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个饲料油菜品种不同刈割方式下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的评价研究
1
作者 凡迪 王涛 +5 位作者 张林 钟伟 吴宇瑶 戴祥来 胡权 代文东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54,共6页
本试验通过对5个饲料油菜品种(组合)不同刈割方式下的生物量和籽粒产量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饲料油菜品种选择和刈割方法提供技术支撑。以5个饲料油菜品种(组合)(A_(1):油研50;A_(2):饲油2号;A_(3):牲饲1号;A_(4):牲饲2号;A5:YY601)为研... 本试验通过对5个饲料油菜品种(组合)不同刈割方式下的生物量和籽粒产量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饲料油菜品种选择和刈割方法提供技术支撑。以5个饲料油菜品种(组合)(A_(1):油研50;A_(2):饲油2号;A_(3):牲饲1号;A_(4):牲饲2号;A5:YY601)为研究对象,采取3种刈割方式[B_(1):薹期(BS)及其再生植株终花期(FFSRP)两次刈割;B_(2):终花期(FFS)一次刈割;B3:不刈割],于2018-2019年和2019-2020年在思南县、长顺县连续两年开展田间试验,对不同品种(组合)不同刈割方式下植株生物量和籽粒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饲料油菜采取B_(1)刈割方式下的植株鲜重最好,采取B_(2)刈割方式下的植株干重最高。处理间饲料油菜BS和FFSRP总鲜重为3671.81~4765.02 kg/667m^(2)、总干重为506.81~627.59 kg/667m^(2),FFS鲜重为3516.53~3927.55 kg/667m^(2)、干重为581.98~688.59 kg/667m^(2),品种间籽粒产量为135.87~189.23 kg/667m^(2)。其中,品种极显著影响BS鲜重和干重,显著影响FFS干重、BS和FFSRP总鲜重以及籽粒产量;地点显著影响BS和FFSRP总干重;年份显著影响BS和FFSRP总干重,极显著影响其他时期鲜重和干重以及籽粒产量。品种和年份互作极显著影响FFSRP鲜重、BS和FFSRP总鲜重,显著影响BS鲜重、FFSRP干重、BS和FFSRP总干重;地点和年份互作对BS和FFSRP的总干重影响不显著,对其他时期鲜重、干重及籽粒产量影响均达极显著;地点和品种互作显著影响菜籽产量;地点、品种和年份三者互作极显著影响BS鲜重、BS和FFS干重,显著影响BS和FFSRP总鲜重。A_(4)B_(1)处理BS与FFSRP总鲜重和干重均最高,分别为4765.02 kg/667m^(2)和627.59 kg/667m^(2);效应值最高,分别为14.18和0.87;变异度较小,分别为3.96%和6.38%,在刈割两次的处理中稳定性最好。A_(3)B_(2)处理植株鲜重为3927.55 kg/667m^(2)、效应值最高(5.41)、变异度较小(0.90%);A_(3)B_(2)和A_(1)B_(2)处理植株干重分别为688.59 kg/667m^(2)和678.73 kg/667m^(2)、效应值较高(分别0.98和0.68)、变异度小(分别为2.34%和4.63%),在终花一次刈割的处理中稳定性最好。处理A5B3籽粒产量和效应值均为最高,产量方差及变异度均较小,稳定性最好。综上,饲料油菜牲饲2号(A_(4))BS和FFSRP总鲜重和总干重丰产稳产性最好、牲饲1号(A_(3))FFS鲜重和干重丰产稳定性最好、YY601(A5)籽粒丰产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油菜 品种 刈割方式 生物量 产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油菜植株粗蛋白含量的遗传规律研究
2
作者 张林 周凌 +4 位作者 王涛 钟伟 吴宇瑶 陈建军 代文东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26,共5页
试验旨在明确饲料油菜植株粗蛋白含量的遗传规律,为高蛋白饲料油菜的遗传改良奠定理论基础。以植株粗蛋白含量差异较大的饲料油菜材料21SL-239和21SL-756为亲本,构建P_(1)、P_(2)、F_(1)、F_(2)、B_(1)、B_(2)共6世代遗传分析群体,采用... 试验旨在明确饲料油菜植株粗蛋白含量的遗传规律,为高蛋白饲料油菜的遗传改良奠定理论基础。以植株粗蛋白含量差异较大的饲料油菜材料21SL-239和21SL-756为亲本,构建P_(1)、P_(2)、F_(1)、F_(2)、B_(1)、B_(2)共6世代遗传分析群体,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研究抽薹期饲料油菜植株粗蛋白的遗传规律。结果显示,饲料油菜植株粗蛋白含量的最适遗传模型为PG-ADI,其遗传受多基因控制,并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F_(2)、B_(1)、B_(2)的遗传率分别为65.41%、57.94%、29.76%。研究表明,饲料油菜抽薹期植株粗蛋白含量受多基因和环境的共同调控,在F_(2)群体和以高蛋白材料为轮回亲本的B_(1)群体开展植株粗蛋定向选择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油菜 粗蛋白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宁自治县夏播饲用油菜生物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钟伟 王婧泽 +3 位作者 王涛 张林 吴宇瑶 代文东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70-72,共3页
