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炭与脲酶抑制剂及保水剂配施对贵州辣椒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萌
赵欢
+3 位作者
肖厚军
魏全全
芶久兰
王丽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2-1239,共8页
为探究生物炭与不同土壤添加剂配施在贵州黄壤辣椒上的施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选用酒糟生物炭、脲酶抑制剂和保水剂作为供试材料,研究增施生物炭(FB)、生物炭与脲酶抑制剂(FBU)或保水剂(FBW)两两配施、生物炭与脲酶抑制剂和保水剂(FBUW...
为探究生物炭与不同土壤添加剂配施在贵州黄壤辣椒上的施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选用酒糟生物炭、脲酶抑制剂和保水剂作为供试材料,研究增施生物炭(FB)、生物炭与脲酶抑制剂(FBU)或保水剂(FBW)两两配施、生物炭与脲酶抑制剂和保水剂(FBUW)三者同时施用对辣椒产量、品质、养分吸收累积、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F)相比,增施土壤添加剂可显著增加辣椒鲜产,增加幅度17.91%~28.74%,产值增加20 351~29 700元·hm^(-2),增幅为167.14%~243.93%,其中以三者同时施用(FBUW)效果最佳,达到20 938 kg·hm^(-2);生物炭与脲酶抑制剂或(和)保水剂配施可降低辣椒果实中硝酸盐含量6.32%~34.00%,以FBUW降幅最大,且三者同时施用还可显著提高果实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与F相比,增施土壤添加剂使氮、磷、钾肥的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4.13~10.80个百分点、-0.98~8.72个百分点和6.36~27.56个百分点,而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则分别提高了8.09~12.98、16.18~25.97和8.99~14.42 kg·kg^(-1),均以FBUW最佳;与F相比,增施土壤添加剂后的辣椒纯收入提高了0.83%~23.21%,以FBUW效果最佳。综上,在常规施肥基础上,生物炭、脲酶抑制剂和保水剂三者同时配施产生的协同效应优于单独施用或两两配施。本研究结果为土壤添加剂在贵州黄壤辣椒高产栽培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生物炭
脲酶抑制剂
保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炭基肥对贵州黄壤鲜食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14
2
作者
谢婷婷
赵欢
+3 位作者
肖厚军
陈云梅
胡岗
秦松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67,共7页
为探究炭基肥对贵州鲜食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为该地区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设不施N肥(T1)、习惯施肥(T2)、炭基肥(T3)、炭基肥×80%(T4)4个处理,研究炭基肥和炭基肥×80%对鲜食玉米...
为探究炭基肥对贵州鲜食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为该地区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设不施N肥(T1)、习惯施肥(T2)、炭基肥(T3)、炭基肥×80%(T4)4个处理,研究炭基肥和炭基肥×80%对鲜食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叶绿素SPAD值、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和T4处理均能提高玉米产量,以T3处理最高,达70.43 g/株,其次是T4处理,为65.31 g/株,二者无显著差异;玉米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均以T3处理效果最佳,其次是T4处理;玉米叶绿素SPAD值随生育期的进程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叶绿素SPAD值在拔节期达到峰值,以T4处理最高,为54.0;炭基肥能够显著增加玉米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在玉米收获期,玉米籽粒的干物质分配量达到最高,分配率为22.97%~45.03%,以T4处理最高;从相关性来看,玉米产量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SPAD值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T3、T4处理对鲜食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光合特性及叶绿素SPAD值有促进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中以T3处理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光合特性
叶绿素
干物质积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茶园土壤酸化阻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叶华
刘彦伶
+2 位作者
李渝
黄兴成
张松
《现代园艺》
2023年第7期39-40,44,共3页
针对我国茶园土壤酸化趋势严重的问题,综述了我国茶园酸化土壤阻控技术研究现状,旨在为建设健康茶园提供理论支撑。分析发现,合理施用调理剂、增施有机肥和生草覆盖是我国常见的茶园酸化土壤阻控技术,均能有效缓解或提高茶园酸化土壤p ...
