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EN对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兴梅 沈燕 +4 位作者 班晓霞 何玉 李红梅 何晓兰 张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5-441,共7页
目的探讨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对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分为正常糖(NG)组、高糖(HG)组及高渗(MA)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PTEN、LC3、P62、Ⅰ型胶... 目的探讨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对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分为正常糖(NG)组、高糖(HG)组及高渗(MA)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PTEN、LC3、P62、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表达水平。另将NRK52E细胞分为正常糖对照(NG)组、高糖对照(HG)组和高糖过表达PTEN(HG+pPTEN)组,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TEN对自噬的影响,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TEN对胶原表达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PTEN、LC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P62、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A组PTEN、LC3、P62、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HG组红色斑点和黄色斑点数减少,表明存在明显的自噬抑制,而其余两组未见明显自噬抑制。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HG组PTEN红色荧光减弱、表达降低,胶原荧光染色增强、表达升高,而其余两组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高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PTEN表达降低,自噬被抑制,进而可加重肾纤维化;过表达PTEN后,可恢复自噬并缓解肾纤维化病变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 自噬 肾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可预测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不良预后 被引量:11
2
作者 冉燕 达静静 +2 位作者 胡英 何平红 査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895-3897,共3页
评价C反应蛋白(CRP)与血清白蛋白(Alb)比值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不良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3-2014年我科AKI患者348例,分为治愈好转组(320例)及死亡组(28例),分析CRP与Alb比值应用于预测AKI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结果 :死亡组... 评价C反应蛋白(CRP)与血清白蛋白(Alb)比值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不良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3-2014年我科AKI患者348例,分为治愈好转组(320例)及死亡组(28例),分析CRP与Alb比值应用于预测AKI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结果 :死亡组与治愈好转组相比,CRP[(42.3±18.1)mg/L vs.(37.2±9.3)mg/L,P=0.012]、CRP/Alb(15.8±5.3 vs.11.7±3.1,P<0.001)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与治愈好转组相比,Alb[(29.7±3.9)g/L vs.(30.9±2.0)g/L,P=0.007]、血红蛋白[(113.4±10.5)g/L vs.(116.2±6.2)g/L,P=0.033]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CRP/Alb为预测AKI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RP/Alb为AKI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RP/Alb对AKI患者的预后价值高于单独使用CRP或Al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独立危险因素 预后 C反应蛋白 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左肾静脉瘘1例
3
作者 施辉友 余芳芳 +3 位作者 唐滢 王玉权 张小勇 王荣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5-725,共1页
患者男,6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年余,急性加重1周;三十余年前曾因刀刺伤接受“胃修补术+胰腺修补术”,具体时间不详。查体:桶状胸,肋间隙增宽;上腹部可见纵行手术瘢痕。胸部CT示双侧肺气肿,双肺散在慢性炎症、纤维化灶,心脏增大,心包、... 患者男,6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年余,急性加重1周;三十余年前曾因刀刺伤接受“胃修补术+胰腺修补术”,具体时间不详。查体:桶状胸,肋间隙增宽;上腹部可见纵行手术瘢痕。胸部CT示双侧肺气肿,双肺散在慢性炎症、纤维化灶,心脏增大,心包、胸腔少量积液;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因扫描范围内发现疑似左肾上腺结节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双侧肾上腺未见明显异常;CTA示左肾静脉扩张,最大内径25 mm;腹主动脉下段约17 mm×12 mm囊袋状突起,与扩张的左肾静脉相连(图1A、1B);超声示肝轻度肿大;腹主动脉下段与左肾静脉相通,中部呈囊袋状改变,约16 mm×12 mm,CDFI于其内见花色血流信号;左肾静脉明显扩张,内径24 mm,静脉内录下毛刺样频谱;下腔静脉增宽,内径30 mm,血流信号充盈;超声心动图示双房右室增大;三尖瓣中-重度反流;轻度肺动脉高压。行腹主动脉-左肾静脉瘘栓塞术,术中常规经左股动脉穿刺引入导管,于肾动脉水平造影,显示肾动脉开口及腹主动脉-左肾静脉瘘形态(图1C)后,将导管选入瘘口。局麻下纵行切开皮肤,暴露右侧股动脉,置入18F鞘。经左侧股动脉将可控弹簧圈送至瘘口处并部分释放;经右侧股动脉置入cuff覆膜支架,准确定位后释放,使支架近端紧贴左肾动脉开口,之后完全释放弹簧圈。造影示动静脉瘘基本消失后,以球囊导管扩张腹主动脉支架,再次造影示动静脉瘘消失(图1D)。拔管后缝合右股动脉,以血管封堵器处理左股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动静脉瘘 肾静脉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C3肾小球病1例
4
作者 余芳芳 龙艳君 +3 位作者 王令辉 何平红 钟盼 查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84-1385,共2页