为提高贵州高海拔地区种植饲用油菜的生物量,在威宁自治县麻乍镇箐岩社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饲用油菜品种(A)、施氮量(B)、播期(C)为试验因子,组合为40个处理,研究不同品种、氮肥用量、夏季播种期及其交互效应对饲用油菜终花期刈割生物... 为提高贵州高海拔地区种植饲用油菜的生物量,在威宁自治县麻乍镇箐岩社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饲用油菜品种(A)、施氮量(B)、播期(C)为试验因子,组合为40个处理,研究不同品种、氮肥用量、夏季播种期及其交互效应对饲用油菜终花期刈割生物量(鲜重)的影响。结果:各处理饲用油菜平均生物量为889.33~4591.49 kg/667 m^(2)。施氮量、品种、播期互作以及其中两因素互作对饲用油菜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施氮量、品种、播期单一因素对生物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尿素用量为5、10、15 kg/667 m^(2)处理的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牲饲1号、牲饲2号、宝油早12、油研9号4个品种的生物量均极显著高于黔油早2号;播期8月9日的生物量极显著高于播期6月9日。结论:在贵州省威宁自治县麻乍镇及相似生态区域内,选用高蛋白专用饲用油菜牲饲1号或牲饲2号,夏季8月初播种,底肥施复合肥(N∶P∶K=15∶15∶15)50 kg/667 m^(2),三叶期追施尿素5 kg/667 m^(2)能获得较高的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宁自治县 饲用油菜 生物量 施氮量 品种 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硼肥适宜施用量研究
4
作者 程国平 李国军 +4 位作者 赵继献 戴祥来 梁琪 周慧 杨正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期42-43,46,共3页
以甘蓝型两系核不育杂交油菜油研50和油研早18为材料,以基施方式研究杂交油菜不同品种适宜硼肥施用量。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油研50化学纯硼砂施用量为4.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2 390.0 kg/hm^2,较不施硼(1 996.5 kg/hm^2)增产19.71%... 以甘蓝型两系核不育杂交油菜油研50和油研早18为材料,以基施方式研究杂交油菜不同品种适宜硼肥施用量。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油研50化学纯硼砂施用量为4.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2 390.0 kg/hm^2,较不施硼(1 996.5 kg/hm^2)增产19.71%,达极显著水平;油研早18化学纯硼砂施用量为3.6 kg/hm^2时产量最高,为2 156.5 kg/hm^2,较不施硼(2 022.0 kg/hm^2)增产6.65%,达极显著水平。油研50施硼肥增产效果较油研早18显著。采用2个品种3个重复所有处理的产量与对应的施量硼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Y=133.884 170 5+0.082 230 248 0X-0.000 143 976 273 1X^2(相关系数R=0.533 187;F值=6.554 0;显著水平P=0.004 0),获得最高产量的适宜施硼量为4 283.55 g/hm^2,最高产量2 184.4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品种 硼肥 适宜施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在油菜中吸收积累分布特征及对其产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权 赵继献 +2 位作者 戴祥来 任廷波 程国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22-28,共7页
油菜是我国的重要油料作物之一,同时,我国是世界上的油菜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首位,钼是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然而我国油菜主产区存在大面积土壤缺钼的现象,油菜对钼十分敏感,缺钼往往导致油菜生长发育受阻,进而影响油菜产... 油菜是我国的重要油料作物之一,同时,我国是世界上的油菜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首位,钼是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然而我国油菜主产区存在大面积土壤缺钼的现象,油菜对钼十分敏感,缺钼往往导致油菜生长发育受阻,进而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缺钼已经成为油菜生产中的障碍因子之一。从油菜缺钼的症状及施用技术,油菜对钼的吸收积累及分布特征的影响,钼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综述,为钼肥在油菜生产上科学合理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产量 品质 施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优质杂交油菜宝油早12特征特性及化杀制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秦信蓉 喻时周 +3 位作者 高志宏 张星星 梁龙兵 杜才富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4-146,共3页
宝油早12是用早熟甘蓝型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3361A与早熟黄籽高油恢复系YD1021R组配而成的早熟杂交油菜品种。于201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通过介绍宝油早12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在贵州化杀制种技术要点,供油菜化杀制... 宝油早12是用早熟甘蓝型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3361A与早熟黄籽高油恢复系YD1021R组配而成的早熟杂交油菜品种。于201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通过介绍宝油早12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在贵州化杀制种技术要点,供油菜化杀制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 杂交油菜 宝油早12 制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除草剂防除直播油菜田杂草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任廷波 赵继献 +1 位作者 戴祥来 胡权 《耕作与栽培》 2018年第5期10-12,共3页
