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羊口疮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鲜思美 胡廷帅 +2 位作者 熊朝丽 向智龙 陈秀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3-76,共4页
对贵州省的5个养羊大县羊只发生的羊口疮进行了确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任何年龄的黑马羊、沿河黑山羊、麻江黄羊和波尔山羊均可感染羊口疮,发病率为2.2%~17.7%。病死率为0~51.4%;发病部位可分为唇形、乳房型、外阴型和混合型,其中以... 对贵州省的5个养羊大县羊只发生的羊口疮进行了确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任何年龄的黑马羊、沿河黑山羊、麻江黄羊和波尔山羊均可感染羊口疮,发病率为2.2%~17.7%。病死率为0~51.4%;发病部位可分为唇形、乳房型、外阴型和混合型,其中以唇形较为常见;患病皮肤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发生"气球样变";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卵圆形的线团样病毒粒子;PCR扩增出507bp的特异性条带。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可对该病作出初步诊断,经病理组织切片镜检、电镜负染和PCR方法确诊为羊口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 诊断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区羊口疮病毒B2L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14
2
作者 向智龙 卓建华 +5 位作者 程振涛 欧德渊 鲜思美 尹传宝 黄璐 禾彩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6-79,共4页
用H2L基因特异性引物对羊口疮临床疑似病料进行鉴定,采用PCR扩增出阳性样品羊口疮病毒结构蛋白B2L基因,回收纯化PCR产物,克隆至pMD18-T,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片段为目的基因,全长1137 bp。将目的基因定向克隆至pET-32a构建了B2L基因原核... 用H2L基因特异性引物对羊口疮临床疑似病料进行鉴定,采用PCR扩增出阳性样品羊口疮病毒结构蛋白B2L基因,回收纯化PCR产物,克隆至pMD18-T,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片段为目的基因,全长1137 bp。将目的基因定向克隆至pET-32a构建了B2L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32a-B2L,经PCR鉴定、酶切及进一步测序证明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下一步的表达及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克隆 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场主要流行疫病调查 被引量:11
3
作者 颜艾 王开功 +6 位作者 文明 周碧君 程振涛 岳筠 李敬丹 隆华 周珊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91-194,共4页
本试验旨在了解贵州省规模化养羊场、种羊场、散养户的主要疫病流行病学动态,疫苗免疫状态、疫病控制效果等,以期为羊群疫病的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于2007—2010年对贵州省A、B、C、D、E、F、G、H、I 9个地(州市)部分规模化羊场、种... 本试验旨在了解贵州省规模化养羊场、种羊场、散养户的主要疫病流行病学动态,疫苗免疫状态、疫病控制效果等,以期为羊群疫病的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于2007—2010年对贵州省A、B、C、D、E、F、G、H、I 9个地(州市)部分规模化羊场、种羊场和散养户进行了羊主要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9个地州市羊口蹄疫O型、口蹄疫亚洲Ⅰ型、口蹄疫隐性感染、布鲁氏杆菌病、山羊痘,平均阳性率分别为58.85%、47.83%、10.39%、7.67%、90.00%;同时在发病羊中检出山羊痘、羔羊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以上数据表明在部分养殖场中虽加强免疫防控,但抗体效价仍较低,且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普遍存在,成为羊病防疫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羊病 血清学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DEV-gB/NP28重组减毒沙门氏菌诱导鸭的免疫应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鲜思美 李婷 +4 位作者 冯将 李鹏飞 包细明 张益 文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0-335,共6页
为探究表达鸭肠炎病毒(DEV)gB/NP28双基因重组减毒沙门菌口服疫苗在鸭体内诱导免疫应答能力,本研究将构建的重组菌(pcDNA3.1-DEV-gB/NP28)/SL7207、DVE弱毒疫苗、重组质粒pcDNA3.1-DEV-gB/NP28及PBS分别免疫雏鸭,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 为探究表达鸭肠炎病毒(DEV)gB/NP28双基因重组减毒沙门菌口服疫苗在鸭体内诱导免疫应答能力,本研究将构建的重组菌(pcDNA3.1-DEV-gB/NP28)/SL7207、DVE弱毒疫苗、重组质粒pcDNA3.1-DEV-gB/NP28及PBS分别免疫雏鸭,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免疫鸭脾脏、胸腺、法氏囊、哈德氏腺组织中的抗原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肠道黏膜sIgA;间接ELISA方法监测血清中DEV特异性抗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及IFN-γ、IL-4细胞因子含量,对该口服疫苗进行免疫学评价。结果表明,重组菌能够诱导鸭产生良好的黏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攻毒试验显示,在DVE强毒攻击下重组菌免疫可提供75%以上的保护,表明重组菌免疫对DEV攻击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 GB基因 NP28基因 减毒沙门氏菌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贵州株B2L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向智龙 卓建华 +4 位作者 程振涛 鲜思美 欧德渊 尹传宝 刘廷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42-1845,共4页