针对我国茶园土壤酸化趋势严重的问题,综述了我国茶园酸化土壤阻控技术研究现状,旨在为建设健康茶园提供理论支撑。分析发现,合理施用调理剂、增施有机肥和生草覆盖是我国常见的茶园酸化土壤阻控技术,均能有效缓解或提高茶园酸化土壤p H值。但技术受不同茶区土壤性质、气候特征、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因地制宜选择阻控技术,结合田间试验验证,能发挥更大的阻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酸化
阻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猕猴桃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叶华
张松
+1 位作者
朱华清
黄兴成
《现代园艺》
2023年第7期11-12,共2页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国猕猴桃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猕猴桃产业资源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我国在对猕猴桃园废弃物进行堆肥利用、基质化栽培食用菌和制备生物炭等技术...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国猕猴桃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猕猴桃产业资源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我国在对猕猴桃园废弃物进行堆肥利用、基质化栽培食用菌和制备生物炭等技术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产业循环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但各技术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支撑相关技术的文献较少,在指导我国猕猴桃产业生产中具有一定局限性,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仍有待加强。在今后的研究中,除进一步验证当前技术的可行性外,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技术进行改进并形成更成熟的技术进行应用和推广,从而提升猕猴桃园废弃物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园
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钾运筹对高寒地区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14
5
作者
李飞
魏全全
+6 位作者
尹旺
张萌
童安毕
罗小波
曹贞菊
陈明俊
芶久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6,共9页
利用田间试验探讨氮钾配施对高寒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动态及利用的影响,为贵州高寒马铃薯高产的科学推荐施肥提供理论基础。2018年在贵州省毕节市开展田间试验,控制磷肥的施用量一致,设置不同的氮钾运筹,研究不同氮钾运筹下马铃薯的产...
利用田间试验探讨氮钾配施对高寒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动态及利用的影响,为贵州高寒马铃薯高产的科学推荐施肥提供理论基础。2018年在贵州省毕节市开展田间试验,控制磷肥的施用量一致,设置不同的氮钾运筹,研究不同氮钾运筹下马铃薯的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动态及利用。不同养分处理马铃薯产量不同,T8处理(N3P2K2,N∶P2O5∶K2O=270∶150∶240 kg/hm^2)马铃薯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分别为30 145 kg/hm^2、33 159.5元/hm^2和29 823.5元/hm^2,高于其他处理1 294~12 967 kg/hm^2、1 423.3~14 263.2元/hm^2和2 068.3~10 927.2元/hm^2;不同处理马铃薯薯块生物量随生育期呈持续增加的趋势,T8处理为最大,总生物量与地上部生物量相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淀粉积累期达到最大值,T8处理总生物量为6 619 kg/hm^2,高于其他处理;相同处理不同部位马铃薯养分累积量变化不同,相同部位不同处理的马铃薯养分累积量变化相似,相同部位的马铃薯氮素和钾素累积量变化趋势相似,其中地上部氮素和钾素累积量呈现先升高后缓慢降低趋势,薯块氮素和钾素累积量随生育期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马铃薯氮素和钾素累积总量与地上部养分累积量相似,呈现先升高后缓慢降低趋势;不同处理的氮钾养分利用效率不同,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以T4处理(N1P2K2,N∶P2O5∶K2O=90∶150∶240kg/hm^2)和T8处理(N3P2K2,N∶P2O5∶K2O=270∶150∶240 kg/hm^2)最大,钾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以T5处理(N2P2K1,N∶P2O5∶K2O=180∶150∶120 kg/hm^2)和T7处理(N2P2K3,N∶P2O5∶K2O=180∶150∶360 kg/hm^2)最大。综合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T8处理(N3P2K2,N∶P2O5∶K2O=270∶150∶240 kg/hm^2)可作为基于本试验条件下较适宜的氮钾运筹,在实际生产中应注重氮钾合理运筹,促进高寒地区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钾运筹
高寒
马铃薯
产量
养分吸收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化肥氮减量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对玉米-白菜养分吸收、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5
6
作者
陈云梅
赵欢
+3 位作者
肖厚军
谢婷婷
胡岗
秦松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5-122,共8页
为探究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在贵州黄壤区轮作玉米-白菜生产中的增产增效作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RF+B)、化肥氮减量20%配施菜籽饼(RF+O)及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和...