为了明确除草剂防除直播油菜田杂草的效果,以臻油89为材料,进行17. 5%精喹·草除灵和金油草双拳除草剂不同施用量的除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种除草剂均能防除直播油菜田的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金油草双拳比17. 5%精喹·草除... 为了明确除草剂防除直播油菜田杂草的效果,以臻油89为材料,进行17. 5%精喹·草除灵和金油草双拳除草剂不同施用量的除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种除草剂均能防除直播油菜田的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金油草双拳比17. 5%精喹·草除灵的除草效果较好。金油草双拳150mL/667m2的除草效果最好,药后60d总株防效89. 6%,总鲜重防效92. 17%,防效达显著水平。除草剂除草比人工中耕除草减少除草费用75元/667m2;且调查未发现2种除草剂对油菜的药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除草剂 直播油菜 除草效果 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刈割时期对饲料油菜生物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龚永会 王涛 +6 位作者 张林 钟伟 吴宇瑶 陈燕萍 刘萍 代文东 赵德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46-153,共8页
为探索饲料油菜不同刈割时期对生物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及稳定性,以高蛋白饲料油菜牲饲2号刈割时期(初花期、盛花期和终花期)为试验因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时期刈割、不同种植地点及两者互作对牲饲2号植株生物量、营养品... 为探索饲料油菜不同刈割时期对生物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及稳定性,以高蛋白饲料油菜牲饲2号刈割时期(初花期、盛花期和终花期)为试验因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时期刈割、不同种植地点及两者互作对牲饲2号植株生物量、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刈割时期和种植地点可极显著地影响牲饲2号植株鲜重、显著影响植株干重,但互作效应对鲜重和干重的影响均不显著。种植地点除对粗脂肪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外,对粗蛋白质、粗灰分、钙、磷、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刈割时期对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对磷含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其他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则达极显著水平;地点和刈割时期互作对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影响不显著,对其他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均极显著。稳定性分析表明,盛花期刈割的鲜重及粗蛋白质、钙、磷含量在两试点的变异度最小,分别为0.32%、0.05%和19.09%;初花期刈割的干重、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变异度最小,分别为1.46%、4.59%、5.90%、1.95%、2.44%和2.06%。综合干物质和营养成分产量,终花期刈割优于盛花期和初花期,黔西点优于长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油菜 刈割时期 生物量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属植物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潜力 被引量:49
9
作者 沈奇 商志伟 +4 位作者 杨森 徐静 王仙萍 田世刚 杜才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9期93-102,共10页
紫苏是我国传统的特色药食两用型油料作物,在医药、食品、油料及景观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紫苏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从紫苏的主要成分、药食价值、资源分布、栽培区域及品种选育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紫苏种群划分以及关键性状分... 紫苏是我国传统的特色药食两用型油料作物,在医药、食品、油料及景观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紫苏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从紫苏的主要成分、药食价值、资源分布、栽培区域及品种选育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紫苏种群划分以及关键性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紫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对紫苏的下一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药食价值 种群分类 性状 分子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特异矮秆直立株型新品系DW871株高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瑞茂 李超 +1 位作者 陈大伦 向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紧凑株型是油菜抗倒性和稳产性的重要因素。