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rtezomib增强三氧化二砷抑制KM3细胞生长和促凋亡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清 李娟 +2 位作者 谷景立 刘俊茹 曾丽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7-301,共5页
目的:新的治疗药物及方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但仍然无法使其治愈。为了寻求治疗药物及方法,提高单药或联合用药对MM的治疗效果。我们观察了三氧化二砷(ATO,As2O3)单药及联合硼替佐米(Velcade,PS-341)有无增强诱导M... 目的:新的治疗药物及方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但仍然无法使其治愈。为了寻求治疗药物及方法,提高单药或联合用药对MM的治疗效果。我们观察了三氧化二砷(ATO,As2O3)单药及联合硼替佐米(Velcade,PS-341)有无增强诱导MM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检测ATO单药及联合硼替佐米对KM3细胞的影响。应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活力,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比例。应用RT-PCR方法检测p65mRNA的表达变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65、p-p65、PARP、caspase-3、-8、-9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ATO抑制细胞生长,对KM3细胞p65mRNA及其蛋白没有显著影响,主要是通过激活caspase-3,-8,-9,诱导细胞凋亡。当与bortezomib联合用药时有协同促凋亡作用。结论:ATO单独作用于KM3细胞可以抑制其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与bortezomib联用时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硼替佐米 细胞凋亡 多发性骨髓瘤 KM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利度胺单独及联合硼替佐米抑制KM3细胞生长、诱导凋亡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王清 李娟 +2 位作者 谷景立 刘俊茹 曾丽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02-1308,共7页
目的:观察雷利度胺(lenalidomide)单药及联合硼替佐米(bortezomib)诱导多发性骨髓瘤(MM)KM3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单药雷利度胺及与bortezomib联合对KM3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 目的:观察雷利度胺(lenalidomide)单药及联合硼替佐米(bortezomib)诱导多发性骨髓瘤(MM)KM3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单药雷利度胺及与bortezomib联合对KM3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RT-PCR方法检测p65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65(protein 65)、pP65(phosphorylated p65)、PARP[poly ADP(ribose)polymerase]及caspase-3、-8、-9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雷利度胺可以抑制KM3细胞生长,抑制p65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并激活caspase-8、-3及PARP,诱导细胞凋亡。雷利度胺与bortezomib联合时有协同促细胞凋亡作用。结论:雷利度胺单独作用于KM3细胞可以抑制其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与bortezomib联用时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利度胺 硼替佐米 细胞凋亡 多发性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协同伊马替尼诱导K562细胞凋亡并下调Bcr/AblmRNA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的表达
3
作者 陆英 张祥忠 +2 位作者 丁倩 朱小玉 陈运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联合伊马替尼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凋亡的影响,同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K562细胞分别用丙戊酸、伊马替尼以及两药联合处理。检测各组细胞在药物处理后的细胞周期、细胞凋亡、Bcr/Abl mRNA水平、总蛋白激... 目的:探讨丙戊酸联合伊马替尼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凋亡的影响,同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K562细胞分别用丙戊酸、伊马替尼以及两药联合处理。检测各组细胞在药物处理后的细胞周期、细胞凋亡、Bcr/Abl mRNA水平、总蛋白激酶B(PKB)以及磷酸化PKB(p-PKB)水平。结果:丙戊酸组、伊马替尼组和两药联用组K56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47±0.25)%、(28.43±1.70)%和(57.73±4.38)%(P<0.05),对于细胞周期各指标,两药联用组与单药组无明显差异。Bcr/Abl mRNA以及p-PKB在丙戊酸组、伊马替尼组和两药联用组的水平分别为(0.00±0.00)、(64.17±12.27)和(0.00±0.00)×109copies/(g total mRNA)以及0.25±0.02、0.17±0.01和0.08±0.01(均P<0.05),总PKB 3组细胞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丙戊酸能协同伊马替尼促进K56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Bcr/Abl mRNA和p-PKB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细胞凋亡 融合蛋白 BCR ABL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A20对NF-κB表达及Jurka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哲 肖仕珊 +4 位作者 丁倩 王清 周胜楠 李哲 朱红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44-1151,共8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糖皮质激素耐药Jurkat细胞株中,调控A20对NF-κB表达以及Jurkat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CCRF CEM和Jurkat细胞中分别加入100、10、1、0.1、0.01和0.001μmol/L地塞米松(DEX),培养24、48和72 h,应用CC... 目的:探讨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糖皮质激素耐药Jurkat细胞株中,调控A20对NF-κB表达以及Jurkat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CCRF CEM和Jurkat细胞中分别加入100、10、1、0.1、0.01和0.001μmol/L地塞米松(DEX),培养24、48和72 h,应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的变化。构建A20质粒,设计并合成A20-siRNA,分别通过脂质体转染Jurkat细胞,CCK-8检测不同浓度DEX处理组、不同浓度DEX联合A20质粒和A20-siRNA处理组的Jurkat细胞增殖率。应用RT-qPCR检测NF-κB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ol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Jurkat细胞凋亡。