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罗培南不同给药时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叶贤伟 张湘燕 +4 位作者 万自芬 许梅 徐艳菊 景安薇 陈仁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04-1005,共2页
随着细菌耐药的增多,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药物因为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重症感染。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发挥其最佳临床疗效,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传统用药多采用短时间静脉滴注,近年来依据药代... 随着细菌耐药的增多,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药物因为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重症感染。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发挥其最佳临床疗效,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传统用药多采用短时间静脉滴注,近年来依据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理论,提出延长美罗培南给药时间更能增强其疗效。我科对2012年1—10月期间入住Rt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延长美罗培南的给药时间,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美罗培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给药时间 抗生素药物 碳青霉烯类 药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赵丹 刘娅钦 +3 位作者 袁国航 路苹 万自芬 叶贤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28-1130,1135,共4页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OSAHS对肾功能损害的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230例患者,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进行睡眠监测,根据呼吸暂停低...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OSAHS对肾功能损害的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230例患者,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进行睡眠监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正常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同时测定患者血清中活性氧(ROS)、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一氧化氮(NO)、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中重度OSAHS组RO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重度OSAHS组GF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ROS、HIF-1α水平与最低血氧饱和度(minSaO_2)呈负相关。结论 OSAHS患者由于慢性间歇性缺氧,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潜在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活性氧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一氧化氮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1/JNK对肺气肿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3
作者 金晓迪 罗兰 +4 位作者 郑远江 汪洋 李珊珊 钟娟 叶贤伟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59-666,共8页
目的:探讨Rac1/JNK通路在肺气肿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健康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肺气肿组、肺气肿+Rac1抑制剂NSC23766干预组(肺气肿+NSC组)、肺气肿+JNK抑制剂SP600125干预组(肺气肿+SP组),每组均... 目的:探讨Rac1/JNK通路在肺气肿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健康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肺气肿组、肺气肿+Rac1抑制剂NSC23766干预组(肺气肿+NSC组)、肺气肿+JNK抑制剂SP600125干预组(肺气肿+SP组),每组均为10只。采用香烟熏吸结合腹腔注射香烟烟雾提取物方法构建模型,肺气肿+NSC组和肺气肿+SP组在模型建立之初每组均接受相应抑制剂进行腹腔注射,连续用药28 d。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Rac1、JNK、p-JNK、c-Jun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H&E染色对肺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并计算肺泡的平均内衬间隔(mean linear intercept,MLI)以及肺泡的破坏指数(destruction index,DI),q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Rac1 mRNA和JNK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TUNEL技术评估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气肿组MLI、DI、AI升高(P<0.05),JNK、Rac1、p-JNK、c-Jun、Bax表达水平及Rac1 mRNA、JNK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肺气肿组相比,用了Rac1抑制剂及JNK干预剂组的MLI、DI、AI降低(P<0.05),JNK、Rac1、p-JNK、c-Jun、Bax表达水平及Rac1 mRNA、JNK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抑制Rac1可抑制肺气肿小鼠肺组织中JNK的磷酸化,抑制Rac1-JNK通路可减轻肺气肿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减少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1 JNK 肺气肿 细胞凋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及其调控蛋白质在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4
作者 张艳艳 吴敏 刘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2-644,共13页
