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缨杜鹃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3
1
作者 胡珊 莫维弟 +2 位作者 周志成 丁海霞 彭丽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0-576,共7页
【目的】探明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fioriniae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有效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马缨杜鹃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选用二氰蒽醌、吡唑醚菌酯、溴菌腈、... 【目的】探明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fioriniae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有效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马缨杜鹃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选用二氰蒽醌、吡唑醚菌酯、溴菌腈、丙环唑、苯醚甲环唑、肟菌·戊唑醇、四霉素、乙蒜素、蛇床子素及宁南霉素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进行测定;选择作用机制不同、抑菌活性较高的2种药剂按不同比例复配,测定其对马缨杜鹃炭疽病菌菌丝的联合毒力。【结果】病原菌在5~35℃、pH 5~11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为8,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培养基为PSA。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所选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肟菌·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四霉素、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抑制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102、0.118、1.107、1.202和2.101 mg/L;其次为蛇床子素,EC50为6.803 mg/L。选用四霉素与苯醚甲环唑进行混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对病原菌的联合毒力较单剂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增效最佳配比为7∶3,共毒系数(Co-toxicity coeffecient,CTC)达584.56,明显高于其他配比;配比为6∶4和8∶2时,对应CTC均在500以上,仅次于最佳配比。【结论】马缨杜鹃炭疽病菌的生长受温度、pH、培养基成分、碳氮源影响明显。四霉素和苯醚甲环唑不同比例复配活性增效明显,可选择7∶3复配比例进行田间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缨杜鹃 松针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联合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苓与蜜环菌共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柳玲玲 秦松 +2 位作者 朱国胜 刘永翔 刘作易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5-659,共5页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和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的共生关系一直是猪苓人工栽培和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综合近来的研究,主要综述了猪苓的人工栽培应用以及猪苓与蜜环菌共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 菌核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 菌索 共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