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中老年人腰椎QCT骨密度及脊柱脆性骨折的骨密度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小海 谢光友 +3 位作者 梁力嵩 刘江勇 曾宪春 王荣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分析贵州省中老年人腰椎QCT骨密度及脊柱脆性骨折的骨密度。方法收集于贵州省人民医院行QCT骨密度体检的50岁以上中老年2380例,分析QCT骨密度值,并以性别、年龄和脊柱脆性骨折进行分组,分析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腰椎QCT骨密度... 目的分析贵州省中老年人腰椎QCT骨密度及脊柱脆性骨折的骨密度。方法收集于贵州省人民医院行QCT骨密度体检的50岁以上中老年2380例,分析QCT骨密度值,并以性别、年龄和脊柱脆性骨折进行分组,分析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腰椎QCT骨密度值示骨量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者占比分别为80.00%、16.26%、2.82%、0.92%。骨质疏松者占3.74%,女性、男性分别为8.17%、2.52%,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69,P<0.001)。低骨量者占16.26%,女性、男性分别为21.40%、1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21,P<0.001)。60岁以上人群随年龄增加,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逐渐增加,以女性为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59岁、60~69岁及70~79岁三个年龄段男性和女性骨量减低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以女性为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1.76%)脊柱脆性骨折,男31例,女1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症者骨折发生率为14.61%,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症者(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生脊柱脆性骨折和未发生的骨密度分别为(99.40±41.78)mg/cm^(3)、(141.98±30.56)mg/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段中老年人脊柱脆性骨折的骨密度均比同年龄段无脊柱脆性骨折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QCT骨密度能准确反映椎体骨量,为预测和防治中老年骨质疏松及脊柱脆性骨折提供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中老年人 定量CT 骨密度 脊柱脆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双向型滑膜肉瘤多学科讨论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华 张著学 +4 位作者 鲁亮 魏娜 王楠竹 侯净 倪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086-108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双向型滑膜肉瘤(bidirectional synovial sarcoma,BSS)多学科协作的诊治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乳腺BSS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经术前充分讨论与准备,顺利完成右乳房巨大肿瘤姑...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双向型滑膜肉瘤(bidirectional synovial sarcoma,BSS)多学科协作的诊治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乳腺BSS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经术前充分讨论与准备,顺利完成右乳房巨大肿瘤姑息性切除、部分胸大肌切除及胸壁组织皮瓣修复整形手术。结果:患者机体瘤负荷明显减轻,生存质量提高,为进一步延长总生存期提供治疗条件。结论:原发性乳腺BSS早诊断、早治疗可使预后相对较好,患者的就诊意识对该病的预后具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滑膜肉瘤 多学科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kVp扫描联合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技术在儿童副鼻窦CT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曾宪春 刘莉 +2 位作者 韩丹 徐聆峰 王玉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06-1409,共4页
目的探讨Flash双源CT低管电压80kVp扫描联合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儿童副鼻窦CT检查中的价值。方法疑鼻窦炎行CT扫描患儿60例,A组30例采用100kVp扫描,FBP重建;B组30例采用80kVp扫描,SAFIRE重建,强度选择3级;其余条件不... 目的探讨Flash双源CT低管电压80kVp扫描联合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儿童副鼻窦CT检查中的价值。方法疑鼻窦炎行CT扫描患儿60例,A组30例采用100kVp扫描,FBP重建;B组30例采用80kVp扫描,SAFIRE重建,强度选择3级;其余条件不变。比较两组的有效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客观指标(CT值、图像噪声、SNR、CNR)、主观评分、诊断效能等。结果 A、B两组有效剂量、图像噪声、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儿童副鼻窦扫描中采用Flash双源CT 80kVp扫描联合SAFIRE重建技术,在显著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还可保证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鼻窦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螺距Turbo Flash扫描模式在学龄前儿童胸部检查中不用镇静剂的可行性 被引量:17
4