患者男性,64岁,因头晕、乏力3个月,于2016年4月3日入院。血常规示:血红蛋白249 g/L,红细胞压积78.10%。尿常规示蛋白尿。骨髓活检:红系增生明显,灶性分布,各阶段可见,以中晚阶段为主,可见原早阶段红细胞,特殊染色:网染阳性。骨髓JAK2 V6... 患者男性,64岁,因头晕、乏力3个月,于2016年4月3日入院。血常规示:血红蛋白249 g/L,红细胞压积78.10%。尿常规示蛋白尿。骨髓活检:红系增生明显,灶性分布,各阶段可见,以中晚阶段为主,可见原早阶段红细胞,特殊染色:网染阳性。骨髓JAK2 V617F阳性,骨髓BCR-ABL P190/P 210/P230融合基因阴性。骨髓MPL基因W515L/K突变阴性。骨髓CALR Exon9未见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C3肾小球病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5
作者 杨芳 柏晓玲 +3 位作者 栗欢 张彬滢 郭世鸿 管娅萍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113,116,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护理人员选择合适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数据库中发表我国产妇阴道试产...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护理人员选择合适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数据库中发表我国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风险预测模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与资料提取,基于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及适用性。结果 纳入20篇文献,共24个预测模型,其中曲线下面积>0.7的模型占95.83%。13篇文献进行了内部验证,5篇文献进行了外部验证。20项研究偏倚风险均为高偏倚风险,其中10项适用性良好。年龄、体质量指数、身高、引产、Bishop评分和羊水污染是模型中常纳入的预测因子。结论 我国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仍处在发展阶段,建议优化现有模型时纳入动态产程指标(如宫缩强度),并通过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加强外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试产 剖宫产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il1/IGF-1信号通路介导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 被引量:7
6
作者 潘祉谕 达静静 +6 位作者 董蓉 吴静 皮明婧 俞佳丽 孙翼 聂瑛洁 查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62-1668,共7页
目的:观察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中锌指转录因子Snail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变化,并初步探讨Snail1与IGF-1在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 目的:观察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中锌指转录因子Snail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变化,并初步探讨Snail1与IGF-1在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中的关系。方法:高糖培养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NRK-52E 72 h后,给予Snail1 siRNA和IGF-1 siRNA处理,分为高糖组、non-targeting(NT)siRNA组、Snail1 RNAi组和IGF-1 RNAi组,并设置对照组。于转染后48和72 h两个时点收获细胞。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Snail1、IGF-1、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mRNA表达,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各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诱导NRK-52E细胞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F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同时,Snail1和IGF-1的mRNA和蛋白表达也明显升高(P<0.01)。Snail1 RNAi组与高糖组比较,细胞中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FN、Snail1和IGF-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Snail1的mRNA表达减少62.8%。与高糖组比较,IGF-1 RNAi组细胞IGF-1的mRNA表达减少61.1%,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F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NT组E-cadherin、FN、Snail1及IGF-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高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RK-52E细胞中Snail1与IGF-1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52,P<0.01)。结论:Snail1及IGF-1的mRNA和蛋白在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过程中表达升高,且沉默Snail1基因,IGF-1表达随之减少,提示Snail1/IGF-1可能促进DKD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Snail1蛋白 E-钙黏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VitD3通过抑制Snail1-SMAD3/SMAD4复合物形成减轻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被引量:4
7
作者 黄成宠 董蓉 +1 位作者 李正胜 袁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5-331,共7页
