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抗炎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晓 娄磊 +3 位作者 袁军 万兴 王建怡 秦新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46-951,共6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减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用MOG35-55多肽诱发60只EAE小鼠模型,做去卵巢术。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30),治疗组予SERM(雷洛昔芬)治疗。比较2组EAE小鼠的临床症状... 目的探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减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用MOG35-55多肽诱发60只EAE小鼠模型,做去卵巢术。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30),治疗组予SERM(雷洛昔芬)治疗。比较2组EAE小鼠的临床症状评分。取脑和脊髓组织,行H-E染色、luxolfastblue(LFB)-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量,分析脱髓鞘情况。结果治疗组EAE小鼠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症状减轻(P<0.01)、发病率降低(P<0.05);H-E染色显示治疗组炎细胞浸润减少(P<0.05);LFB-H-E染色结果和MBP表达量显示治疗组脱髓鞘减轻(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结果示治疗组脑和脊髓组织中MMP-9、TNF-α、IFN-γ表达降低而IL-4增加(P<0.05,P<0.01)。结论 SERM可能通过降低MMP-9、TNF-α、IFN-γ表达,增加IL-4表达,从而减轻EAE小鼠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3所综合性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小品 袁国航 +6 位作者 吴瑶瑶 刘维佳 杨斌 韩婧 陈琳 欧阳瑶 刘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检测中国西南地区3所综合性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为CRKP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中国西南地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检出的159株CRK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CRKP菌株的药物敏感性... 目的检测中国西南地区3所综合性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为CRKP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中国西南地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检出的159株CRK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CRKP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碳青霉烯酶基因鉴定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比较患者的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实验室检查和转归等临床信息。结果159株CRKP中,50.9%来自痰标本。94.3%CRKP感染患者接受过侵入性操作,血流感染患者病死率为66.7%。所有菌株对碳青霉烯类均不敏感,对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85.5%、81.1%。全部CRKP菌株均检测出碳青霉烯酶基因,KPC-2检出率为86.8%。ST11是中国西南地区最流行的克隆型。结论中国西南地区流行的CRKP菌株表现出耐药性强的特点,血流感染患者转归和预后差,迫切需要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和提高预防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临床特征 分子流行病学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微小扇头蜱的鉴定、产卵和孵化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胜春 孟娇 +9 位作者 唐继霞 林祉君 陈秋 余福勋 吴家红 杨光红 江佳富 孙毅 曹务春 詹琳 《草食家畜》 2023年第6期28-35,共8页
【目的】了解贵州微小扇头蜱的产卵和孵化情况,为微小扇头蜱及蜱媒病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从贵州省部分地区采集的黄牛体表寄生蜱样本中随机抽取微小扇头蜱饱血母(雌)蜱共104只,置于15 mL的无菌离心管中,在室温条件下观察母蜱... 【目的】了解贵州微小扇头蜱的产卵和孵化情况,为微小扇头蜱及蜱媒病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从贵州省部分地区采集的黄牛体表寄生蜱样本中随机抽取微小扇头蜱饱血母(雌)蜱共104只,置于15 mL的无菌离心管中,在室温条件下观察母蜱产卵和卵孵化的时间及其形态学变化,对产卵后母蜱和蜱卵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经鉴定所采集的样本均为微小扇头蜱,母蜱的产卵率为74.04%(77/104)。母蜱产卵后,身体逐渐皱缩干瘪,体积变小,蜱色由黑色变为褐黄色。所产的卵呈现黄褐色,有光泽,粘连成团。蜱所产的77组卵中,有11组幼蜱已孵出。幼蜱体似卵样大小,体色淡黄,3对足。【结论】脱离野外环境,微小扇头蜱仍然能够产卵、孵化,说明微小扇头蜱繁殖生存能力顽强。提示人们进入野外要做好自身防护,饲养家畜的农户做好灭蜱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扇头蜱 产卵 卵孵化 分子生物学鉴定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不同预后评分的临床效能评价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昌志 陶禹至 +3 位作者 余倩 邬勋平 刘维佳 韩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6-342,共7页