为探究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在贵州黄壤区轮作玉米-白菜生产中的增产增效作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RF+B)、化肥氮减量20%配施菜籽饼(RF+O)及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RF+BO)对玉米和白菜干物质量、养分吸收量、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配施处理中RF+BO处理的总体效果最佳,RF+BO处理能满足玉米和白菜生育期养分的需求,有效提高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与CF处理相比,其玉米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27.59%、37.21%和30.34%,白菜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26.64%、35.56%和33.44%;RF+BO处理有利于提高玉米和白菜当季氮素利用效率,就氮肥贡献率、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氮素表观利用率而言,与CF处理相比,玉米季分别提高1.64%、9.88%、8.36%和26.21%,白菜季分别提高2.99%、35.70%、33.71%和31.78%;增产效果显著,玉米和白菜较CF处理分别增产9.72%和39.26%。综上,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可为贵州黄壤区玉米-白菜的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减量
生物炭
菜籽饼
玉米-白菜
养分吸收利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豆科绿肥还田及氮肥减施对黄壤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5
7
作者
魏全全
张萌
+3 位作者
柳玲玲
顾小凤
秦松
芶久兰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73,共8页
为研究氮肥减施情况下绿肥还田对贵州黄壤玉米产量、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设置不同处理[不施氮肥(0%N)、单施氮肥(100%N)、90%氮肥(90%N)、80%氮肥+绿肥(80%NM)、70%氮肥+绿肥(70%NM)、60%氮肥+绿肥(60%NM)和50%氮肥+绿肥(50%NM)],于2...
为研究氮肥减施情况下绿肥还田对贵州黄壤玉米产量、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设置不同处理[不施氮肥(0%N)、单施氮肥(100%N)、90%氮肥(90%N)、80%氮肥+绿肥(80%NM)、70%氮肥+绿肥(70%NM)、60%氮肥+绿肥(60%NM)和50%氮肥+绿肥(50%NM)],于2018—2019年连续2 a在贵州省黔西市定位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0%N处理相比,施氮能显著增加玉米产量、生物量和养分累积量。氮肥减施20%配合绿肥还田能起到稳产或小幅增产的效果,80%NM处理玉米产量2018、2019年分别为10437、10554 kg/hm^(2),比100%N处理高54、55 kg/hm^(2),但差异不显著;能维持或略微提高玉米生物量,80%NM处理玉米生物量2018、2019年分别为18083、18239 kg/hm^(2),比100%N处理高153、187 kg/hm^(2),但差异不显著。2018、2019年氮、磷和钾累积量均以80%NM处理为最高,分别为161.05、37.40、144.54kg/hm^(2)以及165.79、38.58、149.45 kg/hm^(2)。氮素农学效率(AEN)、氮素偏生产力(PEPN)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REN)2018、2019年均分别以80%NM、50%NM和80%NM处理最大,分别为21.18、85.33 kg/kg和50.45%以及24.72、82.89 kg/kg和57.86%。当氮肥减施超过30%后,绿肥还田后玉米产量、生物量、养分累积均低于100%N处理,但70%NM处理玉米产量和90%N处理相当。综合来看,豆科绿肥还田替代20%的化学氮肥,可维持玉米较高产量,在豆科绿肥还田基础上,推荐正常氮肥用量的80%即120 kg/hm^(2)为贵州黄壤玉米的最适氮肥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氮肥减施
黄壤
玉米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炭与脲酶抑制剂及保水剂配施对贵州辣椒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萌
赵欢
肖厚军
魏全全
芶久兰
王丽希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辽宁中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2-1239,共8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16]2581号)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院专项(黔农科院院专项[2015]11号和[2016]025号)
+1 种基金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院自主创新项目(黔农科院自主创新科研专项字[2014]007号)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基础[2017]1181号)
文摘
