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心内三维超声指导下经皮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贾玉和 林瑶 +16 位作者 刘俊 赵洋 程敏 曹思敏 李晓枫 刘晓宁 申玉静 彭超 王凤娟 蔡迟 王靖 张竞涛 唐闽 楚建民 方丕华 华伟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38-644,共7页
目的:探讨在心内超声联合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经皮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12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发作患者在局麻下完成在心内三维超声指导下的经皮左心室心内... 目的:探讨在心内超声联合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经皮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12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发作患者在局麻下完成在心内三维超声指导下的经皮左心室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治疗。术中记录消融相关参数与病损参数。术前、术后住院期间与术后3个月随访期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7±15)岁,男性6例,5例合并高血压,4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心房颤动,1例曾行冠状动脉间隔支酒精消融。肥厚心室肌累及范围:6例单纯累及室间隔,1例累及室间隔和前壁,1例累及室间隔和后乳头肌肥大、4例累及室间隔+前壁+下壁。7例经主动脉逆行途径消融成功(其中2例经房间隔途径失败),5例经房间隔穿刺途径消融成功(其中3例经主动脉途径失败)。平均消融功率(37±3)W,平均消融累计时间(916±728)s,平均消融表面积(1.14±1.16)cm^2,平均消融深度(4.5±3.7)mm。1例患者消融术中发生心肌组织气爆现象,1例患者发生股动脉穿刺并发症。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平均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下降(中位数)23.5(第5和第95百分位数:1.0,84.0)mmHg(1 mmHg=0.133 kPa),术后3个月继续下降14(1,59)mmHg,较入院时总体下降37(2,78)mmHg,平均降幅36.4%(2.8%,80.4%)。随访期间11例患者无晕厥发作,1例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发作;所有患者均无心脏传导系统受损的心电图表现。结论:在心内超声联合三维电标测系统指导下进行经皮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心内超声 射频消融 晕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清hs-CRP和MMP-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朝富 王培书 +1 位作者 彭超 刘全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上确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3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和强化治疗...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上确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3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和强化治疗组(B组,n=34例,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均于PCI术前24h内给药,术后均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其余用药按常规进行。所有患者于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及PCI术后即刻、24h、3d、7d时采集静脉血,使用ELISA法测定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同时记录患者术后第3天时动态心电图的缺血事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无差异;PCI术前,两组患者的hs-CRP和MMP-9水平分别比较均无差异,但术后3d时,B组患者的hs-CRP和MMP-9水平升高幅度明显低于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I术后3d行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心肌缺血总负荷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30d累积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3%和8.8%,与A组相比,B组30d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33.8%。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前一次性大剂量给予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术后血浆hs-CRP和MMP-9水平,更大程度地降低冠脉局部炎症反应,并可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阿托伐他汀 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