目的比较2018年中国指南与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指南预后评分在预测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30 d全因死亡效能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 目的比较2018年中国指南与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指南预后评分在预测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30 d全因死亡效能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确诊APE住院患者资料,按照30 d死亡与否分为死亡组及生存组,并根据性别、血氧饱和度及感染情况进行亚组分析。使用SPSS软件绘制两个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应用Delong′s检验比较AUC差异,使用R软件survival包、survIDINRI包、PredictABEL包计算净重分类指数(NRI)及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结果共纳入626例APE患者进行分析,使用两个评分对APE患者30 d死亡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在总体区分度方面,2018年中国指南预后评分较2019年ESC指南预后评分表现较好,AUC分别为0.782、0.7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准确性方面,2019年ESC指南预后评分较2018年中国指南预后评分总体NRI提升44.4%(95%CI:0.091~0.753),正确重分类至死亡组NRI提升58.6%(95%CI:0.161~0.917),正确重分类至生存组NRI降低14.2%(95%CI:-0.249~0.08),IDI提高3.38%(P<0.05)。亚组分析示2018年中国指南预后评分及2019年ESC指南预后评分对不同性别、不同氧饱和度患者均有预测能力(均P<0.05)、合并感染人群AUC值分别为0.749、0.772(P<0.05)、不合并感染人群AUC值分别为0.652、0.833(P>0.05)。结论2018年中国指南预后评分、2019年ESC指南预后评分均可预测APE患者30 d死亡率,且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但前者对生存组预测准确性更高,且评分较为便捷,更方便临床应用,后者对死亡组预测能力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预后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2012-2022年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及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柔 杨斌 +2 位作者 曾宪春 温茹 刘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共11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症)合并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领域过去十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方法以“bronchiectasis”or“cystic fibrosis”or“non-cystic fibrosis bronchiectasis”and“Pseu...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症)合并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领域过去十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方法以“bronchiectasis”or“cystic fibrosis”or“non-cystic fibrosis bronchiectasis”and“Pseudomonas aeruginosa”检索2012—2022年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发表类型为论著和综述的英文文献,利用HisCite、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发文量、期刊、作者和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结果全球共5824篇支扩症合并PA感染的文章发表在1103种期刊上,年均发文量较稳定,以呼吸系统和微生物学期刊为主。共96个国家和地区、5005个机构、21769名作者在该领域发表文章,美国发表文章最多并构建了全球最大合作网络。该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肺囊性纤维化,聚类主题包括PA在宿主的适应和进化、炎症反应、抗生素耐药、临床结局和预后。慢性气道感染及各类临床评分标准是近年较为突出的主题。结论支扩症合并PA感染是呼吸系统和微生物学的关注重点,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宿主相互作用和临床影响,建议中国学者未来更多参与这一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支气管扩张症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油酸在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焦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云权 段宗刚 +8 位作者 鲍海龙 王清腾 安洪鑫 夏侯鸾达 王旭 蒋孟庭 周海燕 罗振华 李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6-1012,共7页
目的探讨棕榈油酸(POA)对心肌缺氧/复氧损伤后心肌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置对照组(Control)、缺氧/复氧组(HR)、棕榈油酸处理组(HR+POA)、溶剂无水乙醇(ET)对照组(HR+ET);采用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Hoechst33342/PI双染和乳酸... 