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监测报告 被引量:7
1
作者 文细毛 任南 +12 位作者 李福琴 战榕 方旭 孟庆兰 杨怀 李卫光 刘丁 郭凤玲 鲜于舒铭 赖晓全 逄崇杰 黄勋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HCV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0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HCV感染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HCV阳性为血清抗-HCV阳性或HCV RNA阳...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HCV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0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HCV感染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HCV阳性为血清抗-HCV阳性或HCV RNA阳性,并与2003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20年1573所医院调查住院患者1071368例,其中738535例患者进行了HCV相关检测,4014例存在HCV感染,检测率为68.93%,HCV阳性率为0.54%。男性患者HCV阳性率为0.60%,女性患者为0.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8,P<0.001)。年龄段以50~<60岁组HCV阳性率最高(0.76%),其次为40~<50岁组,HCV阳性率为0.71%,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74,P<0.001)。2003年调查住院患者91113例,35145例进行HCV相关检测,检测率为38.57%,775例存在HCV感染,HCV阳性率为2.21%。2020年不同规模医院HCV阳性率为0.46%~0.63%,以医院床位数600~899张者最高,不同规模医院患者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4,P<0.001)。2020年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HCV相关检测患者人数>10000例,HCV阳性率为0.19%~0.81%,以海南省最高;不同科室HCV阳性率为0.06%~0.82%,以儿科HCV阳性率最低,内科HCV阳性率最高。2003、2020年HCV阳性率均以感染病科最高,分别为7.95%、3.48%,2003年其次为整形科(7.72%)、消化科(3.77%)、肾病科(3.57%)、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3.10%),2020年其次为消化科(1.35%)、肾病科(1.18%)、内分泌科(0.91%)、综合ICU(0.79%)。结论与2003年相比,2020年HCV阳性率明显下降。HCV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感染病科,其次为消化科、肾病科及综合ICU,HCV感染阳性率存在性别、年龄、地域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丙型 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住院患者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微生物室参与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现状 被引量:22
2
作者 徐艳 杨怀 +4 位作者 陈黎媛 张曼 张满 杨廷秀 朱艳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0-126,共7页
目的了解中国医院临床微生物室参与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现状。方法抽取中国7大地区14个省(市)、自治区及部队所属的医院,对2000年以前、及以后每5年为一时间段至2015年的临床微生物室参与医院感染性疾病的会诊,标本质量控制,... 目的了解中国医院临床微生物室参与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现状。方法抽取中国7大地区14个省(市)、自治区及部队所属的医院,对2000年以前、及以后每5年为一时间段至2015年的临床微生物室参与医院感染性疾病的会诊,标本质量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及多重耐药菌管理等方面开展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取调查医院187所,2015年其临床微生物室参与感染性疾病会诊以及多重耐药菌多部门协作管理工作的医院分别有96、172所(占51.34%、、91.98%),但仍有23.53%(44所)医院临床微生物室使用手工统计分析药敏结果,具备病原菌同源性鉴定能力者仅26所(13.90%)。2010年与2015年相比,MDRO监测数据反馈临床的比率由66.84%(125所)上升至95.72%(179所),反馈频率以每月和每季度为主;开展向临床反馈药敏结果的比率从62.03%(116所)上升至94.12%(176所),82.35%(154所)临床微生物室实现按季度反馈;开展痰培养前痰涂片镜检质量控制的比率由63.10%(118所)上升至87.17%(163所);血培养推行双侧双份的比率由35.83%(67所)提升至72.73%(136所);其他无菌体液(除血、尿以外)标本的比率由4.86%上升至5.74%;2010年与2015年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国医院临床微生物室在医院感染防控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2011—2015年间,但在医院感染病原菌同源性分析、结果反馈信息化推进和无菌体液标本的送检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微生物 医院感染 标本质量控制 多重耐药菌 抗菌药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 368—2012》实施情况调查 被引量:23
3
作者 姚希 张冰丽 +9 位作者 巩玉秀 张宇 陆群 杨怀 李卫光 杨芸 林玲 张浩军 周嘉祥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2-1037,共6页
