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铁矿烧渣碱溶脱硅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威 张强 李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研究了采用碱溶法从黄铁矿烧渣中脱硅,考察了溶出温度、苛性碱质量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和溶出时间对脱硅率和脱硅渣中铁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碱溶法可脱除黄铁矿烧渣中的硅并提高铁质量分数;在溶出温度95℃、苛性碱质量浓度10... 研究了采用碱溶法从黄铁矿烧渣中脱硅,考察了溶出温度、苛性碱质量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和溶出时间对脱硅率和脱硅渣中铁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碱溶法可脱除黄铁矿烧渣中的硅并提高铁质量分数;在溶出温度95℃、苛性碱质量浓度100 g/L、液固体积质量比10/1、溶出时间60 min条件下,烧渣脱硅率在56%以上,铁质量分数提高至63.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烧渣 脱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酸中的有机物在铝酸钠溶液高压溶出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蔡灿 李军旗 +2 位作者 金会心 毛小浩 周伟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研究了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铝酸钠母液中的有机物的形态变化。将腐殖酸加入到铝酸钠母液中进行循环高压溶出,考察腐殖酸中的有机物在1次、5次、10次循环溶出过程中的存在形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腐殖酸中的有机物形态复杂,经过10... 研究了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铝酸钠母液中的有机物的形态变化。将腐殖酸加入到铝酸钠母液中进行循环高压溶出,考察腐殖酸中的有机物在1次、5次、10次循环溶出过程中的存在形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腐殖酸中的有机物形态复杂,经过10次循环高压溶出后,最终稳定存在的有丁酸、丁酸丁酯、十六酸丁酯、十八酸丁酯、2-甲基丙酸丁酯、十八烯酸丙酯、二十一烷、二十四烷。研究结果可为铝土矿高压溶出过程中去除有机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有机物 铝酸钠母液 循环溶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粉煤灰对SO_2的吸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慧娴 李水娥 李慧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7-191,共5页
SO_2的大量排放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将废弃物作为脱硫剂进行干法烟气脱硫是当前脱除SO_2、以废治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为考察粉煤灰作为吸附剂脱除SO_2的可行性,以原状粉煤灰煅烧后与Ca(OH)_2在激发剂Na_2SiO_3... SO_2的大量排放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将废弃物作为脱硫剂进行干法烟气脱硫是当前脱除SO_2、以废治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为考察粉煤灰作为吸附剂脱除SO_2的可行性,以原状粉煤灰煅烧后与Ca(OH)_2在激发剂Na_2SiO_3·9H_2O的作用下经水热化合反应制成高活性改性粉煤灰吸附剂。以改性粉煤灰为吸附剂对SO_2进行的吸附试验表明,改性后的粉煤灰在烟气温度为90℃,含湿率为30%,气体流速为300 L/h,SO_2初始浓度0.2%时进行脱硫,20 min时脱硫率仍为96%。试验结果可以为以废弃物粉煤灰基为吸附剂吸附SO_2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粉煤灰 活化 SO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硫高硅铝土矿的焙烧脱硫—碱浸脱硅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威 张强 李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研究了中低品位高硫高硅铝土矿焙烧脱硫—碱浸脱硅工艺,考察了焙烧前、后铝土矿的物相变化,以及碱浸时间、碱浸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和碱液质量浓度对脱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浸温度95℃、碱质量浓度110 g/L、碱浸时间60 min、液... 研究了中低品位高硫高硅铝土矿焙烧脱硫—碱浸脱硅工艺,考察了焙烧前、后铝土矿的物相变化,以及碱浸时间、碱浸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和碱液质量浓度对脱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浸温度95℃、碱质量浓度110 g/L、碱浸时间60 min、液固体积质量比10/1条件下,脱硅率为45.89%,氧化铝损失率为3.89%。适宜条件下,脱硅后铝溶出率达97.21%,较未脱硅焙烧工艺的铝溶出率提高4.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高硫 高硅 脱硅 碱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胺改性活性炭及其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周绪忠 李水娥 +1 位作者 崔同明 秦鹉昌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8-250,259,共4页
研究了用浸渍法将乙醇胺(MEA)负载于活性炭孔径表面制备新型CO_2吸附剂。在改性剂乙醇胺用量130mL、改性温度60℃、改性时间6h、干燥时间6h条件下对50g活性炭进行改性,然后用改性前后的活性炭从模拟烟气中吸附CO_2,结果表明,改性前活性... 研究了用浸渍法将乙醇胺(MEA)负载于活性炭孔径表面制备新型CO_2吸附剂。在改性剂乙醇胺用量130mL、改性温度60℃、改性时间6h、干燥时间6h条件下对50g活性炭进行改性,然后用改性前后的活性炭从模拟烟气中吸附CO_2,结果表明,改性前活性炭对CO_2吸附量为0.941 mmol/g,改性后为4.165mmol/g,吸附量提高了3.4倍。此方法对活性炭改性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胺 活性炭 改性 CO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