目的探讨棕榈油酸(POA)对心肌缺氧/复氧损伤后心肌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置对照组(Control)、缺氧/复氧组(HR)、棕榈油酸处理组(HR+POA)、溶剂无水乙醇(ET)对照组(HR+ET);采用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Hoechst33342/PI双染和乳酸脱氢酶(LDH)试验检测心肌细胞焦亡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18释放量,qRT-PCR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焦亡相关分子NLRP3、ASC、Caspase-1、GSDMD、IL-1β及IL-18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CCK-8结果显示,与HR组相比,加入不同浓度POA干预,POA浓度在25~100μmol/L时能增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活力;构建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与对照组相比,HR组中NLRP3、ASC、Cleaved-caspase 1、GSDMD-N、IL-Iβ及IL-18基因的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0.05),Hoechst33342/PI心肌细胞染色阳性百分比增加(P<0.05),且LDH、IL-Iβ及IL-18释放增加(P<0.05);100μmol/L POA干预后,与HR+ET组相比,HR+POA组中NLRP3、ASC、Cleaved-caspase 1、GSDMD-N、IL-Iβ及IL-18的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5),Hoechst33342/PI心肌细胞染色阳性百分比降低,且LDH、IL-Iβ及IL-18水平降低(P<0.05)。结论棕榈油酸可能通过抑制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焦亡和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酸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细胞焦亡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平滑念珠菌临床分离菌株毒力因子差异表达研究
7
作者 瞿玉洁 李婷婷 +4 位作者 李茂媛 胡方芳 金婷婷 杨斌 罗振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目的比较近平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毒力相关因子天冬氨酸蛋白酶和生物膜形成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基因测序及微卫星分型方法,对临床真菌感染患者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进行鉴定,检测各菌株产生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及生物膜形成的能... 目的比较近平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毒力相关因子天冬氨酸蛋白酶和生物膜形成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基因测序及微卫星分型方法,对临床真菌感染患者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进行鉴定,检测各菌株产生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及生物膜形成的能力,比较各菌株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BCR1、EFG1、HWP1及天冬氨酸蛋白酶毒力基因SAPP1、SAPP2、SAPP3表达的差异。结果共收集8株临床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经基因鉴定均为基因Ⅰ型。微卫星分型结果显示,8株临床菌株分为4个微卫星型别,G1、G2、G3菌株为不同型别,分别分离自甲患者的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血;J1、J2、J3、J4、J5菌株为同一型别,分离自乙患者不同时期血标本。8株临床菌株均能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形成能力均高于近平滑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 22019,其中G1、G3和J5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强,J1、J2、J3、J4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中等,G2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弱。8株临床分离菌株均分泌天冬氨酸蛋白酶,酶体外表达水平均高于近平滑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 22019,G3、G1、G2菌株分别为低表达、中表达、高表达,酶体外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J1、J5菌株为中表达,J2、J3、J4菌株为高表达,中表达菌株与高表达菌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患者分离的各菌株生物膜形成基因BCR1、EFG1、HWP1表达水平均增加,其中甲患者G1菌株EFG1基因表达水平高于G2菌株(P<0.05),乙患者分离的菌株BCR1、EFG1、HWP1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乙患者分离的各菌株天冬氨酸蛋白基因SAPP1、SAPP2、SAPP3表达水平均增加,其中G1菌株的SAPP1和SAPP2表达水平高于G2、G3(均P<0.05),乙患者SAPP1、SAPP2、SAPP3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平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生物膜形成和天冬氨酸蛋白酶产生能力均高于标准菌株,分离自不同标本的菌株毒力因子表达具有差异性,不同时期分离的菌株毒力因子表达差异不明显。患者可能存在同一时期多部位感染不同MT型别近平滑念珠菌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平滑念珠菌 毒力因子 生物膜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道结石患者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罗湘蓉 郑朋玉 +3 位作者 袁军 徐述雄 胡方芳 杨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尿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我院确诊为泌尿系结石并同时怀疑泌尿感染的泌尿外科住院患者618例进行尿培养。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PHOENIX100进行... 目的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尿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我院确诊为泌尿系结石并同时怀疑泌尿感染的泌尿外科住院患者618例进行尿培养。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PHOENIX100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平板和remel酵母菌鉴定板条进行真菌鉴定,采用ATB FUNGUS 3进行真菌药敏。