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喀斯特区域土地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罗娟 安裕伦 +2 位作者 许璟 马士彬 安宏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23-31,共9页
为对比分析安顺市这一高密度人口活动地区的亚喀斯特与纯喀斯特地区的土地覆被方面的景观格局变化的不同,以2000年、2005年、2010年3期TM影像为基础数据,采用土地覆被与景观格局变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贵州省安顺市地区的亚喀斯特区域... 为对比分析安顺市这一高密度人口活动地区的亚喀斯特与纯喀斯特地区的土地覆被方面的景观格局变化的不同,以2000年、2005年、2010年3期TM影像为基础数据,采用土地覆被与景观格局变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贵州省安顺市地区的亚喀斯特区域和纯喀斯特区域做对比分析,探讨亚喀斯特与纯喀斯特土地覆被类型转移和景观格局特征的区别。研究主要发现:1)安顺市主要土地覆被类型转移表现为耕地向草地、林地转变,表明区内整体生态状况趋于良好,亚喀斯特区域的草地、林地增长恢复显著,草地的增长率有17.75%,林地的增长率达到6.58%,与纯喀斯特地区的增长率对比说明亚喀斯特区域具有更好的良好的生态适宜性;2)景观格局指数显示区内景观异质性增强,优势度降低,相关指数亚喀斯特区域较纯喀斯特区域表现更为显著;3)亚喀斯特区域具有较纯喀斯特区域良好的生态适宜性,正是因为这一优势,受到更多的人为干扰,然而它本质上属于喀斯特的这一事实不容忽视,所以在合理利用区域资源的同时要重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 景观格局 亚喀斯特 纯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绿僵菌和戴氏绿僵菌分类地位的确证 被引量:2
2
作者 全宇 刘永翔 +1 位作者 刘作易 杨友联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87,共4页
为正确描述贵州绿僵菌和戴氏绿僵菌的分类地位提供更充分的形态学和分子证据,通过观察贵州绿僵菌和戴氏绿僵菌的形态特征并扩增其转录间隔区序列(ITS)和翻译延伸因子(TEF)基因部分序列,用最大简约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戴氏绿... 为正确描述贵州绿僵菌和戴氏绿僵菌的分类地位提供更充分的形态学和分子证据,通过观察贵州绿僵菌和戴氏绿僵菌的形态特征并扩增其转录间隔区序列(ITS)和翻译延伸因子(TEF)基因部分序列,用最大简约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戴氏绿僵菌应归入贵州绿僵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绿僵菌 戴氏绿僵菌 分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双星藻科植物区系研究
3
作者 张加壹 熊源新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44-48,共5页
利用维管植物区系资料对贵州双星藻科植物进行区系成份分析,并与有关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和相似性系数比较表明,贵州区系较古老,与贵州北部的四川区系、东北部的湖北区系联系紧密;与古热带植物区系也有广泛的联系。
关键词 双星藻科 植物区系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水市布鲁氏菌病职业高危人群“知信行”调查
4
作者 张熠 赵宇 +10 位作者 蒋文静 陈尧贵 张军 袁华平 赵玲玉 阎朝华 皮泉 周思旋 杨刚 罗曼 罗晓爱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第9期143-147,共5页
为了解六盘水市布鲁氏菌病职业高危人群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为开展有针对性、科学性的布鲁氏菌病宣传提供可靠的依据。笔者于2021年12月和2022年5月对六盘水市4个县区71个羊散养户进行了随机抽样,并以一户一问卷的方式对引种和消毒... 为了解六盘水市布鲁氏菌病职业高危人群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为开展有针对性、科学性的布鲁氏菌病宣传提供可靠的依据。笔者于2021年12月和2022年5月对六盘水市4个县区71个羊散养户进行了随机抽样,并以一户一问卷的方式对引种和消毒等13个风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及知信行调查。根据知信行调查,羊养殖户知信行水平较低,知识知晓率为28.5%,态度意愿率为74%,行为实施率为42.7%。分析得到六盘水市羊养殖户对预防布鲁氏菌病的前瞻意识差、知识匮乏、缺乏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但对获取布鲁氏菌病知识的态度相对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水市 羊布鲁氏菌病 知信行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至汉晋时期云贵地区北盘江流域的农业变迁与族群迁徙
5
作者 张勇 汤红豆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6,共9页
先秦至汉晋时期贵州高原西部的北盘江流域的原始农业发生重大变迁,根据生产工具、技术、粮食作物品种等方面的变化,农业变迁过程可以分为新石器时代中期至商周、战国至西汉、东汉至两晋南朝时期三个阶段。造成变迁的主要原因是战国至两... 先秦至汉晋时期贵州高原西部的北盘江流域的原始农业发生重大变迁,根据生产工具、技术、粮食作物品种等方面的变化,农业变迁过程可以分为新石器时代中期至商周、战国至西汉、东汉至两晋南朝时期三个阶段。造成变迁的主要原因是战国至两晋南朝时期滇人和汉人移民的两次迁徙带来先进的农具和技术,北盘江流域的原始农业进入锄耕阶段,而且出现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但是,先进农业方式没有在北盘江流域普及,当地维持了多元生计方式和农业生产模式并存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盘江 农业变迁 族群迁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rkov的石漠化景观演变特征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勇荣 周忠发 +1 位作者 马士彬 杨琴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6,69,共6页