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RNA中最普遍的转录后修饰之一,对RNA的结构、命运和功能具有深远的影响。调控RNA m^(6)A修饰的相关蛋白质主要包括三大类:甲基转移酶(writers)、去甲基化酶(erasers)以及阅读蛋白质(readers)。这些酶的发... 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RNA中最普遍的转录后修饰之一,对RNA的结构、命运和功能具有深远的影响。调控RNA m^(6)A修饰的相关蛋白质主要包括三大类:甲基转移酶(writers)、去甲基化酶(erasers)以及阅读蛋白质(readers)。这些酶的发现表明,m^(6)A修饰是一个动态且可逆的过程,能够通过调节RNA的结构来影响其稳定性、翻译效率以及定位。RNA结构的改变直接决定了RNA的命运、功能和代谢,进而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并参与多种代谢性疾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m^(6)A修饰在调节先天免疫系统稳态中的重要作用。免疫系统对于抵御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至关重要,而m^(6)A修饰通过影响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功能,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反应。本综述汇总了近些年的相关研究报道,介绍了m^(6)A修饰的生物学意义、主要调控蛋白质的功能以及它们如何协同作用以维持免疫系统的动态平衡。探讨m^(6)A修饰如何影响模式识别受体(PRRs)的表达和信号传导,以及它在抗病毒和抗菌免疫反应中的角色。分析m^(6)A修饰对T细胞和B细胞的分化、活化和功能的影响,特别是在疫苗接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总结m^(6)A修饰在不同感染性疾病(例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中的调控机制,以及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开发新的技术手段和治疗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利用m^(6)A修饰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并结合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m^(6)A及其调控蛋白质在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和感染性疾病免疫反应中的作用。通过综合现有文献和我们的研究结果,本综述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详细的视角,帮助深入了解m^(6)A及其调控蛋白质在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和感染性疾病免疫反应中的最新进展,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苷 甲基转移酶 去甲基化酶 阅读蛋白质 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3所综合性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胡小品 袁国航 +6 位作者 吴瑶瑶 刘维佳 杨斌 韩婧 陈琳 欧阳瑶 刘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检测中国西南地区3所综合性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为CRKP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中国西南地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检出的159株CRK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CRKP菌株的药物敏感性... 目的检测中国西南地区3所综合性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为CRKP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中国西南地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检出的159株CRK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CRKP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碳青霉烯酶基因鉴定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比较患者的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实验室检查和转归等临床信息。结果159株CRKP中,50.9%来自痰标本。94.3%CRKP感染患者接受过侵入性操作,血流感染患者病死率为66.7%。所有菌株对碳青霉烯类均不敏感,对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85.5%、81.1%。全部CRKP菌株均检测出碳青霉烯酶基因,KPC-2检出率为86.8%。ST11是中国西南地区最流行的克隆型。结论中国西南地区流行的CRKP菌株表现出耐药性强的特点,血流感染患者转归和预后差,迫切需要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和提高预防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临床特征 分子流行病学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汉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Toll样受体1基因多态性与肺念珠菌感染及定植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海文 彭春红 +1 位作者 林洁如 张湘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4-390,共7页
目的 Toll样受体(TLRs)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真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鲜有报道。文中探讨贵州汉族人群TLR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念珠菌感染及定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分型(PCR-S... 目的 Toll样受体(TLRs)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真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鲜有报道。文中探讨贵州汉族人群TLR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念珠菌感染及定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分型(PCR-SBT)法检测344例COPD汉族患者TLR1、2和4基因6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其中80例合并肺念珠菌感染(肺念珠菌感染组),103例合并念珠菌定植(念珠菌定植组),161例为阴性对照(对照组)。SNPstats在线软件分析在不同遗传模式下单个SNP与COPD患者肺念珠菌感染、念珠菌定植的相关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肺念珠菌感染者血浆中IL-6、IL-8、IL-1β及TNF-α蛋白水平,评估多态性的功能性结果。结果所有样本均未检测到rs5743611、rs5743708、rs4986790及rs4986791的多态性。rs4833095位点在共显性、显性与超显性遗传模式下肺念珠菌感染组与对照组间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性遗传模型是该位点最佳遗传模式。念珠菌定植组与对照组间rs4833095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5743618基因型分布在所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念珠菌感染组rs4833095的T等位基因能降低血浆中IL-6、IL-8、IL-1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位点的T等位基因降低血浆中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1基因rs4833095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念珠菌感染的易感性有关。该位点的T等位基因可能影响TLR1的功能,降低血浆中IL-6、IL-8、IL-1β蛋白水平。rs4833095与rs5743618多态性与念珠菌定植易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定植 TOLL样受体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不同预后评分的临床效能评价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昌志 陶禹至 +3 位作者 余倩 邬勋平 刘维佳 韩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6-342,共7页