采用WHONET5.6进行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统计。结果分离出56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391株(68.8%),革兰阳性菌128株(22.5%),真菌49株(8.6%);排名前五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266株(46.8%),粪肠球菌64株(11.3%),肺炎克雷伯菌35株(6.2%),屎肠球菌25株(4.4%),鲍曼不动杆菌22株(3.9%)。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较低(<20.0%),分别为0.4%、1.1%、2.3%、7.5%、18.4%。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与大肠埃希菌相似。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氨苄西林耐药率较低(<20%),耐药率分别为0.0%、1.6%、15.6%、18.8%。结论引起泌尿结石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以阴性杆菌为主,前三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可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酶抑制剂作为泌尿系结石同时存在尿道感染的患者的经验用药,严重感染可选用亚胺培南、美洛培南作为经验用药。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结石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4/IL-10诱导的树突状细胞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聂瑛洁 周晓泉 +2 位作者 袁军 安宇 肖林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04-1108,1112,共6页
目的:探讨经IL-4/IL-10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用Percoll分层离心法从脾脏细胞分离得到DC后,用IL-4或IL-10或IL-4+IL-10进行诱导。用未经诱导和诱导过的DC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进行干扰。SD鼠设为CIA模... 目的:探讨经IL-4/IL-10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用Percoll分层离心法从脾脏细胞分离得到DC后,用IL-4或IL-10或IL-4+IL-10进行诱导。用未经诱导和诱导过的DC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进行干扰。SD鼠设为CIA模型组,DC对照组与DC试验组。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与抗体水平,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对鼠爪关节行病理学检测。结果:DC对照组的临床症状评分,病理改变评分,细胞增殖能力,血清中抗胶原抗体及细胞因子水平与CIA模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中,注射IL-10-DC能改善CIA鼠的滑膜炎症情况;在初次免疫后第5天注射IL-4-DC能减轻CIA鼠的滑膜炎程度;注射IL-4+IL-10-DC无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适时注射IL-4或IL-10诱导的DC,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及耐药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罗湘蓉 李恒翠 +4 位作者 袁军 刘心梅 牟霞 胡方芳 黄盛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12-614,620,共4页
目的了解ICU患者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RAB)的同源性和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标本分离的35株IRAB,采用肠杆菌科基因组内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采用EDTA协同实验进行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的表型... 目的了解ICU患者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RAB)的同源性和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标本分离的35株IRAB,采用肠杆菌科基因组内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采用EDTA协同实验进行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的表型检测;采用多重PCR技术扩增IRAB的OXA-23、OXA-24、OXA-51、OXA-58基因及Imp、Vim、Sim基因。结果 35株IRAB经ERIC-PCR基因分型,分为A、B型,其中31株为A型,4株为B型。所有菌株均携带有OXA-23和OXA-51基因。MBLs的表型及基因型检测均为阴性。结论该院ICU流行的IRAB主要由克隆株传播所致,耐药机制主要为产生OXA-23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亚胺培南 鲍曼不动杆菌 同源性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梁丽 顾福嘉 +3 位作者 黄国美 杨大平 张玲玲 袁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2-555,共4页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效果。方法:30例Child C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经传统内科综合治疗,效果不佳。无菌采脐血,采用负筛选混合法分离、纯化脐血干细胞。对30例行术前检查除外恶性肿瘤、其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效果。方法:30例Child C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经传统内科综合治疗,效果不佳。无菌采脐血,采用负筛选混合法分离、纯化脐血干细胞。对30例行术前检查除外恶性肿瘤、其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禁忌证后,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经肝动脉灌注1×107个脐血干细胞。