石漠化是岩溶山区脆弱生态系统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相互作用而造成的土地退化过程,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分析石漠化演变特征,预测其发展趋势,对石漠化的治理和防御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以贵州六枝特区1990年和2010年遥感解译石漠化... 石漠化是岩溶山区脆弱生态系统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相互作用而造成的土地退化过程,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分析石漠化演变特征,预测其发展趋势,对石漠化的治理和防御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以贵州六枝特区1990年和2010年遥感解译石漠化数据为基础,分析石漠化演变特征,运用马尔科夫法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1990—2010年,研究区石漠化演化以不变型为主,占研究区喀斯特面积的46.79%;2通过预测,到2030年轻度石漠化为研究区主导石漠化景观类型,无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面积大量减少,轻度和中度石漠化面积大量增加;3在现有模式下,研究区预测时段内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恶化,应加大土地利用方式和治理模式的调整,重点加强潜在石漠化区域的生态保护,避免石漠化生态修复进入死循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景观 马尔科夫预测 贵州六枝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TER GDEM数据喀斯特区域地貌类型划分与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马士彬 安裕伦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8-373,共6页
以30 m分辨率ASTER GDEM数据为基础,通过GIS空间分析和非监督分类的方法进行地貌基本类型的自动划分。研究结果表明:①ASTERGDEM数据能够满足1∶10万比例尺下喀斯特区域的地表形态表达;②以流域为单位提取地形因子符合地貌发育的基本规... 以30 m分辨率ASTER GDEM数据为基础,通过GIS空间分析和非监督分类的方法进行地貌基本类型的自动划分。研究结果表明:①ASTERGDEM数据能够满足1∶10万比例尺下喀斯特区域的地表形态表达;②以流域为单位提取地形因子符合地貌发育的基本规律,提取的地形因子能客观的反应地表真实形态;③采用非监督分类法能够有效的实现1∶10万比例尺下地貌基本形态的定量化、自动化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类型 ASTER GDEM 空间分析 自动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ERS-02B星HR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融合研究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士彬 安裕伦 张跃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9-233,共5页
在阐述遥感影像融合原理的基础上,以贵州省贵阳市部分区域为研究区,应用PCA,Brovey,SVR,IHS共4种融合方法对CBERS-02B星HR数据与CCD数据进行融合实验。从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两个方面对融合效果进行分析,对比4种融合方法对CBERS-02B星影... 在阐述遥感影像融合原理的基础上,以贵州省贵阳市部分区域为研究区,应用PCA,Brovey,SVR,IHS共4种融合方法对CBERS-02B星HR数据与CCD数据进行融合实验。从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两个方面对融合效果进行分析,对比4种融合方法对CBERS-02B星影像数据的适用程度,同时与SPOT-5融合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4种融合方法中,SVR变换法最适合CBERS-02B星遥感数据的融合,融合数据的各评价指标均高于其他融合方法,空间信息丰富,图像细节效果良好;(2)CBERS-02B星同源遥感数据融合影像的质量低于SPOT-5影像融合数据;(3)CBERS-02B星CCD数据的质量低是导致融合影像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所以在CBERS-02B星HR数据的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寻求其他来源的多光谱数据进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ERS-02B 影像融合 HR SPOT-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勇荣 周忠发 魏小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9-192,共4页