目的研究1,25-(OH)2-VitD3(VitD3)对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NRK-52E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培养基处理)、高糖组(2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处理)和高糖加VitD3组(25 mmol/L葡萄糖培养基联合10-8 mol/L... 目的研究1,25-(OH)2-VitD3(VitD3)对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NRK-52E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培养基处理)、高糖组(2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处理)和高糖加VitD3组(25 mmol/L葡萄糖培养基联合10-8 mol/L VitD3).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RK-52E细胞Snail家族转录抑制物1(Snail1)、SMAD家族成员3(SMAD3)、SMAD4、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Snail1、SMAD3、SMAD4的表达及定位;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检测Snail1与SMAD3/SMAD4形成的复合物与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受体(CAR)的启动子结合情况;荧光素酶报告检测Snail1、SMAD3/SMAD4和E-cadherin的相互作用;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抑制细胞Snail1、SMAD4的表达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E-cadherin的mRNA表达.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KD组和VitD3处理组.DKD组和VitD3处理组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先制备DKD模型,DKD造模成功后,VitD3处理组予60ng/kgVitD3灌胃,对照组和DKD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DKD组和VitD3处理组同时皮下注射胰岛素(1~2)U/kg控制血糖,持续8周.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Snail1、SMAD3、SMAD4、α-SMA、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Snail1、SMAD3、SMAD4、α-SMA和E-cadherin的表达及定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处理的NRK-52E细胞及DKD肾组织Snail1、SMAD3、SMAD4和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给予VitD3干预后,DKD模型中Snail1、SMAD3、SMAD4、α-SMA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恢复到与对照组接近.染色质免疫沉淀提示Snail1、SMAD3/SMAD4与CAR的启动子Ⅳ结合,而VitD3能够阻止Snail1、SMAD3/SMAD4与CAR的启动子Ⅳ结合;荧光素酶报告检测证实Snail1、SMAD3/SMAD4和E-cadherin的互作关系;用siRNA抑制Snail1、SMAD4的mRNA后,上调高糖诱导下E-cadherin的表达.结论VitD3可抑制Snail1-SMAD3/SMAD4的复合物的形成,减轻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VitD3 Snail1-SMAD3/SMAD4复合物 糖尿病肾病 肾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合物21(C21)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刺激引起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
8
作者 黎懿慧 左丽 +5 位作者 查艳 吴欣 刘畅 邓文丽 董蓉 达静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0-235,共6页
目的研究2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2R)激动剂化合物21(C21)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刺激的NRK-52E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培养NRK-52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25、50、100、200)mg/L AGE-牛血清白蛋白... 目的研究2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2R)激动剂化合物21(C21)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刺激的NRK-52E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培养NRK-52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25、50、100、200)mg/L AGE-牛血清白蛋白(BSA)刺激组。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NRK-52E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间接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6、TNF-α蛋白水平。然后先用25 mg/L AGE-BSA刺激NRK-52E细胞48 h后分别给予(0.01、0.05、0.1)mmol/L C21分别处理24 h,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蛋白激酶C(PKC)、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KC、NF-κB p65、TGF-β1蛋白表达。结果不同剂量的AGE-BSA刺激NRK-52E细胞均可明显增加IL-6、TNF-α的mRNA表达,而以25 mg/L AGE-BSA刺激NRK-52E细胞时,其IL-6、TNF-α的蛋白分泌增加更明显。以25 mg/L AGE-BSA刺激NRK-52E细胞48 h后,(0.01、0.05、0.1)mmol/L C21分别处理24 h,均可显著抑制AGE-BSA所诱导的NRK-52E细胞PKC、NF-κB p65及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AGE-BSA促进NRK-52E细胞IL-6、TNF-α、PKC、NF-κB p65及TGF-β1表达,C21则抑制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 糖尿病肾病(DKD) NRK-52E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 炎症因子 2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2R) 化合物21(C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机体氧化应激及电解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梁劲松 宋文林 吴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717-2720,共4页
目的探索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对糖尿病肾病患者(DN)氧化应激及电解质水平影响。方法将9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低蛋白饮食+α-酮酸1片,n=58)和对照组(正常蛋白饮食,n=40)。分别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肾小球... 目的探索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对糖尿病肾病患者(DN)氧化应激及电解质水平影响。方法将9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低蛋白饮食+α-酮酸1片,n=58)和对照组(正常蛋白饮食,n=40)。分别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肾小球过滤率、血清氧化应激水平(SOD、MDA、AOPPs)以及电解质状态。结果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比治疗前和对照组低(P<0.05),但肾小球过滤率在治疗后基本没有改变;治疗组治疗24周后,患者血清SOD抗氧化活性得到加强,MDA、AOPPs水平降低(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血清钾、磷含量降低,钙、镁离子水平升高(P<0.05)。结论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能够显著降低DN患者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活性,维持血清电解质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Α-酮酸 低蛋白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肾怡治疗狼疮肾炎小鼠的疗效及对补体旁路途径激活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铿 邓翼遥 +2 位作者 尚顺来 李清刚 陈香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6期3298-3307,共10页