术后1周、2周、4周、8周、12周、半年、1 a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未发生与干细胞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术后1周开始,患者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逐渐改善,4周时明显缓解;血清白蛋白水平逐渐升高(F=306.080,P<0.001);21例伴顽固性腹水的患者腹水明显减少;术后1 a,15例肝功能恢复至Child A级,12例恢复至Child B级。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干细胞 肝硬化 负筛选混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通路IRF5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红梅 刘水和 +1 位作者 叶震璇 张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4-578,583,共6页
目的:研究Ⅰ型干扰素通路IRF5基因rs2004640、rs10954213、rs4728142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方法:运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218例SLE患者及200例健康对照者IRF5基因rs10954213、rs4728142、rs2004640... 目的:研究Ⅰ型干扰素通路IRF5基因rs2004640、rs10954213、rs4728142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方法:运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218例SLE患者及200例健康对照者IRF5基因rs10954213、rs4728142、rs2004640位点基因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分析其与SLE的关系;用IIF法和LIA法测定218例SLE患者血浆中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和特异性抗体,并分析其与IRF5 rs2004640、rs10954213位点基因频率的关系。结果:IRF5 rs2004640位点等位基因T频率分布SLE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9,P=0.009),基因型GG/TT分布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1,P=0.024,);IRF5 rs10954213位点等位基因G频率分布在SLE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37);基因型GG在两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5,P=0.016);IRF5 rs4728142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组IRF5 rs2004640位点等位基因T和抗Sm抗体、抗Rib-P抗体相关(χ~2=8.512、4.057;P=0.005、0.048)。218例SLE患者中活动期患者特异性抗体主要以Anti-NUC、Anti-His、Anti-Rib-P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F5基因rs2004640、rs10954213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SLE易感性相关,rs4728142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与SLE易感性不相关;IRF5 rs2004640 T等位基因和抗Sm抗体、Anti-Rib-P抗体相关,SLE活动期患者特异性抗体主要以抗ds-DNA抗体、抗NUC抗体、抗His抗体、抗Rib-P抗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 Ⅰ型干扰素通路 干扰素调节因子 基因多态性 抗核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CCL22和CCL20协同皮肤抗原诱导的调节性T淋巴细胞对皮肤移植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伟 宋云 +4 位作者 叶艾竹 安宇 骆姝琳 刘水和 袁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15-1318,共4页
目的:研究小鼠皮肤移植模型中趋化因子CCL20和CCL22联合调节性T细胞对移植皮肤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将皮肤移植小鼠分为四组,每组3只小鼠,分别为Treg组、Treg+CCL20组、Treg+CCL22组与对照组。其中Treg细胞经同种异体皮肤抗原诱导。以C... 目的:研究小鼠皮肤移植模型中趋化因子CCL20和CCL22联合调节性T细胞对移植皮肤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将皮肤移植小鼠分为四组,每组3只小鼠,分别为Treg组、Treg+CCL20组、Treg+CCL22组与对照组。其中Treg细胞经同种异体皮肤抗原诱导。以C57BL/6小鼠为同种异体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行皮肤移植手术。进行皮肤移植后立即于异体皮下注射Treg细胞2×105个细胞/鼠,体积为200μl。以后每日于异体皮下注射趋化因子CCL20或CCL22,共连续注射10d,观察并记录皮肤的存活情况。Treg细胞定植实验:首先利用磁珠分选方法分离皮肤抗原诱导Treg细胞,并利用锝99标记分离到的Treg细胞;皮下注射3 h后,处死小鼠,用GC-2016γ放射免疫计数器检测各脏器及移植皮肤的放射性活度。结果:1经Treg进行干预的小鼠,其异体皮肤存活时间均显著长于手术对照组(P<0.05),而且同种异体抗原诱导Treg在趋化因子CCL20或CCL22存在下异体皮肤存活时间显著高于单纯使用Treg组和对照组(P<0.001)。2注射皮肤抗原诱导的Treg细胞后,自体和异体皮肤移植组Treg细胞主要分布在自体和异体皮肤,分别占注射Treg组细胞的60%和98%;加趋化因子CCL20组和CCL22组的Treg主要分布在肝脏。结论:趋化因子CCL20和CCL22能够协同促进经皮肤抗原诱导的Treg细胞延长异体皮肤的存活时间,这种作用效果可能与趋化因子CCL20和CCL22趋化Treg细胞向肝脏大量定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G 皮肤移植 CCL20 CCL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乳腺癌细胞系中TLR5和NLRC4受体的表达和定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伟 卓召振 +4 位作者 骆姝琳 任凌雁 陈琨 刘水和 袁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61-1764,1768,共5页