为了更好地配合喀斯特石漠化的综合治理,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技术,采用Map Object开发方法,开发了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充分利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各种空间信息,建立石漠化强度现状分析、石漠化... 为了更好地配合喀斯特石漠化的综合治理,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技术,采用Map Object开发方法,开发了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充分利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各种空间信息,建立石漠化强度现状分析、石漠化发生率计算、石漠化年变化率分析等决策分析模型以及石漠化综合防治效果监测模块。通过实际应用可知,基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建立空间信息系统可以很好的为喀斯特石漠化的防治提供决策分析,可以更好地监测石漠化强度的变化,有助于石漠化的治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综合防治 支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职业的内在冲突与调适:以法官与律师的关系为中心 被引量:9
10
作者 毛兴勤 《法治研究》 2013年第9期125-131,共7页
法官与律师的关系紧张,冲突频繁,并有日益脱缰和越界的趋势。庭审驾驭能力与庭审改革步调不一,沟通渠道缺失,公权与私权博弈以及律师自律程度的提升均是冲突产生的原因。必须从观念、技术、制度三方面寻求缓解并最终消除法官与律师的冲... 法官与律师的关系紧张,冲突频繁,并有日益脱缰和越界的趋势。庭审驾驭能力与庭审改革步调不一,沟通渠道缺失,公权与私权博弈以及律师自律程度的提升均是冲突产生的原因。必须从观念、技术、制度三方面寻求缓解并最终消除法官与律师的冲突之道:在观念层面,需做到"四树立",即树立相互妥协、互敬互助、职业伦理、司法公正的观念;在技术层面,需要加强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沟通交往、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的能力;在制度层面,必须健全和完善律师自治组织,推进庭审方式、扩权与限权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职业 冲突 缘由 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至汉晋时期云贵高原乌蒙山区原始农业的变迁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勇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39,共10页
先秦至汉晋时期,云贵高原的乌蒙山区原始农业逐步变迁到传统农业阶段。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演变到锄耕和犁耕,生产工具从砍伐类石质农具演变到翻土类金属农具,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农田水利技术传入当地,农作物品种变得丰富起来。乌蒙山区原... 先秦至汉晋时期,云贵高原的乌蒙山区原始农业逐步变迁到传统农业阶段。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演变到锄耕和犁耕,生产工具从砍伐类石质农具演变到翻土类金属农具,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农田水利技术传入当地,农作物品种变得丰富起来。乌蒙山区原始农业的变迁中存在飞速跃迁和滞后性并存以及不均衡发展等现象,这与周边地区先进文化的影响、土著族群的生产习惯及中原王朝在当地的开发经营方式有关。原始农业的发展水平制约了乌蒙山区早期山地文明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贵高原 西南夷 原始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和解基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忠顺 《法治研究》 2011年第10期84-89,共6页
检察和解系检察院针对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申诉的民事案件组织双方当事人及相关利害关系人就法院确定判决所处理或者尚未处理的民事纠纷进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并永久性或者临时性终结检察抗诉程序,但不影响检察院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检察... 检察和解系检察院针对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申诉的民事案件组织双方当事人及相关利害关系人就法院确定判决所处理或者尚未处理的民事纠纷进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并永久性或者临时性终结检察抗诉程序,但不影响检察院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检察监督的任意性纠纷解决方式。基于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考量,赋予检察院以任意性纠纷解决功能具有正当性基础。然而,任意性纠纷解决方式的属性决定了检察和解具有严格的限度性,必须遵循自愿、合法、尊重确定判决效力、当即履行或者督促履行以及有限排他性等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和解 任意性纠纷解决方式 既判力 执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破碎围岩开拓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谢小平 方新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6-49,共4页
针对新密市大磨岭煤矿深部破碎围岩回风开拓大巷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原支护回风开拓大巷矿压显现规律及变形破坏原因,提出了不对称"锚网索喷"二次联合支护方案。文章根据现场实际条... 针对新密市大磨岭煤矿深部破碎围岩回风开拓大巷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原支护回风开拓大巷矿压显现规律及变形破坏原因,提出了不对称"锚网索喷"二次联合支护方案。文章根据现场实际条件,确定了一次支护锚杆直径为22mm、长度为3000mm,巷道下帮、上帮肩部锚杆间排距分别为650mm×750mm、750mm×750mm,巷道两帮锚杆间排距750mm×750mm;二次支护方式采用"锚索+W型钢带"加强支护。通过现场工业性试验可知,17~49d后回风大巷围岩变形基本趋于稳定,平均变形速度约1mm/d,即优化支护设计方案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破碎围岩 开拓巷道 矿压观测 支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子参繁殖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世明 沈钊文 +2 位作者 王倩 吴双华 王月霞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第5期64-65,共2页
