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三维重建的变截面隧道超欠挖检测方法及应用
1
作者 阳军生 罗钰博 +3 位作者 傅金阳 陈建伟 万正 祝志恒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694,共8页
为解决现有超欠挖快速检测方法不能有效适应变截面隧道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变截面大断面隧道超欠挖检测方法。该方法以变截面隧道轴线作为流线、以设计开挖断面作为迹线,通过截面放大系数k表征隧道变截面的特征,构建... 为解决现有超欠挖快速检测方法不能有效适应变截面隧道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变截面大断面隧道超欠挖检测方法。该方法以变截面隧道轴线作为流线、以设计开挖断面作为迹线,通过截面放大系数k表征隧道变截面的特征,构建适用于变截面隧道的曲面计算方程,形成变截面隧道设计开挖轮廓计算算法。依托花江峡谷大桥六枝岸隧道式锚碇工程,布置控制点并采集现场照片,基于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对隧道锚实际开挖变截面轮廓进行点云重建与三维曲面重建,采用网格射线法对比实际开挖和设计变截面轮廓,计算超欠挖;以现场实际喷射混凝土量与全站仪测量结果作为参考指标,对变截面超欠挖检测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变截面隧道各开挖循环超欠挖的快速、准确检测,检测结果平均相对偏差率仅1.50%,偏差率低于传统检测方法(2.83%)。该方法提升了隧道超欠挖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可为变截面隧道开挖质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锚 变截面隧道 图像三维重建 超欠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层理倾角影响的板岩掏槽角度最优设计研究
2
作者 陈小国 陶铁军 +3 位作者 田兴朝 谢财进 刘霞 张明伟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30,共9页
掏槽角度是层理板岩隧道爆破的重要设计参数,未考虑层理倾角作用的掏槽角度设计易影响掏槽爆破效果,甚至导致掏槽爆破失败。为探究不同层理倾角影响下板岩隧道爆破的最优掏槽设计角度,以巴岳山隧道为依托,首先开展不同层理倾角板岩的静... 掏槽角度是层理板岩隧道爆破的重要设计参数,未考虑层理倾角作用的掏槽角度设计易影响掏槽爆破效果,甚至导致掏槽爆破失败。为探究不同层理倾角影响下板岩隧道爆破的最优掏槽设计角度,以巴岳山隧道为依托,首先开展不同层理倾角板岩的静动力学试验,确定不同层理倾角板岩的Holmquist-Johnson-Cook(HJC)本构模型参数;然后基于ANSYS/LS-DYNA软件构建9种不同层理倾角及掏槽角度下的板岩隧道掏槽爆破数值分析模型,探究层理角度与掏槽角度变化时的围岩有效应力及损伤演化特征,确定最优掏槽设计角度;最后在巴岳山隧道研究段开展5次现场爆破试验,验证最优掏槽角度设计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板岩隧道层理倾角为0°、60°、90°条件下,最优掏槽角度分别设计为80°、70°、60°时,有效峰值应力及爆破损伤区域最大,掏槽爆破效果最好;对90°层理倾角基于最优掏槽角度设计开展现场爆破试验后,平均循环进尺增加11.15%,炮孔平均利用率提升10.98%,平均最远抛渣距离减少了7.8 m,同时有效避免了“鼓肚”现象的产生。研究成果为层理板岩掏槽爆破参数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理倾角 板岩隧道 掏槽角度 数值分析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隧道装配式仰拱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计中彦 张学民 +5 位作者 陈进 万正 王树辉 冉竣元 胡涛 阳军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3-990,共8页
针对高速公路隧道仰拱现浇施工工艺存在的工效慢、质量难以保障等缺点,提出了一种装配式仰拱结构施工技术。以贵州省兴义环城高速毛栗坪隧道为工程依托,详细介绍了装配式仰拱结构型式、分块方案及预制装配步骤及施工工艺;通过现场试验,... 针对高速公路隧道仰拱现浇施工工艺存在的工效慢、质量难以保障等缺点,提出了一种装配式仰拱结构施工技术。以贵州省兴义环城高速毛栗坪隧道为工程依托,详细介绍了装配式仰拱结构型式、分块方案及预制装配步骤及施工工艺;通过现场试验,监测装配式仰拱结构受力变化规律,并与现浇整体式仰拱结构受力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装配式仰拱结构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安全可靠;2)后浇带是装配式仰拱结构的薄弱部位,其应力值明显大于预制块,且波动较大,受力复杂,施作质量直接影响其整体承载力;3)装配式仰拱结构施工技术提高了隧道仰拱施工工效,保证了仰拱施工质量及防水,同时改善了洞内施工作业环境,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仰拱结构 预制装配式 受力监测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威高速公路K103+780—K103+920高边坡施工期监测成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梁勇 张庚 +2 位作者 钟佳讯 高美奔 蒲建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9-111,115,共4页