目的了解《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以下简称规范)在全国医院的实施情况,为规范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采取书面调查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抽取6个省(市)的168所医院调查规范颁布后医院空气净... 目的了解《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以下简称规范)在全国医院的实施情况,为规范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采取书面调查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抽取6个省(市)的168所医院调查规范颁布后医院空气净化管理相关制度制定及修订情况、医院空气净化管理相关培训情况、医院不同科室空气净化方式使用情况、不同空气净化方式的维护保养情况。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62份,规范颁布后87.04%(141所)的医院制定或修订了空气净化管理相关制度;88.27%(143所)的医院开展了空气净化管理相关培训;2017年154所有手术部的医院中80.52%(124所)采用了空气洁净技术,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在血液透析病房(51.00%)、新生儿病房(43.37%)、心导管室(37.88%)、产房(37.90%)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医院空气净化设备的清洁维护保养率、关键部件更换符合率均达到了90%以上。结论《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的颁布对规范各医院空气净化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空气净化 医院感染 管理 规范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风险评估方法降低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发病率 被引量:22
4
作者 吴增华 徐艳 +3 位作者 胡倩倩 陈金波 李天波 李光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方法对高风险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全院及科室层面的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筛出高风险科室及其高风险环节,针对性进行干预。2017年4—6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7—9月收治...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方法对高风险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全院及科室层面的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筛出高风险科室及其高风险环节,针对性进行干预。2017年4—6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7—9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通过全院层面风险评估,重症医学科为风险最高的科室,通过科室层面评估,筛选出重症医学科高风险环节为接触隔离患者诊疗时未穿隔离衣、置管时未采用无菌大铺单、手卫生正确率低。针对性进行干预,接触隔离患者隔离衣配备率由0上升至100%,医护人员穿隔离衣执行率由0上升至97.62%;深静脉置管使用无菌大铺单执行率由72.50%上升至100%;手卫生正确率由85.00%上升至96.59%。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由5.90%下降至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机构实施医院感染风险评估管理,针对高危科室高危环节有效指导医院感染防控,可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医院感染 重症医学科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疑似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聚集性事件的调查与处置
5
作者 李育林 陈文婷 +8 位作者 李雪云 聂婵 韩松涛 陈黎媛 唐兰 王振宇 李亚慧 徐艳 牟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1-1036,共6页
目的调查某院新生儿科一起疑似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聚集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3年1月31日—2月6日入住该院新生儿病房的3例CRKP血流感染新生儿进行流行病学调... 目的调查某院新生儿科一起疑似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聚集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3年1月31日—2月6日入住该院新生儿病房的3例CRKP血流感染新生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病室环境物体表面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结果2023年1月31日—2月6日,新生儿病房共收治住院新生儿6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16例,发生CRKP血流感染3例,罹患率5.00%。发生医院感染聚集性事件上报当天(2月7日)在院患者33例,现患率9.09%(3/33)。2023年1月31日—2月6日该院新生儿科CRKP引起的血流感染率高于2022年(P<0.001)。发生CRKP血流感染的3例新生儿暖箱在同一病室且为相邻位置,首例CRKP血流感染新生儿(1月31日发生血流感染)于2月4日进行PICC维护,且PICC维护顺序紧邻后2例发生CRKP血流感染的新生儿,3例新生儿血培养均检出CRKP,药敏结果一致。结论此次新生儿CRKP血流感染聚集性事件的发生可能与PICC维护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及物品间存在交叉污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血流感染 聚集性事件 PICC CRB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4年中国侵袭性真菌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6
作者 聂婵 李雪云 +4 位作者 唐兰 陈黎媛 贺玲 徐艳 牟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4-590,共7页
目的 分析中国侵袭性真菌近24年来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 (WOS)为文献数据库来源,检索2000—2024年中国侵袭性真菌研究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机构进行合作网... 目的 分析中国侵袭性真菌近24年来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 (WOS)为文献数据库来源,检索2000—2024年中国侵袭性真菌研究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机构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并对关键词进行共现性、聚类和突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CNKI文献2 479篇,WOS文献1 149篇,涉及295家研究机构,未发现中介中心性>0.1的核心研究团队。中介中心性>0.1的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关键词中心性较大的是“诊断”“危险因素”“伏立康唑”和“白色念珠菌”。聚类分析将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为6个簇,主要涵盖了真菌诊断、治疗和易感因素三大主题。2020年以来,研究重点关注真菌感染治疗用药的安全性及一级预防,热点词汇包括药代动力学、儿童、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结论 目前研究团队分散,跨学科合作不足。