为探究生物炭与不同土壤添加剂配施在贵州黄壤辣椒上的施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选用酒糟生物炭、脲酶抑制剂和保水剂作为供试材料,研究增施生物炭(FB)、生物炭与脲酶抑制剂(FBU)或保水剂(FBW)两两配施、生物炭与脲酶抑制剂和保水剂(FBUW)三者同时施用对辣椒产量、品质、养分吸收累积、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F)相比,增施土壤添加剂可显著增加辣椒鲜产,增加幅度17.91%~28.74%,产值增加20 351~29 700元·hm^(-2),增幅为167.14%~243.93%,其中以三者同时施用(FBUW)效果最佳,达到20 938 kg·hm^(-2);生物炭与脲酶抑制剂或(和)保水剂配施可降低辣椒果实中硝酸盐含量6.32%~34.00%,以FBUW降幅最大,且三者同时施用还可显著提高果实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与F相比,增施土壤添加剂使氮、磷、钾肥的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4.13~10.80个百分点、-0.98~8.72个百分点和6.36~27.56个百分点,而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则分别提高了8.09~12.98、16.18~25.97和8.99~14.42 kg·kg^(-1),均以FBUW最佳;与F相比,增施土壤添加剂后的辣椒纯收入提高了0.83%~23.21%,以FBUW效果最佳。综上,在常规施肥基础上,生物炭、脲酶抑制剂和保水剂三者同时配施产生的协同效应优于单独施用或两两配施。本研究结果为土壤添加剂在贵州黄壤辣椒高产栽培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辣椒
生物炭
脲酶抑制剂
保水剂
Keywords
pepper
biochar
urease inhibitor
water retention agent
分类号
S641.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炭基肥对贵州黄壤鲜食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14
2
作者
谢婷婷
赵欢
肖厚军
陈云梅
胡岗
秦松
机构
贵州
大学农
学院
贵州省
农业
科学院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6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705)。
文摘
为探究炭基肥对贵州鲜食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为该地区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设不施N肥(T1)、习惯施肥(T2)、炭基肥(T3)、炭基肥×80%(T4)4个处理,研究炭基肥和炭基肥×80%对鲜食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叶绿素SPAD值、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和T4处理均能提高玉米产量,以T3处理最高,达70.43 g/株,其次是T4处理,为65.31 g/株,二者无显著差异;玉米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均以T3处理效果最佳,其次是T4处理;玉米叶绿素SPAD值随生育期的进程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叶绿素SPAD值在拔节期达到峰值,以T4处理最高,为54.0;炭基肥能够显著增加玉米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在玉米收获期,玉米籽粒的干物质分配量达到最高,分配率为22.97%~45.03%,以T4处理最高;从相关性来看,玉米产量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SPAD值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T3、T4处理对鲜食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光合特性及叶绿素SPAD值有促进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中以T3处理效果较优。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光合特性
叶绿素
干物质积累量
Keywords
fresh cor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chlorophyll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茶园土壤酸化阻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叶华
刘彦伶
李渝
黄兴成
张松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贵州
大学农
学院
出处
《现代园艺》
2023年第7期39-40,44,共3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2]一般110
黔科合支撑[2020]1Y119号)。
文摘
针对我国茶园土壤酸化趋势严重的问题,综述了我国茶园酸化土壤阻控技术研究现状,旨在为建设健康茶园提供理论支撑。分析发现,合理施用调理剂、增施有机肥和生草覆盖是我国常见的茶园酸化土壤阻控技术,均能有效缓解或提高茶园酸化土壤p H值。但技术受不同茶区土壤性质、气候特征、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因地制宜选择阻控技术,结合田间试验验证,能发挥更大的阻控效果。
关键词
茶园
酸化
阻控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猕猴桃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叶华
张松
朱华清
黄兴成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贵州
大学农
学院
出处
《现代园艺》
2023年第7期11-12,共2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19]2266号)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科技成果培育与人才培养项目。
