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册亨县和望谟县大型真菌资源收集及鉴定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彪 尚念杰 +6 位作者 杨通静 赵德刚 朱国胜 周佳佳 苏荣荣 武华文 桂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6-33,共8页
为保护、开发和利用贵州省大型真菌资源,采用踏查和走访调查法对贵州省册亨县和望谟县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收集的大型真菌资源进行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共采集353个样品,成功鉴定出134个种,隶属于2门13纲2... 为保护、开发和利用贵州省大型真菌资源,采用踏查和走访调查法对贵州省册亨县和望谟县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收集的大型真菌资源进行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共采集353个样品,成功鉴定出134个种,隶属于2门13纲23目48科74属,其中子囊菌门有8纲12目12科13属15种,占总数的11.19%;担子菌门有5纲11目36科61属119种,占总数的88.81%;主要生长在针阔混交林中,占比44.19%;竹林中较少,占比0.57%。优势科有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等9科,占总数的69.46%;优势属有乳菇属(Lactarius)、粉孢牛肝菌属(Tylopilus)、红菇属(Russula)等18属,占总数的66.88%;食药用菌占5.38%,食用菌占15.01%,毒菌占7.08%。研究结果为册亨县和望谟县食用菌产业品种选择和野生菌保护抚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食用菌 药用菌 食药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树种对附生铁皮石斛营养成分及硒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美 魏福晓 +6 位作者 廖秀 胡恩明 罗鸣 钱薇竹 骆衡 潘卫东 王道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183,共10页
为探究不同附生树种栽培对铁皮石斛营养成分及硒含量的影响,以安龙县青冈、板栗、枫香、木荷、杨梅、合欢、冬瓜和核桃8个树种附生铁皮石斛及相应树皮为研究对象,测定铁皮石斛中4种营养成分及硒元素、树皮中11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并进行... 为探究不同附生树种栽培对铁皮石斛营养成分及硒含量的影响,以安龙县青冈、板栗、枫香、木荷、杨梅、合欢、冬瓜和核桃8个树种附生铁皮石斛及相应树皮为研究对象,测定铁皮石斛中4种营养成分及硒元素、树皮中11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铁皮石斛药材中4种营养成分及硒元素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反映不同附生树种铁皮石斛药材品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树皮不同矿质元素对铁皮石斛营养成分影响差异较大,8个树种附生铁皮石斛硒元素含量为20.3~49.7μg/kg,浸出物含量为7.2%~11.5%,多糖含量为23.7%~36.8%,总黄酮含量为23.6~49.9 mg/g,游离氨基酸含量为0.3~6.8 mg/g。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对铁皮石斛药材品质影响较大的3个主要成分分别为硒元素、多糖和氨基酸。综合评分显示,8个铁皮石斛药材品质优劣顺序(按附生树种排)为木荷、板栗、合欢、枫香、杨梅、核桃、冬瓜、青冈。研究结果可为铁皮石斛的品质评价及其附生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附生植物 营养成分 矿物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藏方法对红托竹荪菌种低温保藏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黄晓润 黄万兵 +2 位作者 刘倾城 刘宏宇 桂阳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1期5-8,共4页
研究采用4种保藏方法对红托荪菌种分别保藏90d、180d和270d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比菌萌发时间、萌发率、菌丝生长率和菌丝脱氢酶活性来评价保藏方法的保藏效果。结果表明,4种红托竹菌种保藏方法中保藏效果最好的是10%甘油保藏法... 研究采用4种保藏方法对红托荪菌种分别保藏90d、180d和270d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比菌萌发时间、萌发率、菌丝生长率和菌丝脱氢酶活性来评价保藏方法的保藏效果。结果表明,4种红托竹菌种保藏方法中保藏效果最好的是10%甘油保藏法,其次为蒸馏水保藏法和石蜡油保藏法,最后是白塞保藏法效果。研究通过4种保藏方法对红托竹荪菌种进行保藏研究,探索红托竹荪菌种的较佳保藏技术,以期为红托竹荪菌种种质资源的保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保藏方法 低温保藏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托竹荪母种菌丝生长特性及胞外酶活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利梅 朱国胜 +5 位作者 黄万兵 卢颖颖 龚光禄 张丽娜 杨通静 桂阳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5,共6页
采用木屑培养基培养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母种90d,培养过程中观察测定菌丝生长特性,从第40天开始测定5种胞外酶活性。结果表明:漆酶(laccase)和纤维素酶(cellulase,CL)活性较高,漆酶活性为31.2~52.7U/mL,CL活性为10.7~31.... 采用木屑培养基培养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母种90d,培养过程中观察测定菌丝生长特性,从第40天开始测定5种胞外酶活性。结果表明:漆酶(laccase)和纤维素酶(cellulase,CL)活性较高,漆酶活性为31.2~52.7U/mL,CL活性为10.7~31.9U/mL;中性木聚糖酶(neutral xylanase,NEX)活性较低,为0.2~0.4U/m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分别为3.3~11.7U/mL和2.5~13.5U/mL。线性相关分析表明:母种菌丝生长状态、生长速度和胞外酶活性有相关性,菌丝变红程度与漆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与P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漆酶活性与生长速度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菌丝生长速度 漆酶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不同处理对鲜红托竹荪贮藏保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成运 刘宏宇 +4 位作者 桂阳 卢颖颖 李岩 朱国胜 石汉英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13-1722,共10页