目的比较2018年中国指南与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指南预后评分在预测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30 d全因死亡效能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 目的比较2018年中国指南与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指南预后评分在预测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30 d全因死亡效能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确诊APE住院患者资料,按照30 d死亡与否分为死亡组及生存组,并根据性别、血氧饱和度及感染情况进行亚组分析。使用SPSS软件绘制两个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应用Delong′s检验比较AUC差异,使用R软件survival包、survIDINRI包、PredictABEL包计算净重分类指数(NRI)及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结果共纳入626例APE患者进行分析,使用两个评分对APE患者30 d死亡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在总体区分度方面,2018年中国指南预后评分较2019年ESC指南预后评分表现较好,AUC分别为0.782、0.7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准确性方面,2019年ESC指南预后评分较2018年中国指南预后评分总体NRI提升44.4%(95%CI:0.091~0.753),正确重分类至死亡组NRI提升58.6%(95%CI:0.161~0.917),正确重分类至生存组NRI降低14.2%(95%CI:-0.249~0.08),IDI提高3.38%(P<0.05)。亚组分析示2018年中国指南预后评分及2019年ESC指南预后评分对不同性别、不同氧饱和度患者均有预测能力(均P<0.05)、合并感染人群AUC值分别为0.749、0.772(P<0.05)、不合并感染人群AUC值分别为0.652、0.833(P>0.05)。结论2018年中国指南预后评分、2019年ESC指南预后评分均可预测APE患者30 d死亡率,且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但前者对生存组预测准确性更高,且评分较为便捷,更方便临床应用,后者对死亡组预测能力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预后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2012-2022年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及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柔 杨斌 +2 位作者 曾宪春 温茹 刘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共11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症)合并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领域过去十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方法以“bronchiectasis”or“cystic fibrosis”or“non-cystic fibrosis bronchiectasis”and“Pseu...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症)合并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领域过去十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方法以“bronchiectasis”or“cystic fibrosis”or“non-cystic fibrosis bronchiectasis”and“Pseudomonas aeruginosa”检索2012—2022年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发表类型为论著和综述的英文文献,利用HisCite、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发文量、期刊、作者和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结果全球共5824篇支扩症合并PA感染的文章发表在1103种期刊上,年均发文量较稳定,以呼吸系统和微生物学期刊为主。共96个国家和地区、5005个机构、21769名作者在该领域发表文章,美国发表文章最多并构建了全球最大合作网络。该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肺囊性纤维化,聚类主题包括PA在宿主的适应和进化、炎症反应、抗生素耐药、临床结局和预后。慢性气道感染及各类临床评分标准是近年较为突出的主题。结论支扩症合并PA感染是呼吸系统和微生物学的关注重点,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宿主相互作用和临床影响,建议中国学者未来更多参与这一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支气管扩张症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人分泌型磷脂酶A2-X表达情况及其与炎性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徐琳 路苹 +1 位作者 姚红梅 张翊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034-3039,共6页
背景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感染是引起支气管扩张症的最常见原因。人分泌型磷脂酶A2-X(sPLA2-X)在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而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PLA2-X表达情况及其与重要炎... 背景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感染是引起支气管扩张症的最常见原因。人分泌型磷脂酶A2-X(sPLA2-X)在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而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PLA2-X表达情况及其与重要炎性指标如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IL)-6、IL-17、IL-33是否存在相关性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研究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PLA2-X表达情况及其与炎性指标——PCT、CRP、iNOS、IL-6、IL-17、IL-33的相关性,并进一步研究血清sPLA2-X对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47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1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体检当天、观察组治疗前(入院当天)与治疗后(出院前1天)血清sPLA2-X、白细胞计数、PCT、CRP、iNOS、IL-6、IL-17、IL-3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分析病例组治疗前血清sPLA2-X与PCT、CRP、iNOS、IL-6、IL-17、IL-33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治疗前血清sPLA2-X、白细胞计数、PCT、CRP、iNOS、IL-6、IL-17、IL-33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病例组治疗后血清sPLA2-X、PCT、CRP、iNOS、IL-17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IL-6、IL-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后血清sPLA2-X、白细胞计数、PCT、CRP、iNOS、IL-6、IL-17、IL-33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病例组治疗前血清sPLA2-X与PCT、CRP、iNOS、IL-6、IL-17、IL-33均呈正相关(r=0.5262、0.6401、0.5507、0.5168、0.6099、0.3574,P值均<0.01)。