作者 曾宪春 陈静 +3 位作者 王玉权 刘昌杰 王涛 王荣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21-122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大螺距Turbo Flash扫描模式在学龄前儿童胸部检查中不用镇静剂的可行性。方法将90例胸部CT检查前评估心理状态为紧张或恐惧的学龄前患儿按扫描时间先后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患儿应用镇静剂后行常规CT扫描,开启CARE Dose 4D/C... 目的探讨超大螺距Turbo Flash扫描模式在学龄前儿童胸部检查中不用镇静剂的可行性。方法将90例胸部CT检查前评估心理状态为紧张或恐惧的学龄前患儿按扫描时间先后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患儿应用镇静剂后行常规CT扫描,开启CARE Dose 4D/CARE kV扫描模式,螺距为1.9;B组患儿应用镇静剂后行超大螺距Turbo Flash模式扫描,螺距为3.0;C组患儿不予镇静剂干预,行超大螺距Turbo Flash模式扫描。比较3组间的扫描时间、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结果3组间主动脉根部、脊柱后方肌肉及皮下脂肪的CT值、主动脉根部噪声、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窗、纵隔窗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的扫描时间及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1)、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均高于B组及C组(P均<0.05),B组与C组间扫描时间及辐射剂量(CTDIvol、DLP、E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中,CT诊断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大螺距Turbo Flash模式扫描可缩短扫描时间、降低辐射剂量。对心理状态为紧张或恐惧的学龄前儿童检查时,可在避免使用镇静剂的同时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螺距 学龄前儿童 镇静剂 胸部扫描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双源CT低管电压联合高级建模迭代重建在儿童腺样体检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21
5
作者 施辉友 陆泓宇 +2 位作者 崔学龙 张小勇 曾宪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第三代双源CT低管电压(70 kVp)扫描联合高级建模迭代重建ADMIRE技术在儿童腺样体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疑腺样体肥大患儿,行CT扫描,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A组(40例):行低管电压(70 kVp)扫描,参考管电流163 mAs,采用A... 目的探讨第三代双源CT低管电压(70 kVp)扫描联合高级建模迭代重建ADMIRE技术在儿童腺样体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疑腺样体肥大患儿,行CT扫描,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A组(40例):行低管电压(70 kVp)扫描,参考管电流163 mAs,采用ADMIER重建,强度3级;B组(40例):常规100 kVp,参考管电流163 mAs,常规FBP重建;其余扫描参数不变。比较两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和图像质量客观指标包括(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辐射剂量。结果 A、B两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较B组辐射剂量降约77.58%;与B组比较,A组图像噪声增加0.002%;SNR降低0.01%;CNR升高0.03%;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及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第三代双源CT低管电压(70 kVp)联合ADMIRE重建技术行儿童腺样体扫描,能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且保证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双源CT 低管电压 ADMIRE重建 腺样体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管电压联合原始数据迭代重建技术在眼眶CT扫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曾宪春 徐聆峰 +2 位作者 韩丹 刘莉 王玉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30-1733,共4页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低管电压(100kVp)扫描联合基于原始数据迭代重建(SAFIRE)在眼眶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疑似眼眶病变患者行CT扫描,分为100kVp扫描(A)组50例,SAFIRE重建,选择强度3级,120kVp扫描(B)组50例,滤波反投影(FBP)重...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低管电压(100kVp)扫描联合基于原始数据迭代重建(SAFIRE)在眼眶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疑似眼眶病变患者行CT扫描,分为100kVp扫描(A)组50例,SAFIRE重建,选择强度3级,120kVp扫描(B)组50例,滤波反投影(FBP)重建;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及图像的平均CT值、图像噪声、SNR、CN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诊断效能等。结果 A、B两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P=0.01),A组较B组有效辐射剂量降低约33.78%;与B组相比,A组图像噪声降低21.52%;SNR提高22.88%;CNR提高28.88%;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图像的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P=0.88)。A、B两组CT诊断效能与临床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10,P=0.99、0.99)。结论采用第二代双源CT低管电压(100kVp)联合SAFIRE重建技术行眼眶扫描,能保证图像质量,并可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e Dose 4D联合Care kV技术降低CT辐射剂量精准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曾宪春 张小勇 +2 位作者 王荣品 王玉权 吴曙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41-644,共4页