研究主题较为单一,需强化对真菌耐药性与医院感染防控方面的研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控措施或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 危险因素 CiteSpace软件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暴发的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牟霞 杨怀 王建怡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对某三甲综合医院神经外科暴发的一起手术部位感染进行调查。方法根据统一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所有感染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分布情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本次暴发的危险因素。结果自2014年2... 目的对某三甲综合医院神经外科暴发的一起手术部位感染进行调查。方法根据统一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所有感染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分布情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本次暴发的危险因素。结果自2014年2月5日至3月7日,神经外科共完成手术68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9例,罹患率13.24%。术中使用速即纱的14例患者发生感染7例,未使用速即纱的54例患者中发生感染2例(χ~2=16.637,P<0.001)。结论本次手术部位感染可能与使用速即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位感染 速即纱 暴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8
作者 杨芳 柏晓玲 +3 位作者 栗欢 张彬滢 郭世鸿 管娅萍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113,116,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护理人员选择合适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数据库中发表我国产妇阴道试产...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护理人员选择合适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数据库中发表我国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风险预测模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与资料提取,基于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及适用性。结果 纳入20篇文献,共24个预测模型,其中曲线下面积>0.7的模型占95.83%。13篇文献进行了内部验证,5篇文献进行了外部验证。20项研究偏倚风险均为高偏倚风险,其中10项适用性良好。年龄、体质量指数、身高、引产、Bishop评分和羊水污染是模型中常纳入的预测因子。结论 我国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仍处在发展阶段,建议优化现有模型时纳入动态产程指标(如宫缩强度),并通过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加强外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试产 剖宫产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实施情况调查 被引量:32
9
作者 姚希 巩玉秀 +10 位作者 张宇 周嘉祥 吴敏 陆群 杨怀 李卫光 杨芸 林玲 张浩军 张冰丽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28-732,共5页
目的为了解《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简称《消规》)的落实现状,发现消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11月1—20日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法确定调查对象,... 目的为了解《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简称《消规》)的落实现状,发现消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11月1—20日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法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医院消毒工作管理制度制定及修订、消毒产品管理、消毒工作督导、消毒工作相关培训、清洗与消毒流程等情况。结果共计调查256所医疗机构,《消规》颁布后94.14%(241所)的医疗机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或修订了消毒工作管理制度;93.75%(240所)的医疗机构对使用的消毒产品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备份存档;91.41%(234所)的医疗机构定期对消毒工作进行督导,及时总结分析与反馈;93.75%(240所)的医疗机构开展了消毒工作相关培训,88.67%(227所)的医疗机构诊疗器械等常规复用流程正确。结论《消规》的颁布规范了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工作。医疗机构复用器械器具消毒流程已基本规范,基层医疗机构清洗消毒流程的正确率明显低于医院,是今后消毒管理工作推进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消毒 规范 医院感染 现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医疗机构病区环境消毒现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姚希 巩玉秀 +10 位作者 张宇 周嘉祥 叶青 陆群 杨怀 李卫光 杨芸 林玲 张浩军 张冰丽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3-558,共6页
