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油蔬兼用型油菜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正丽 张丽 《长江蔬菜》 2022年第22期26-28,共3页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产量占全国油料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也是保障我国粮油安全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的最大产区,生产中主栽品种为甘蓝型油菜,具有产量高、抗冻性强的特点。2022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产量占全国油料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也是保障我国粮油安全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的最大产区,生产中主栽品种为甘蓝型油菜,具有产量高、抗冻性强的特点。2022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给油菜种植面积的恢复和提升创造了先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油菜种植面积 油料作物 抗冻性 产能提升 冬闲田 油菜栽培技术 粮油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榕江地区辣椒—芥蓝一年两熟栽培技术
2
作者 张丽 李正丽 +2 位作者 李艳 杨静 杨海洋 《长江蔬菜》 2023年第9期6-8,共3页
为丰富贵州气候相似区域蔬菜接茬模式和增加蔬菜种类选择,经过2019-2022年在榕江县蔬菜种植的实地经验,总结出辣椒—芥蓝栽培技术模式。该种植模式每667 m^(2)产值在1.41万~1.80万元,经济效益高,在贵州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栽培技术模式 蔬菜种类 蔬菜种植 芥蓝 种植模式 推广价值 贵州榕江 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天椒新品种黔研001特征特性及其制种技术
3
作者 张丽 李正丽 +2 位作者 杨静 邱锦宇 何方国 《长江蔬菜》 2023年第11期25-26,共2页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蔬菜种类之一,餐桌必备调味品,市场需求量大。朝天椒是辣椒的一个变种,因辣味浓烈、果实小、果形丰富、经济效益高,深受广大种植户、企业、合作社的喜爱,种植面积逐渐加大,同时也对朝天椒良种繁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蔬菜种类之一,餐桌必备调味品,市场需求量大。朝天椒是辣椒的一个变种,因辣味浓烈、果实小、果形丰富、经济效益高,深受广大种植户、企业、合作社的喜爱,种植面积逐渐加大,同时也对朝天椒良种繁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积累,对朝天椒新品种黔研001的特征特性和制种技术进行以下总结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特征特性 蔬菜种类 良种繁育 果形 种植户 制种技术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糟辣椒制作工艺研究
4
作者 刘芬 郭会会 +2 位作者 张洪礼 张丽 李正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100-106,共7页
【目的】探明糟辣椒适宜制作工艺,为糟辣椒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在糟辣椒制作中添加不同食盐浓度(7%、8%、9%、10%、11%)、冰糖浓度(1.5%、2.0%、2.5%、3.0%、3.5%)、混合乳酸菌发酵粉接种量(0%、0.5%、1.0%... 【目的】探明糟辣椒适宜制作工艺,为糟辣椒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在糟辣椒制作中添加不同食盐浓度(7%、8%、9%、10%、11%)、冰糖浓度(1.5%、2.0%、2.5%、3.0%、3.5%)、混合乳酸菌发酵粉接种量(0%、0.5%、1.0%、1.5%、2.0%),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3因素(食盐、冰糖浓度及混合乳酸菌发酵粉接种量)3水平正交试验,评定糟辣椒感官品质,测定酸、色差、亚硝酸盐含量。【结果】添加食盐浓度9%、冰糖浓度3%及混合乳酸菌发酵粉接种量2%的因素组合处理糟辣椒产品感官品质综合评分最高,达95.6分,总酸含量4.13 g/kg,色差值17.78 OD,亚硝酸含量为3.33 mg/kg。【结论】糟辣椒制作在其他配料适宜条件下,添加食盐浓度9%、冰糖浓度3%及混合乳酸菌发酵粉接种量2%的处理加工工艺效果最好,即外观品质优、总酸度适宜、色泽好、亚硝酸盐含量低,糟辣椒品质符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和《贵州发酵辣椒制品》(DBS 52/012—2016)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糟辣椒 制作工艺 乳酸菌 发酵 感官品质 综合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天椒新品种黔研001的选育
5
作者 张丽 李正丽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0,共3页
黔研001是以自交系CZLB2009-4为母本,以HB3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中熟,株型半直立,果实羊角形,平均果长7.2 cm,单果质量6.7 g,单株结果数122.8个。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鲜红色,定植至商品青果始收约43 d(天)。田间对白粉病、炭疽... 黔研001是以自交系CZLB2009-4为母本,以HB3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中熟,株型半直立,果实羊角形,平均果长7.2 cm,单果质量6.7 g,单株结果数122.8个。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鲜红色,定植至商品青果始收约43 d(天)。田间对白粉病、炭疽病、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单生理想52,每667 m^(2)鲜红椒产量1600 kg左右,适宜贵州地区春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黔研001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肉植物红司(Echeveria nodulosa)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澜 张朝君 +1 位作者 杜致辉 陈之林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2-369,共8页