新型矮秆甘蓝型油菜材料DW871具有花序花蕾呈散生状的类甘蓝花序特征,花序或果枝从初花直至收获均表现挺直不弯曲,不串枝,果枝中偏短,着果密,茎秆坚硬,株型紧凑,抗倒性特强等辅助标记性状。本... 紧凑株型是油菜抗倒性和稳产性的重要因素。新型矮秆甘蓝型油菜材料DW871具有花序花蕾呈散生状的类甘蓝花序特征,花序或果枝从初花直至收获均表现挺直不弯曲,不串枝,果枝中偏短,着果密,茎秆坚硬,株型紧凑,抗倒性特强等辅助标记性状。本研究分别以DW871为父母本,通过构建不同世代的群体对该品系的株高性状进行遗传分析,辅以其它标记性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源自DW871株高性状为1对显性主基因控制,不存在细胞质效应,但是存在修饰基因的影响,表现出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DW871为适宜机械化或轻简化种植的中矮秆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矮秆 紧凑型 标记性状 显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矮杆直立株型材料DW 871的选育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瑞茂 李超 +1 位作者 陈大伦 向阳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6-120,123,共6页
株高是作物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它直接影响作物的抗倒性和丰产潜力。矮杆及半矮杆株型油菜品系选育有利于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和经济系数。2008年,从配制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组合5824 CA×5771 R F_1代发现1株矮杆突变株... 株高是作物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它直接影响作物的抗倒性和丰产潜力。矮杆及半矮杆株型油菜品系选育有利于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和经济系数。2008年,从配制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组合5824 CA×5771 R F_1代发现1株矮杆突变株,经过4年自交纯化,育成甘蓝型油菜特异型矮杆直立株型材料DW 871,该品系具有生长势强,育苗移栽平均株高139.1cm,直播100.8cm;植株总叶数多,节间短,木质部较厚,分枝位低,株型紧凑,抗倒性特强,一次有效枝多,果枝硬,着果密度达1.8个/cm以上,收获指数0.37,丰产性与同源高杆系相当,杂黄籽,品质双低,含油量47.6%;花蕾段比同源正常高杆系长12.5cm,具有花序生长特性和开花习性与甘蓝类似的标记性状和矮杆直立株型等特性,是适宜机械化或轻简化种植的中矮杆甘蓝型油菜新种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矮杆 直立株型 抗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缓释肥对油菜品种黔油早2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代文东 张超 +6 位作者 罗庆川 邹成华 黄泽素 唐容 曾家玉 赵继献 饶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36-2944,共9页
【目的】筛选适合杂交油菜黔油早2号一次性施肥及撒播的缓释肥种类及经济用量,为该品种大面积轻简化栽培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市售的5种缓释肥料及普通氮磷钾复混肥(CCF)为研究对象,设单施及混施等11个施肥处... 【目的】筛选适合杂交油菜黔油早2号一次性施肥及撒播的缓释肥种类及经济用量,为该品种大面积轻简化栽培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市售的5种缓释肥料及普通氮磷钾复混肥(CCF)为研究对象,设单施及混施等11个施肥处理,以空白施肥为对照,测定并分析各处理油菜在稻田和旱地环境下叶片叶绿素含量、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的差异,筛选最适缓释肥。另以油菜专用缓释复合肥为对照,设3个施肥水平进行最适缓释肥经济用量研究。【结果】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稻田环境下,空白对照、宜施壮油菜专用缓释复合肥(YSZ)、沃夫特缓释掺控肥(WFT)和鲁西硫酸钾控失肥(LX)单施处理的叶片SPAD值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CCF单施及洲际核金刚有机无机控释缓释复合肥(HJG)+CCF、WFT+CCF、LX+CCF混施处理的叶片SPAD值逐步升高;旱地环境下,除HJG单施和WFT+CCF混施处理外,其余各处理叶片SPAD值均呈上升趋势;但两种环境下播种后60、90和120 d时,各处理的SPAD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下同)。各处理生物产量,地上部鲜重除旱地播种后60 d外,其他时期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地上部干重除稻田播种后90 d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时期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播种后90和120 d,不同处理间地下部鲜重差异显著,地下部干重差异均不显著。缓释肥及其施用方式在两种环境下对油菜产量影响显著。其中,稻田LX单施、WFT单施和HJG+CCF混施处理的产量较高,分别达3073.20、2863.05和2791.35 kg/ha;旱地LX+CCF、WFT+CCF和ZS+CCF混施处理的产量较高,分别达3890.25、3713.55和3525.15 kg/ha;综合两种环境,LX单施、WFT+CCF混施和WFT单施处理的产量较高。WFT在高和中等施肥水平下,黔油早2号产量均较同一水平下的其他缓释肥处理高,且环境变异度小。其中,在高施肥水平下,较对照YSZ处理增产150.15 kg/ha,增幅8.57%;较LX处理增产169.35 kg/ha,增幅9.77%。