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9篇文章
< 1 2 2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农业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1
作者 王瑶 汪卫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1期138-140,共3页
关键词 农业 科研 人力资源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龙海 彭志良 裴晓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1期135-137,共3页
介绍了基于B/S结构、工作流技术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实现技术与应用示范,讨论了在系统开发中的指导思想、关键技术和应用效果。以工作流管理为技术中心,系统包含众多的实用功能和模块,实现了对人、对事的办公... 介绍了基于B/S结构、工作流技术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实现技术与应用示范,讨论了在系统开发中的指导思想、关键技术和应用效果。以工作流管理为技术中心,系统包含众多的实用功能和模块,实现了对人、对事的办公,对促进单位资源信息共享,建设资源节约型农业科研单位,提高管理效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自动化 贵州省农立科学院 系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水稻两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团队简介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慧 张宏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现有科研人员57人,其中研究员10人,副高职称17人,博士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青年优秀科技人才培养对象2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秉承...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现有科研人员57人,其中研究员10人,副高职称17人,博士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青年优秀科技人才培养对象2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秉承“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精神,立足贵州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服务省内外农业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 优秀科技人才 农业产业发展 特殊津贴 副高职称 研究团队 科技前沿 培养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新的世纪创造新的辉煌——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百年庆典上的讲话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作易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6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农业科学院 贵州省 世纪 农科院 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开发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朝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B09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农科院 科技开发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30年 科学发展话展望: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改革开放30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6
作者 刘作易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共5页
在全国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改革开放30年纪念大会于2009年1月6日召开。纪念活动畅谈回顾了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成就,展望今后的发展,并提出努力的方向。改革开放30年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坚定... 在全国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改革开放30年纪念大会于2009年1月6日召开。纪念活动畅谈回顾了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成就,展望今后的发展,并提出努力的方向。改革开放30年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团结一致,发奋图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在作物育种、种质资源基因库建设、生物技术研究、重大专项研究、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期刊出版、国际合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初见成效。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刘作易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改革开放30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了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发展的基本动力、重要保证、关键环节。同时还指出近几年,国家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和加大科技投入的措施,必将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讲话"还对今后努力的方向进行了分析阐述。本刊对"讲话"全文发表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院 改革开放 贵州省 科学发展 展望 农业信息技术 知识产权保护 科技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新时期科研工作的回顾与展望:在新时期科研工作总结暨先进单位个人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7
作者 刘作易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2009年12月30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新时期科研工作总结暨先进单位个人表彰大会"在院学术交流中心隆重召开。会上,院领导向2009年获得贵州省科技成果奖和2000年以来在各方面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以及科研... 2009年12月30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新时期科研工作总结暨先进单位个人表彰大会"在院学术交流中心隆重召开。会上,院领导向2009年获得贵州省科技成果奖和2000年以来在各方面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以及科研和人才培养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刘作易在会上作了"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新时期科研工作的回顾与展望"的讲话,对2000年以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肯定近几年来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找出差距,提出了今后科研工作的设想及建议。为此,本刊对讲话作全文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院 科研工作 贵州省 表彰 单位 展望 科技成果奖 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历史沿革
8
作者 裴晓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B09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农业科学院 贵州省 历史演变 农业科学研究所 农业科技事业 试验场 改革开放 “三农” 试验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农业科技引智项目的运作与价值探析——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9