以10%蔗糖+0.5%琼脂为基础培养基,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研究硼酸浓度、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对多肉植物红司(Echeveria nodulosa)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酸浓度、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三因素以及相互间的交互效应对花粉萌发... 以10%蔗糖+0.5%琼脂为基础培养基,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研究硼酸浓度、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对多肉植物红司(Echeveria nodulosa)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酸浓度、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三因素以及相互间的交互效应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硼酸浓度、培养温度以及二者间的交互效应对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显著,而培养时间对花粉管伸长的影响不显著。12~28℃有利于提高花粉管萌发率,20~36℃有利于花粉管的伸长。三因素交互效应显示:60 mg/L硼酸+12℃+16 h为红司花粉萌发最佳条件,萌发率为52.43%。30 mg/L硼酸+36℃+16 h为花粉管生长适宜条件,花粉管平均长度达527.7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肉植物 红司 培养温度 花粉管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红蓝光补光促进多肉植物马库斯叶片转色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澜 张朝君 +3 位作者 杜致辉 王维泽 唐玲涵 陈之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28-132,共5页
以多肉植物品种马库斯(Sedeveria Markus)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5种LED光照处理,以白光照射为对照(CK)。采用分光色差计NF555测定不同处理后的叶色表型参数(L^(*)、a^(*)、b^(*)),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总花青素和总叶绿素含量... 以多肉植物品种马库斯(Sedeveria Markus)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5种LED光照处理,以白光照射为对照(CK)。采用分光色差计NF555测定不同处理后的叶色表型参数(L^(*)、a^(*)、b^(*)),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总花青素和总叶绿素含量,用液质联用技术(HPLC-MS/MS)检测叶片中花青素种类和含量,运用多元线性相关性方法分析花青素含量与叶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中的红蓝光组合光照处理能显著提高多肉植物马库斯叶片的总花青素含量与总叶绿素含量比值(P<0.05),促进叶片转色。在白光和红蓝光组合处理的叶片中均检测出4种花青素,即矢车菊素、飞燕草素、天竺葵素、芍药花素。不同花青素对于叶色表型的贡献不同,多元相关性分析表明,仅芍药花素含量与叶片亮度L^(*)值显著相关;矢车菊素含量与色相a^(*)值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色相b^(*)值极显著正相关;天竺葵素含量和芍药花素含量与色相a^(*)值显著正相关,与色相b^(*)值显著负相关;飞燕草素含量与叶色表型之间无显著相关性。逐步线性回归显示,矢车菊素、天竺葵素、芍药花素对多肉植物马库斯叶色表型均有贡献。其中,天竺葵素、芍药花素的积累使得叶片颜色向橙红色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肉植物马库斯 LED红蓝光组合 液质联用 花青素 叶片转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黔椒13号的选育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丽 李正丽 杨胜俊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1-103,共3页
黔椒13号是以自交系AX2009-2为母本,以自交系AXFB-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株高55 cm左右,开展度67 cm左右,株型半直立,平均单株结果数52个;果实线形,果长25 cm左右,果肩宽1.5 cm左右,果肉厚0.18 cm左右,平均单果质量11.3 g... 黔椒13号是以自交系AX2009-2为母本,以自交系AXFB-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株高55 cm左右,开展度67 cm左右,株型半直立,平均单株结果数52个;果实线形,果长25 cm左右,果肩宽1.5 cm左右,果肉厚0.18 cm左右,平均单果质量11.3 g,商品果深绿色;田间对病毒病、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辣丰3号,VC含量525.3 mg·kg^(-1),辣椒素含量0.0231%,每667 m^(2)鲜椒产量1900 kg左右,适宜贵州地区春露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黔椒13号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黔研圆珠的选育
9
作者 李正丽 张丽 +2 位作者 朱熠鹏 蒙辉 敖万能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6-98,共3页