结论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PLA2-X升高,且其与PCT、CRP、iNOS、IL-6、IL-7、IL-33呈正相关,表明血清sPLA2-X与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有重要的关联,血清sPLA2-X可作为评估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感染 磷脂酶A2 分泌型 人分泌型磷脂酶A2-X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血清中sPLA2-X含量与CysLT、iNOS、IL-33及FeNO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翊玲 路苹 +1 位作者 郑梦凝 姚红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52-1357,共6页
目的: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血清中sPLA2-X含量与CysLT、iNOS、IL-33及FeNO的关系,进一步研究sPLA2-X对CVA的影响。方法:选择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门诊经确诊CV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及同期在我院... 目的: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血清中sPLA2-X含量与CysLT、iNOS、IL-33及FeNO的关系,进一步研究sPLA2-X对CVA的影响。方法:选择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门诊经确诊CV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及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为CVA治疗前组(41例)和健康对照组23例。CVA治疗前组经规范化治疗3月后成CVA治疗后组(41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血清中sPLA2-X、CysLT、iNOS、IL-33、IL-17、总IgE的含量;采用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仪检测FeNO。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VA治疗前组血清中sPLA2-X、CysLT、iNOS、IL-33的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VA经规范治疗后,CVA治疗后组血清中sPLA2-X、CysLT、iNOS、IL-33及总IgE显著降低,FeNO明显降低、肺功能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VA治疗前组血清中IL-17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CVA治疗前组血清中sPLA2-X含量与CysLT、FeNO、iNOS、IL-33呈正相关(r=0.854 7、0.622 9、0.644 9、0.778 9,P<0.001),IL-17与血清中sPLA2-X含量无相关性(r=0.058 5,P=0.127 6)。结论:CVA患者为支气管哮喘特殊类型,其血清中sPLA2-X与CysLT、iNOS、IL-33均显著升高,同时FeNO显著升高。经治疗后血清中sPLA2-X、CysLT、iNOS、IL-33显著降低。血清中sPLA2-X含量与CysLT、iNOS、IL-33及FeNO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型磷脂酶A2-X 咳嗽变异性哮喘 CysLT半胱氨酰白三烯 白介素33 iNO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Smad3信号通路介导的赖氨酸羟化酶2活性变化在肺纤维化胶原沉积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邵松军 方海燕 +5 位作者 叶贤伟 饶姗姗 张帮艳 袁国航 刘维佳 张湘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58-1863,共6页
目的:探讨TGFβ1/Smad3信号通路对赖氨酸羟化酶2(lysyl hydroxylase 2,LH2)活性变化的影响,以及这一变化在肺纤维化胶原沉积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的F12培养基培养人肺成纤维细胞株HFL1。实验分为对照组、TGFβ1(10μg/L... 目的:探讨TGFβ1/Smad3信号通路对赖氨酸羟化酶2(lysyl hydroxylase 2,LH2)活性变化的影响,以及这一变化在肺纤维化胶原沉积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的F12培养基培养人肺成纤维细胞株HFL1。实验分为对照组、TGFβ1(10μg/L)刺激组和米诺地尔(5μmol/L)干预组,对照组加等量培养基;48 h后收集各组RNA及蛋白,采用RT-qPCR检测PLOD2、α-SMA及COLⅠ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LH2、总Smad3、磷酸化Smad3、α-SMA、COLⅠ和COLⅣ的蛋白水平变化,ELISA检测细胞中羟基赖氨酰吡啶酚(hydroxylysylpyridinoline,HP)的含量变化。结果:TGFβ1刺激后,PLOD2、α-SMA及COLⅠ的mRNA表达上调(P<0.01);其对应的蛋白水平如LH2、磷酸化Smad3、α-SMA、COLⅠ和COLⅣ蛋白水平增高,而总Smad3的蛋白水平没有变化。米诺地尔干预后上述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P<0.01)。TGFβ1刺激后ELISA检测到HP含量较对照组增加,米诺地尔干预后合成减少(P<0.05)。结论:TGFβ1/Samd3信号通路激活,使LH2表达增多;而米诺地尔通过抑制TGFβ1/Samd3信号转导,减少LH2的表达,减少羟基化胶原吡啶链的合成,从而减轻肺纤维化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赖氨酸羟化酶2 胶原沉积 TGFβ1/Smad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不良反应管理西南专家建议(2021年版)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可 李娟 +9 位作者 孙建国 李力 张西 张建勇 余敏 叶贤伟 张明 张瑜 姚文秀 黄媚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15-828,共14页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作为肿瘤驱动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而靶向ALK融合基因已成为ALK阳性NSCLC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第一、二代ALK抑制剂(...