背景狼疮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并发症之一,相关研究表明中药复方肾怡(SY)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及抑制肾脏纤维化。目前运用复方SY治疗LN的疗效及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复方SY对LN小鼠的治疗作用及补体旁路途径激活的影响。方法2021... 背景狼疮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并发症之一,相关研究表明中药复方肾怡(SY)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及抑制肾脏纤维化。目前运用复方SY治疗LN的疗效及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复方SY对LN小鼠的治疗作用及补体旁路途径激活的影响。方法2021年4—7月,选取35只SPF级MRL/lpr小鼠(8周龄)、6只SPF级C57BL/6J小鼠(8周龄)进行实验。将MRL/lpr小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RL/lpr组(n=8)及SY低剂量组(n=9)、SY中剂量组(n=9)、SY高剂量组(n=9),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6)。SY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15.34、46.02、92.04 g/kg剂量进行复方SY汤剂灌胃,正常对照组及MRL/lpr组以0.5 ml 0.9%氯化钠溶液灌胃。从小鼠12周龄开始干预,1次/d,持续14周。观察各组动物体征,检测尿蛋白与肌酐比值(UPCR),血清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抗核抗体(ANA)水平,肾脏组织病理情况,肾脏组织C3、免疫球蛋白G(IgG)、C5b-9免疫沉积情况,肾脏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Fibronectin及补体蛋白水平。结果截至干预结束,正常对照组6只小鼠存活,MRL/lpr组3只小鼠存活,SY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有5、7、9只小鼠存活。(1)正常对照组、SY中剂量组、SY高剂量组小鼠体征量化分值均低于MRL/lpr组(P<0.05)。(2)正常对照组、SY各剂量组小鼠干预第9、10、11、12、13周UPCR均低于MRL/lpr组(P<0.05)。(3)正常对照组、SY低剂量组、SY高剂量组小鼠干预14周后血清anti-dsDNA水平低于MRL/lpr组(P<0.05);正常对照组、SY各剂量组小鼠干预14周后血清ANA水平低于MRL/lpr组(P<0.05)。(4)干预14周后,HE染色可见MRL/lpr组小鼠肾小球内有免疫复合物沉积,PAS染色可见肾小球内有新月体形成;HE染色可见SY各剂量组小鼠肾小球大致正常,而PAS染色可见SY中、高剂量组小鼠肾小球内有系膜细胞增生,伴少量炎细胞浸润。(5)正常对照组、SY各剂量组小鼠干预14周后肾脏组织C3、C5b-9沉积低于MRL/lpr组(P<0.05);SY低剂量组、SY高剂量组小鼠干预14周后肾脏组织IgG免疫沉积低于MRL/lpr组(P<0.05)。(6)SY高剂量组小鼠干预14周后肾脏组织CollagenⅠ、Fibronectin、C3、C5、CD35蛋白水平低于MRL/lpr组(P<0.05);SY低、中剂量组小鼠干预14周后肾脏组织Fibronectin、C3、C5、CD35蛋白水平低于MRL/lpr组(P<0.05);正常对照组小鼠干预14周后肾脏组织Fibronectin蛋白水平低于MRL/lpr组(P<0.05)。结论复方SY可改善MRL/lpr小鼠狼疮肾脏损伤,延缓疾病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补体旁路途径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肾怡 肾病药(中药) 中草药 补体 MRL/LPR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N1激活TLR4/MyD88/NF-κB p65/IKK-β信号通路诱导小鼠BV2小胶质细胞活化上调其促炎介质表达 被引量:4
11
作者 毛燕 俞佳丽 +3 位作者 袁静 达静静 余福勋 查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1,共7页
目的 探究高迁移率族核小体结合蛋白1(HMGN1)对小鼠BV2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0、 100、 200、 500、 1000、 2000)ng/mL的重组HMGN1孵育BV2细胞6 h。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中肿瘤坏... 目的 探究高迁移率族核小体结合蛋白1(HMGN1)对小鼠BV2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0、 100、 200、 500、 1000、 2000)ng/mL的重组HMGN1孵育BV2细胞6 h。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 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mRNA水平。随后把小胶质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抑制剂组和拮抗剂组。模型组用500 ng/mL的HMGN1处理BV2细胞,拮抗剂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加入瑞沙托维(resatorvid)/TAK-242进行干预,使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中的M1/M2型标志物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NF-κB抑制物激酶β(IKK-β)的蛋白表达。结果 HMGN1处理后,BV2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呈阿米巴样;与0 ng/mL HMGN1组相比,TNF-α、 IL-6、 IL-1β、 MCP-1的mRNA水平随HMGN1剂量的增加而升高;M1型标志物iNOS的mRNA水平随HMGN1剂量的增加而升高,M2型标志物CD206的水平随HMGN1剂量的升高而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拮抗剂组M1型标志物iNOS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M2型标志物CD206的水平显著升高。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结果也显示MI型标志物iNOS在拮抗剂组中的表达降低。