黔研圆珠是以自交系CZLB2009-8为母本,以自交系C95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中熟,开花结果期45 d(天)左右;株型半直立,株高73 cm左右,开展度78 cm左右;果实圆锥形,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皮光滑,光泽度好,纵径约2 cm,横径... 黔研圆珠是以自交系CZLB2009-8为母本,以自交系C95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中熟,开花结果期45 d(天)左右;株型半直立,株高73 cm左右,开展度78 cm左右;果实圆锥形,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皮光滑,光泽度好,纵径约2 cm,横径约3 cm,果肉厚约0.3 cm,致密紧实,硬度高,便于采收、贮运;VC含量1420 mg·kg^(-1),辣椒素含量0.0321%,辣味稍强,口感脆,适宜制作泡椒;单株结果数45个左右,平均单果质量8.9 g,种子量大,抗疫病,每667 m^(2)产量1200 kg左右,适宜贵州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黔研圆珠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地区多肉植物露地栽培及景观营造要点
10
作者 杨胜俊 王维泽 杨澜 《农技服务》 2022年第8期73-76,共4页
多肉植物是一种兼具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新型园林植物,应用于露地园林景观营造,可丰富景观类型和观赏效果。为贵州多肉植物露地栽培提供技术参考,以贵阳市为例,介绍该地区露地栽培多肉植物的适栽品种筛选、基质配制、定植、杂草及病... 多肉植物是一种兼具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新型园林植物,应用于露地园林景观营造,可丰富景观类型和观赏效果。为贵州多肉植物露地栽培提供技术参考,以贵阳市为例,介绍该地区露地栽培多肉植物的适栽品种筛选、基质配制、定植、杂草及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要点,以及应用多肉植物进行景观营造的注意事项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肉植物 露地栽培 景观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多肉植物花粉活力及离体萌发率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澜 彭强 +3 位作者 彭婷 杜致辉 许红娟 陈之林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16,共5页
采用TTC染色法检测多肉植物4个散粉时期花粉的活力,基于花粉活力最佳时期,研究不同培养温度(10、15、20、25、30、35℃)对花粉离体萌发率的影响;基于适宜的萌发条件,比较TTC染色法与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散粉... 采用TTC染色法检测多肉植物4个散粉时期花粉的活力,基于花粉活力最佳时期,研究不同培养温度(10、15、20、25、30、35℃)对花粉离体萌发率的影响;基于适宜的萌发条件,比较TTC染色法与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散粉时期对供试多肉植物的花粉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散粉的第3阶段花粉活力最强,平均值为30.80%。2)温度是影响10种多肉植物离体花粉萌发率的显著因素,不同品种所需适宜的离体培养温度不同。其中大部分品种花粉萌发最佳培养温度均为20℃,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抑制花粉萌发。花月夜、灵隐最佳萌发温度为15℃,莎维娜花粉萌发最佳温度为30℃;3)TTC染色法与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得的花粉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TTC法可作为一种快速检测多肉植物花粉活力的方法,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肉植物 花粉活力 离体萌发率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对糟辣椒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洪礼 王伦兴 +3 位作者 吴义华 李正丽 毛建兰 刘芬 《保鲜与加工》 CAS 2022年第9期64-70,共7页
为研究不同加工方式的糟辣椒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对4种糟辣椒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糟辣椒中共检测出6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以醇类、烯烃类、酯类为主。主... 为研究不同加工方式的糟辣椒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对4种糟辣椒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糟辣椒中共检测出6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以醇类、烯烃类、酯类为主。主成分结合聚类热图分析表明,反-香叶醇、醋酸牻牛儿酯、二烯丙基二硫醚、棕榈酸乙酯、α-法呢烯、β-倍半苯乙烯、1,8-桉油精为糟辣椒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韦恩图分析表明,4种糟辣椒中有19种共有成分,醋酸牻牛儿酯、棕榈酸乙酯、α-法呢烯、β-倍半苯乙烯、1,8-桉油精共同构成糟辣椒的主要风味骨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糟辣椒 加工方式 风味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辣椒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诗莹 李正丽 +1 位作者 朱文超 刘德凯 《耕作与栽培》 2015年第5期33-34,49,共3页
