筑石材,但以玄武岩为原料生产的纤维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已经出现,如贵州石鑫玄武岩科技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投产的玄武岩纤维生产线,且产能在1.5万t以上。同时,... 贵州省玄武岩资源丰富,分布比较集中,勘查程度低,目前主要用于低附加值的建筑石材,但以玄武岩为原料生产的纤维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已经出现,如贵州石鑫玄武岩科技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投产的玄武岩纤维生产线,且产能在1.5万t以上。同时,已完成的"贵州省玄武岩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方向研究"初步圈定了47个面积合计330km^2的纤维用玄武岩开发区,为玄武岩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玄武岩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打造玄武岩纤维产业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资源 玄武岩纤维 产业发展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耕地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晓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9期129-132,共4页
为贵州省制定耕地资源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从数量、质量、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等方面介绍了贵州耕地资源的现状,指出了贵州山区耕地质量较差、坡耕地面积较大及分布范围较广、耕地撂荒严重、优质耕地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 为贵州省制定耕地资源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从数量、质量、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等方面介绍了贵州耕地资源的现状,指出了贵州山区耕地质量较差、坡耕地面积较大及分布范围较广、耕地撂荒严重、优质耕地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等问题。从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加大耕地执法力度;完善耕地目标保护责任制,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制度;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强化职能部门和群众对耕地的保护意识;加强耕地规划和用途管理制度,严格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增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力度,推进耕作层剥离利用步伐;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力度,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贵州省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现状 存在问题 可持续利用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婧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9期75-76,共2页
耕地后备资源是指可开垦土地和可复垦采矿用地。可开垦土地主要是指自然形成的尚未开垦的未利用地,也包含因生产建设或自然灾害损毁等造成的废弃的未利用地。评价指标涉及生态环境、立地备件、气候条件、区位指标等4个方面,具体包括... 耕地后备资源是指可开垦土地和可复垦采矿用地。可开垦土地主要是指自然形成的尚未开垦的未利用地,也包含因生产建设或自然灾害损毁等造成的废弃的未利用地。评价指标涉及生态环境、立地备件、气候条件、区位指标等4个方面,具体包括:生态条件、年积温、年降水量和灌溉条件、土壤污染状况、排水条件、土层厚度和母质条件、地形坡度、盐渍化程度、土壤质地、土壤pH值、耕作便利度等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评价指标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五千亩以上耕地坝区人口时空演变分析
4
作者 唐天君 周忠发 +2 位作者 张付显梅 黄登红 邓芳芳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68-274,F0003,共8页
运用GIS空间统计工具,将贵州省内五千亩以上耕地坝区2000—2020年共计21期WorldPop人口数据进行分析,定量揭示了贵州省五千亩以上耕地坝区21年来的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耕地坝区人口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按人口... 运用GIS空间统计工具,将贵州省内五千亩以上耕地坝区2000—2020年共计21期WorldPop人口数据进行分析,定量揭示了贵州省五千亩以上耕地坝区21年来的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耕地坝区人口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按人口增长曲线特征可以划分为稳定增长期(2000—2006年)、快速波动增长期(2006—2010年)、快速负增长期(2010—2015年)以及缓慢下降期(2015—2020年)4个阶段,总体下降了0.99万人,其中五千亩耕地坝区上升了0.94万人,万亩耕地坝区下降了1.93万人;五千亩以上耕地坝区人口分布以较低密度聚集区与低密度聚集区为主,人口分布差异较明显;人口密度的空间相关性总体上表现为无明显差异,在局部表现为HH集聚、LL集聚和HL集聚;坝区人口重心迁移幅度较小,经向变化和纬向变化均呈往复移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坝区 人口分布 时空演变 空间自相关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磷矿及伴生矿种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1
5
作者 宋生琼 李士彬 +5 位作者 管永胜 冉启洋 曾芳 朱宜清 孙亚莉 曾朝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28,共5页