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作为肿瘤驱动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而靶向ALK融合基因已成为ALK阳性NSCLC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第一、二代ALK抑制剂(ALK inhibitor,ALKi)克唑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恩沙替尼已在中国上市并广泛应用。然而,针对ALKi不良反应尚无统一的管理指导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甚至限制了ALKi的临床使用及患者获益。本文由四川省肿瘤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及四川省肿瘤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牵头,针对国内已经获批上市的ALKi,参考国内外临床研究和相关文献,并结合专家实践经验,总结出《ALKi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建议(2021年版)》,以期为临床提供切实可行的ALKi不良反应的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 肺肿瘤 不良反应 专家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杨雪 刘琳 张湘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0-434,共5页
肺炎克雷伯杆菌(KP)是引起严重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曾将碳青霉烯类药物作为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但随着近年来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逐年增多并出现爆发流行的趋势。... 肺炎克雷伯杆菌(KP)是引起严重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曾将碳青霉烯类药物作为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但随着近年来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逐年增多并出现爆发流行的趋势。其耐药菌株呈现比例高、种类多、分布广、抗药性强的特点。文章将通过对近年来CRKP菌株的耐药机制研究及临床有效治疗药物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探讨CRKP耐药的分子特征以及相关药物的选择,以期为临床掌握CRKP流行菌株的分子特征,寻找出合理及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杆菌 耐碳青霉烯类 耐药机制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恶性胸腔积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9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红 李丹 +3 位作者 刘维佳 叶贤伟 万自芬 张湘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47-1649,共3页
目的:检测不同性质胸腔积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9(MMP-1,-9)的表达,评价它们在良恶性胸腔积液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和对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核性、恶性及漏出性胸腔积液中MMP-1和MMP-9表达水平。结果:MM... 目的:检测不同性质胸腔积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9(MMP-1,-9)的表达,评价它们在良恶性胸腔积液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和对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核性、恶性及漏出性胸腔积液中MMP-1和MMP-9表达水平。结果:MMP-1、MMP-9浓度在结核性胸液和恶性胸液中均明显高于漏出液(P<0.05);在结核性胸液又较恶性胸液更高(P<0.05)。结核性和恶性胸液的MMP-9表达与其乳酸脱氢酶、白细胞总数、单叶核细胞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核性胸液MMP-9与腺苷脱氨酶正相关(P<0.05)。结论:MMP-1和MMP-9在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其表达水平可能对良恶性胸液的诊断和鉴别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结核 肺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删除嗜酸性粒细胞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小鼠sPLA2-X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翊玲 曹颖 +3 位作者 郑梦凝 姚红梅 路苹 叶贤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18-1824,共7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中的分泌型磷脂酶A2-X(sPLA2-X)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关联,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方法:SPF级6~8周雌性BABL/c小鼠48只,分为4组,每组12只,分为健康对照组、哮喘对照组、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删除组及哮喘/...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中的分泌型磷脂酶A2-X(sPLA2-X)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关联,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方法:SPF级6~8周雌性BABL/c小鼠48只,分为4组,每组12只,分为健康对照组、哮喘对照组、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删除组及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删除同型对照组。构建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除健康对照组小鼠于0、7、14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组小鼠每只分别于0、7、14 d腹腔注射50μg OVA与2 mg氢氧化铝凝胶(溶于200μL生理盐水)。随后根据分组于第21和26天分别进行嗜酸性粒细胞删除抗体(anti-CCR3)及同型对照的腹腔注射及吸入麻醉后的删除抗体滴鼻。于雾化结束后48 h内完成小鼠肺功能检测,每组小鼠一半行全肺灌洗、一半用于肺组织切片HE染色,全血用于检测血清IgE,肺泡灌洗液(BALF)上清液应用于检测细胞因子,肺泡灌洗液细胞用于细胞总数、细胞分类及流式分析。结果:(1)与哮喘对照组相比,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删除组小鼠的气道、肺泡炎症反应显著减轻。(2)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删除组(OVA/anti-CCR3)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3)与哮喘对照组比较,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删除组小鼠气道高反应显著降低(P<0.05)。(4)与哮喘对照组相比,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删除组小鼠BALF上清与血清中的sPLA2-X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5)与哮喘对照组对比,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删除组小鼠BALF上清中的IL-4、IL-5和IL-13水平显著降低,血清中IgE的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中嗜酸性粒细胞与sPLA2-X有重要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磷脂酶A2-X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O联合DDP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松军 张湘宁 +4 位作者 史梦婕 李蓉 李明勇 黄培春 周艳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8-553,共6页
