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喀斯特山区天然草地的刈割管理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雷会义 娄秀伟 +1 位作者 覃宗泉 郑仕琼 《草业与畜牧》 2012年第6期6-12,共7页
通过对贵州喀斯特山区天然草地植被的刈割试验,在无施肥、灌溉等农艺措施的条件下,对天然草地植被采取年刈割0次(对照CK)、1次、2次、3次、4次共5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刈割草地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A1、A2、A3和A4间植被的黄枯期... 通过对贵州喀斯特山区天然草地植被的刈割试验,在无施肥、灌溉等农艺措施的条件下,对天然草地植被采取年刈割0次(对照CK)、1次、2次、3次、4次共5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刈割草地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A1、A2、A3和A4间植被的黄枯期都推迟了18d,2009年返青期分别提前了15d、11d、9d和5d;天然草地植被产量与高度、盖度间存在线性关系,其方程为:Y=2.54X1+4.38X2-94.74,R^2=0.9410。其风干重间差异显著(p〈0.05),干鲜比随刈割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干鲜比越低,牧草含水量越高,牧草品质越好;A2、A3、A4处理间生长速率都在第2次刈割出现“峰值”,从A4得知,生长速率在5月12日形成一个拐点,过后生长速率迅速增加,到7月15日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9月19日形成另一个拐点。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天然草地植被年刈割适宜次数为2次或3次,第1次刈割时期为7月中旬,可再增加0.7—1.1倍产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管理 天然草地 贵州喀斯特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