目的应用双源CT对贵州小型猪胸部行不同方案扫描,探讨Care Dose 4D联合Care kV技术降低辐射剂量的精准性。材料与方法对10只经冠状动脉栓塞造模后的贵州小型猪胸部重复行A、B、C 3组CT扫描,A组为常规扫描,100 kV/120 mAs;B组开启Care Do... 目的应用双源CT对贵州小型猪胸部行不同方案扫描,探讨Care Dose 4D联合Care kV技术降低辐射剂量的精准性。材料与方法对10只经冠状动脉栓塞造模后的贵州小型猪胸部重复行A、B、C 3组CT扫描,A组为常规扫描,100 kV/120 mAs;B组开启Care Dose 4D扫描,电压100 kV、参考电流120 mAs;C组开启Care Dose4D、Care kV扫描,参考电压100 kV、参考电流120 m As,其余条件保持不变。比较A、B、C 3组实际扫描管电流、管电压、辐射剂量及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主观评分等。结果 A、B、C 3组实际扫描管电流、管电压及辐射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有效剂量(ED)降低约13.89%,C组ED降低26.85%;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扫描比较,Care Dose 4D联合Care kV技术能大大降低辐射剂量并保证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疾病模型 动物 雏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PSAT1表达及其介导的细胞增殖侵袭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聂钊 李岚 +7 位作者 杨兰群 崔德军 钱利 叶丽敏 杨倩 张德林 褚明亮 曾宪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187-1193,共7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磷酸丝氨酸转氨酶1(phosphoserine aminotransferase 1,PSAT1)表达及其介导的增殖、侵袭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98例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PSAT1表达,分析PSAT1表达与胰腺癌临床资... 目的:探讨胰腺癌磷酸丝氨酸转氨酶1(phosphoserine aminotransferase 1,PSAT1)表达及其介导的增殖、侵袭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98例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PSAT1表达,分析PSAT1表达与胰腺癌临床资料、总体生存率、无病生存率的关系。分别向胰腺癌细胞BxPC-3、SW1990转染PSAT1-siRNA,研究敲低PSAT1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敲低PSAT1对胰腺癌细胞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PSAT1在胰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9.4%(68/9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5.0%(5/9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638,P<0.001)。PSAT1表达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PSAT1高表达的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明显低于PSAT1低表达患者(P<0.05)。Cox多因素结果显示,PSAT1表达是影响胰腺癌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均P<0.05)。在胰腺癌BxPC-3和SW1990细胞中,与NC-siRNA组比较,PSAT1-siRNA组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SAT1-siRNA组p-Akt、p-mTO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NC-siR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AT1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PSAT1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mTOR通路参与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磷酸丝氨酸转氨酶1 糖酵解 增殖 侵袭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虚拟平扫及CTA在宫颈癌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曾宪春 杨艳 +2 位作者 匡贵榕 王玉权 王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4-977,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及CT血管显影(CTA)在宫颈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经病理确诊宫颈癌患者用双源CT行常规平扫、动脉期扫描及实质期双能量扫描。比较虚拟平扫与常规平扫(CNC)图像上显示的宫颈病变、臀大肌及...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及CT血管显影(CTA)在宫颈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经病理确诊宫颈癌患者用双源CT行常规平扫、动脉期扫描及实质期双能量扫描。比较虚拟平扫与常规平扫(CNC)图像上显示的宫颈病变、臀大肌及膀胱的平均CT值、SNR、CNR、图像质量评分、辐射剂量及对病灶的显示。同时应用双能去骨获得盆腔CTA图像,直观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和肿瘤供血动脉。结果:与常规平扫相比,双能量扫描方案辐射剂量ED低于常规扫描方案(P<0.05),剂量约降低31.4%。