通过对毕威高速公路K103+780—K103+920段高边坡施工期雨量、深部位移和坡面位移的监测,及时地掌握了边坡的变形情况及影响因素。持续降雨和边坡开挖引起的地质环境的改变是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结合现场的监测数据,适时提出了相应的设... 通过对毕威高速公路K103+780—K103+920段高边坡施工期雨量、深部位移和坡面位移的监测,及时地掌握了边坡的变形情况及影响因素。持续降雨和边坡开挖引起的地质环境的改变是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结合现场的监测数据,适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和安全施工要点,保证了公路的安全施工和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边坡失稳 变形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法处理娄新高速公路岩溶塌陷地基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胡涛 魏婷 +1 位作者 张超 乔世范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124,共7页
以娄新高速公路岩溶塌陷地基强务加固工程为背景,对强务法的主要参数设计、强务试验和强务加固岩溶地基效果进行分析。分别采用2000kN·m、4000kN·m务击能进行强务试验,并对务坑的每击务沉量、总务沉量及务坑周围地面隆起变... 以娄新高速公路岩溶塌陷地基强务加固工程为背景,对强务法的主要参数设计、强务试验和强务加固岩溶地基效果进行分析。分别采用2000kN·m、4000kN·m务击能进行强务试验,并对务坑的每击务沉量、总务沉量及务坑周围地面隆起变形量和影响范围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4000kN·m务击能下最佳务击次数为11击,务实效率达到90%以上,远高于2000kN·m务击能的务实效率,可以有效地加固岩溶塌陷地基。强务后动力触探击数明显增加,1~12m变化明显,表明4000kN·m务击能的影响深度达到了12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强夯法 夯击能 动力触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钢结构焊接工程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卜珍凯 《南方农机》 2018年第15期229-229,共1页
在焊接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各种问题,从而影响焊接构件的质量。因此,必须不断加强钢结构焊接工程技术研究,提高钢结构焊接质量。本文对钢结构焊接工程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可靠的建议。
关键词 钢结构 焊接 工程技术 要点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EKF的DDEV主动容错控制方法
7
作者 刘平 刘阳 +1 位作者 罗洪波 万志松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1-306,共6页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DDEV)的行驶稳定性和动力性受电机故障的影响会变差,而驱动系统的容错控制则能够有效改善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动力性。为此,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提出了一种主动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在Simulink中搭建了包...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DDEV)的行驶稳定性和动力性受电机故障的影响会变差,而驱动系统的容错控制则能够有效改善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动力性。为此,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提出了一种主动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在Simulink中搭建了包含七个自由度的车辆动力学模型,接着搭建了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故障观测器,为后文建立的主动容错方法提供故障信息。然后基于滑模控制,搭建了主动容错控制模型,根据故障信息对驱动力矩进行重新分配。最后搭建了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结果表明,提出的主动容错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车辆在故障状态下的行驶稳定性和动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 电动汽车 故障观测 容错控制 滑模控制 转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接既有隧道爆破激发地震波成分构成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伍福寿 张学民 +5 位作者 韩淼 陈进 胡涛 周贤舜 王树英 朱凯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6-1417,共12页