目的:探究TLR5和NLRC4受体在不同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CF-7和MDA-MB-435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并探讨重组鞭毛素蛋白对乳腺癌细胞TLR5受体的激活情况。方法:利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DA-MB-231、MCF-7和MDA-MB-435细胞TLR5和NLRC4 m... 目的:探究TLR5和NLRC4受体在不同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CF-7和MDA-MB-435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并探讨重组鞭毛素蛋白对乳腺癌细胞TLR5受体的激活情况。方法:利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DA-MB-231、MCF-7和MDA-MB-435细胞TLR5和NLRC4 mRNA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A-MB-231、MCF-7细胞TLR5受体的表达和定位。纯化重组鞭毛素蛋白即全长鞭毛素蛋白Fli C(同时激活TLR5和NLRC4两条通路)、Fli CΔ90-97(不能激活TLR5通路)、FliCL3A(不能激活NLRC4通路)、Fli CΔ90-97:L3A(两条通路都不激活)。用1μg/ml重组鞭毛素蛋白刺激MCF-7细胞,12 h后,ELISA法检测IL-8的分泌。结果:MCF-7细胞TLR5 mRNA表达水平最高,约是MDA-MB-435细胞的1 700倍,MDA-MB-231细胞TLR5表达水平是MDA-MB-435的约200倍。TLR5在MCF-7细胞浆和胞膜上均有表达,而MDA-MB-231细胞只在胞浆中表达。激活TLR5通路的Fli C和Fli C-L3A能够刺激MCF-7细胞分泌IL-8,而不激活TLR5通路的Fli CΔ90-97和Fli CΔ90-97:L3A则不能。结论:不同乳腺癌细胞系都表达TLR5和NLRC4,但是表达部位和表达水平不同。MCF-7细胞TLR5和NLRC4表达高于其他乳腺癌细胞系。乳腺癌细胞系表面的TLR5受体可以被鞭毛素蛋白激活,为进一步探讨TLR5通路的激活在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系 TLR5 NLRC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雌激素受体α重组慢病毒的构建及其感染神经细胞的鉴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晓 王建怡 +3 位作者 袁军 万兴 黄伟琨 秦新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0-166,共7页
目的构建携带C57BL/6小鼠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的重组慢病毒,感染原代培养的小鼠神经细胞,观察是否能提高Erα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Erα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将Erα基因片段插入慢病毒主体载体LV-GFP-fl... 目的构建携带C57BL/6小鼠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的重组慢病毒,感染原代培养的小鼠神经细胞,观察是否能提高Erα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Erα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将Erα基因片段插入慢病毒主体载体LV-GFP-flag,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LV-Erα-flag。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AGE)、基因测序验证后,将LV-Erα-flag与包装质粒pHelper1.0、pHelper2.0共同转染293T细胞,测定病毒滴度,获得携带Erα基因的重组慢病毒V-Erα-flag。无血清培养C57BL/6小鼠的神经细胞,对照病毒V-GFP-flag感染神经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每天观察荧光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效率和凋亡率以获得最佳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然后用最佳MOI值的重组慢病毒V-Erα-flag感染神经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感染后细胞中Erα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GE及测序鉴定均表明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包装、扩增后得到V-Erα-flag,感染滴度为2×108 TU/ml;MOI=5的对照病毒V-GFP-flag能感染神经细胞,感染效率达(89.8±4.03)%,而凋亡率仅为(3.6±0.29)%。神经细胞至少能存活8周,在此期间GFP能持续表达,说明慢病毒能有效而稳定感染神经细胞。用MOI=5的V-Erα-flag感染神经细胞后,能显著增强神经细胞中的Er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Erα基因的重组慢病毒,其能成功感染神经细胞,使Er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慢病毒 神经元 雌激素受体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A刺激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趋化特性及其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军 王树辉 +4 位作者 杨永红 安邦全 李贵芳 吴军 解志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79-582,587,共5页