2016—2018年分别实施的2.67和37.33 ha一次性施肥撒播示范结果显示,WFT用量为750 kg/ha时,黔油早2号平均产量分别达2554.20和2350.20 kg/ha。【结论】在贵州省金沙县及具有相似气候及土壤条件的地区,黔油早2号一次性施肥撒播栽培最适合的缓释肥为沃夫特缓释掺控肥(N-P2O5-K2O=22-10-10),施用量约为767.10 kg/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黔油早2号 撒播 一次性施肥 缓释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油工艺对紫苏油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本同 温贺 +7 位作者 秦玉川 王丽玲 方茹 贺亮 杨柳 杨少宗 江伟 王衍彬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8-134,共7页
研究压榨、浸提与超临界CO_(2)萃取3种工艺制得的紫苏油中脂肪酸组成、挥发物、不皂化物、维生素E的种类及含量差异,分析不同工艺对紫苏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脱壳紫苏籽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制得的紫苏籽油中亚麻酸含量和维生素E含... 研究压榨、浸提与超临界CO_(2)萃取3种工艺制得的紫苏油中脂肪酸组成、挥发物、不皂化物、维生素E的种类及含量差异,分析不同工艺对紫苏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脱壳紫苏籽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制得的紫苏籽油中亚麻酸含量和维生素E含量最高;通过脱壳处理能显著降低超临界CO_(2)制备紫苏籽油的蜡质含量,提高紫苏油品质。脱壳紫苏籽超临界CO_(2)提取制备紫苏油的品质相对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油 压榨 浸提 超临界C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千粒重与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继献 向阳 +3 位作者 戴祥来 任廷波 胡权 程国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45-49,共5页
为大籽粒高产优质油菜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649份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和813份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系为材料,调查试验材料的植株农艺性状表现,分析千粒重与植株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的角果长度随千粒重增加... 为大籽粒高产优质油菜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649份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和813份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系为材料,调查试验材料的植株农艺性状表现,分析千粒重与植株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的角果长度随千粒重增加呈极显著增加趋势,但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均极显著减少;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系的千粒重与单株产量、收获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但杂交油菜组合的千粒重与单株产量、收获系数的相关性极小;与千粒重<5 g的相比,千粒重≥5 g的甘蓝型油菜株高、有效分枝位、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及角粒数等性状呈明显减小趋势,而角果长度增大。千粒重与含油率、油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硫苷、亚油酸、亚麻酸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甘蓝型油菜育种需协调改良千粒重、角果数和角粒数等多个产量构成因子,才能有效提高油菜品种的单产水平;千粒重的提高对油脂和油酸含量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杂交组合 常规品系 千粒重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7个紫苏品种(系)的主要性状与品质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世刚 郭平 +6 位作者 沈奇 王仙萍 杨森 商志伟 徐静 赵继献 杜才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9期107-109,共3页
为紫苏新品种选育、审定与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采用区域试验方法,在贵州省6个区域试验点对7个紫苏品种(系)的主要性状与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均较对照(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农家种)增产,增幅为19.52%~62.2%;生育期较对照提早... 为紫苏新品种选育、审定与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采用区域试验方法,在贵州省6个区域试验点对7个紫苏品种(系)的主要性状与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均较对照(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农家种)增产,增幅为19.52%~62.2%;生育期较对照提早2~9.4d;参试品种(系)含油率为40.11%~49.12%,除7号外其余品系均较对照提高;亚麻酸含量为51.22%~60.62%,除8号和9号品系外,其余品种(系)均高于对照。