鲜红托竹荪现采用的贮藏保鲜方法保鲜期短,品质劣变快,大大限制了鲜红托竹荪的市场销售,探讨揭示鲜红托竹荪贮藏保鲜过程中品质劣变特征,找到关键控制点并进行控制是减缓劣变和延长保鲜期的关键。采用5种保鲜处理方式:(1)无处理(CK);(2... 鲜红托竹荪现采用的贮藏保鲜方法保鲜期短,品质劣变快,大大限制了鲜红托竹荪的市场销售,探讨揭示鲜红托竹荪贮藏保鲜过程中品质劣变特征,找到关键控制点并进行控制是减缓劣变和延长保鲜期的关键。采用5种保鲜处理方式:(1)无处理(CK);(2)干燥剂处理;(3)臭氧干燥剂处理;(4)干燥剂保鲜纸处理;(5)干燥剂吸湿纸保鲜纸处理对样品进行处理后,将其置于低温4℃和常温25℃贮藏保鲜,定时取样进行感官评价、酶活和质构测定,通过腐烂率、失重率、颜色、气味等感观指标变化,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和几丁质酶等酶活指标变化,硬度、弹性和咀嚼性等质构指标变化等3个层面揭示鲜红托竹荪贮藏保鲜过程中品质劣变特征和关键控制点。结果表明:保鲜处理中的常温干燥剂处理和低温臭氧干燥剂处理对保持红托竹荪的重量有显著效果,失重率最低,分别为4.82%和7.36%,其次是常温臭氧干燥剂处理和低温干燥剂处理,分别为7.66%和7.42%;常温2d时臭氧干燥剂处理的腐烂率为13%,低温22d时为0%;臭氧干燥剂处理的感官评价变黄程度最小,气味恶变分数最低,且变黄程度及气味强度变化慢;而质构各项测试中,臭氧干燥剂处理的综合评价最高,同时该处理对与劣变相关酶系的抑制作用最佳,有效地将红托竹荪的保鲜期从常用保鲜方法的5 d延长至20 d。通过结果可知,臭氧在初期可有效降低红托竹荪子实体表面杂菌的种类和数量,在后续的保鲜过程中减缓杂菌的增殖速度,抑制了红托竹荪子实体的腐坏变黄;而干燥剂能够降低表面湿度,减缓了几丁质酶对细胞壁的破坏,也抑制了表面杂菌的繁殖,起到了延缓红托竹荪软塌变黄的作用。低温臭氧干燥剂处理为红托竹荪保鲜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复合保鲜 臭氧 干燥剂 质构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托竹荪腐烂病初探 被引量:8
6
作者 卢颖颖 桂阳 +2 位作者 陈娅娅 曾令祥 朱国胜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76,78,共5页
近几年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腐烂病(rot disease)发生频繁,对采集的患病样品进行显微观察和病原菌分离,并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和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患病样品组织上分离到的细菌和其它真菌,优势菌株分别... 近几年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腐烂病(rot disease)发生频繁,对采集的患病样品进行显微观察和病原菌分离,并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和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患病样品组织上分离到的细菌和其它真菌,优势菌株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细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细菌和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 sp.)细菌,并非致病菌,回接试验检测无致病性,初步推断出该病害不是由细菌或真菌侵染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腐烂病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托竹荪腐烂病发生规律初步调查 被引量:14
7
作者 卢颖颖 桂阳 +2 位作者 陈娅娅 曾令祥 朱国胜 《食用菌》 2018年第2期69-70,共2页
为探明红托竹荪腐烂病发生规律和防控措施,2014年至2015年对红托竹荪几个主栽地区的腐烂病进行了调查研究。以病害棚中的发病竹荪蛋为材料,观察其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红托竹荪 腐烂病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对工厂化秀珍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卢颖颖 李嘉懿 +3 位作者 彭强 牛贞福 徐海峰 任鹏飞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1期80-84,共5页
以秀珍菇菌株“台秀”为材料,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LED光源不同光质、不同光照强度对秀珍菇的子实体形态特征、菇蕾形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红色LED光源下秀珍菇子实体性状最好;红光光照强度为400 lx下,子实体平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 以秀珍菇菌株“台秀”为材料,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LED光源不同光质、不同光照强度对秀珍菇的子实体形态特征、菇蕾形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红色LED光源下秀珍菇子实体性状最好;红光光照强度为400 lx下,子实体平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好;红色LED光源处理下,3次采收产量均最高。从工厂化栽培秀珍菇应保证节能高效、科学环保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以红色LED光源、光照强度为400 lx为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光照 工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氮源对冬荪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倾城 黄晓润 +5 位作者 黄万兵 刘宏宇 尚念杰 李彪 吴洪梅 卢颖颖 《食用菌》 CAS 2022年第5期9-12,共4页
目的:为探索不同碳源、氮源对冬荪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白鬼笔“B-L1”、冬荪PD1710141、重脉鬼笔B-L2、香笔菌B-L3四个冬荪菌株为供试菌株,采用平板培养法,考察供试碳源、氮源对冬荪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鬼笔B-L1、冬荪P... 目的:为探索不同碳源、氮源对冬荪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白鬼笔“B-L1”、冬荪PD1710141、重脉鬼笔B-L2、香笔菌B-L3四个冬荪菌株为供试菌株,采用平板培养法,考察供试碳源、氮源对冬荪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鬼笔B-L1、冬荪PD1710141、重脉鬼笔B-L2菌丝在可溶性淀粉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2.242 mm/d、2.200 mm/d、2.328 mm/d,香笔菌B-L3菌丝在供试碳源培养基中生长无显著差异;冬荪PD1710141、重脉鬼笔B-L2菌丝在酵母提取物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1.998 mm/d、2.124 mm/d,白鬼笔B-L1菌丝在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为2.340 mm/d,香笔菌B-L3菌丝则在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为1.148 mm/d。试验为冬荪培养基碳源、氮源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鬼笔 冬荪 重脉鬼笔 香笔菌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