根据已发表的ORFV B2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B2L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结果表明,贵州株的B2L基因长为1 137 bp。核苷酸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株与湖北株(GU320351)同源性最高,达99.1%,与2003... 根据已发表的ORFV B2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B2L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结果表明,贵州株的B2L基因长为1 137 bp。核苷酸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株与湖北株(GU320351)同源性最高,达99.1%,与2003年北美分离株(AY278208)和2003年美国动物园分离株(AY424971)同源性最低,为97.1%,所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6.3%~99.5%。说明贵州株B2L基因与参考毒株之间差异不大。该研究为贵州省羊口疮病毒疫苗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FV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B2L、F1L基因融合真核表达质粒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及IL-2对其作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鲜思美 张友 +7 位作者 李婷 杨倩 饶体宇 吴伯梅 包涛涛 闵德省 包细明 张益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8-174,共7页
为评价羊口疮病毒(OrfV)B2L、F1L基因融合真核表达质粒pVAX1-B2L-F1L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及IL-2对其免疫作用的影响。本研究将构建的pVAX1-B2L-F1L真核质粒转染MDBK细胞后,采用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B2L-F1L... 为评价羊口疮病毒(OrfV)B2L、F1L基因融合真核表达质粒pVAX1-B2L-F1L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及IL-2对其免疫作用的影响。本研究将构建的pVAX1-B2L-F1L真核质粒转染MDBK细胞后,采用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B2L-F1L融合基因在MDBK细胞中的表达;将pVAX1-B2L-F1L、pVAX1-B2L-F1L+pVAX1-IL-2、pVAX1空载体、生理盐水对照组KM系小鼠通过后腿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OrfV特异性抗体以及Th1型(IL-2、IFN-γ)、Th2型(IL-4、IL-6)细胞因子;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显示,pVAX1-B2L-F1L重组质粒能够在MDBK细胞中表达;pVAX1-B2L-F1L+pVAX1-IL-2联合免疫组小鼠血清抗体及IL-2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pVAX1-B2L-F1L组;该联合免疫组小鼠血清IL-4、IL-6细胞因子水平与pVAX1-B2L-F1L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该联合免疫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高于pVAX1-B2L-F1L组(p<0.05)。由此表明,pVAX1-B2L-F1L能够诱导小鼠产生OrfV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联合pVAX1-IL-2诱导的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应答为主,且能够促进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本研究为Orf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fV B2L基因 F1L基因 IL-2 融合表达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仁麻鸡源禽白血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gp85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7
作者 何琴 冉盛菊 +4 位作者 陈薄帆 江灵枫 冯海 苏芝乾 温贵兰 《贵州畜牧兽医》 2025年第5期78-80,共3页
为了解贵阳市某养殖场崇仁麻鸡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感染情况,对疑似感染的100只雏鸡进行ELISA抗原检测、PCR检测及ALV gp85基因测序分析,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100只雏鸡中有3只存在ALV感染,阳性率为3%,分型鉴定属于ALV-J亚群;gp85基... 为了解贵阳市某养殖场崇仁麻鸡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感染情况,对疑似感染的100只雏鸡进行ELISA抗原检测、PCR检测及ALV gp85基因测序分析,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100只雏鸡中有3只存在ALV感染,阳性率为3%,分型鉴定属于ALV-J亚群;gp85基因序列与ALV-J亚群参考株的同源性为91.6%~94.3%,与其他亚群参考株的同源性<4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毒株(GZ2024J株)属于ALV-J分支,与国内外ALV-J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但与其他亚群(A、B、C、D、E、K)亲缘关系较远。结论:该场存在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仁麻鸡 禽白血病病毒 ALV-J亚群 GP85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全食家禽动物行为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姚红艳 王群辉 +2 位作者 李诗举 吴飞 欧德渊 《贵州畜牧兽医》 2010年第6期35-36,共2页