为研究新建隧道爆破地震波不同成分对既有隧道结构安全的影响,基于地震学极化偏振原理,结合现场爆破振动监测和ANSYS/LS-DYNA数值模型,分析既有隧道衬砌振动波型的成分构成及特性,探讨既有隧道衬砌动拉应力与P波峰值合振速的关联性。研... 为研究新建隧道爆破地震波不同成分对既有隧道结构安全的影响,基于地震学极化偏振原理,结合现场爆破振动监测和ANSYS/LS-DYNA数值模型,分析既有隧道衬砌振动波型的成分构成及特性,探讨既有隧道衬砌动拉应力与P波峰值合振速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新建隧道MS1、MS3、MS5、MS7、MS9、MS11和MS13段毫秒延期爆破P、S和R波对既有隧道衬砌质点振动均有贡献,各段别前期均由传播速度最快的P波主导,而后S波和R波相继成为主导波型;地震波传播路径及测振点的位置与波型成分密切相关,新建隧道已开挖和未开挖2个区域所对应的既有隧道质点振动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当L/D>1.58(L为距爆源中心的水平距离,D为隧道净距)时,未开挖区域的S波最大幅值超过P波最大幅值,成为后续区段质点振动的主导波型;既有隧道衬砌动拉应力与P波峰值合振速线性相关性较好,安全振速阈值为10.53 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接隧道 爆破地震波 衰减特性 安全振速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开口聚能管爆破机理与隧道光爆优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凯 张学民 +4 位作者 龙立敦 武朝光 周贤舜 万正 伍福寿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9-3863,共15页
超欠挖是钻爆法隧道施工的常见问题,与光面爆破效果密切相关。为有效解决隧道掘进超欠挖及常规聚能管不利于光爆层岩体破碎的问题,以优化调节爆轰能量为思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C型开口聚能管的裂岩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 超欠挖是钻爆法隧道施工的常见问题,与光面爆破效果密切相关。为有效解决隧道掘进超欠挖及常规聚能管不利于光爆层岩体破碎的问题,以优化调节爆轰能量为思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C型开口聚能管的裂岩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型开口聚能管与采用常规聚能管和常规药包的光面爆破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势:1)聚能管开口能显著提高光爆层岩体应力,使光爆层岩体率先损伤,引导岩体充分破碎;2)开口的存在间接增大了聚能方向上的拉应力,裂纹沿聚能方向定向扩展,超欠挖控制效果良好;3)与常规聚能管相比,非聚能方向的岩体应力降低更多,裂纹拓展更少,这更易于保护开挖轮廓线外侧围岩;4)C型开口聚能管可提高周边孔孔距和光爆层厚度,有利于提高光面爆破的效果;C型开口聚能管与常规爆破相比,超挖量降低83%,欠挖量降低68%,半孔率更高且开挖轮廓更平整,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钻孔量和炸药单耗。总体上,C型开口聚能管的应用有利于提高隧道钻爆法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爆法隧道 超欠挖优化 聚能爆破 C型开口聚能管 光面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质机制砂石制备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微孔隙结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著芳 徐桂弘 +3 位作者 李振学 段莉 贾萸 刘梓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6,共9页
为了探究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C80)微孔结构分布特征,采用高分辨率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试验、AVIZO软件、扫描电镜等方法对碳酸盐质机制砂石自密实混凝土试件内部孔隙结构进行观测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在碳酸盐岩质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内部... 为了探究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C80)微孔结构分布特征,采用高分辨率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试验、AVIZO软件、扫描电镜等方法对碳酸盐质机制砂石自密实混凝土试件内部孔隙结构进行观测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在碳酸盐岩质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的孔隙结构,在10μm的测试精度范围内,微孔呈现圆形特征,整体圆整度较好。通过SEM扫描电镜观测可知,在高性能混凝土内部存在着微裂隙或贯通的裂隙结构,这些裂隙的宽度在0.5~2μm,样品的内部存在3~10μm的微小空洞。