目的:体外动态观察ConA激活的调节性T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变化及其趋化特性,为利用调节性T细胞诱导免疫耐受提供线索。方法:①流式细胞仪分选出CD4hiCD127loCD25hi-int细胞。②纯化的调节性T细胞与CD4+CD25-T细胞分别用ConA(10μ... 目的:体外动态观察ConA激活的调节性T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变化及其趋化特性,为利用调节性T细胞诱导免疫耐受提供线索。方法:①流式细胞仪分选出CD4hiCD127loCD25hi-int细胞。②纯化的调节性T细胞与CD4+CD25-T细胞分别用ConA(10μg/ml)刺激0、24和48小时后,用趋化因子CCL1、CCL5、CCL20、CCL22做趋化实验,观察各趋化因子作用下调节性T细胞与CD4+CD25-T细胞的趋化特性。同时,流式细胞仪检测CCR4与CCR6的表达。结果:①分离得到的调节性T细胞纯度为97.4%,活细胞率为95%,得率:4.1%。②CCL1、CCL20、CCL22均可趋化调节性T细胞,且在ConA激活后趋化效率随时间而改变。CCL1与CCL22对调节性T细胞的趋化指数显著高于CD4+CD25-T细胞;CCL20对调节性T细胞和CD4+CD25-T细胞趋化指数都很高;CCL5对调节性T细胞趋化性则显著弱于CD4+CD25-T细胞。③ConA刺激后,调节性T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6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CD4+CD25-细胞)。随着ConA刺激时间延长,两组细胞CCR4的表达均持续增强;两组细胞CCR6的表达均在刺激24小时后表达明显增强,48小时后CCR6的表达略有减弱,呈下降趋势。结论:①磁珠阴性分选结合流式细胞仪技术可分选出较高纯度及活率的调节性T细胞。②调节性T细胞与CD4+CD25-T细胞相比,二者具有不同的趋化特性。CCL1对调节性T细胞的趋化作用较特异,CCL22趋化作用较强,CCL5趋化作用较弱。而CCL20对CD4+CD25-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趋化作用都强。③ConA刺激后48小时内趋化因子CCL1、CCL20、CCL22对调节性T细胞的趋化作用随刺激时间而增强。④ConA刺激可以增强受体CCR4、CCR6表达。⑤提示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与细胞活化状态有关,且不同受体表达变化趋势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TLR5和NLRC4通路的重组鞭毛素蛋白对不同乳腺癌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伟 卓召振 +1 位作者 李荣辉 袁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9-872,共4页
目的:探究激活TLR5和NLRC4通路的重组鞭毛素蛋白对不同乳腺癌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表达和纯化重组鞭毛素蛋白即全长鞭毛素蛋白Fli C(同时激活TLR5和NLRC4两条通路)、Fli CΔ90-97(不能激活TLR5通路)、Fli C-L3A(不能激活NLRC4通... 目的:探究激活TLR5和NLRC4通路的重组鞭毛素蛋白对不同乳腺癌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表达和纯化重组鞭毛素蛋白即全长鞭毛素蛋白Fli C(同时激活TLR5和NLRC4两条通路)、Fli CΔ90-97(不能激活TLR5通路)、Fli C-L3A(不能激活NLRC4通路)和Fli CΔ90-97:L3A(两条通路都不激活)。用不同浓度的重组鞭毛素蛋白刺激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72 h后,利用CCK8法检测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抑制率。软琼脂形成实验:每孔细胞数为1 000个MCF-7细胞铺于6孔板中,重组鞭毛素蛋白浓度为1μg/ml,培养14 d后,结晶紫染色,显微镜下计数克隆数,计算克隆形成率。结果:四种鞭毛素蛋白在0.1μg/ml的浓度刺激下,对MCF-7细胞的抑制率达到30%,Fli CΔ90-97对MCF-7的抑制作用是剂量依赖的。在1μg/ml时单独激活TLR5的Fli C-L3A鞭毛素蛋白的抑制率高于全长的Fli C和单独激活NLRC4的Fli CΔ90-97。Fli CΔ90-97:L3A也对MCF-7细胞有抑制作用。四种鞭毛素蛋白对MDA-MB-231细胞在加转染试剂之后才表现出抑制效应。结论:鞭毛素蛋白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由于分别激活胞膜和胞内的除TLR5和NLRC4以外的其他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毛素蛋白 TLR5 NLRC4 乳腺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il1/IGF-1信号通路介导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 被引量:7
18
作者 潘祉谕 达静静 +6 位作者 董蓉 吴静 皮明婧 俞佳丽 孙翼 聂瑛洁 查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62-1668,共7页
目的:观察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中锌指转录因子Snail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变化,并初步探讨Snail1与IGF-1在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 目的:观察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中锌指转录因子Snail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变化,并初步探讨Snail1与IGF-1在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中的关系。方法:高糖培养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NRK-52E 72 h后,给予Snail1 siRNA和IGF-1 siRNA处理,分为高糖组、non-targeting(NT)siRNA组、Snail1 RNAi组和IGF-1 RNAi组,并设置对照组。于转染后48和72 h两个时点收获细胞。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Snail1、IGF-1、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mRNA表达,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各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诱导NRK-52E细胞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F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同时,Snail1和IGF-1的mRNA和蛋白表达也明显升高(P<0.01)。Snail1 RNAi组与高糖组比较,细胞中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FN、Snail1和IGF-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Snail1的mRNA表达减少62.8%。