对日全食时家禽动物行为进行观察,为家禽养殖及其动物行为学提供基础资料。观察日全食时放养鸡、鹅、番鸭、骡鸭及水鸭等家禽的动物行为学变化。结果:日全食时,家禽敏感程度为,鸡最敏感,番鸭次之,鹅第三,骡鸭和水鸭最不敏感。
关键词 日全食 家禽 动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细小病毒与番鸭细小病毒差异分析及鉴别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鲜思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1期66-70,共5页
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在大小、形态、理化特性、核酸类型、基因组结构等方面非常相似,而且两种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也非常相似;两者的抗体也有一定的交叉保护性,用常规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很难将这两种病毒区分。本文... 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在大小、形态、理化特性、核酸类型、基因组结构等方面非常相似,而且两种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也非常相似;两者的抗体也有一定的交叉保护性,用常规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很难将这两种病毒区分。本文对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病毒编码的蛋白进行了比较分析,概述了两种病毒在基因组结构和抗原性上存在的差异,以及已经建立的鉴别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番鸭细小病毒 差异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疫病感染情况下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亚敏 杨鹤峰 +6 位作者 周碧君 陈军义 王开功 文明 程振涛 岳筠 张双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为了确定2种疫病感染情况下仔猪猪瘟疫苗的首免日龄,采用ELISA方法,测定了不同日龄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并分析其消长规律。结果显示,隐性感染PRRSV的免疫猪瘟疫苗(6头份/头)母猪所产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阳性水平在10-14d为100.0%... 为了确定2种疫病感染情况下仔猪猪瘟疫苗的首免日龄,采用ELISA方法,测定了不同日龄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并分析其消长规律。结果显示,隐性感染PRRSV的免疫猪瘟疫苗(6头份/头)母猪所产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阳性水平在10-14d为100.0%(25/25),15-19d为81.5%(22/27),20-24d为77.8%(21/27),25-29d为67.7%(21/31),30-34d为58.6%(17/29),35-39d为50.0%(16/32);而感染过SFV的猪场的母猪所产仔猪母源抗体阳性水平在5d、10d、15d和20d均为100.0%(20/20),至30d抗体阳性水平骤降为80.0%(16/20)。根据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确定了隐性感染PRRSV的猪瘟疫苗免疫母猪所产仔猪的首免日龄为20-24d;而感染过SFV猪场的母猪所产仔猪为30-3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 隐性感染 首免日龄 母源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贵州株E2基因序列的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健 向智龙 +3 位作者 欧德渊 程振涛 王开功 魏赐开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8-130,共3页
为研究猪瘟病毒贵州株变异情况及分子进化情况,对CSFV E2部分基因进行了扩增,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目的基因与pMD-18T克隆载体进行连接,转化至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经PCR与酶切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E2... 为研究猪瘟病毒贵州株变异情况及分子进化情况,对CSFV E2部分基因进行了扩增,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目的基因与pMD-18T克隆载体进行连接,转化至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经PCR与酶切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E2基因序列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从疑似临床病料中扩增出与预期大小(508bp)相符的条带,经测序,克隆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知猪瘟病毒E2基因序列同源性为89.0%~92.0%。表明,贵州分离株E2基因与参考毒株之间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株鸭疫里默氏杆菌贵州株的耐药及耐消毒剂基因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顾庆林 包涛涛 +5 位作者 鲜思美 杨倩 梁倩 郑维豪 青成欣 杜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99,共5页