虚拟平扫所测器官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SNR、CNR、图像质量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图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对评分虚拟平扫图像低于常规平扫,但均在3分以上,能达到诊断要求;两种图像对病变的大小、位置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源CT盆腔成像中,双能量虚拟平扫具有取代常规平扫的可能,减少1次平扫的放射剂量,在不影响图像质量及病灶检出的情况下降低了辐射剂量,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双源CT 虚拟平扫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最佳 kV 联合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眼眶 CT 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曾宪春 付隽 +2 位作者 韩丹 康绍磊 王勇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9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管电流调节(CARE Dose 4D)联合智能最佳kV(CARE kV)技术在眼眶CT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眼眶CT检查的7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35例)采用CARE Dose 4D扫描技术,B组(35例)采用CARE kV联合CARE Dose 4D扫描技术。比较A... 目的:探讨自动管电流调节(CARE Dose 4D)联合智能最佳kV(CARE kV)技术在眼眶CT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眼眶CT检查的7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35例)采用CARE Dose 4D扫描技术,B组(35例)采用CARE kV联合CARE Dose 4D扫描技术。比较A、B两组图像质量(平均CT值、噪声SD、SNR、CN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及病变检出率。结果:A、B两组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0.59±1.55)mSv]较A组[(0.71±1.84)mSv]ED较少约15.9%。两组平均CT值、噪声SD、SNR、CNR、图像质量评分及病变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CARE kV与CARE Dose 4D技术行眼眶CT扫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最佳管电压调节技术在儿童埋伏牙CT扫描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涛 刘昌杰 +2 位作者 曾宪春 刘莉 徐睿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智能最佳管电压调节(CARE kV)技术在儿童埋伏牙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0例埋伏牙患儿行CT扫描,并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常规扫描(100kVp/150mAs),B组开启CARE Dose 4D扫描(100kVp/参考管电流150 mAs),C组CARE k... 目的探讨双源CT智能最佳管电压调节(CARE kV)技术在儿童埋伏牙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0例埋伏牙患儿行CT扫描,并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常规扫描(100kVp/150mAs),B组开启CARE Dose 4D扫描(100kVp/参考管电流150 mAs),C组CARE kV联合CARE Dose 4D扫描(参考管电压100kV/参考管电流120mAs)。比较3组的辐射剂量、图像平均CT值、噪声、SNR、CNR、主观评分及CT诊断与临床诊断的差异。结果 3组实际扫描管电流、管电压及辐射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组比较,B组有效剂量(ED)减低约15.74%,C组ED减低26.85%;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SNR、CNR及主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CT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源CT智能最佳管电压调节技术行儿童埋伏牙CT扫描,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不影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埋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组织胞浆菌病CT表现及骨髓病理特征
12
作者 谢光友 吴红艳 +3 位作者 刘昌杰 张著学 王玉权 王荣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2-706,共5页
目的观察肺组织胞浆菌病(HP)影像学及临床病理学表现。方法分析14例经病理确诊肺HP并接受抗真菌治疗患者的临床、胸部CT和病理学资料。14例均接受经支气管肺活组织检查(TBLB)、骨髓穿刺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过碘酸希夫(PAS)染色、六胺... 目的观察肺组织胞浆菌病(HP)影像学及临床病理学表现。方法分析14例经病理确诊肺HP并接受抗真菌治疗患者的临床、胸部CT和病理学资料。14例均接受经支气管肺活组织检查(TBLB)、骨髓穿刺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过碘酸希夫(PAS)染色、六胺银(GMS)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中11例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菌培养。记录患者腹部及体表淋巴结超声检查结果。结果14例中,12例有流感样症状,2例无症状。胸部CT显示1例结节型、13例混合型,表现为肺内多发结节、渗出及实变,部分结节伴空洞,增强后结节轻度强化;3例伴淋巴结肿大。TBLB检查示支气管及肺泡炎症,BALF细菌培养均阴性。骨髓HE染色均见组织细胞增生,肉芽肿形成;PAS染色均见菌丝和孢子呈品红色;GMS染色均见菌丝和孢子呈黑褐色;免疫组织化学CD68表达(+)示吞噬病菌的细胞为巨噬细胞。经抗真菌治疗后肺内病灶均明显吸收。结论肺H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及流行病史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胞浆菌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髓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左肾静脉瘘1例
