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预防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莹 范伟 +1 位作者 张大国 张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571-1571,1575,共2页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方案。然而,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道损伤的发生率高,特别在急性炎症时,胆囊三角区组织水肿黏连,解剖欠清晰,更易发...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方案。然而,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道损伤的发生率高,特别在急性炎症时,胆囊三角区组织水肿黏连,解剖欠清晰,更易发生胆道损伤。故如何预防胆道损伤成为关注的主要问题。我们自2005年10月到2011年4月共完成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8例,无1例胆道损伤,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道损伤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清生物纸在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莹 范伟 张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78-2279,共2页
目的:观察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中应用大清生物纸对术后腹腔出血、发热、肠道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巨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A组(大清生物纸覆盖后腹膜创面... 目的:观察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中应用大清生物纸对术后腹腔出血、发热、肠道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巨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A组(大清生物纸覆盖后腹膜创面)22例、B组(未使用大清生物纸,行常规处理)19例。结果:A组手术时间平均4.4h,术中出血平均180mL,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呈淡红色,平均40mL,第3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平均3d肠道通气,1例脾热发生。B组手术时间平均4.2h,术中出血平均220mL,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呈淡红色至暗红色,平均96mL,第5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平均4.4d肠道通气,有7例脾热,在2周内症状消失。结论:术中使用大清生物纸覆盖后腹膜可减少创面渗血,降低脾热发生,防止腹腔创面的早期粘连,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脾切除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肝冷保存-再灌注过程中线粒体Ⅴ复合体蛋白表达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莹 范伟 +1 位作者 张玉 舒芸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47-1249,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冷保存-再灌注过程中肝细胞线粒体Ⅴ复合体(F0F1-ATPase)蛋白表达改变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150只Wistar大鼠,将其中144只随机等分为3组,采用改良"二袖套法"按冷保存30 min(A组)、6 h(B组)、12 h(C组)...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冷保存-再灌注过程中肝细胞线粒体Ⅴ复合体(F0F1-ATPase)蛋白表达改变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150只Wistar大鼠,将其中144只随机等分为3组,采用改良"二袖套法"按冷保存30 min(A组)、6 h(B组)、12 h(C组)制作大鼠肝移植模型,剩余6只为对照组(D组)。分别于制模后12、24 h、3、5 d采集标本。检测肝细胞线粒体F0F1-ATPase蛋白表达、肝组织ATP含量、肝细胞凋亡计数及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制模后12 h,C组F0F1-ATPase表达量明显低于A、B组(P<0.05),并且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较重,肝细胞凋亡计数较A、B组明显增多(P<0.05)。24 h后A、B、C组F0F1-ATPase表达量增加,但C组仍低于A、B组(P<0.05)。3 d各组肝细胞凋亡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冷保存再灌注早期F0F1-ATPase蛋白表达异常,是导致肝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冷保存 线粒体Ⅴ复合体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胃癌淋巴血管侵犯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武超 陈琦 +1 位作者 蒋仪 王荣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胃癌淋巴血管侵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1例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n=120)和验证集(n=61)。首先基于增强CT静脉期图像分割肿瘤区域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然后利用训练集筛选与淋...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胃癌淋巴血管侵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1例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n=120)和验证集(n=61)。首先基于增强CT静脉期图像分割肿瘤区域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然后利用训练集筛选与淋巴血管侵犯相关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标签;最后基于验证集验证模型,采用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及拟合度。结果最终提取7个与胃癌淋巴管血管侵犯最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标签,其在训练集的ROC曲线AUC为0.742[ P=0.001,95%CI(0.652,0.831)],验证集AUC为0.727 [ P=0.002,95%CI(0.593,0.853)]。基于训练集所得最优阈值为0.422,模型在训练集中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08、0.586、0.806,将此阈值用于验证集,其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为0.689、0.519、0.824。校准曲线显示影像组学标签在训练集及验证集均具有较好的拟合度(P均>0.05)。结论 CT影像组学可作为预测胃癌术前淋巴血管侵犯提供的全新的无创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血管侵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激动剂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潘宁波 张旭阳 +6 位作者 张玉 杨龙灿 余曦 李继维 唐天豪 黄平 张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52-1157,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动剂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54只健康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酸(AICAR)组(实验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 目的初步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动剂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54只健康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酸(AICAR)组(实验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8只。每组分别于肝缺血再灌注术后12、24、72 h取材,检测ALT、AST、TBil、TNFα和IL-6浓度,肝三磷酸腺苷(ATP)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葡萄糖转运蛋白4型(GLUT4)、多药耐药蛋白2(MRP2)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MPK、磷酸化mTOR、磷酸化GLUT4、MRP2的蛋白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肝损伤程度在各时点都较对照组轻。术后12、24、72 h,对照组血清ALT、AST、TBil、IL-6、TNFα均高于实验组和假手术组,而实验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术后12、24、72 h,实验组肝组织A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而对照组均低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术后12、24、72 h,实验组AMPK、GLUT4、MRP2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磷酸化AMPK、磷酸化GLUT4、MRP2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值均<0.05);对照组AMPK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磷酸化AMPK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而GLUT4、MRP2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磷酸化GLUT4、MRP2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实验组mTOR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其磷酸化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值均<0.05);对照组mTOR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其磷酸化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结论AICAR预处理能激活AMPK信号通路,改善能量代谢途径,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从而降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缺血再灌注损伤 AMP活化蛋白激酶类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