为指导鸭场防控鸭疫里默氏杆菌(RA)的感染,本研究对23株RA贵州株进行药敏试验,并经PCR对其耐药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3株RA对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红霉... 为指导鸭场防控鸭疫里默氏杆菌(RA)的感染,本研究对23株RA贵州株进行药敏试验,并经PCR对其耐药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3株RA对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红霉素、新霉素)等抗生素均有较强耐药性,菌株耐药率达78.26%以上。对头孢类(头孢氨苄)、氯霉素类(氟苯尼考)等抗生素较敏感,菌株敏感率达69.56%以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3株RA中,四环素类[tet(X)]、喹诺酮类(oqxA、oqxB)、大环内酯类(ermF)耐药基因检出率达100%(23/23);氟苯尼考类(floR)、氨基糖苷类[aph(3')-Iia、rmtC、cc(6')-Ib]、β-内酰胺类(blaSHV、blaDHA)、喹诺酮类(qnrA、qnrB)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别为82.61%(19/23)、95.65%(22/23)、82.61%(19/23)、73.91%(17/23)、4.35%(1/23)、4.35%(1/23)、17.39%(4/23)、78.26%(18/23)。经分析,23株RA耐药性较强,且最少耐8种抗生素,最多耐15种抗生素,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性。耐消毒剂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仅检出16株RA携带耐季铵盐类(qacE、qacE△1)基因。上述结果表明,23株RA耐药性较强,且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性,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和耐季铵盐类消毒剂基因。本实验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实验数据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多重耐药 消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黑山羊IL-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贵川 冯将 +3 位作者 鲜思美 刘嫒 李鹏飞 肖拉拉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6年第5期25-29,36,共6页
根据GenBank中山羊IL-2基因序列(登录号:NM_001287567)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贵州黑山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IL-2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9-T载体上,构建IL-2基因克隆质粒,通过质粒PCR、双酶切和序列测定进行鉴定,对其... 根据GenBank中山羊IL-2基因序列(登录号:NM_001287567)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贵州黑山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IL-2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9-T载体上,构建IL-2基因克隆质粒,通过质粒PCR、双酶切和序列测定进行鉴定,对其核苷酸、氨基酸进行了比对分析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贵州黑山羊IL-2基因大小为468 bp,编码155个氨基酸。该基因与山羊、绵羊、藏羚羊、蓝牛羚、林麝、猪、牛、猫、大熊猫、犬、人、鼠、鸡等动物的核苷酸一致性在39.6%~100%,氨基酸一致性在26.7%~100%,遗传进化树表明,贵州黑山羊 IL-2基因与鸡亲缘关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黑山羊 IL-2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与宿主互作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友 包涛涛 +3 位作者 鲜思美 杨倩 梁倩 顾庆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55-1761,共7页
羊口疮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由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感染所致,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治疗。囊膜蛋白是OrfV的主要抗原性蛋白,其机理主要是为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创造一系列条件,同时降低宿主免疫力,增强了病毒的毒力。当病毒侵入... 羊口疮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由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感染所致,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治疗。囊膜蛋白是OrfV的主要抗原性蛋白,其机理主要是为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创造一系列条件,同时降低宿主免疫力,增强了病毒的毒力。当病毒侵入宿主体内后,宿主会产生抗病毒免疫应答来清除病毒粒子,包括特异性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但主要以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为主。宿主对病毒会产生抗病毒免疫应答,同时病毒也会对宿主的免疫应答形成一种免疫逃避机制,通过该机制来躲避宿主免疫细胞对病毒粒子的捕获和清除,为病毒粒子在宿主体内的增殖、成熟及增强病毒毒力创造了各种条件。作者归纳总结了近年来羊口疮病毒与宿主互作的研究,阐述了OrfV囊膜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病毒在宿主体内的免疫逃避机制和OrfV的其他一些毒力因子的致病作用,以期为羊口疮病毒的致病机制及疫苗防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抗病毒免疫应答 免疫逃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杆菌RPA-LFD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葛佳仪 顾庆林 +3 位作者 王碧 龙宥茨 李彩玲 吴琴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6-1152,共7页