13
作者 施辉友 余芳芳 +3 位作者 唐滢 王玉权 张小勇 王荣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5-725,共1页
患者男,6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年余,急性加重1周;三十余年前曾因刀刺伤接受“胃修补术+胰腺修补术”,具体时间不详。查体:桶状胸,肋间隙增宽;上腹部可见纵行手术瘢痕。胸部CT示双侧肺气肿,双肺散在慢性炎症、纤维化灶,心脏增大,心包、... 患者男,6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年余,急性加重1周;三十余年前曾因刀刺伤接受“胃修补术+胰腺修补术”,具体时间不详。查体:桶状胸,肋间隙增宽;上腹部可见纵行手术瘢痕。胸部CT示双侧肺气肿,双肺散在慢性炎症、纤维化灶,心脏增大,心包、胸腔少量积液;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因扫描范围内发现疑似左肾上腺结节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双侧肾上腺未见明显异常;CTA示左肾静脉扩张,最大内径25 mm;腹主动脉下段约17 mm×12 mm囊袋状突起,与扩张的左肾静脉相连(图1A、1B);超声示肝轻度肿大;腹主动脉下段与左肾静脉相通,中部呈囊袋状改变,约16 mm×12 mm,CDFI于其内见花色血流信号;左肾静脉明显扩张,内径24 mm,静脉内录下毛刺样频谱;下腔静脉增宽,内径30 mm,血流信号充盈;超声心动图示双房右室增大;三尖瓣中-重度反流;轻度肺动脉高压。行腹主动脉-左肾静脉瘘栓塞术,术中常规经左股动脉穿刺引入导管,于肾动脉水平造影,显示肾动脉开口及腹主动脉-左肾静脉瘘形态(图1C)后,将导管选入瘘口。局麻下纵行切开皮肤,暴露右侧股动脉,置入18F鞘。经左侧股动脉将可控弹簧圈送至瘘口处并部分释放;经右侧股动脉置入cuff覆膜支架,准确定位后释放,使支架近端紧贴左肾动脉开口,之后完全释放弹簧圈。造影示动静脉瘘基本消失后,以球囊导管扩张腹主动脉支架,再次造影示动静脉瘘消失(图1D)。拔管后缝合右股动脉,以血管封堵器处理左股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动静脉瘘 肾静脉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14
作者 谢光友 吴红艳 +1 位作者 刘昌杰 王荣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1-381,共1页
患儿女,55天,出现咳嗽,流涕2天,无发热,有明确随父母湖北旅居史。自湖北返黔5天后出现上述症状,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T,HRCT)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模糊,双肺见多发云絮状淡薄密度影及磨玻璃密度病灶(gr... 患儿女,55天,出现咳嗽,流涕2天,无发热,有明确随父母湖北旅居史。自湖北返黔5天后出现上述症状,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T,HRCT)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模糊,双肺见多发云絮状淡薄密度影及磨玻璃密度病灶(ground glass opacity,GGO),边缘模糊不清,以双肺外带胸膜下为著(图1A),右肺上叶不规则片状实变影(图1B),内见血管增粗,纵隔和肺门无肿大淋巴结,未见胸腔积液,与支气管肺炎表现相似。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住院治疗后肺内病变明显吸收,病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病毒性 婴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整合型MR放大器用于颞下颌关节高分辨MR成像 被引量:6
15
作者 田冲 明星 +2 位作者 刘远成 王荣品 曾宪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75-1079,共5页
目的观察以无线整合型MR放大器(WAND)耦合头颈联合线圈行颞下颌关节(TMJ)高分辨成像的价值。方法采用头颈联合线圈、WAND耦合头颈联合线圈分别对16名健康青年人行双侧TMJ扫描。观察2组图像TMJ关节盘前带、中间带、后带、前附着、后附着... 目的观察以无线整合型MR放大器(WAND)耦合头颈联合线圈行颞下颌关节(TMJ)高分辨成像的价值。方法采用头颈联合线圈、WAND耦合头颈联合线圈分别对16名健康青年人行双侧TMJ扫描。观察2组图像TMJ关节盘前带、中间带、后带、前附着、后附着及双板区、关节腔及髁突骨质,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评估图像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共纳入15名受试者。相比单纯头颈联合线圈,WAND耦合头颈联合线圈显示TMJ关节盘前带、中间带、后带、前附着、后附着及双板区、关节腔及髁突骨质更佳(P均<0.05),图像中TMJ关节盘及盘后组织的CNR、SNR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采用WAND耦合头颈联合线圈可提高MRI显示TMJ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质量控制 磁共振成像 无线整合型MR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H-MRS检测帕金森病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后扣带回代谢物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明明 蒲伟 +2 位作者 李旭红 焦玲 余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1 H-MRS波谱技术联合线性拟合模型(LCmodel)软件在帕金森病(PD)伴认知障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PD患者35例(PD组)和健康体检者22名(对照组),并根据是否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将PD组分为PDN亚组和PDMCI亚组。采用~1 H-MRS波谱技... 目的探讨~1 H-MRS波谱技术联合线性拟合模型(LCmodel)软件在帕金森病(PD)伴认知障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PD患者35例(PD组)和健康体检者22名(对照组),并根据是否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将PD组分为PDN亚组和PDMCI亚组。