贵州省磷矿查明资源储量42.51亿t,与磷矿伴生的碘资源8.07万t,伴生稀土矿85.89万t,伴生氟资源约4179万t,磷矿及其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磷矿年产1700万t左右,工业总产值53亿元,占全省约10%,伴生碘与伴生氟资源已实现综合利用。在深入... 贵州省磷矿查明资源储量42.51亿t,与磷矿伴生的碘资源8.07万t,伴生稀土矿85.89万t,伴生氟资源约4179万t,磷矿及其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磷矿年产1700万t左右,工业总产值53亿元,占全省约10%,伴生碘与伴生氟资源已实现综合利用。在深入研究磷矿及其伴生矿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认为贵州省磷矿及其伴生矿产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伴生氟矿资源管理欠缺、伴生稀土矿的工业化生产技术未攻破、矿业开采与古生物遗迹保护相冲突、矿业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矛盾、综合利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五方面的问题。提出建立伴生氟工业指标,将氟资源纳入统计管理;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推动伴生稀土矿的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观念,加强矿业开发与文化建设的结合;坚持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切实解决好矿业开发产生的生态问题;建立健全综合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矿业综合利用法制化五个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伴生碘 伴生氟 伴生稀土 开发利用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低丘缓坡资源适宜性评价与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吴海燕 刘方 +1 位作者 杨莉 易志坚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8-334,共7页
【目的】通过对喀斯特地区金沙县低丘缓坡土地资源适宜开发为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适宜性情况进行分析,以期能为该区的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特尔菲法对金沙县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评价因子进行筛选,构建评价指... 【目的】通过对喀斯特地区金沙县低丘缓坡土地资源适宜开发为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适宜性情况进行分析,以期能为该区的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特尔菲法对金沙县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评价因子进行筛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相关因子的权重值,并采用DTM模型分析确定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坡度值,依此建立低丘缓坡适宜性评价模型,然后在GIS软件平台上通过叠加分析的方法,得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宜农、宜林、宜建区的空间分布和数量。【结果】在金沙县低丘缓坡资源中,宜农地所占面积相对较少,勉强、不适宜开发为农用地的土地面积占绝大部分,高度适宜仅占总体面积的8.12%,中度适宜占总体的26.52%;宜林地所占面积较多,高度、中度适宜开发为林地总共占宜林地总量的63.33%;宜建地总体面积不多,高度、中度适宜占总体的21.14%、24.59%,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结论】金沙县低丘缓坡资源丰富,对其开发利用可以为金沙县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提供土地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丘缓坡 土地适宜性 评价体系 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6—2014年贵州省土地利用结构演变及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远云 罗海波 +2 位作者 张莉娟 吴琳娜 郭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8-234,共7页
为解决贵州省土地资源稀缺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大量需求之间的矛盾,将信息熵理论与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相结合并引入到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中,对贵州省1996—2014年的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特征及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土地利用动... 为解决贵州省土地资源稀缺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大量需求之间的矛盾,将信息熵理论与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相结合并引入到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中,对贵州省1996—2014年的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特征及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林地、园地面积总体增加,耕地、草地和其他土地面积总体减少;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优势度不断下降,土地利用结构朝着均衡状态发展;全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空间上呈现由西向东降低的态势;全省土地利用类型总体上分布比较合理。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林地、其他土地、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在各州市分布绝对均匀,草地和园地2种土地类型分布在各地区的面积比例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时序变化 空间差异 信息熵 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2013年贵州省绝对湿度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韩会庆 蔡广鹏 +1 位作者 伍静 周珊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8-353,共6页
【目的】探究我国贵州省绝对湿度变化规律。【方法】基于贵州省1960-2013年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绝对湿度计算方法,分析了贵州省绝对湿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量之间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全省绝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夏季绝对湿度最大,... 【目的】探究我国贵州省绝对湿度变化规律。【方法】基于贵州省1960-2013年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绝对湿度计算方法,分析了贵州省绝对湿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量之间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全省绝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夏季绝对湿度最大,其次为春季和秋季,冬季最小。绝对湿度空间格局呈东部和南部较高,西部较低。盆(坝)地、丘陵、低山、中山绝对湿度大于高原地区,且各地貌区之间不同季节绝对湿度存在差异。随坡度增加,绝对湿度呈波动起伏特点,随着高程增加,绝对湿度呈下降趋势。降水量与绝对湿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两者在空间格局、季节比例、地形地貌上均较为一致。【结论】降水量时空变化特点是影响贵州省绝对湿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湿度 时空 地形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调查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慧 龙剑峰 +3 位作者 陈洋 谢慧 王爱平 罗礼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163-166,共4页
