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联合扩散张量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睿 康新国 +2 位作者 何玺 刘宗才 曾宪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69-474,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TureFISP)序列联合扩散张量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判定腰椎间盘突症(LDH)所致坐骨神经痛责任神经根的价值。方法分别对40例单侧坐骨神经痛LDH患者(病变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腰骶部MR检查... 目的探讨三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TureFISP)序列联合扩散张量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判定腰椎间盘突症(LDH)所致坐骨神经痛责任神经根的价值。方法分别对40例单侧坐骨神经痛LDH患者(病变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腰骶部MR检查。将3D-TureFISP序列与DTT图像融合,于L4~S1椎体水平测量双侧神经根FA及ADC值,结合融合图像所示神经根形态、走行及FA、ADC值判定LDH患者坐骨神经痛责任神经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D-TrueFISP序列与DTT融合图像可清晰显示神经根形态及走行。病变组40例(受累神经根51条,未受累神经根189条)中,37例影像学检查判定的责任神经根与临床症状相符,3例不符。对照组(240条神经根)左侧与右侧神经根FA及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侧神经根平均FA值为0.346±0.042,ADC值为(1.296±0.080)mm^2/s。病变组患侧神经根FA值为0.253±0.021,ADC值为(1.743±0.089)mm^2/s;对侧神经根FA值为0.339±0.013,ADC值为(1.297±0.075)mm^2/s。病变组患侧神经根FA值明显低于自身同层面对侧神经根(t=0.806,P=0.038)及对照组神经根(t=0.963,P=0.043),ADC值明显高于自身同层面对侧神经根(t=0.866,P=0.040)及对照组神经根(t=0.921,P=0.042)。病变组对侧神经根FA及ADC值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3D-TureFLSP序列联合DTT技术可清楚显示神经根解剖形态及走行,结合量化分析判定LDH患者坐骨神经痛责任神经根,为临床提供更多诊疗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三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扩散张量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2
作者 康新国 黄朝东 +4 位作者 杨钛心 叶生丽 刘云琴 贺纯静 王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4-536,共3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影像学改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全球患病率为0.1%~0.4%,常见于青年男性,男女发病率为3∶1[2]。病变主要累及中轴关节,包括脊柱关节和骶髂关节。此外,AS还会影响外周关...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影像学改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全球患病率为0.1%~0.4%,常见于青年男性,男女发病率为3∶1[2]。病变主要累及中轴关节,包括脊柱关节和骶髂关节。此外,AS还会影响外周关节和关节外组织,导致慢性腰背痛、僵硬,可伴有外周关节炎、肌腱附着点炎、急性葡萄膜炎及肠道炎症等[3]。AS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及晚期手术治疗,但治疗效果均不尽如人意,患者长期疼痛和僵硬可导致严重的残疾和增加经济负担。尽早发现并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d Agostino等[5]研究表明,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运用于非泌尿系结石疾病时,可通过将能量集中释放使机械力学传导产生声学,影响体内生物反应,促进受损组织再生。ESWT因可抑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凋亡及促进血管新生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个领域,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和骨肌疾病等的治疗[6-7]。ESWT因无创、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在AS中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拟观察ESWT应用于AS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体外冲击波治疗 骶髂关节 男女发病率 慢性炎症性疾病 肠道炎症 心血管系统疾病 慢性腰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糖尿病大鼠脑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贺纯静 叶生丽 +3 位作者 邹晋峰 康新国 农佳元 代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371-1375,共5页
目的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糖尿病大鼠脑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腹腔注射注射等量缓冲液),糖尿病组(n=15,采用STZ糖尿病模型按65 mg/kg剂量腹腔1次注射1%STZ制备糖尿病大鼠),糖尿病+颈交感神经... 目的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糖尿病大鼠脑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腹腔注射注射等量缓冲液),糖尿病组(n=15,采用STZ糖尿病模型按65 mg/kg剂量腹腔1次注射1%STZ制备糖尿病大鼠),糖尿病+颈交感神经阻滞组(n=15,按65 mg/kg剂量腹腔1次注射1%STZ,糖尿病成模后8周给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造模后12周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并于12周处死大鼠,采用Clark氧电极法测定大鼠海马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免疫组化检测海马IL-6、TNF-α的表达。结果造模后12周,糖尿病组存活12只,阻滞组存活13只。糖尿病组、阻滞组与对照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糖尿病组线粒体呼吸功能为R3(28.51±3.01)、R4(13.93±1.16)、RCR(2.09±0.27),阻滞组的为R3(45.26±4.21)、R4(11.99±1.11)、RCR(3.52±0.32),对照组为R3(66.31±5.65)、R4(12.97±3.38)、RCR(4.78±0.68),糖尿病组和阻滞组线粒体呼吸功能均较对照组组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R3和RCR值显著降低(P<0.05);但阻滞组的R3和RCR高于糖尿病组(P<0.05)。在海马CA1区,糖尿病组IL-6、TNF-α表达为(53.32±6.29)、(63.21±13.24),阻滞组为(28.14±3.82)、(32.76±5.98),均高于对照组(13.87±2.54)、(11.09±8.87)(P<0.05)。阻滞组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交感神经阻滞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脑线粒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IL-6、TNF-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阻滞 糖尿病 线粒体 水迷宫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糖尿病大鼠海马P38、TLR4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贺纯静 邹晋峰 +1 位作者 康新国 代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8-233,共6页