与高糖组比较,IGF-1 RNAi组细胞IGF-1的mRNA表达减少61.1%,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F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NT组E-cadherin、FN、Snail1及IGF-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高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RK-52E细胞中Snail1与IGF-1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52,P<0.01)。结论:Snail1及IGF-1的mRNA和蛋白在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过程中表达升高,且沉默Snail1基因,IGF-1表达随之减少,提示Snail1/IGF-1可能促进DKD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Snail1蛋白 E-钙黏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TLR5和NLRC4通路对小鼠先天免疫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卓召振 李伟 袁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3-807,共5页
目的:探讨用重组鞭毛素蛋白同时或者分别激活C57BL/6小鼠模型TLR5和NLRC4通路对小鼠先天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首先,表达和纯化重组鞭毛素蛋白即全长鞭毛素蛋白FliC(同时激活TLR5和NLRC4两条通路);FliCΔ90-97(不能激活TLR5通路);FliC-L... 目的:探讨用重组鞭毛素蛋白同时或者分别激活C57BL/6小鼠模型TLR5和NLRC4通路对小鼠先天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首先,表达和纯化重组鞭毛素蛋白即全长鞭毛素蛋白FliC(同时激活TLR5和NLRC4两条通路);FliCΔ90-97(不能激活TLR5通路);FliC-L3A(不能激活NLRC4通路);FliCΔ90-97:L3A(两条通路都不激活)。将小鼠分为5组,分别为:PBS组、FliC组、FliC-L3A组、FliCΔ90-97和FliCΔ90-97:L3A组。分别用PBS和10μg重组鞭毛素蛋白腹腔注射C57BL/6小鼠,每组3只。12 h后收集腹腔灌洗液,流式抗体染色检测腹腔灌洗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同时,取小鼠脾脏制成脾细胞悬液,流式抗体染色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情况及脾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结果:激活TLR5(FliC组和FliC-L3A组)和NLRC4通路(FliCΔ90-97组)小鼠的腹腔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都显著高于PBS组和FliCΔ90-97:L3A组(P<0.01)。激活TLR5通路的FliC组和FliC-L3A组的DC表面CD80和CD8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BS组、FliCΔ90-97和FliCΔ90-97:L3A组(P<0.01)。FliC-L3A组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激活TLR5和NLRC4通路可以趋化中性粒细胞、NK细胞,两条通路激活对中性粒、NK细胞有相同的趋化能力。鞭毛素蛋白只有激活TLR5通路才可以上调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促进DCs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毛素蛋白 TLR5 NLRC4 先天免疫细胞 DC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原诱导后小鼠调节性T淋巴细胞趋化特性动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音 李伟 +4 位作者 叶艾竹 安宇 骆姝琳 刘水和 袁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抗原诱导下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情况及在趋化因子CCL20、CCL22引导下T淋巴细胞的趋化行为。方法:用C57BL/6小鼠皮肤抗原、卡介苗或生理盐水诱导BALB/c小鼠,于诱导后1、2、3及4周,用流式检测两组小鼠脾... 目的:了解不同抗原诱导下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情况及在趋化因子CCL20、CCL22引导下T淋巴细胞的趋化行为。方法:用C57BL/6小鼠皮肤抗原、卡介苗或生理盐水诱导BALB/c小鼠,于诱导后1、2、3及4周,用流式检测两组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悬液中CD4+CD25-T、CD4+CD25+CD127-T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4和CCR6表达的动态变化,并用趋化试验观察CCL20、CCL22作用下各CD4+T细胞亚型的趋化特性。结果:1皮肤抗原诱导组CD4+CD25-T细胞表面CCR4表达平均荧光强度在第4周时显著高于第3周,卡介苗诱导组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无显著变化;皮肤抗原诱导组CD4+CD25+CD127-T细胞表面CCR4表达平均荧光强度在第4周时最高(P<0.05),卡介苗诱导组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无显著变化。2皮肤抗原诱导组CD4+CD25-T细胞表面CCR6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在第2周最高(P<0.05),卡介苗诱导组是第4周最高(P<0.05);皮肤抗原诱导组CD4+CD25+CD127-T细胞表面CCR6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前两周显著高于第3周、第4周(P<0.05),在卡介苗诱导组第2周及第4周比第1周高(P<0.05)。3CCL20趋化下CD4+CD25+CD127-T细胞的趋化指数在卡介苗诱导4周时较高(P<0.05),皮肤抗原诱导2周和4周时升高(P<0.05);CCL22趋化下,卡介苗诱导组与皮肤抗原诱导组CD4+CD25+CD127-T细胞的趋化指数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提示Treg表面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与抗原性质有关。2诱导早期CCL22对Treg细胞的趋化作用明显,诱导后期CCL20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诱导 调节性T细胞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