目的了解本国医疗机构环境消毒的实施情况,为《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贯彻落实与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国6个省份共168所医疗机构,由其医疗机构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调查填写,并网络上报... 目的了解本国医疗机构环境消毒的实施情况,为《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贯彻落实与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国6个省份共168所医疗机构,由其医疗机构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调查填写,并网络上报其普通病区和重点部门空气与物体表面消毒方式、频次及消毒效果监测情况。结果共163所医疗机构参与调查,其中2所医疗机构未开设普通病区。75所(46.58%)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进行空气消毒,其中42所(56.00%)医疗机构采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消毒,31所(41.33%)医疗机构只在终末或必要时消毒;98所(60.87%)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物体表面定期进行消毒,其中94所(95.92%)医疗机构每天消毒1~2次;73所(45.34%)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进行环境消毒效果监测,其中47所(64.38%)医疗机构每季度至少监测1次。141所(86.50%)医疗机构对重点部门空气进行消毒,其中122所(86.52%)每天消毒2次;163所(100%)医疗机构均对重点部门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其中134所(82.21%)每天消毒≥2次;161所(98.77%)医疗机构定期对重点部门进行环境消毒效果监测,其中111所(68.94%)医疗机构为每季度监测1次。结论《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颁布促进了各级医疗机构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但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存在消毒与监测过度与不足并存的现象,需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消毒技术规范 清洁 消毒 普通病区 感染 高风险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介导的新趋化因子VCC-1沉默对人SMMC7721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11
作者 牟霞 陈瑶 +1 位作者 王穗海 李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2-685,共4页
目的探讨siRNA靶向抑制VCC-1表达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siRNA质粒导入SMMC7721细胞,建立VEGF相关的趋化因子1(VCC-1)基因表达沉默的肝癌细胞系,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VCC-1的表达水平,用MTT法、软琼... 目的探讨siRNA靶向抑制VCC-1表达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siRNA质粒导入SMMC7721细胞,建立VEGF相关的趋化因子1(VCC-1)基因表达沉默的肝癌细胞系,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VCC-1的表达水平,用MTT法、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等研究siRNA靶向抑制VCC-1表达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NA干扰组(shVCC1-1组)细胞VCC-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TT法结果显示shVCC1-1组细胞增殖速度、克隆形成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iRNA靶向抑制VCC-1表达可以抑制人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C-1 肝癌 SMMC7721细胞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全国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诊疗过程手卫生监测报告 被引量:55
12
作者 文细毛 黄勋 +22 位作者 曾烂漫 陈修文 战榕 孟庆兰 熊薇 李宝珍 方旭 李卫光 李福琴 刘丁 侯铁英 吴佳玉 逄崇杰 鲜于舒铭 杨怀 孙丽萍 张浩军 姚新宝 何文英 姜亦红 杜龙敏 任南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9-396,共8页
目的建立医务人员诊疗过程手卫生监测数据的评价体系。方法2019年9月1—30日采用手卫生观察员现场调查方法获取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病区、骨科病区、感染科病区、儿科门急诊、血液透析室医生和护士手卫生执行情况,并统计同... 目的建立医务人员诊疗过程手卫生监测数据的评价体系。方法2019年9月1—30日采用手卫生观察员现场调查方法获取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病区、骨科病区、感染科病区、儿科门急诊、血液透析室医生和护士手卫生执行情况,并统计同期调查科室工作量、手卫生用品消耗量以及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数,计算手卫生依从率和手卫生用品床日消耗量。结果共有1480所医疗机构手卫生调查资料审核合格,应执行手卫生1353531次,执行手卫生1076639次,正确执行手卫生891185次,手卫生依从率为79.54%,手卫生执行正确率为82.77%。不同规模医疗机构手卫生依从率为76.26%~82.84%,以实际开放床位数600~899张者手卫生依从率最低;手卫生正确率为81.87%~84.01%,以实际开放床位数≥900张者手卫生正确率最低。调查科室手卫生依从率为76.80%~84.44%,以儿科门急诊手卫生依从率最低;手卫生正确率为81.19%~84.98%,以骨科手卫生正确率最低。五个手卫生时机手卫生依从率为67.59%~89.84%,以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依从率最低;手卫生执行正确率为81.51%~86.76%,以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执行正确率最低。综合ICU、呼吸内科、骨科、感染科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分别为56.62、10.76、9.50、14.54 mL/床日,儿科门急诊、血液透析室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分别为2.02、9.06 mL/人次。不同规模医疗机构中,综合ICU以实际开放床位数600~899张者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最多(61.15 mL/床日),呼吸内科、骨科、感染科均以实际开放床位数>900张者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最多(分别为13.61、10.96、16.55 mL/床日),儿科门急诊、血液透析室均以实际开放床位数300~599张者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最多(分别为2.53、10.76 mL/人次)。结论此次调查获取的不同规模医疗机构手卫生依从率及手卫生用品床日消耗量可作为标杆,为各医院机构提供手卫生执行情况的对照体系,以促进全国医疗机构手卫生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医务人员 手卫生 手卫生用品消耗量 监测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