碳酸盐岩质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内部的微孔洞进行统计分析,孔洞直径服从三参数正态分布,受试验观测及精度的限制,试验统计结果呈现正偏(高峰偏左)现象,故提出一种“纠正偏峰”方法对统计结果“第三参数C”的计算进行的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快速、客观、较优地确定第三参数,弥补10μm以下未统计到的缺失数据及试验样品有限的限制,为检验混凝土内孔洞的分布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80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 微孔洞 三参数正态分布 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岩体隧道爆破周边孔分区布设方法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凯 陶铁军 +3 位作者 田兴朝 刘璇 覃鹤 张明伟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5,121,共10页
节理的存在会影响爆炸应力波传播,其走向与周边孔连的夹角和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对爆破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基于应力波在不同角度节理岩体中的衰减规律,提出了节理岩体隧道爆破周边孔分区布设方法,对节理与周边孔连线夹角为30°、60&#... 节理的存在会影响爆炸应力波传播,其走向与周边孔连的夹角和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对爆破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基于应力波在不同角度节理岩体中的衰减规律,提出了节理岩体隧道爆破周边孔分区布设方法,对节理与周边孔连线夹角为30°、60°、90°以及平行时的周边孔参数进行了优化。结合LS-PREPOST数值仿真和现场爆破试验,从岩体损伤深度和爆破振动速度方面对分区布设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对周边孔的分区布设,岩体的损伤深度与爆破振动速度明显优于原始周边孔布设方案。结合铜梁至安岳高速公路巴岳山隧道研究段地质条件,将节理与周边孔连线夹角为30°、60°、90°以及平行时的周边孔间距分别设置为43 cm、50 cm、58 cm、60 cm。爆破后平均超挖值可控制在18 cm,每延米混凝土超耗均控制在100%以内。研究结果为大断面节理岩体隧道爆破超欠挖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爆破 数值仿真 分区布设 节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伏溶洞对深埋特大断面隧道的稳定性影响及其安全距离
12
作者 王义乾 刘远明 +5 位作者 杨智成 王忠星 牙兰开 程家军 田茂亮 杨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15249-15259,共11页
为了探索上伏溶洞对深埋软弱破碎围岩特大断面隧道的稳定性影响及其安全距离,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溶洞洞径为8、10、12 m,以及溶洞与隧道的间距为3、4、5、6 m时,溶洞直径以及间距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安全距离研究。结果表明:①当... 为了探索上伏溶洞对深埋软弱破碎围岩特大断面隧道的稳定性影响及其安全距离,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溶洞洞径为8、10、12 m,以及溶洞与隧道的间距为3、4、5、6 m时,溶洞直径以及间距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安全距离研究。结果表明:①当溶洞直径不变时,拱顶沉降随着溶洞与隧道的间距增加而减小,拱顶竖向压力随着间距的增加而减小;当隧道与溶洞的间距不变时,拱顶沉降随着溶洞直径的增加而增加,隧道拱顶压力随溶洞直径的变化不明显。②上伏溶洞对深埋隧道的拱腰水平收敛和水平压力、拱底隆起和竖向压力无明显影响。③当溶洞直径不大于8 m,且溶洞与隧道的间距小于3 m时,隧道处于不稳定状态,该工况下的安全距离为3 m;当溶洞直径为8~10 m时,且溶洞与隧道的间距小于5 m时,溶洞处于不稳定状态,该工况下的安全距离为5 m;当溶洞直径为10~12 m时,且溶洞与隧道间的距离小于6 m,则隧道处于不稳定状态,该工况下安全距离为6 m。④本次研究发现,当溶洞位于隧道上方,且不考虑溶洞充水的状态下,隧道最危险的位置并不是位于隧道与溶洞间的最小距离处,而是位于溶洞的边缘的下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破碎 特大断面 稳定性 临界厚度 上伏溶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突变理论的顺层岩质边坡失稳研究 被引量:47
13
作者 夏开宗 刘秀敏 +3 位作者 陈从新 宋娅芬 欧哲 龙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7-486,共10页