作者 巩华静 霍可以 《农技服务》 2009年第10期151-151,164,共2页
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引智项目)的实施可以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吸收和借鉴应文明成果。笔者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2008年、2009年引智项目为例,探讨了贵州农业科技引智项目的运作与价值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引智项目 运作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悠悠岁月 春华秋实——献给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百年华诞
10
作者 刘龙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6期1-1,共1页
关键词 农业科学院 春华秋实 贵州省 贵州高原 大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OT分析框架下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服务探析——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丽娟 《贵州畜牧兽医》 2021年第2期18-22,共5页
文章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为例,运用SWOT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发现,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服务活动中具备人才、科技成果、科研基地或实验室等优势,但存在服务职能与科学研究职能相冲突、年轻科研人员农业科技服务经验不... 文章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为例,运用SWOT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发现,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服务活动中具备人才、科技成果、科研基地或实验室等优势,但存在服务职能与科学研究职能相冲突、年轻科研人员农业科技服务经验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等劣势。为此,省级农业科研人员应立足国家或相关部门提供的政策机遇,积极应对其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带来的挑战,激活自身服务功能,强化服务社会的理念,面向多元化服务对象,促使科研与服务职能相互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 农业科技服务 SWOT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举办院士专家学术报告会
12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6期114-114,共1页
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百年院庆期间,应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邀请,中国工程院玉米育种学家荣廷昭院士和蚕桑学家向仲怀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教授、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教授分别于2005年11月2~3日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学术交流... 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百年院庆期间,应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邀请,中国工程院玉米育种学家荣廷昭院士和蚕桑学家向仲怀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教授、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教授分别于2005年11月2~3日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学术交流中心作学术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术报告会 贵州省 院士 专家 中国工程院 学术交流 水稻栽培 育种学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13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1期15-15,共1页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于2006年12月28日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贵州省第三届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贵州省第三届工会委员会财务报告》和《贵州省夸兰...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于2006年12月28日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贵州省第三届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贵州省第三届工会委员会财务报告》和《贵州省夸兰科学院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草案)。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经济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选出了新一届工会主席、副主席。与会的83名代表来自全院的不同工作岗位.代表着1000多名职工的意愿。在讨论过程中,就如何更好发挥工会职能,做好群众的维权工作等方面充分发表了意见。大会始终洋溢着团结、热烈的气氛,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奋进的大会!出席这次大会的领导有省直工会工委主任朱敏、常务副主任吴茂根,院党委书记张建,院长刘作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院 会员代表大会 贵州省 女职工 工会 委员会 学术交流 财务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贵州农业科技产品(种子)展示交易会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开幕
14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6期53-53,共1页
2005年11月1日上午10时,作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百年庆典系列活动之一的“2005年贵州农业科技产品(种子)展示交易会”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新建成的农业科技产品展示长廊开幕。
关键词 农业科学院 展示交易会 科技产品 贵州省 种子 产品展示 农业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优质稻产业提质增效对策研究
15
作者 唐会会 周维佳 +11 位作者 朱速松 裴晓红 吴圣 李敏 靳颖 曾涛 江学海 李祖军 龙武华 彭强 邓茹月 李佳丽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48-54,共7页
为推动贵州省优质稻产业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对贵州省内优质稻基地、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等进行深入调研,从优质稻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优势和突出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针对性提出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贵州优质稻生产具有生... 为推动贵州省优质稻产业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对贵州省内优质稻基地、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等进行深入调研,从优质稻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优势和突出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针对性提出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贵州优质稻生产具有生态环境与种质资源优势,优质稻种植面积大、单产高,2022年优质稻种植面积45.3万hm^(2),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73.8%;单产7.03 t/hm^(2);总产318.6万t,占贵州省水稻总产的80.7%。建议充分利用贵州省自然资源和稻种资源优势,加强优质稻产业规划布局和政策支持,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提升优质稻加工和储藏水平以及强化稻米品牌建设,进一步推进贵州省优质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贵州稻米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产业 提质增效 种质资源 对策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雨同舟话当年——记曾经在贵州省农业改进所工作过的农业科学家 被引量:1