文摘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国猕猴桃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猕猴桃产业资源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我国在对猕猴桃园废弃物进行堆肥利用、基质化栽培食用菌和制备生物炭等技术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产业循环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但各技术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支撑相关技术的文献较少,在指导我国猕猴桃产业生产中具有一定局限性,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仍有待加强。在今后的研究中,除进一步验证当前技术的可行性外,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技术进行改进并形成更成熟的技术进行应用和推广,从而提升猕猴桃园废弃物利用率。
关键词
猕猴桃园
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S663.4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钾运筹对高寒地区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14
5
作者
李飞
魏全全
尹旺
张萌
童安毕
罗小波
曹贞菊
陈明俊
芶久兰
机构
贵州省
农业
科学院
马铃薯
研究所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6,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优质多抗适应性强马铃薯新品种培育”(2017YFD0101905)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抗晚疫病马铃薯新品种黔芋8号推广应用”:黔科合成果[2017]4413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应用数字图像技术进行马铃薯氮素营养诊断的初步研究”:黔农科院青年基金[2018]63号。
文摘
利用田间试验探讨氮钾配施对高寒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动态及利用的影响,为贵州高寒马铃薯高产的科学推荐施肥提供理论基础。2018年在贵州省毕节市开展田间试验,控制磷肥的施用量一致,设置不同的氮钾运筹,研究不同氮钾运筹下马铃薯的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动态及利用。不同养分处理马铃薯产量不同,T8处理(N3P2K2,N∶P2O5∶K2O=270∶150∶240 kg/hm^2)马铃薯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分别为30 145 kg/hm^2、33 159.5元/hm^2和29 823.5元/hm^2,高于其他处理1 294~12 967 kg/hm^2、1 423.3~14 263.2元/hm^2和2 068.3~10 927.2元/hm^2;不同处理马铃薯薯块生物量随生育期呈持续增加的趋势,T8处理为最大,总生物量与地上部生物量相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淀粉积累期达到最大值,T8处理总生物量为6 619 kg/hm^2,高于其他处理;相同处理不同部位马铃薯养分累积量变化不同,相同部位不同处理的马铃薯养分累积量变化相似,相同部位的马铃薯氮素和钾素累积量变化趋势相似,其中地上部氮素和钾素累积量呈现先升高后缓慢降低趋势,薯块氮素和钾素累积量随生育期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马铃薯氮素和钾素累积总量与地上部养分累积量相似,呈现先升高后缓慢降低趋势;不同处理的氮钾养分利用效率不同,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以T4处理(N1P2K2,N∶P2O5∶K2O=90∶150∶240kg/hm^2)和T8处理(N3P2K2,N∶P2O5∶K2O=270∶150∶240 kg/hm^2)最大,钾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以T5处理(N2P2K1,N∶P2O5∶K2O=180∶150∶120 kg/hm^2)和T7处理(N2P2K3,N∶P2O5∶K2O=180∶150∶360 kg/hm^2)最大。综合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T8处理(N3P2K2,N∶P2O5∶K2O=270∶150∶240 kg/hm^2)可作为基于本试验条件下较适宜的氮钾运筹,在实际生产中应注重氮钾合理运筹,促进高寒地区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氮钾运筹
高寒
马铃薯
产量
养分吸收
利用
Keywords
ratios of N and K
alpine area
potato
yield
nutrient uptake
utilization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化肥氮减量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对玉米-白菜养分吸收、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5
6
作者
陈云梅
赵欢
肖厚军
谢婷婷
胡岗
秦松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贵州
大学农
学院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5-122,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705)。
文摘