为建立一种便捷、新型、可视化,并能够用于现地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RA)的方法,本研究经PCR扩增RA ompA基因并克隆至pMD19-T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MD19-T-ompA,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作为重组质粒标准品。按照TwistAmp^(R)nfo试剂盒说明... 为建立一种便捷、新型、可视化,并能够用于现地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RA)的方法,本研究经PCR扩增RA ompA基因并克隆至pMD19-T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MD19-T-ompA,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作为重组质粒标准品。按照TwistAmp^(R)nfo试剂盒说明书并采用TwistAmp^(R)nfo原理和横向流动试纸条(LFD)要求,根据RA ompA基因的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探针。以pMD19-T-ompA质粒为模板,采用TwistAmp^(R)扩增试剂盒推荐的反应体系和条件经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后,将LFD插入扩增产物中,于5 min之内观察结果,并利用单一变量法优化反应条件。结果显示,该方法在37℃反应15 min即可完成扩增,并且可以通过LFD可视化。表明初步建立了检测RA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横向流动试纸条(RPA-LFD)方法。以RA、E.coli、鸭源沙门菌(SE)、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鹅细小病毒(GPV)、鸭瘟病毒(DPV)、番鸭细小病毒(MDPV)的DNA作为模板,利用本实验建立的RPA-LFD方法检测,结果显示,除RA和质粒标准品pMD19-T-ompA在检测线出现红色条带为阳性结果外,其他病原均仅在质控线出现蓝色条带,未在检测线出现条带,均为阴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特异性较强;以1.83×10^(7)拷贝/μL~1.83×10^(0)拷贝/μL的质粒标准品为模板,利用该RPA-LFD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83×10^(1)拷贝/μL,是环介导等温扩增横向流动试纸条(LAMP-LFD)方法检测限的1/10,比常规PCR方法高100倍,敏感性较高。利用建立的RPA-LFD方法和常规PCR方法检测64份临床鸭病料样品,结果显示2种方法对RA的检出率均为10.93%(7/64),二者的阳性符合率与总符合率均达100%。本实验建立的RPA-LFD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准确,不需要昂贵仪器及专业人员,并能通过LFD使结果可视化,可适用于基层对RA的检测,为RA临床样品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ompA基因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横向流动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F1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16
作者 蒋尊 安红艳 +3 位作者 孙创奇 葛佳仪 梁倩 鲜思美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57-59,共3页
为构建羊口疮病毒F1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ORFV-DZ分离株基因组作为模板,PCR特异性扩增F1L基因,扩增产物与pEGFP-N1质粒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GFP-F1L,经测序和酶切验证的阳性重组子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表达,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和Western... 为构建羊口疮病毒F1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ORFV-DZ分离株基因组作为模板,PCR特异性扩增F1L基因,扩增产物与pEGFP-N1质粒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GFP-F1L,经测序和酶切验证的阳性重组子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表达,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和Western blotting对融合蛋白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PCR产物长度为1 029 bp,与F1L基因片段长度相符;阳性重组质粒pEGFP-F1L转染HEK-293t细胞可观察到明显绿色荧光,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约65 ku,与预期相符。结论:试验成功构建了pEGFP-F1L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F1L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养猪场环境细菌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基棕 高颖 +3 位作者 杜海燕 王开功 周碧君 文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9-203,共5页
为掌握规模化养猪场周围环境中的细菌数量与种类,以便为养猪场细菌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本试验在贵州省2个具有代表性的规模化养猪场中采集空气、饮用水、排污水、土壤和粪便样本进行细菌总数检测和优势菌落鉴定,结果显示,2个猪... 为掌握规模化养猪场周围环境中的细菌数量与种类,以便为养猪场细菌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本试验在贵州省2个具有代表性的规模化养猪场中采集空气、饮用水、排污水、土壤和粪便样本进行细菌总数检测和优势菌落鉴定,结果显示,2个猪场的空气、饮用水、排污水、粪便和土壤样本细菌总数相应为(1.17~94.40)×104CFU/m3、(0.15~1.83)×102CFU/mL、(5.00~32.00)×105CFU/mL、(0.46~26.40)×106CFU/g和(0.30~52.30)×105CFU/g,主要优势菌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耶尔森菌、变形杆菌、巴氏杆菌、李氏杆菌、芽孢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这些结果显示,除饮用水和土壤外,其余样本的细菌总数都符合国家规定的畜禽养殖场环境卫生要求,但存在一些条件致病菌或致病菌,这为养猪场细菌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养猪场 细菌总数 细菌种类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IL-2基因和羊口疮病毒B2L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联合免疫小鼠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鲜思美 李鹏飞 +5 位作者 冯将 刘嫒 李婷 包细明 张益 张素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63-667,共5页