为准确掌握贵州省耕地资源的现状和变化特征,通过2014—2015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调查,对2011—2013年全省及其各市(州)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进行更新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11.29等,比2011年提高0.01... 为准确掌握贵州省耕地资源的现状和变化特征,通过2014—2015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调查,对2011—2013年全省及其各市(州)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进行更新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11.29等,比2011年提高0.01等,与全国相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012—2013年全省耕地面积共减少11 696.48hm2,高、中、低等地均减少,中等地减少量最大。全省耕地质量等别集中在7~15等(高、中等地),无优等地。高等地集中分布在遵义市,低等地集中分布在黔西南州和毕节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调查评价 土地资源管理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饰面石材命名方案初探 被引量:8
10
作者 宋生琼 李士彬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434-437,共4页
为统一贵州省饰面石材的命名方案,在相关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联系贵州省实际情况,提出了贵州省饰面石材及其矿床的命名方案。贵州省饰面石材产品命名方案:产地名称(省+县)+工艺分类(花纹、色彩、质地等特征)... 为统一贵州省饰面石材的命名方案,在相关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联系贵州省实际情况,提出了贵州省饰面石材及其矿床的命名方案。贵州省饰面石材产品命名方案:产地名称(省+县)+工艺分类(花纹、色彩、质地等特征)+商品分类(花岗石、大理石、板石等);贵州省饰面石材矿床(山)的命名方案:产地名称(省+县+具体地名)+岩石亚类名称(白云岩、花岗岩等)+商品分类(花岗石、大理石、板石等)+饰面石材矿床(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饰面石材 分类 命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遵义—铜仁地区优势矿产尾矿(渣)资源现状及应用潜力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禄林 杨瑞东 +3 位作者 高军波 李士彬 曹正端 魏怀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8-92,共5页
尾矿(渣)作为一种潜在的二次资源,具有很好的综合利用前景。通过对遵义-铜仁地区钼镍矿、锰矿、铝土矿等尾矿(渣)的规模、分布、土地占用类型等进行摸底调查,结果发现,电解锰渣和赤泥规模较大,尾矿中存在可以提取的有价金属元素,对于电... 尾矿(渣)作为一种潜在的二次资源,具有很好的综合利用前景。通过对遵义-铜仁地区钼镍矿、锰矿、铝土矿等尾矿(渣)的规模、分布、土地占用类型等进行摸底调查,结果发现,电解锰渣和赤泥规模较大,尾矿中存在可以提取的有价金属元素,对于电解锰渣,应重点提取可溶性锰;对赤泥中Ti、Fe、Sc、Li、Nb、Ga、V及REE等,应寻求经济、适用的提取工艺,力争实现赤泥回收工业化。同时,尾矿作为大规模的建材原料使用,是最为安全的安置方法和综合利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渣) 电解锰渣 赤泥 资源现状 应用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分析:以贵州省金沙县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黎黎 何腾兵 杨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10,共4页
为喀斯特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科学布局提供决策论据,采取实地调查法和人均用地指标法等,以贵州省金沙县为实例,对喀斯特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金沙县城镇用地需求缺口到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325.34... 为喀斯特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科学布局提供决策论据,采取实地调查法和人均用地指标法等,以贵州省金沙县为实例,对喀斯特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金沙县城镇用地需求缺口到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325.34hm2和305.53hm2;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达3 292.05hm2和3 306.73hm2,实现数量上的挂钩可行。2)通过对需求预测及结合规划指标的研究,确定城关、西洛、岩孔、安底等乡镇为重点需求区域。3)对26个乡镇按挂钩潜力面积的多少划分高、中、低3个等级,确定西洛、岩孔、城关等乡镇为重点供给区域。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喀斯特山区特点对喀斯特山区挂钩规划项目区布局的确定、挂钩模式的选择、实施管理等相关内容提出了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减挂钩 喀斯特山区 潜力 需求 建议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钼镍钒矿资源开发及其环境问题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亚莉 王砚耕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51-952,共2页
