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口治疗师职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韩杉 杨文俊 +3 位作者 关萍 张海邻 徐媚 杨栋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56-58,68,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造口治疗师目前工作开展情况,探讨造口治疗师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方法采用自制造口治疗师职业发展现状调查表,对103名造口治疗师进行调查。结果103名造口治疗师目前从事临床护理86名(其中专职从事造口护理21名),护理管理1... 目的了解我国造口治疗师目前工作开展情况,探讨造口治疗师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方法采用自制造口治疗师职业发展现状调查表,对103名造口治疗师进行调查。结果103名造口治疗师目前从事临床护理86名(其中专职从事造口护理21名),护理管理17名。27名近3年未参加过国家级专科继续教育培训,20名近3年未发表过造口专业论文,15名从未参与过造口相关科研工作。造口治疗师工作内容中失禁护理服务约占整个工作比例的8.33%,伤口护理43.80%,造口护理47.87%。结论造口治疗师职业发展不平衡,部分造口治疗师没有专职从事造口护理工作,造口治疗师在造口临床实践、学术能力建设、造口护理科研等方面需要获得更多支持,从管理体制、培养模式、执业方式等方面改革,以促进造口治疗师职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治疗师 造口护理 失禁护理 伤口护理 职业发展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进展 被引量:49
2
作者 和华 李国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微创技术治疗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肝外胆管结石 腹腔镜技术 胆囊结石 外科医生 微创治疗 胆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及CT在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2
3
作者 丁杰 夏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91-893,共3页
目的:探讨B超及CT在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09年2月我院43例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进行B超及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准确率。结果:B超诊断非典型急性... 目的:探讨B超及CT在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09年2月我院43例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进行B超及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准确率。结果:B超诊断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灵敏性为46.5%,特异性为90.9%;CT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7%和86.4%。结论:CT诊断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灵敏性高于B超,而两者诊断的特异性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K562细胞Ras-MAPK信号通路的体内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文 黄文芳 +4 位作者 周定安 杨永长 传良敏 曾娅莉 余招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98-1102,共5页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辛伐他汀对K562细胞Ras-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ML细胞株K562细胞,做以下实验:①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辛伐他汀处理K562细胞后其凋亡率的变化,②18只Balb/...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辛伐他汀对K562细胞Ras-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ML细胞株K562细胞,做以下实验:①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辛伐他汀处理K562细胞后其凋亡率的变化,②18只Balb/c-nu/nu裸小鼠皮下接种K562细胞,构建裸鼠的K562细胞移植瘤模型,③TUNEL法检测辛伐他汀诱导裸鼠体内K562细胞早期凋亡的变化,④RT-PCR检测裸鼠体内外K562细胞N-ras、c-Raf-1、ERK1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在体外能明显诱导K562细胞凋亡,Ras-MAPK通路大多数基因出现差异表达。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能够诱导裸鼠体内K562细胞凋亡,并随剂量的增加凋亡率逐渐增高(P<0.01);辛伐他汀能够引起N-ras、c-Raf-1、ERK1mRNA水平的明显差异表达(P<0.01)。结论辛伐他汀在体内外均能够引起参与K562细胞凋亡的Ras分子和Ras分子下游分子mRNA水平的变化,从一定角度说明辛伐他汀能依赖Ras-MAPK信号通路诱导K56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K562细胞 Ras-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腹腔镜腔内缝合打结器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2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国祥 何明鑫 +3 位作者 骆晓鸿 李俊华 申天海 申屠正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 进一步证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作者研制的腹腔镜腔内缝合打结器以普通丝线取代钛夹和生物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应用该缝合打结器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2例。结果 全部病人于术后第4~5天出... 目的 进一步证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作者研制的腹腔镜腔内缝合打结器以普通丝线取代钛夹和生物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应用该缝合打结器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2例。结果 全部病人于术后第4~5天出院,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在LC术中应用该缝合打结器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腔内缝合打结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方法 胆囊管 胆囊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96-5p对胃癌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余招焱 丁杰 +1 位作者 袁平 张忠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991-2994,共4页
目的探讨microRNA-96-5p对胃癌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表达载体LV-hsa-mir-96-5p转染BGC-823胃癌细胞株。qRT-PCR检测胃癌细胞转染后miR-96-5p及mTOR mRNA的表... 目的探讨microRNA-96-5p对胃癌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表达载体LV-hsa-mir-96-5p转染BGC-823胃癌细胞株。qRT-PCR检测胃癌细胞转染后miR-96-5p及mTOR 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TOR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病毒转染72 h后,实验组细胞miR-96-5p表达丰度是空白对照组的20.4倍(P<0.05),同时mTOR基因表达丰度下调至空白对照组的0.47倍(P<0.05),且mTOR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下调(P<0.05)。结论胃癌细胞miR-96-5p的过表达可以下调mTOR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因此mTOR可能是miR-96-5p的下游靶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croRNA-96-5p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恶性副节瘤1例
7
作者 倪青 杨小飞 刘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965-965,共1页
关键词 恶性副节瘤 腹膜后 血压控制 上腹包块 视力模糊 服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心肌挫伤模型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华 刘欣 朱昕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73-74,67,共3页
心肌挫伤实验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心肌挫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制备方法和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开放性及非开放性,每种实验模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条件。
关键词 心肌挫伤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miRNA作为结直肠癌生物标记物的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曾家兴 田菁菁 +6 位作者 卢伟 黄锐 陈俊豪 张林 谢雪晴 张媛玲 丁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27-1031,共5页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与诊断时癌症分期呈负相关,如果及早发现,高达90%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迄今为止,许多miRNA已经被证实是肿瘤抑制基因或癌基因,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结直肠癌患...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与诊断时癌症分期呈负相关,如果及早发现,高达90%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迄今为止,许多miRNA已经被证实是肿瘤抑制基因或癌基因,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液及组织样本的miRNA,较少有研究关注粪便miRNA水平的变化,并系统阐述粪便miRNA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优势。因此,本文就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miRNA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在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不同种类miRNA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并阐述其作为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粪便 短链非编码RNA MIRNA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异位甲状腺1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永柏 马宁 田海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63,共1页
患者女,60岁,因“体检发现腹膜后肿物20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查体:重度肥胖(体质量指数38.8 kg/m 2),血压190/110 mmHg。MRI:腹膜后胰头下方4.6 cm×4.4 cm不规则团块状混杂信号肿块,与胰头分界不清(图1A),增强扫描示... 患者女,60岁,因“体检发现腹膜后肿物20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查体:重度肥胖(体质量指数38.8 kg/m 2),血压190/110 mmHg。MRI:腹膜后胰头下方4.6 cm×4.4 cm不规则团块状混杂信号肿块,与胰头分界不清(图1A),增强扫描示肿块明显不均匀持续强化,内见2.5 cm×1.6 cm无强化囊变区(图1B),肝门区、胃小弯侧及腹主动脉周围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图1C);提示:腹主动脉旁占位,考虑副神经节细胞瘤,侵犯胰头可能,并周围多发淋巴结转移,考虑恶性可能大。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双侧叶多发实性及囊实性结节,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结合病史,临床考虑嗜铬细胞瘤,行腹膜后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胰头沟突背侧,直径约3.0 cm,质硬。术后病理:送检物为甲状腺组织,伴囊性变及钙化(图2),考虑异位甲状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未见肿瘤性病变。免疫组织化学:CK19(少数+),CD56(+),TT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甲状腺 异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管损伤的经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宪华 李明珍 +2 位作者 张德芳 岑荣飞 谢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微创手术 胆管损伤 并发症 手术方法 疾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