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余庆县不同土地利用下碳汇量计算及生态系统保护对策
- 1
-
-
作者
张连江
张敏
杨明星
杨梧
闫俊
-
机构
贵州省余庆县构皮滩镇自然资源管理所
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4期92-95,10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602275,41977298)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黔科合基础-ZK[2022]一般186)
+1 种基金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资源勘查工程教师团队(编号:教师函[2018]1号)
贵州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省级重点学科(编号:ZDXK[2018]001)。
-
文摘
社会发展建设工程对土地的扰动频繁,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使得土地流转速度加快,耕地面积下降,湿地面积不断锐减。上述因素造成了余庆县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明显。基于余庆县陆地生态系统土地利用情况的遥感统计数据,根据已有研究报道的不同土地利用下的碳汇碳密度指数,计算了该县的碳汇量,并对各不同类型碳汇量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各自的碳汇潜力。结果表明:森林碳汇量最大,为219.665万t,占全县碳汇总量的74.493%,显示出森林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_(2)的巨大潜力;其次为旱地(耕地)产生的碳汇,碳汇量达到了39.431万t,占全县碳汇总量的13.372%;湿地水生碳汇的量虽然少,但其碳密度却很大,且具有更新时间短,碳汇快等优势,潜力巨大,可进行人工调控增汇。在以上研究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精神以及生态系统发展的自然规律,相应地提出了3种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保护增加措施:(1)持续开展林业种植,做好林业保护;(2)稳定地表水域面积,开发水生碳汇;(3)建立长效监测体系,确保碳汇贡献,从科学和管理两方面为余庆县生态系统保护以及碳汇潜力开发提供支撑。
-
关键词
碳汇计算
土地利用
生态保护对策
飞龙湖
-
Keywords
carbon sink measurement
land use
ecosystem conservation strategy
Feilong lake
-
分类号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