筛选获得产量、品质及稳定性均较优良的品种(系)5号和8号及含油率表现突出的1号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区域试验 产量 含油率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农油1号高产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瑞茂 陈大伦 李敏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8-90,共3页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对杂交油菜品种金农油1号产量与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四因素的定量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4因素中,对金农油1号产量的影响效应大小依次为氮肥>密度>磷肥>...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对杂交油菜品种金农油1号产量与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四因素的定量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4因素中,对金农油1号产量的影响效应大小依次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要获得≥250 kg/hm2的产量,其最佳栽培措施组合是:密度13.2万~15.0万株/hm2,施氮量262.5~330.0 kg/hm2,施磷量102.3~119.6 kg/hm2,施钾量102.3~129.2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农油1号 二次回归最优组合设计 数学模型 综合农艺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静 王仙萍 +3 位作者 商志伟 杨森 温贺 沈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8期90-93,共4页
紫苏是传统的多用途经济植物,具有多种药食功效,是我国卫生部首批公布的60种药食兼用植物之一,极具开发价值,在国内外不断掀起研究热潮。为建立紫苏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奠定理论基础,对近年来紫苏在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紫苏是传统的多用途经济植物,具有多种药食功效,是我国卫生部首批公布的60种药食兼用植物之一,极具开发价值,在国内外不断掀起研究热潮。为建立紫苏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奠定理论基础,对近年来紫苏在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叶片发育及形态建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柴靓 何靖 +6 位作者 高志宏 张薇 奉斌 韩宏仕 徐春 曾章丽 伍林涛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48,共3页
叶片的形态特征与产量及逆境胁迫应答密切相关,植物叶片发育及形态建成基本过程为叶原基的起始、极性建立、叶片的延展,本文主要阐述3个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理,同时论述了microRNA在植物叶片发育及形态建成过程中的基本功能。
关键词 叶片发育 基因 分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9171A的选育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大伦 张瑞茂 +1 位作者 曾章丽 李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2期10-12,共3页
利用在891株行中发现的育性彻底质不育株与本行可育株授粉,将不育源保持下来,并通过自交、测交育成质不育两型系891AB(891AB的不育株无微粉,育性不受温度的影响)。再利用981AB的可育株作父本与具有可育胞质的5771R杂交,将质不育两型系89... 利用在891株行中发现的育性彻底质不育株与本行可育株授粉,将不育源保持下来,并通过自交、测交育成质不育两型系891AB(891AB的不育株无微粉,育性不受温度的影响)。再利用981AB的可育株作父本与具有可育胞质的5771R杂交,将质不育两型系891AB的不育基因导入可育胞质中,育成具有891AB不育基因的保质系9171B。利用9171B与891AB的不育株连续回交育成新质不育系9171A。新质不育系9171A育性彻底,育性不受温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不育系 细胞质两型系 选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QB10A与保持系QB10B的选育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大雄 张超 +1 位作者 曾兵 罗莉斯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1-3,共3页
为提高油菜生产效益,选育适宜轻简化机械化种植的油菜品种,以Polima cms不育系Q16A为母本,与生育期适中、株型紧凑、抗性强的Y10-08256等不同来源的双低常规品系父本进行杂交、回交转育。结果表明:利用Polima cms转育成的不育系QB10A具... 为提高油菜生产效益,选育适宜轻简化机械化种植的油菜品种,以Polima cms不育系Q16A为母本,与生育期适中、株型紧凑、抗性强的Y10-08256等不同来源的双低常规品系父本进行杂交、回交转育。结果表明:利用Polima cms转育成的不育系QB10A具有不育彻底、株型紧凑、抗倒伏力强、品质优、配合力高等特点,配制的杂交组合QB10A×2350C、QB10A×2255C植株高度适中、株型紧凑、抗倒伏力强,品质优、配合力高等,其产量分别为159.4kg/667m^2和156.2kg/667m^2,分别比对照油研50增产11.6%和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保持系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