贵州钼镍钒矿产于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组合)中。主要分布在遵义市、织金-纳雍及铜仁市、黔东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等地。近年来,随着矿石价格的上涨,钼镍钒矿的开采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开采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很突出。本文将从镍钒矿资源禀... 贵州钼镍钒矿产于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组合)中。主要分布在遵义市、织金-纳雍及铜仁市、黔东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等地。近年来,随着矿石价格的上涨,钼镍钒矿的开采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开采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很突出。本文将从镍钒矿资源禀赋、开发现状及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矿资源 磷块岩 磷质岩 矿石 钼镍矿 剥采比 剥离系数 辉砷镍矿 硫化矿物 矿石价格 环境问题 张应文 选冶 基础储量 遵义市 矿产地 放射性污染 矿山 黔东南州 开发现状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耕地保有面积的预测及思考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益 陈运菊 廖琍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1年第2期88-92,共5页
贵州省生态脆弱,坡、耕地面积大,加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突出。为此,从考虑粮食安全的立场出发,运用粮食需求法,对贵州省2035年耕地保有面积进行初步推测,为新时代下编制国土空间规划、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保障粮食安全等提供决策... 贵州省生态脆弱,坡、耕地面积大,加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突出。为此,从考虑粮食安全的立场出发,运用粮食需求法,对贵州省2035年耕地保有面积进行初步推测,为新时代下编制国土空间规划、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保障粮食安全等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生存型、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4种类型的耕地保有面积分别为145万hm^(2)、194万hm^(2)、272万hm^(2)和350万hm^(2)。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和耕地保护冲突较大,进行相关规划建设时需充分考虑耕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耕地保有面积 粮食安全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业集聚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探讨--以贵州省64家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显彬 陈运菊 廖琍 《绿色科技》 2020年第6期198-199,共2页
从贵州省64家开发区主导产业形成的7个产业集聚区视角,分析了不同产业集聚区用地状况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揭示了不同产业集聚区集约用地影响因素、规律。提出了当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内涵、方法、体系中,缺乏产业集聚区对外部社会... 从贵州省64家开发区主导产业形成的7个产业集聚区视角,分析了不同产业集聚区用地状况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揭示了不同产业集聚区集约用地影响因素、规律。提出了当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内涵、方法、体系中,缺乏产业集聚区对外部社会、生态效益贡献的充分评估和肯定,应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区 开发区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淘锡坑钨矿床He-A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生琼 潘力川 魏文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251,共9页
华南石英脉型黑钨矿的形成一直被认为是与地壳沉积物质重熔形成的S型花岗岩有关。然而,近年来对南岭中生代成岩成矿机制的研究发现,地幔组分可能参与了钨、锡成矿作用。本文对淘锡坑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床与黑钨矿共生的黄铁矿和毒砂中... 华南石英脉型黑钨矿的形成一直被认为是与地壳沉积物质重熔形成的S型花岗岩有关。然而,近年来对南岭中生代成岩成矿机制的研究发现,地幔组分可能参与了钨、锡成矿作用。本文对淘锡坑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床与黑钨矿共生的黄铁矿和毒砂中流体包裹体的He、Ar同位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上述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3He/~4He值为0. 37~2. 11Ra(Ra为空气的~3He/~4He值,1Ra=1. 39×10^(-6)),介于地幔与地壳的~3He/~4He值之间;^(40)Ar/^(36)Ar值为309. 5~383. 6,平均335. 4,略高于大气的^(40)Ar/^(36)Ar比值(295. 5)。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具有壳-幔两端元混合的特征。其中,地壳端元的流体为经过地下循环的低温饱和大气水,地幔端元的流体为矿区隐伏花岗岩体成岩过程中分异出的岩浆流体。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与华南中生代燕山期发生的软流圈上涌、岩石圈减薄、地壳伸展等地球动力学作用有密切联系。这种动力学过程为地幔组分带来的热引起地壳沉积物质重熔形成钨多金属成矿花岗岩浆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淘锡坑钨矿床 流体包裹体 He和Ar同位素 S型花岗岩 地幔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分析
17
作者 陈学智 《南方农业》 2017年第21期69-70,共2页
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可以全面分析规划的实施效果,促进有关地方落实规划目标和政策措施,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提高规划实施效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是修编规划和加强规划实施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基于此,探讨如何提高《... 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可以全面分析规划的实施效果,促进有关地方落实规划目标和政策措施,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提高规划实施效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是修编规划和加强规划实施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基于此,探讨如何提高《规划》对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适应能力,更好地发挥土地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为进一步完善《规划》的实施管理、开展土地规划适时修改和规划修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实施评价 遵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以下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效率测度及优化探讨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博 陈笑筑 何晓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6,共8页