目的:探讨海洋生物口虾咕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Squilla Oratoria,ESO)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ESO和DDP单独或联合处理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海洋生物口虾咕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Squilla Oratoria,ESO)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ESO和DDP单独或联合处理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联合效应指数(CI);流式细胞术检测ESO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HepG2细胞Survivin、Bax和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建立裸鼠皮下HepG2细胞移植瘤模型,并观察ESO和DDP单用或联用对移植瘤的抑制效应。结果:ESO能有效地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呈浓度依赖性),促进细胞凋亡,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与DDP联合用药时,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呈现出协同效应,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ESO可下调Survivin和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裸鼠成瘤抑制实验发现,随着ESO浓度的增大,肿瘤增长的速度减慢,以联合用药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结论:ESO可通过细胞周期阻滞及促细胞凋亡作用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与顺铂联合用药,能对HepG2细胞增殖产生协同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药物 口虾蛄 肝癌 HEPG2细胞 抑制瘤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及GATA-6甲基化抑制剂在动脉型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的作用及意义
17
作者 廖剑雄 罗杰 +2 位作者 刘琳 张谦 刘维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7-525,共9页
目的:通过野百合碱(MCT)诱导的大鼠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模型研究给予白细胞介素6(IL-6)及GATA结合蛋白6(GATA-6)甲基化抑制剂后大鼠肺组织中IL-6、GATA-6及GATA-6甲基化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按60 m... 目的:通过野百合碱(MCT)诱导的大鼠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模型研究给予白细胞介素6(IL-6)及GATA结合蛋白6(GATA-6)甲基化抑制剂后大鼠肺组织中IL-6、GATA-6及GATA-6甲基化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按60 mg/kg单次腹腔内注射2∶8的无水乙醇生理盐水混合液)、MCT组(1%MCT按60 mg/kg单次腹腔内注射)、MCT+二甲基亚砜(DMSO)组(等量1%MCT腹腔内注射后每周3次腹部皮下注射1 mg/kg DMSO)、MCT+IL-6抗体(anti-IL-6)组(等量1%MCT腹腔内注射后每天腹部皮下注射40μg/kg anti-IL-6)和MCT+5-氮杂-2′-脱氧胞苷(5-Aza)组(等量1%MCT腹腔内注射后每周3次皮下注射1 mg/kg 5-Aza),每组8只。于造模后第21天做右心室压力监测,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病理改变,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IL-6和GATA-6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肺组织中GATA-6甲基化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CT组、MCT+anti-IL-6组和MCT+5-Aza组右心室平均压力显著升高(P<0.05);与MCT组比较,MCT+anti-IL-6组和MCT+5-Aza组右心室平均压力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MCT组右心室肥厚指数显著增高(P<0.05);与MCT组比较,MCT+anti-IL-6组和MCT+5-Aza组右心室肥厚指数显著减低(P<0.05)。IL-6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CT组和MCT+5-Aza组IL-6表达显著增多(P<0.05);与MCT组比较,MCT+anti-IL-6组和MCT+5-Aza组IL-6表达显著减少(P<0.05)。GATA-6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CT组和MCT+5-Aza组GATA-6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MCT组比较,MCT+anti-IL-6组和MCT+5-Aza组GATA-6表达显著增多(P<0.05)。MSP结果显示,对照组肺组织中GATA-6未发生明显甲基化;MCT组及MCT+DMSO组GATA-6呈高度甲基化;MCT+anti-IL-6组及MCT+5-Aza组GATA-6呈低度甲基化。结论:在PAH大鼠肺组织中给予anti-IL-6后IL-6的表达显著减少,给予5-Aza后GATA-6的表达显著增多,而GATA-6甲基化程度显著降低。IL-6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GATA-6低表达的原因,其机制可能是IL-6诱导了GATA-6的甲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白细胞介素6 GATA结合蛋白6 5-氮杂-2′-脱氧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孝庆 张程 +2 位作者 叶贤伟 刘维佳 张湘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Ag-NOR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干部医疗科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50例及在两科室...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Ag-NOR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干部医疗科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50例及在两科室治疗后COPD稳定期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AECOPD患者和COPD稳定期患者分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AECOPD及COPD稳定期对照组患者均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于治疗前后均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进行染色分析,以核仁银染面积/核银染面积(I/S%)作为Ag-NORs的检测指标。