太子参是一种著名药材,在野生太子参资源日益匮乏的情况下,人工种植变成其市场所需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太子参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人工种植技术的发展也就成为了热门话题,种植技术的开发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结合我国太子参种植的实际情况... 太子参是一种著名药材,在野生太子参资源日益匮乏的情况下,人工种植变成其市场所需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太子参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人工种植技术的发展也就成为了热门话题,种植技术的开发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结合我国太子参种植的实际情况,针对我国现有的种植技术总结并分析其种植技术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种植技术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数据助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范式创新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建红 杜宝彪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94-94,96,共2页
推动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交叉研究,抢抓时代机遇,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高地,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应肩负的使命。2019年6月15日至16日,由华北电力大学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推动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交叉研究,抢抓时代机遇,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高地,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应肩负的使命。2019年6月15日至16日,由华北电力大学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与国际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计算哲学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重庆邮电大学互联网大数据舆情科研平台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英语系、《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自然辩证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当代经济研究》联合主办,华北电力大学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和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二届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在华北电力大学(保定)隆重召开,来自5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及多家媒体共计2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电力大学 科研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 思想理论教育 大数据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地理数据 英语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材料注浆加固在盘区变电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小平 胡才梦 梁敏富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58,66,共4页
针对某煤矿盘区变电所软弱破碎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盘区变电所围岩变形破坏形式及原因。根据该煤矿一盘区变电所现场实际条件,提出了采用砌碹支护+高水材料壁后充填及注浆加固+锚网索联... 针对某煤矿盘区变电所软弱破碎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盘区变电所围岩变形破坏形式及原因。根据该煤矿一盘区变电所现场实际条件,提出了采用砌碹支护+高水材料壁后充填及注浆加固+锚网索联合支护方案,确定了壁后高水材料充填、高水材料注浆加固及锚网索加强支护的技术参数。变电所表面位移观测结果表明:变电所围岩进行壁后充填、注浆加固及施工锚网索至稳定期间,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25mm,巷道两帮最大移近量为33mm,围岩变形比较小,联合支护技术的应用效果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材料 注浆加固 盘区变电所 围岩控制 矿压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