通过对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最优配置特征进行理论分析,构建相应模型测度贵州省2005-2013年建设用地扩张所存在的空间配置效率损失,在此基础上,以当前建设用地计划配置机制为切入点,分析省级以下层面建设用地扩张空间配置效率损失的成因,... 通过对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最优配置特征进行理论分析,构建相应模型测度贵州省2005-2013年建设用地扩张所存在的空间配置效率损失,在此基础上,以当前建设用地计划配置机制为切入点,分析省级以下层面建设用地扩张空间配置效率损失的成因,探讨可行的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土地资源配置优化提供科学参考。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判定建设用地扩张的配置是否符合空间效率的条件应是辨别区域间建设用地扩张的边际净收益是否相等,本研究以此为原则对2005-2013年间贵州省建设用地扩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该时段贵州省的建设用地扩张存在12.33%的空间配置效率损失,所辖区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空间错配,在此基础上,以建设用地计划配置体系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剖析,发现当前计划配置体系缺乏指标区域间再调节机制应是造成省级以下层面建设用地扩张空间配置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议在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的基本框架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构建省级以下指标交易平台)来优化区域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配置效率。本研究着力于测度分析省级以下层面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配置效率,旨在说明市场机制的构建是优化建设用地资源空间配置的一条可行路径,但在实际中建设用地扩张还涉及其他影响因素,其最优配置还需要考虑城市性质、产业结构、用地功能等诸多条件,因而对其优化的实践还需要进一步的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张 效率测度 优化路径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在贵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红丹 杨晓红 +2 位作者 汪黎黎 彭漫莉 李文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251-255,共5页
为改进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计量方法,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以贵阳市为例,从经济合理性、社会可接受性和生态可支撑性三方面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贵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 为改进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计量方法,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以贵阳市为例,从经济合理性、社会可接受性和生态可支撑性三方面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贵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比较其评价结果的差异并基于评价指标增长率差异判定更为适合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2种方法对贵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趋势变化评价结果一致,但在经济合理性、社会可接受性和生态可支撑性单一层面的评价结果均存在差异。相比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得到的评价指标增长率更接近评价指标原始值的增长率,更适宜在贵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可持续利用 评价 熵值法 主成分分析法 贵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前分析要点探讨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亦 李卫红 +1 位作者 马昭辉 顾慧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8-52,共5页
地理空间框架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十一五"期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为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形成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立项开展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 地理空间框架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十一五"期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为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形成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立项开展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在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前,必要的分析工作必不可少,这关系到整个框架建设的整体质量。本文就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前需进行的分析要点进行了探讨,从框架建设本身的分析、需求分析、现状分析,以及保障情况分析等方面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前需进行的分析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分析要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框架 建设前 分析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