应用突变理论,以顺层岩质边坡为例,考虑地下水对滑面带介质的应变和水致弱化性质,以及地下水对边坡后缘张裂缝的水力效应,构建了边坡的尖点突变模型,分析了顺层岩质边坡失稳的力学机制:边坡失稳过程主要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 应用突变理论,以顺层岩质边坡为例,考虑地下水对滑面带介质的应变和水致弱化性质,以及地下水对边坡后缘张裂缝的水力效应,构建了边坡的尖点突变模型,分析了顺层岩质边坡失稳的力学机制:边坡失稳过程主要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因素主要是地下水通过物理化学作用软化了滑面带岩体,使滑面带岩体刚度比降低,在边坡失稳的过程中起主导的定性作用;外部因素主要是指边坡后缘张裂隙的静水压力,不仅使得边坡的滑动势能增加,还对边坡造成一种扰动的作用,加速滑坡的启动。在突变分析的基础上,推导了边坡后缘张裂缝临界充水高度和临界降水强度的关系式,建立了边坡滑移破坏的水力判据;给出了边坡岩体在渐进软化过程中的位移变化规律,剪切位移并非均匀增长,而是呈现出阶梯状跳跃式上升。同时,进行了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当刚度比λ→0),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考虑突变理论来分析顺层岩质边坡失稳的力学机制和边坡岩体在渐进软化过程中位移变化规律的合理性。并提出了此种类型边坡的处治技术与优化方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顺层岩质边坡 突变理论 静水压力 刚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质粉砂岩高围压三轴压缩松弛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田洪铭 陈卫忠 +2 位作者 肖正龙 伍国军 韩光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33-1439,共7页
高应力条件下应力松弛特性是岩石长期力学特性研究的重要方面,开展了泥质粉砂岩围压为15~35 MPa的三轴松弛试验研究。高围压下应力松弛曲线的分析表明,岩石的应力松弛可以分为衰减松弛和稳定松弛两个阶段。当松弛初始应力水平较低时,试... 高应力条件下应力松弛特性是岩石长期力学特性研究的重要方面,开展了泥质粉砂岩围压为15~35 MPa的三轴松弛试验研究。高围压下应力松弛曲线的分析表明,岩石的应力松弛可以分为衰减松弛和稳定松弛两个阶段。当松弛初始应力水平较低时,试样主要以衰减松弛为主,很快趋于稳定,当松弛初始应力水平接近岩石峰值应力时,应力松弛明显增大,并出现明显的稳定松弛阶段。不同围压条件下,试样松弛曲线对比分析表明,松弛初始应力水平较低时,岩石处于黏弹性阶段,围压对岩石松弛特性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松弛初始应力水平的增大,当应力水平接近峰值应力时,岩石的应力松弛将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基于三轴松弛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能够反映泥质粉砂岩三轴松弛特性的西原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粉砂岩 高围压 应力松弛特性 西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钢管混凝土拱桥检测结果的主拱肋病害评估 被引量:10
15
作者 付文胜 田洪松 孙仲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探讨钢管混凝土拱桥核心受力部位主拱肋病害(钢管中混凝土发生空洞,脱粘等)的评估及加固方法,以某既有钢管混凝土拱桥(上承式有推力无铰拱桥,净跨160m)为背景,通过敲击法和超声法相结合对钢管拱混凝土密实度进行检测,通过动、静载试... 为探讨钢管混凝土拱桥核心受力部位主拱肋病害(钢管中混凝土发生空洞,脱粘等)的评估及加固方法,以某既有钢管混凝土拱桥(上承式有推力无铰拱桥,净跨160m)为背景,通过敲击法和超声法相结合对钢管拱混凝土密实度进行检测,通过动、静载试验对桥梁整体结构受力性能进行测试。基于实测结构受力行为,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主拱肋钢管混凝土不同状态下的应力进行分析,以此为参照,对主拱肋病害进行评估分析。评估结果表明,主拱肋的主要病害为钢管混凝土的脱粘而产生的混凝土局部受力截面削弱,主拱肋跨中截面应力校验系数的异常偏大仅为结构局部病害。基于评估结果提出以压浆的方式进行拱肋加固,加固后的结构整体受力能满足设计荷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 钢管混凝土结构 拱肋 病害 密实度 检测 荷载试验 有限元法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梁中支点负弯矩段混凝土预应力施加技术 被引量:13
16
作者 曾德礼 田洪松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5,共4页
为给钢-混凝土组合梁中支点负弯矩段混凝土施加预应力,以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大桥工程B4标段(85+5×105+90)m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箱梁为例,采用先简支后连续配合中支点桥面板滞后结合和支点升降法等措施进行施工。组合梁整孔预制... 为给钢-混凝土组合梁中支点负弯矩段混凝土施加预应力,以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大桥工程B4标段(85+5×105+90)m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箱梁为例,采用先简支后连续配合中支点桥面板滞后结合和支点升降法等措施进行施工。组合梁整孔预制(中支点两侧各约7.5m的混凝土顶板先不结合),运抵现场整孔架设后浇注底板双结合段混凝土,待底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起顶组合梁,浇注顶板湿接缝混凝土,然后落梁进行后续施工。监测结果表明,体系转换完成后、二期恒载铺设前各墩墩顶混凝土顶板压应力储备为3.01~4.70 MPa,在二期恒载铺装前桥面线形的实测值与设计值偏差普遍在3cm以内,墩顶体系转换时应力和线形控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混凝土组合梁 墩顶负弯矩段 滞后结合 支点升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需求条件下绿色供应链金融利益分配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漫雪 张昶 《征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2,共5页