为探究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在贵州黄壤区轮作玉米-白菜生产中的增产增效作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RF+B)、化肥氮减量20%配施菜籽饼(RF+O)及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RF+BO)对玉米和白菜干物质量、养分吸收量、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配施处理中RF+BO处理的总体效果最佳,RF+BO处理能满足玉米和白菜生育期养分的需求,有效提高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与CF处理相比,其玉米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27.59%、37.21%和30.34%,白菜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26.64%、35.56%和33.44%;RF+BO处理有利于提高玉米和白菜当季氮素利用效率,就氮肥贡献率、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氮素表观利用率而言,与CF处理相比,玉米季分别提高1.64%、9.88%、8.36%和26.21%,白菜季分别提高2.99%、35.70%、33.71%和31.78%;增产效果显著,玉米和白菜较CF处理分别增产9.72%和39.26%。综上,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可为贵州黄壤区玉米-白菜的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氮肥减量
生物炭
菜籽饼
玉米-白菜
养分吸收利用
产量
Keywords
nitrogen fertilizer reduction
biochar
rapeseed cake
maize-cabbage
nutrient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yield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634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豆科绿肥还田及氮肥减施对黄壤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5
7
作者
魏全全
张萌
柳玲玲
顾小凤
秦松
芶久兰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73,共8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3]一般180)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2)。
文摘
为研究氮肥减施情况下绿肥还田对贵州黄壤玉米产量、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设置不同处理[不施氮肥(0%N)、单施氮肥(100%N)、90%氮肥(90%N)、80%氮肥+绿肥(80%NM)、70%氮肥+绿肥(70%NM)、60%氮肥+绿肥(60%NM)和50%氮肥+绿肥(50%NM)],于2018—2019年连续2 a在贵州省黔西市定位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0%N处理相比,施氮能显著增加玉米产量、生物量和养分累积量。氮肥减施20%配合绿肥还田能起到稳产或小幅增产的效果,80%NM处理玉米产量2018、2019年分别为10437、10554 kg/hm^(2),比100%N处理高54、55 kg/hm^(2),但差异不显著;能维持或略微提高玉米生物量,80%NM处理玉米生物量2018、2019年分别为18083、18239 kg/hm^(2),比100%N处理高153、187 kg/hm^(2),但差异不显著。2018、2019年氮、磷和钾累积量均以80%NM处理为最高,分别为161.05、37.40、144.54kg/hm^(2)以及165.79、38.58、149.45 kg/hm^(2)。氮素农学效率(AEN)、氮素偏生产力(PEPN)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REN)2018、2019年均分别以80%NM、50%NM和80%NM处理最大,分别为21.18、85.33 kg/kg和50.45%以及24.72、82.89 kg/kg和57.86%。当氮肥减施超过30%后,绿肥还田后玉米产量、生物量、养分累积均低于100%N处理,但70%NM处理玉米产量和90%N处理相当。综合来看,豆科绿肥还田替代20%的化学氮肥,可维持玉米较高产量,在豆科绿肥还田基础上,推荐正常氮肥用量的80%即120 kg/hm^(2)为贵州黄壤玉米的最适氮肥施用量。
关键词
绿肥
氮肥减施
黄壤
玉米
生长
Keywords
Green manure
Nitrogen fertilizer reduction
Yellow soil
Maize
Growth
分类号
S142.1 [农业科学—肥料学]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炭与脲酶抑制剂及保水剂配施对贵州辣椒的影响
张萌
赵欢
肖厚军
魏全全
芶久兰
王丽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炭基肥对贵州黄壤鲜食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谢婷婷
赵欢
肖厚军
陈云梅
胡岗
秦松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茶园土壤酸化阻控技术研究进展
杨叶华
刘彦伶
李渝
黄兴成
张松
《现代园艺》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我国猕猴桃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杨叶华
张松
朱华清
黄兴成
《现代园艺》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氮钾运筹对高寒地区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李飞
魏全全
尹旺
张萌
童安毕
罗小波
曹贞菊
陈明俊
芶久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化肥氮减量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对玉米-白菜养分吸收、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陈云梅
赵欢
肖厚军
谢婷婷
胡岗
秦松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豆科绿肥还田及氮肥减施对黄壤玉米生长的影响
魏全全
张萌
柳玲玲
顾小凤
秦松
芶久兰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