为评价羊白介素2(IL-2)基因和羊口疮病毒(OrfV)B2L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联合接种小鼠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将pVAX1-B2L、pVAX1-B2L+pVAX1-IL-2及空载体pVAX1和PBS对照组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KM小鼠,并采用ELISA方法和MTT方法检测免疫小... 为评价羊白介素2(IL-2)基因和羊口疮病毒(OrfV)B2L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联合接种小鼠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将pVAX1-B2L、pVAX1-B2L+pVAX1-IL-2及空载体pVAX1和PBS对照组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KM小鼠,并采用ELISA方法和MTT方法检测免疫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结果表明,pVAX1-B2L+pVAX1-IL-2联合免疫组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和IL-2水平均显著高于pVAX1-B2L免疫组,与pVAX1和PBS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且pVAX1-B2L+pVAX1-IL-2免疫组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高于pVAX1-B2L免疫组、空载体pVAX1组和PBS对照组(p<0.01)。因此,pVAX1-B2L+pVAX1-IL-2联合免疫KM小鼠可以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并且IL-2具有免疫佐剂的作用,为进一步将其用于Orf的防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fV B2L基因 IL-2 基因疫苗 联合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7
19
作者 向智龙 欧德渊 +4 位作者 程振涛 周碧君 冯会利 刘芳 冉光鑫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4-176,共3页
2009年3月贵州省某猪场送检病猪3例,为确诊病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剖检病变观察,细菌学、荧光抗体和RT-PCR检测。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剖检病变观察,该病例为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感染所致;该病例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2009年3月贵州省某猪场送检病猪3例,为确诊病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剖检病变观察,细菌学、荧光抗体和RT-PCR检测。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剖检病变观察,该病例为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感染所致;该病例细菌分离鉴定结果为阴性,猪瘟直接荧光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瘟病毒RT-PCR核酸检测为阳性。表明,该病例为猪瘟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混合感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痘病毒和羊口疮病毒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21
20
作者 向智龙 程振涛 +5 位作者 卓建华 周碧君 欧德渊 鲜思美 刘芳 冉光鑫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1,共4页
根据GenBank发表的山羊痘病毒(goatpox virus,GPV)和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基因序列,分别合成针对GPVITR和ORFVH2L基因片段的2对引物,以GPV和ORFV的核酸混合物作为模板,经优化反应条件,成功建立了快速鉴别检测GPV、ORFV的双重PCR... 根据GenBank发表的山羊痘病毒(goatpox virus,GPV)和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基因序列,分别合成针对GPVITR和ORFVH2L基因片段的2对引物,以GPV和ORFV的核酸混合物作为模板,经优化反应条件,成功建立了快速鉴别检测GPV、ORFV的双重PCR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GPV与ORFV核酸的扩增能获得289和507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而对FMDV、FPV、BTV、健康山羊皮肤的核酸扩增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GPV核酸的最小检出量为4 pg,对ORFV核酸为0.4 pg;对临床采集的12份病料进行双重PCR扩增,GPV检出率为25%(3/12),ORFV的检出率为75%(9/12)。结果表明,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简便等特点,可用于GPV或/和ORFV临床感染病例的联合检测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痘病毒 羊口疮病毒 双重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