采用~1 H-MRS波谱技术联合LCmodel软件获取PD组与对照组后扣带回(PCG)区域的波谱及代谢物的绝对浓度。比较2组各代谢物绝对浓度,并分析各代谢物绝对浓度与认知功能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PDN亚组各代谢物绝对浓度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DMCI亚组总肌酸(tCr)、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醇(mI)和胆碱复合物(tCho)的绝对浓度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PDMCI亚组tCr绝对浓度较PDN亚组降低(P<0.05)。tCr(r=0.444,P=0.01)、谷胱甘肽(GSH;r=0.393,P=0.024)绝对浓度与MMSE评分存在相关性;tCr(r=0.367,P=0.035)、GSH(r=0.376,P=0.031)及tCho(r=0.375,P=0.031)绝对浓度与MoCA评分存在相关性。结论 ~1 H-MRS技术联合LCmodel软件可定量分析PCG区域代谢物变化,有助于评估PD伴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帕金森病 后扣带回 线性拟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体头颅标本牙齿CT扫描探讨CARE kV技术降低辐射剂量的准确性
17
作者 曾宪 春王 +3 位作者 玉权 蒲伟 徐睿 王荣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13-1816,共4页
目的:基于离体头颅标本牙齿CT扫描探讨CARE k V技术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对8具防腐固定离体头颅标本牙齿重复行A、B、C组扫描,A组常规扫描(100 k Vp/150 m As);B组开启CARE Dose 4D扫描,电压100 k Vp,参考电流150 m As;C... 目的:基于离体头颅标本牙齿CT扫描探讨CARE k V技术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对8具防腐固定离体头颅标本牙齿重复行A、B、C组扫描,A组常规扫描(100 k Vp/150 m As);B组开启CARE Dose 4D扫描,电压100 k Vp,参考电流150 m As;C组CARE k V扫描,参考电压100 k V、参考电流150 m As,其余条件保持不变。比较3组的辐射剂量、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SNR、CNR、主观评分等。结果:3组方案实际扫描管电流、管电压及辐射剂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比较,B组ED减低约13.76%,C组ED减低26.61%;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SNR、CNR及主观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离体头颅标本牙齿运用CARE k V技术行CT扫描能降低扫描辐射剂量、保障图像质量,其准确性与不同个体间相同部位的研究报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头颅标本 CARE KV 牙齿CT扫描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纤维扩散张量成像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苟辉亮 黎胜强 +5 位作者 覃颖 丁辉 邓生华 卢俊风 安娜 杨倩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纤维测量方法研究和意义。材料与方法对10~50岁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研究组)和50名健康人群(对照组)扩散张量成像脑白质纤维形态和量的分析。结果 (1)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年... 目的探讨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纤维测量方法研究和意义。材料与方法对10~50岁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研究组)和50名健康人群(对照组)扩散张量成像脑白质纤维形态和量的分析。结果 (1)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年龄和性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2)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各部位对应左右差值分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研究组双侧颞上回、双侧外囊中部及双侧海马钩回左右FA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值越大,越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扩散张量成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测量FA值时,取连续相邻两个层面最清晰部位进行对称性测量,发现脑白质某部位扩散张量成像FA值异常,进行左右FA值(胼胝体除外)比较分析时,用左减右FA差值的方法进一步分析脑白质细微结构变化具有临床意义,可用于临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和CT诊断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斌 丁辉 +1 位作者 李静 晏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5-136,共2页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155。患者男,61岁,2021年7月因糖尿病收治入我院泌尿外科。患者既往多年糖尿病病史,长期口服格列美脲片、盐酸罗格列酮控...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155。患者男,61岁,2021年7月因糖尿病收治入我院泌尿外科。患者既往多年糖尿病病史,长期口服格列美脲片、盐酸罗格列酮控制血糖,自述监测血糖可。1个月来血糖控制欠佳,空腹血糖在15.0 mmol/L左右,餐后血糖在20.0 mmol/L左右,感乏力、全身酸痛,既往无高血压及家族遗传病史。9年前于外院发现“腰椎间盘突出”,长期感腰痛不适,具体诊治情况不详。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 嗜酸性细胞 腺瘤 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切除术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