绿色供应链金融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利益分配机制的不成熟制约了绿色供应链的发展。将利益分配机制引入绿色供应链金融之中,通过提出研究假设深入探讨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绿色供应链金融的利益分配,并采用Shapley值... 绿色供应链金融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利益分配机制的不成熟制约了绿色供应链的发展。将利益分配机制引入绿色供应链金融之中,通过提出研究假设深入探讨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绿色供应链金融的利益分配,并采用Shapley值法构建了多重目标规划的绿色供应链金融利益分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的预期利润超出指标利润时,超出部分就会依据Shapley值法,通过供应链进行合理的分配;通过第三方(政府)监督制度的调整,可以提高绿色供应链的Pareto效率,既解决了企业发展绿色金融时公平冲突问题,又考虑了监督方作出的贡献,从而可以完成利益在供应链相关方的公平合理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金融 SHAPLEY值法 Pareto效率 利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累积损伤模型的参数研究
18
作者 王文彪 郭进 +1 位作者 王君杰 周大庆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542-547,共6页
本文收集整理了135根弯曲破坏的矩形墩柱试验结果,得到了构件的弯矩—转角关系,确定了屈服和极限状态点的取值原则,假定了单调加载下变形与循环加载下变形的关系,从而对郭进提出的三维地震累积损伤模型中的参数取值进行讨论。本文通过... 本文收集整理了135根弯曲破坏的矩形墩柱试验结果,得到了构件的弯矩—转角关系,确定了屈服和极限状态点的取值原则,假定了单调加载下变形与循环加载下变形的关系,从而对郭进提出的三维地震累积损伤模型中的参数取值进行讨论。本文通过定义整体结果损伤值偏差,以损伤偏差值最小且取值满足实际要求为原则,确定该模型中的参数β可取为0.12,β1取为1.6。或者在确定β1取值时,考虑β的不确定性,通过卡方检验确定其服从韦伯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模型 三维 参数 不确定性 矩形墩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环境隧道排水管结晶规律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向坤 周杰 +3 位作者 张学富 黄超 宋琳 刘士洋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07-212,共6页
我国西南地区修建的隧道存在着日益突出的排水系统结晶堵塞问题。为研究该环境下排水管结晶规律,基于地下水和结晶物分析结果,在实验室以PVC管模拟隧道排水管、以纯CaCl 2和NaOH试剂配制4种pH值(8、9、10、11)饱和溶液,分别进行试验管... 我国西南地区修建的隧道存在着日益突出的排水系统结晶堵塞问题。为研究该环境下排水管结晶规律,基于地下水和结晶物分析结果,在实验室以PVC管模拟隧道排水管、以纯CaCl 2和NaOH试剂配制4种pH值(8、9、10、11)饱和溶液,分别进行试验管半充水和满充水2种状态下8种工况的56 d结晶生长试验;通过对晶体质量、XRD和SEM图分析,得出结晶规律。结果表明:排水管结晶量随pH值增大而增加,但受pH值和充水状态的耦合影响;当pH值为8~10时,半充水管结晶量更高,结晶量受充水状态影响较大;当pH值为11时,在试验开始23 d后满充水管结晶量逐渐高于半充水管,结晶量受pH值影响较大。结晶体均为方解石,pH值越大,晶体晶型以纺锤形为主、堆积越紧密、晶粒尺寸越小且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环境 隧道 PH值 充水状态 排水管结晶 XRD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吨位压路机碾压大粒径填石路基的动力响应 被引量:23
20
作者 金书滨 张长胜 +1 位作者 刘政 乔世范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43-1748,共6页
采用动土压力盒测量盘兴高速公路三标和四标试验段大吨位压路机碾压试验时的动土应力,进行大粒径填石路基的动力响应分析。依据应力波在竖向的衰减规律,得出碾压动应力值的衰减函数;使用简化模型分析振动碾压时路基的压实作用,有限元软... 采用动土压力盒测量盘兴高速公路三标和四标试验段大吨位压路机碾压试验时的动土应力,进行大粒径填石路基的动力响应分析。依据应力波在竖向的衰减规律,得出碾压动应力值的衰减函数;使用简化模型分析振动碾压时路基的压实作用,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依据不同施工条件下的动土应力值,得出最佳施工参数,碾压遍数不低于8遍,最佳摊铺厚度为100 cm,最大粒径控制为50 cm,压路机最大激振力80 t,在此施工条件下可有效提高路基碾压的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压实 大粒径填料 填石路基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