16
作者 裴晓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B09期123-125,共3页
关键词 农业科学家 贵州省 风雨 农业科技发展 农业科学院 西部山区 农业科研 试验场 提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稻田田螺形态学特征及其与螺重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周庆兰 胡锦丽 +3 位作者 覃宁 陈锋 周洲 张显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8期147-151,共5页
为探明贵州省稻田田螺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主要形态学性状与螺重之间的关系,为其野生资源保护及人工养殖提供基础数据,对2068只田螺的螺重、11个形态学可量性状及24个可量性状比例参数进行了比较,主成分分析筛选出6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 为探明贵州省稻田田螺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主要形态学性状与螺重之间的关系,为其野生资源保护及人工养殖提供基础数据,对2068只田螺的螺重、11个形态学可量性状及24个可量性状比例参数进行了比较,主成分分析筛选出6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39.016%、16.835%、12.618%、10.043%、7.525%和4.476%,累计贡献率为90.513%。相关性分析表明:螺高、螺宽、壳口高和体螺层高4个形态学性状与螺重相关性极强,相关系数依次为0.954、0.932、0.948和0.955。通过模型拟合筛选获得螺高、螺宽、壳口高、体螺层高与螺重关系的最佳模型,建立了以4个形态学性状为自变量、螺重作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模型拟合结果显示,田螺螺高、螺宽、壳口高、体螺层高与螺重的最优拟合模型均为幂函数曲线模型,模型公式分别为y=0.0005x_(1)^(2.8026)(螺高-螺重)、y=0.0005x_(2)^(2.9850)(螺宽-螺重)、y=0.0008x_(3)^(3.0643)(壳口高-螺重)、y=0.0005x_(4)^(2.9831)(体螺层高-螺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田螺 形态学性状 螺重 模型拟合 相关性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夏秋甘蓝栽培技术及品种市场需求分析
18
作者 张洁 张德军 +2 位作者 孟平红 郭惊涛 蔡霞 《长江蔬菜》 2025年第5期20-22,共3页
甘蓝为耐寒蔬菜,传统生产以春甘蓝和秋甘蓝种植为主,贵州省利用高海拔冷凉气候优势进行夏秋反季节甘蓝栽培,于7~11月夏秋叶菜淡季上市,可增加种植经济效益。就夏秋甘蓝特征特性及其对环境的要求、栽培技术要点和品种市场需求分析展开论... 甘蓝为耐寒蔬菜,传统生产以春甘蓝和秋甘蓝种植为主,贵州省利用高海拔冷凉气候优势进行夏秋反季节甘蓝栽培,于7~11月夏秋叶菜淡季上市,可增加种植经济效益。就夏秋甘蓝特征特性及其对环境的要求、栽培技术要点和品种市场需求分析展开论述,为夏秋甘蓝品种选择、种植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甘蓝 栽培技术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的番茄潜叶蛾在贵州省的适生区分布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剑雪 张晓明 +3 位作者 叶照春 王宇 邵昌余 张桂芬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0-759,共10页
为研究番茄潜叶蛾在贵州省的适生区分布及未来扩张/收缩趋势,明确其在我省的潜在危害及威胁,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结合ArcGIS软件,基于331个分布点地理信息、23组生物气候变量及未来4种共享社会经济途径下2021—2100年的生物环境变量对... 为研究番茄潜叶蛾在贵州省的适生区分布及未来扩张/收缩趋势,明确其在我省的潜在危害及威胁,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结合ArcGIS软件,基于331个分布点地理信息、23组生物气候变量及未来4种共享社会经济途径下2021—2100年的生物环境变量对番茄潜叶蛾在我省的适生区分布及未来模式下发生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MaxEnt预测模型AUC值为0.958,说明模型对番茄潜叶蛾的适生区预测结果较为精准。通过刀切法筛选出11月的降水量(p11)、最冷月最低温(bio6)、年平均温(bio1)、海拔(elev)、年温变化范围(bio7)等5个因子是影响番茄潜叶蛾潜在分布的主要限制环境变量。经预测,在我省的适生区面积约为15.967万km^(2),占全省面积的99.99%,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贵阳市、安顺市、黔西南州和六盘水市大部分地区、毕节市东部地区、遵义市西北部与黔南州大部地区,面积约为8.94万km^(2),占全省面积的55.96%;中适生区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州、铜仁市、毕节西部、遵义市东南部、黔南州南部等,面积为6.47万km^(2),占比为40.54%,贵州省近99.99%的区域均为番茄潜叶蛾的适生区。从未来模式的发展趋势可知,番茄潜叶蛾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总体呈现先缩减后扩张的趋势。至2081—2100年,适生区面积变化范围在-32.74万km^(2)~8.54万km^(2)间浮动;在我省的适生区总面积没有变化,其中高适生区整体往我省西部移动;我省东部、南部、北部等部分区域将由高适生区转变为中适生区或低适生区。因此,我省将成为番茄潜叶蛾在我国扩张蔓延最重要的中转站,其西部地区也将成为高风险地区,应进一步提升对该虫的监测预警意识,积极开展该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控力度,采取积极措施防止该虫进一步扩张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适生区预测 最大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12个重点特色农业产业的专利创造现状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舒颖 吴佳海 +4 位作者 巩华静 赵德刚 张剑刚 熬茂宏 向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142-147,共6页
贵州明确发展的12个重点特色农业产业〔茶、食用菌、蔬菜、牛羊、特色林业(竹、油茶、花椒、皂角等)、水果、生猪、中药材(石斛)、刺梨、生态渔业、辣椒及生态家禽〕的发展可更大程度地推进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确保农村贫困人口的产业... 贵州明确发展的12个重点特色农业产业〔茶、食用菌、蔬菜、牛羊、特色林业(竹、油茶、花椒、皂角等)、水果、生猪、中药材(石斛)、刺梨、生态渔业、辣椒及生态家禽〕的发展可更大程度地推进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确保农村贫困人口的产业收入持续稳定。为了给贵州省12个重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核心知识产权利用技术支撑,通过PatSnap智慧芽专利检索系统检索贵州省12个重点特色农业产业专利信息,分析专利创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在贵州省12个重点特色农业产业中,专利申请数量以蔬菜产业最多,其次是茶叶产业,牛羊产业相关专利申请量最小;茶叶加工、食用菌栽培、蔬菜干酪制备、牛羊饲养、特色林业产品、果树栽培、养猪用饲料的制备、中药材医用配制品的制备、刺梨营养制品的制备、渔业养殖技术、调味料制品制备技术、家禽养殖用动物饲料技术等为现阶段贵州重点特色农业产业热点研究方向;现有专利中发明有效专利占比较小,审中专利占比较大,现阶段为贵州省重点特色农业产业创新技术涌现阶段,创新技术来源主要集中在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产业相关生产型企业(合作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知识产权 创造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