结果:不同浓度地塞米松(DEX)对CCRF CEM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显著的时间依赖性(r=0.984,P<0.05)和浓度依赖性(r=0.966,P<0.05);CCRF CEM细胞在24 h时,IC50接近1μmol/L,Jurkat细胞在1μmol/L和10μmol/L开始出现较大差异。由于1μmol/L DEX处理的Jurkat细胞增殖率无明显变化,故选取1μmol/L DEX处理的Jurkat细胞为对照组。检测显示A20质粒转染联合不同浓度DEX处理组细胞增殖率较DEX组及A20-siRNA联合DEX组低(P<0.05)。A20质粒转染Jurkat细胞后,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A20-siRNA转染Jurkat细胞后,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20-siRNA组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Jurkat细胞对DEX耐药,A20过表达联合DEX可增加对DEX耐药细胞的敏感性,降低Jurkat细胞增殖率;下调Jurkat细胞中NF-κB的表达水平,促进Jurkat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0 NF-ΚB T淋巴细胞白血病 耐药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对白血病细胞DKK1基因去甲基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柳凤芝 何玲 +2 位作者 王季石 张嵩 朱红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中DKK1的表达及其下游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DNA Ladder分析检测不同浓度地西他滨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DKK1基因甲基化状...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中DKK1的表达及其下游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DNA Ladder分析检测不同浓度地西他滨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DKK1基因甲基化状态,qRT-PCR方法检测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方法检测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FCM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地西他滨作用于HL-60细胞48 h后,地西他滨组的早期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DNA梯度检测结果发现,地西他滨组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异性梯度条带;MSPCR检测发现,DKK1基因发生去甲基化,RT-PCR和Wertern blot检测显示mRNA表达水平增高,DKK1蛋白表达增加,β-catenin及C-MYC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地西他滨可以通过DKK1基因去甲基化及抑制Wnt通路的作用,促进HL-60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 DKK1基因 去甲基化 地西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P230慢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蒋雅沁 许娜 +7 位作者 刘晓力 王季石 袁钟 黄继贤 翁建宇 曹淑云 肖仕珊 朱红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52-1756,共5页
目的: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e19a2转录本(P230)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19年12月11例P230 CML慢性期患者临床资料,初诊时进行血常规、骨髓细胞学、染色体和BCR-ABL定性和定量检测,接受TKI... 目的: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e19a2转录本(P230)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19年12月11例P230 CML慢性期患者临床资料,初诊时进行血常规、骨髓细胞学、染色体和BCR-ABL定性和定量检测,接受TKI治疗后,定期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BCR-ABL(P230)/ABL评估分子学反应。结果:来自国内6家医院11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为46(19-56)岁。11例患者均处于慢性期,4例先接受伊马替尼(400 mg,qd)治疗的患者,由于在规定的时间界点未达到最佳分子学反应或出现ABL激酶区突变,其中3例改为尼洛替尼(400 mg,bid)治疗,1例改为达沙替尼(100 mg,qd)治疗,之后均在1年内获得主要分子学反应。另外5例使用尼洛替尼(300 mg,bid)、2例使用达沙替尼(100 mg,qd)作为一线治疗的患者在6个月内获得了主要分子学反应。结论:对伊马替尼不耐受或疗效不佳的P230 CML患者,二代TKI可使其达到更深层次分子学反应,且能在更短时间达到主要分子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BCR-ABL e19a2转录本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的DKK1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柳凤芝 王季石 朱红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90-1193,共4页
大量研究证实,Dickkopf-1(DKK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改变与许多肿瘤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它是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阻断Wnt/β-catenin/TCF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诱导其凋亡。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其... 大量研究证实,Dickkopf-1(DKK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改变与许多肿瘤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它是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阻断Wnt/β-catenin/TCF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诱导其凋亡。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被证实与Wn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密切关系。Wnt信号传导通路与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有关,它可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迁移及血管发生,其表达受通路抑制基因的调节,如Dickkopf-1(DKK1)基因。白血病常出现DKK1基因甲基化修饰,使得DKK1基因下调或沉默,导致经典Wnt信号通路被激活,引起白血病的发生。针对DKK1基因出现了一些关于白血病治疗的研究,主要是诱导DKK1去甲基化。随着对DKK1表达和功能的深入研究,有可能在白血病早期诊断、治疗、预后预警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就上述内容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WNT信号通路 DKK1基因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