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树叶片理化性质对茶蚜取食选择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欧阳玉婷 田森 +4 位作者 胡蕾 赵德刚 陈正武 何应琴 徐富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46,62,共8页
为明确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de Fonscolombe寄主选择行为机理,通过自由选择法研究有翅成蚜对7个茶树品种的取食选择性,利用蚜量比值法对供试茶树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并进一步分析茶蚜取食选择性与茶树叶片物理性状及主要生化成... 为明确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de Fonscolombe寄主选择行为机理,通过自由选择法研究有翅成蚜对7个茶树品种的取食选择性,利用蚜量比值法对供试茶树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并进一步分析茶蚜取食选择性与茶树叶片物理性状及主要生化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翅成蚜对7个茶树品种的取食选择性存在差异,其中对‘黄金芽’的选择性最强,而对‘黔茶1号’和‘黔茶10号’的选择性最弱。抗蚜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茶树品种中,‘黔茶1号’‘黔茶10号’为抗虫品种;‘福鼎大白茶’‘龙井43’‘黔茶8号’为中抗品种;‘黔湄601’为感虫品种;‘黄金芽’为高感品种。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茶蚜取食选择性与茶树叶片总厚度(r=-0.84)、下表皮厚度(r=-0.78)、栅栏组织厚度(r=-0.94)、咖啡碱含量(r=-0.91)、茶多酚含量(r=-0.94)呈显著负相关,与气孔密度(r=0.93)、游离氨基酸含量(r=0.94)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海绵组织厚度(r=-0.27)、可溶性糖含量(r=0.75)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可为我国抗蚜种质资源鉴选及利用、茶蚜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蚜 取食选择性 物理性状 营养成分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烟区烟蚜为害烟草的经济损失及防治指标 被引量:3
2
作者 官涵杰 杨茂发 +2 位作者 李帅 王五权 于晓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99-2309,共11页
【目的】明确广西烟区烟蚜的田间防治指标,为广西烟区烟蚜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笼罩接虫法,烟蚜接虫数量设0(CK)、10、50、100和200头/株5个处理,每处理40株烟,研究烟蚜发生量与烟株生长发育及烤后烟叶品质、烟叶... 【目的】明确广西烟区烟蚜的田间防治指标,为广西烟区烟蚜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笼罩接虫法,烟蚜接虫数量设0(CK)、10、50、100和200头/株5个处理,每处理40株烟,研究烟蚜发生量与烟株生长发育及烤后烟叶品质、烟叶经济损失、烟叶产量损失间的关系,获得其经济阈值和生态经济阈值。【结果】接虫后,烟株的株高、叶片数、最大叶宽和最大叶面积均随着接虫数量的增加而降低,接虫数量与烟株农艺性状各指标呈负相关。烟蚜为害会导致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糖碱比和氮碱比显著上升(P<0.05,下同),淀粉、总氮、粗蛋白、烟碱和钾含量显著下降,两糖比无显著变化(P>0.05);接虫数量与总糖、还原糖、两糖比、氮碱比和糖碱比呈正相关,其中与氮碱比和糖碱比达极显著水平(P<0.01,下同),与总氮和烟碱呈极显著负相关;烟蚜为害并不会显著降低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综合协调性指标。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均随着烟蚜接虫数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接虫数量为10、50、100和200头/株时,其产量分别为2085.30、2023.20、1972.80和1916.10 kg/ha,产量损失率分别为1.18%、4.21%、6.48%和9.11%,产值分别为57623.36、54288.23、51792.62和48987.77元/ha,经济损失率分别为4.63%、10.27%、14.35%和18.83%。烟蚜的经济阈值为11.99~65.50头/株,生态经济阈值为23.41~90.30头/株。【结论】随着烟蚜为害程度的加重,烟株各农艺性状指标呈下降趋势,烟株长势逐渐变差,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综合协调性指标降低,烟叶产量、产值、上中等烟叶比例和均价逐渐下降,产量损失率和经济损失率逐渐上升。建议广西烟区烟蚜的田间防治指标为48.76头/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烟蚜 经济损失 防治指标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处理对离蕊金花茶花朵不同部位挥发性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忠英 方仕茂 +2 位作者 李琴 龙海燕 邓伦秀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5-141,共7页
目的:探究加工工艺对离蕊金花茶花朵不同部位挥发性组分的影响。方法:以离蕊金花茶全花、花瓣和花蕊为材料,经摊放、微波杀青、干燥等加工处理,制成干样,分析加工处理对离蕊金花茶花朵不同部位挥发性组分的影响。结果:离蕊金花茶共鉴定... 目的:探究加工工艺对离蕊金花茶花朵不同部位挥发性组分的影响。方法:以离蕊金花茶全花、花瓣和花蕊为材料,经摊放、微波杀青、干燥等加工处理,制成干样,分析加工处理对离蕊金花茶花朵不同部位挥发性组分的影响。结果:离蕊金花茶共鉴定出挥发性物质73种,主要为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萜烯类和其他类,并以醇类和醛类为主。从挥发性物质种类和数量上,加工处理对全花的影响大于花蕊和花瓣。芳樟醇、肉桂酸甲酯、乙酸甲酯与离蕊金花茶挥发性组分呈负相关,醇类和醛类物质对干样全花挥发性组分贡献较大,C_(6)挥发性化合物对干样花瓣挥发性组分贡献较大,类胡萝卜素降解的挥发性化合物对干样花蕊挥发性组分贡献较大。结论:加工处理对离蕊金花茶花蕊、花瓣和全花不同部位所含挥发性物质组分种类、相对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且主要贡献的挥发性物质不同,加工处理对全花的影响大于花蕊和花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SPME-GC-MS 加工处理 离蕊金花茶 挥发性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