目的: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糖尿病大鼠海马P38蛋白及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大鼠64只,采用链佐菌(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2组.A组为糖尿病+颈交感神经阻滞组(n=32),B组为糖尿病组(n=32).水迷宫实验行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探索... 目的: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糖尿病大鼠海马P38蛋白及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大鼠64只,采用链佐菌(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2组.A组为糖尿病+颈交感神经阻滞组(n=32),B组为糖尿病组(n=32).水迷宫实验行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探索实验观察A、B组大鼠造模前(T_1)、造模后8(T_2)、10(T_3)、12(T_4)周的认知功能.分别于各时点每组各处死8只大鼠,采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P38、TLR4的表达.结果:A、B组8、10、12周逃避潜伏期较造模前明显延长、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B组比较,A组(颈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增加(P<0.05).A组各时点海马P38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海马TLR4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于B组(P<0.05).A组各时点海马P38mRNA相对表达倍数明显高于B组,海马TLR4mRNA相对表达倍数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颈交感神经阻滞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认知功能,可能与其降低炎症反应、调节P38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交感神经 糖尿病 大鼠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对糖尿病大鼠股动脉血管黏附分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5
作者 邹晋峰 贺纯静 +4 位作者 康新国 段自坤 李林艳 刘云琴 黄朝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冲击波对糖尿病大鼠股动脉血管黏附分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10周龄,体重220g—250g,随机分为3组(n=6):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冲击波治疗组(C组)。B组和C组通过高糖高脂饮食及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冲击波对糖尿病大鼠股动脉血管黏附分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10周龄,体重220g—250g,随机分为3组(n=6):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冲击波治疗组(C组)。B组和C组通过高糖高脂饮食及腹腔注射链脲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C组在模型建立成功后第1、2、3、4周时各接受1次冲击波治疗。治疗结束后,超声观察各组大鼠股动脉直径和多普勒血流变化,并取各组左侧股动脉,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ICAM-1、VCAM-1蛋白表达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ICAM-1 mRNA、VCAM-1 m RNA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大鼠ICAM-1、VCAM-1蛋白表达及ICAM-1 mRNA、VCAM-1 mRNA表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ICAM-1、VCAM-1蛋白表达及ICAM-1 m RNA、VCAM-1 mRNA表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C组大鼠股动脉直径及血流量明显减小(P<0.05);与B组比较,C组大鼠股动脉直径及血流量增大(P<0.05)。结论:冲击波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股动脉直径,增加股动脉血流量,可能与减少ICAM-1、VCAM-1蛋白表达、ICAM-1 mRNA、VCAM-1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糖尿病 黏附分子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散式冲击波治疗不同类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孙青 叶生丽 +1 位作者 郭春芮 邹晋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3-466,共4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发生后持续疼痛或者疱疹愈合后残留疼痛的一种病理神经痛疾病。70%的PHN病人不仅有严重的触诱发痛,而且伴随睡眠障碍、情绪沮丧和忧郁等,造成生活质量下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发生后持续疼痛或者疱疹愈合后残留疼痛的一种病理神经痛疾病。70%的PHN病人不仅有严重的触诱发痛,而且伴随睡眠障碍、情绪沮丧和忧郁等,造成生活质量下降[1]。前驱症状疼痛剧烈的病人,意味着神经损伤程度较重,根据神经组织的损伤、修复、重塑、中枢敏化等神经生理病理的改变,直接影响到疾病的发展[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前驱症状 睡眠障碍 中枢敏化 ZOSTER 生理病理 神经损伤 PH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髂关节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4
7
作者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 冯智英 +10 位作者 郑拥军 许继军 赵长清 贺纯静 关开华 过建国 魏俊 张小梅 薛朝霞 程志祥 王祥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93,共7页
骶髂关节痛(sacroiliac joint pain,SIJP)是临床常见的一类腰痛,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1~3]。因其病因和机制复杂,容易被忽视,病人往往得不到精准的诊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脊柱源性... 骶髂关节痛(sacroiliac joint pain,SIJP)是临床常见的一类腰痛,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1~3]。因其病因和机制复杂,容易被忽视,病人往往得不到精准的诊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组织本领域专家多次研讨,在参考借鉴国外最新指南、广泛收集临床证据的基础上,特撰写本专家共识,以期规范骶髂关节痛的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临床证据 临床诊疗 领域专家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在椎体压缩骨折并发神经痛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朝东 贺纯静 +2 位作者 康新国 邹晋峰 孙青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椎体压缩性骨折伴相应节段神经根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椎体压缩骨折并神经痛患者47例,所有患者在药物止痛、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上,予以PVP治疗。观察手术前和手...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椎体压缩性骨折伴相应节段神经根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椎体压缩骨折并神经痛患者47例,所有患者在药物止痛、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上,予以PVP治疗。观察手术前和手术后1 d、1周、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PD-Q量表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VAS评分、ODI、PD-Q量表评分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VP不仅能部分恢复椎体压缩骨折的高度,缓解腰背痛,对伴有神经根性疼痛的患者也能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神经痛 PD-Q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进展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万云 贺纯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10-713,共4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侵犯人体局部神经所导致的,伴有明显后遗神经痛的慢性并发症。该病具有发病率高、疼痛性质顽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等特点。目前该病临床治疗方式复杂,疗效差异较大。现就近几年PHN的治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侵犯人体局部神经所导致的,伴有明显后遗神经痛的慢性并发症。该病具有发病率高、疼痛性质顽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等特点。目前该病临床治疗方式复杂,疗效差异较大。现就近几年PHN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疱疹后神经痛 射频消融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