Western blot的结果提示,拮抗剂组iNOS、 TLR4、 MyD88、 NF-κB p65和IKK-β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HMGN1可能通过激活TLR4/MyD88/NF-κB p65/IKK-β信号通路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来上调其促炎介质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核小体结合蛋白1(HMGN1) BV2小胶质细胞 下丘脑 炎症 Toll样受体4(TL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疗效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沈燕 卢宗亮 +5 位作者 袁静 何珊 孙海岚 郭静 查艳 许红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071-2076,共6页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0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诊断为PEW患者99例。按患者是...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0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诊断为PEW患者99例。按患者是否使用左卡尼汀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5例,对照组24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总数等)、主观全面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评分、体格测量(包括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小腿围)和人体成分测量(瘦体质量、脂肪质量和相位角)结果。结果左卡尼汀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高于对照组(P<0.05)。用SGA评分判断,治疗组营养良好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22.7%vs 4.2%),而轻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6.0%vs 83.3%,1.3%vs 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格测量显示,治疗组男性和女性的体质量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小腿围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电阻抗法检测体质成分结果显示,治疗组瘦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脂肪质量和相位角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经左卡尼汀治疗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预防患者体质量丢失,尤其是瘦体质量的丢失,从而改善患者的PEW,有望将来用于预防MHD患者的肌肉减少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能量消耗 维持性血液透析 左卡尼汀 肌肉减少症 体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降低间充质干细胞对B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聂瑛洁 罗利梅 +4 位作者 查艳 孙立 骆辑 潘润桑 田晓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90-1093,共4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对健康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SLE患者富集血浆替代胎牛血清,共培养MSCs与SLE患者的B淋巴细胞,检测MSCs对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成熟的影响。设置胎牛血清作为...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对健康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SLE患者富集血浆替代胎牛血清,共培养MSCs与SLE患者的B淋巴细胞,检测MSCs对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成熟的影响。设置胎牛血清作为对照组。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学生t检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正常MSCs能抑制脂多糖刺激的SLE患者来源B细胞增殖,降低B细胞表面表达的CD27与CD38。SLE患者富集血浆能抵制MSC对B淋巴细胞增殖与成熟的抑制作用。结论正常MSCs能抑制SLE患者B淋巴细胞增殖与成熟,改变B淋巴细胞亚群所占比例。SLE患者血清能抑制MSCs对B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或将负向影响间充质干细胞对SLE的疗效。联合应用双膜过滤血浆置换术,有望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SLE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免疫信息学技术预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抗原表位
14
作者 赵健秋 毛燕 +3 位作者 董蓉 佟小雅 张茜 查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7-494,共8页
目的运用免疫信息学技术预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B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辅助T(Th)细胞的抗原表位.方法从NCBI数据库检索SARS-CoV-2蛋白序列,根据抗原性≥0.5和氨基酸数≥100进行筛选,最终的蛋白序列用... 目的运用免疫信息学技术预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B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辅助T(Th)细胞的抗原表位.方法从NCBI数据库检索SARS-CoV-2蛋白序列,根据抗原性≥0.5和氨基酸数≥100进行筛选,最终的蛋白序列用于后续的抗原肽的预测.用蛋白质结构预测软件Phyre2进行三维结构的预测、蛋白质模型结构的细化软件GalaxyRefine优化蛋白的三维结构,最后用蛋白质结构同源建模SWISS-MODEL系统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准确性评估.蛋白序列用于CTL、Th细胞和线性B细胞抗原肽预测,三维结构用于结构性B细胞抗原预测.免疫表位数据库和分析资源(IEDB)预测SARS-CoV-2的CTL和Th细胞抗原表位,B细胞线性抗原肽预测软件Bepipred Linear Epitope Prediction 2.0和B细胞结构抗原肽预测软件ElliPro-Epitope prediction based upon structural protrusion分别预测B细胞线性和结构抗原肽.结果从NCBI数据库获得了27个SARS-CoV-2的蛋白序列,去掉抗原性<0.5和氨基酸数<100的蛋白质后,最终选定9个蛋白进行后续抗原肽预测.最终获得了24个CTL、20个Th细胞、12个B细胞线性表位和16个B细胞结构表位.结论获得的抗原表位可用于后续多表位疫苗的设计,相较于只针对单种蛋白靶点的抗原表位而言,多靶点抗原表位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这些抗原表位对SARS-CoV-2疫苗而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信息学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