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多重PCR技术,结合ABIPRISM^TM 377 DNA Sequencer四色荧光标记进行基因扫描分型,对中国贵州三都水族群体进行7个Y—STR基因座的多态性分析,计算其基因频率、遗传多样性及单倍型多样性,获取相应的遗传多态信息。结果显示:在94...采用多重PCR技术,结合ABIPRISM^TM 377 DNA Sequencer四色荧光标记进行基因扫描分型,对中国贵州三都水族群体进行7个Y—STR基因座的多态性分析,计算其基因频率、遗传多样性及单倍型多样性,获取相应的遗传多态信息。结果显示:在94个无关男性样本中,DYS19、DYS389Ⅰ、DYS389Ⅱ、DYS390、DYS391、DYS392、DYS393等基因座分别检出6,4,6,2,3,5,4种等位基因,遗传多样性在0.124(DYS389I)-0.630(DYS19)之间;由此组成的单倍型为27种,单倍型多样性0.868。此7个Y—STR基因座在贵州三都水族群体中具有较好的多态性,单倍型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展开更多
调查贵州9个世居少数民族线粒体DNA Region V以及Y染色体DYS287位点多态性情况,为贵州相关少数民族的遗传背景研究提供可参考的分子遗传学数据。采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PCR-SDS PAGE)技术、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线粒体RegionV 9...调查贵州9个世居少数民族线粒体DNA Region V以及Y染色体DYS287位点多态性情况,为贵州相关少数民族的遗传背景研究提供可参考的分子遗传学数据。采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PCR-SDS PAGE)技术、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线粒体RegionV 9 bp序列的缺失、Y染色体DYS287位点多态性。结果显示在本次研究的9个少数民族中线粒体DNA的Region V发现2种多态性,即标准型和缺失性,仡佬族、畲族、壮族、仫佬族、毛南族、蒙古族、回族、羌族、满族线粒体DNA Region V 9 bp缺失频率分别为:26.6%、25%、20%、18.3%、13.3%、10%、8.3%、6.7%、5%;Y染色体DYS287多态显示:仡佬族、仫佬族YAP+携带率分别为20%、1.67%,其余民族全部显示为YAP-。研究获得贵州9个民族人群线粒体DNA Region V及Y染色体DYS287位点多态数据,为各民族群体遗传分析及起源等提供相关遗传背景资料。展开更多
文摘采用多重PCR技术,结合ABIPRISM^TM 377 DNA Sequencer四色荧光标记进行基因扫描分型,对中国贵州三都水族群体进行7个Y—STR基因座的多态性分析,计算其基因频率、遗传多样性及单倍型多样性,获取相应的遗传多态信息。结果显示:在94个无关男性样本中,DYS19、DYS389Ⅰ、DYS389Ⅱ、DYS390、DYS391、DYS392、DYS393等基因座分别检出6,4,6,2,3,5,4种等位基因,遗传多样性在0.124(DYS389I)-0.630(DYS19)之间;由此组成的单倍型为27种,单倍型多样性0.868。此7个Y—STR基因座在贵州三都水族群体中具有较好的多态性,单倍型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
文摘调查贵州9个世居少数民族线粒体DNA Region V以及Y染色体DYS287位点多态性情况,为贵州相关少数民族的遗传背景研究提供可参考的分子遗传学数据。采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PCR-SDS PAGE)技术、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线粒体RegionV 9 bp序列的缺失、Y染色体DYS287位点多态性。结果显示在本次研究的9个少数民族中线粒体DNA的Region V发现2种多态性,即标准型和缺失性,仡佬族、畲族、壮族、仫佬族、毛南族、蒙古族、回族、羌族、满族线粒体DNA Region V 9 bp缺失频率分别为:26.6%、25%、20%、18.3%、13.3%、10%、8.3%、6.7%、5%;Y染色体DYS287多态显示:仡佬族、仫佬族YAP+携带率分别为20%、1.67%,其余民族全部显示为YAP-。研究获得贵州9个民族人群线粒体DNA Region V及Y染色体DYS287位点多态数据,为各民族群体遗传分析及起源等提供相关遗传背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