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榕江县再生稻示范推广总结
1
作者 (Rong-jiang Station of Agri, Technique Application, et al)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3年第5期52-54,共3页
我县海拔400米以下河谷地带属温热农业气候区,具有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平均气温17.6~18.6℃,无霜期长达315~333天,10℃始日在3月14日~3月22日,20℃终日在9月22~10月1日,10~20℃日数187~202天,活动积温4372.9~4800℃,年降雨量1050... 我县海拔400米以下河谷地带属温热农业气候区,具有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平均气温17.6~18.6℃,无霜期长达315~333天,10℃始日在3月14日~3月22日,20℃终日在9月22~10月1日,10~20℃日数187~202天,活动积温4372.9~4800℃,年降雨量1050~1220毫米。这一地带区域有24个乡(镇),稻田面积49647.13亩,占全县稻田面积的26.83%,属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光、热、水同期的丰产型农业气候,为发展再生稻提供了优越的气候、稻田资源。 1988年,我县开始再生稻试验、示范,当年成功1313亩,平均亩产64.5公斤,最高亩产125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栽培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主要籼稻区水稻生产现状及进一步高产的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富贤 熊洪 +6 位作者 郑家国 张洪松 刘代银 袁德胜 易勇 熊以堂 陈松柏 《中国稻米》 2008年第5期73-75,共3页
西南稻区现有稻田面积467万hm2,区内生态条件复杂,水稻种质资源丰富,稻田耕作模式多;人多地少,种植规模小。本文对该区现有生产水平与增产潜力、生产发展趋势与限制因素以及提高水稻单产的主要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充分发挥... 西南稻区现有稻田面积467万hm2,区内生态条件复杂,水稻种质资源丰富,稻田耕作模式多;人多地少,种植规模小。本文对该区现有生产水平与增产潜力、生产发展趋势与限制因素以及提高水稻单产的主要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充分发挥西南区水稻生产潜力,进一步稳定提高单产和总产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稻区 籼稻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