结果治疗前,AECOPD治疗组和AECOPD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ECOPD治疗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水平高于AECOPD对照组(t=-1.708,P<0.05)。治疗前,COPD稳定期治疗组和COPD稳定期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OPD稳定期治疗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水平高于COPD稳定期对照组(t=-1.647,P<0.05)。AECOPD治疗组及COPD稳定期治疗组治疗期间各出现注射部位局部红肿1例,予热敷后1周内自然消退,其他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COPD患者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可增加T淋巴细胞Ag-NORs水平,改善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卡介菌多糖核酸 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 T淋巴细胞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感染对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徐艳菊 张翊玲 +1 位作者 路苹 徐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254-2258,2265,共6页
背景临床上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常合并EB病毒感染,然而EB病毒感染后是否增加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细菌感染的风险、加重患者的炎性反应程度、增加并发症及延长治疗时间等相关文献鲜少报道。目的研究EB病毒感染对... 背景临床上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常合并EB病毒感染,然而EB病毒感染后是否增加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细菌感染的风险、加重患者的炎性反应程度、增加并发症及延长治疗时间等相关文献鲜少报道。目的研究EB病毒感染对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住院的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患者11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感染EB病毒,将其分为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合并EB病毒感染组(EB病毒感染组,39例)和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未合并EB病毒感染组(无EB病毒感染组,74例)。对比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合并疾病、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EB病毒DNA含量、G-菌感染比例、中性粒细胞分数、耐药菌感染比例、治疗有效时间、转重症病房比例,以及炎性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计数及白介素(IL)-6、IL-17、IL-33〕。分析EB病毒感染组患者EB病毒DNA含量与其血清中CRP、PCT、iNOS、IL-6、IL-17、IL-33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合并疾病、PaCO2、FiO2、中性粒细胞分数、耐药菌感染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2、EB病毒DNA含量>5×102 copies/ml比例、G-菌感染比例、治疗有效时间、转重症病房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病毒感染组CRP、PCT、iNOS、白细胞计数、IL-6、IL-17、IL-33高于无EB病毒感染组(P<0.05)。EB病毒感染组患者血清CRP、PCT、iNOS、IL-17、IL-33与EB病毒DNA含量呈正相关(r=0.6745、0.5843、0.6204、0.6989、0.5851,P<0.05),IL-6与EB病毒DNA含量无直线相关关系(r=0.1052,P>0.05)。结论与无EB病毒感染患者比较,EB病毒感染患者炎性反应程度加重、耐药菌感染比例增加、预后变差及住院时间延长,EB病毒感染患者EB病毒DNA含量与其血清中炎性指标CRP、PCT、iNOS、IL-17、IL-33呈正相关。提示EB病毒感染可能促进细菌性感染的发生发展或增加细菌性感染的风险,表明EB病毒可促进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病情进展与恶化。本研究结果为EB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结缔组织疾病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33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基于EGFR信号通路减轻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 被引量:10
20
作者 邬勋平 陶禹至 +2 位作者 刘琳 韩婧(指导) 刘维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40-945,共6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LPS诱导的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AG1478组;气道内滴注LPS建立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AB-PAS染色...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LPS诱导的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AG1478组;气道内滴注LPS建立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AB-PAS染色观察杯状细胞增生和黏液分泌情况;ELISA检测肺组织中MUC5AC浓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MUC5AC、EGFR、PKC、NF-κB表达;RT-qPCR检测肺组织MUC5AC及EGFR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EGFR、EGFR、p-PI3K、PI3K、p-PKC、PKC、p-AKT、AKT、NF-κB表达。结果:与LPS组相比,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病理变化逐渐减轻,肺组织炎症积分和AB-PAS阳性着色面积逐渐降低(P<0.05);槲皮素能减少肺组织MUC5AC、EGFR、PKC、NF-κB表达,降低MUC5AC含量,并下调MUC5AC及EGFR的mRNA水平(P<0.05);槲皮素能减少p-EGFR/EGFR、p-PI3K/PI3K、p-PKC/PKC、p-AKT/AKT、NF-κB蛋白表达(P<0.05)。结论:气管内滴注LPS能成功诱导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槲皮素对LPS诱导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具有拮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信号通路,调控p-EGFR/EGFR、p-PI3K/PI3K、p-PKC/PKC、p-AKT/AKT、NF-κB表达,下调MUC5AC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气道 黏液高分泌 MUC5AC EG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