为确定辣椒施肥量,开展了辣椒3414施肥试验。通过建立了辣椒施肥与产量的数学模型,确定最佳施肥指标为N15.61kg/667m2、P2O58.96kg/667m2、K2O 10.6kg/667m2,可得最佳鲜椒产量2341.63kg/667m2;不同氮磷钾配比施用以N12kg/667m2、P2O56.6... 为确定辣椒施肥量,开展了辣椒3414施肥试验。通过建立了辣椒施肥与产量的数学模型,确定最佳施肥指标为N15.61kg/667m2、P2O58.96kg/667m2、K2O 10.6kg/667m2,可得最佳鲜椒产量2341.63kg/667m2;不同氮磷钾配比施用以N12kg/667m2、P2O56.67kg/667m2、K2O 15kg/667m2单位产值最高,达2203.76元/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氮磷钾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不同时期施用对辣椒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诗莹 李正丽 +1 位作者 朱文超 刘德凯 《农技服务》 2015年第8期111-111,共1页
通过在黄壤上进行辣椒施用氮肥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氮肥施用量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氮磷钾一次性全作底肥的生长后期有缺氮现象,植株明显矮于后期追施氮肥的,结果数减少和果实小而轻;追施两次氮肥的产量明显高于一次的,在... 通过在黄壤上进行辣椒施用氮肥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氮肥施用量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氮磷钾一次性全作底肥的生长后期有缺氮现象,植株明显矮于后期追施氮肥的,结果数减少和果实小而轻;追施两次氮肥的产量明显高于一次的,在初果期和二次采收后各追施一次氮肥效果尤为明显。黄壤土种植辣椒最佳施用方法:40%氮肥深施作底肥,30%在初果期追肥,30%在采收一次后追施较好。且辣椒采收时期追施尿素,亚硝酸盐未超过无公害卫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氮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潮汐式育苗基质筛选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巍 段正凤 +1 位作者 王天文 袁远国 《耕作与栽培》 2020年第3期25-27,共3页
利用4种不同育苗基质在潮汐式育苗系统和漂浮盘育苗进行番茄育苗试验,通过对番茄幼苗生理指标检测,筛选适宜番茄潮汐育苗的专用型基质。结果表明,嘉斯顿蔬菜育苗基质培育的番茄幼苗在株高、茎粗、生物量、根系指标、壮苗指数均显著优于... 利用4种不同育苗基质在潮汐式育苗系统和漂浮盘育苗进行番茄育苗试验,通过对番茄幼苗生理指标检测,筛选适宜番茄潮汐育苗的专用型基质。结果表明,嘉斯顿蔬菜育苗基质培育的番茄幼苗在株高、茎粗、生物量、根系指标、壮苗指数均显著优于其它育苗基质,可作为番茄潮汐育苗的专用型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式灌溉 番茄 育苗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鲜两用型线椒“佳红”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松 文林宏 李正丽 《农技服务》 2020年第7期32-32,34,共2页
"佳红"是贵州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以jq356为母本、jq43-1为父本配置育成的干鲜两用型辣椒杂交新组合,果味中辣,抗逆性强,品质优良,商品性好,适合贵州辣椒种植区及省外气候条件相似地区栽培。
关键词 辣椒 线椒 品种 佳红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肥对耐抽薹大白菜制种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麟笔 马关鹏 +3 位作者 赵大芹 杨巍 刘炼 赵夏云 《农技服务》 2022年第4期19-21,共3页
为耐抽薹大白菜制种增产增效提供技术支撑,试验设置12个不同浓度硼、锌、锰肥料组合的处理,分别在现蕾期、开花期各进行1次叶面喷施,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的肥料组合对耐抽薹大白菜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0.05%硼肥+0.006%锰肥的处... 为耐抽薹大白菜制种增产增效提供技术支撑,试验设置12个不同浓度硼、锌、锰肥料组合的处理,分别在现蕾期、开花期各进行1次叶面喷施,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的肥料组合对耐抽薹大白菜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0.05%硼肥+0.006%锰肥的处理制种产量最高,为27.56 kg/667m^(2),比对照提高52.01%,达极显著水平;单独喷施0.10%和0.05%硼肥处理的制种产量分别为18.88 kg/667m^(2)、20.20kg/667m^(2),比对照提高4.14%和11.42%,达极显著水平;单独喷施0.015%锌肥的处理制种产量最低,为13.75 kg/667m^(2),比对照减少24.16%,达极显著水平。在制种生产过程中,根据土壤肥力及大白菜生长情况,及时补充一定浓度的微量元素肥,可有效提高制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耐抽薹 微量元素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大白菜株高相关分子标记在不同群体中的分布检验
18
作者 马关鹏 周麟笔 +5 位作者 赵大芹 杨巍 刘炼 赵夏云 瞿飞 王堃 《农技服务》 2022年第5期30-33,共4页
为提高大白菜的育种效率,降低品种选育的工作量,在4个不同的群体中对开发株高相关的2个InDel标记进行PCR检测,统计分析4个群体中株高的变化,分析分子标记与株高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05、53、60群体中的InDel标记和株高关系不明确,标记... 为提高大白菜的育种效率,降低品种选育的工作量,在4个不同的群体中对开发株高相关的2个InDel标记进行PCR检测,统计分析4个群体中株高的变化,分析分子标记与株高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05、53、60群体中的InDel标记和株高关系不明确,标记不具鉴定作用;在以Gh-4为父本的F_(2)群体中,具有双标记的植株株高比不具有双标记的植株株高32.5%(8.25 cm)。开发的2个InDel标记可在具有Gh-4为亲本的群体中进行株高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标记 群体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