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贵州南部山区油料作物资源的收集与利用研究 |
万稼实
张太平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2
|
贵州南部山区小油料作物的农艺性状及其地域分布 |
张太平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1995 |
3
|
|
3
|
贵州不同海拔高度及播种期对大豆子粒化学成份的影响——Ⅰ.大豆子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
胡明祥
孟祥勋
李爱萍
王曙明
刘之胜
何元农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19
|
|
4
|
贵州不同海拔高度及播种期对大豆子粒化学成份组成的影响——Ⅱ.大豆子粒脂肪酸组成 |
孟祥勋
胡明祥
李爱萍
王曙明
刘之胜
何元农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10
|
|
5
|
贵州不同海拔高度与播期对大豆籽粒化学成分组成的影响──Ⅲ几种主要氨基酸含量 |
孟祥勋
胡明祥
李爱萍
王曙明
刘之胜
何元农
|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5
|
|
6
|
贵州油菜地方品种品质性状的初步研究 |
陶贵祥
杨晓
陈静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1994 |
9
|
|
7
|
贵州大豆地方品种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 |
张太平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1989 |
6
|
|
8
|
贵州芥菜型油菜生育期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初步研究 |
陈静
陶贵祥
杨晓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1995 |
5
|
|
9
|
贵州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体的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 |
张太平
朱星陶
王军
王尔明
徐元刚
阮矩尧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4
|
|
10
|
黔南山区油料作物资源的品质分析及其相关研究 |
张太平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1995 |
4
|
|
11
|
贵州油菜(Brassica chinensis)地方品种生态型初探 |
陶贵祥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1993 |
4
|
|
12
|
贵州芥菜型油菜栽培管理现状及对策 |
李云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2
|
|
13
|
试论优质油菜在贵州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
饶勇
|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
1996 |
5
|
|
14
|
贵州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硫甙含量测定与分析 |
陶贵祥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1990 |
1
|
|
15
|
贵州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体的分布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张太平
朱星陶
王军
王尔明
徐元刚
阮矩尧
廖玲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6
|
油葵的实用价值及其在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
邱历华
张太平
王军
廖玲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17
|
红花品种在贵州高原的适应性鉴定与栽培研究 |
乐光锐
姚绍勉
张太平
王昌伦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1993 |
0 |
|
18
|
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研究利用进展 |
杨斌
刘忠松
肖华贵
饶勇
唐容
张超
王璐璐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19
|
灰色系统理论在油葵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王军
张太平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20
|
甘兰型油菜新品种油研6号的产量品质及抗性研究 |
王通强
邵明波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